1998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调查

  五十五年前失散 五十五年后团聚
  八旬老妪重见亲生女
  田健 刘铁
  1995年5月,河南省修武县郇封村的薛凤尤找到《修武报》记者程传军,倾诉了自己一桩早已失望的心愿——寻找失散50多年的姐姐薛丑妮。
  半个世纪前痛分离
  1942年春,修武大旱,虫害成灾,日伪军四出抢粮,人民流离失所。薛凤尤的父母带着6个儿女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行至豫皖交界处一个叫坞乡集的村子(现商丘县坞墙乡政府所在地)时,将不满8岁的女儿薛丑妮送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想让她逃个生路。薛母怀揣着几个月的薛凤尤,心虽不舍,但也毫无办法。经历了这次生离死别的重创,薛父在悲痛交加中落下一身大病,第二年秋天才和妻儿老小几经辗转返回故乡。以后多年,薛家父母曾多次托付去安徽的人到坞乡集寻找丑妮,却因兵荒马乱,道路封锁,未能找到。1955年,薛父离开人世前,还反复叮嘱家人,一定要找到丑妮。
  薛丑妮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更加思念女儿,只要听说附近有人去安徽,就赶去求人家帮忙寻找,但每次都没能如愿。
  1972年,年已三十的薛凤尤去安徽办事,遵母吩咐顺路经坞乡集寻找姐姐,只得了个“你姐已于土改那年跟亳县拉煤的马车走了”的消息。以后数年,一家人只要知道有人去安徽或那边有人来,就要请人家帮助打听丑妮的下落。可转眼又是20多年过去了,寻亲仍无进展。
  记者伸出援助手
  薛凤尤向程传军讲述了50多年的离散与苦苦寻觅,深深地打动了小程的心。小程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通过两地新闻媒介和公安部门,帮助薛凤尤寻找亲人薛丑妮。
  报社领导听了小程的汇报,当即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薛凤尤寻找亲人,并安排小程与亳州市公安局取得联系。
  亳州市公安局深知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失散50多年,当时还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的难度之大,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促使他们抽出专人成立了寻亲小组,安排经验丰富、办事认真的局党委委员尚中书具体负责此事。从此,修武和亳州两地的电话联系不断,使薛凤尤深受感动。
  跨省越县寻亲忙
  两年多来,年近花甲的尚中书和助手刘军、潘柳青等人累计行程500多公里,走访了亳州境内60多个村庄的百余名老人,尤其对赶过马车和祖籍河南的老人更是挨个了解,还两次跨省到坞乡集走访当年薛丑妮的街坊邻居,但结果都不理想。
  每逢佳节倍思亲。去年中秋节那天,薛家按捺不住对亲人的思念,再去亳州寻亲。程传军同志随同前往。途经坞乡集,他们走访了十多位认识丑妮的老人,其中68岁的罗庆祥及其母亲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到亳州后,尚中书等人向薛凤尤一行四人介绍了两年来的寻亲情况,程传军根据最新线索连夜整理寻人启事,并在尚中书等人陪同下来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亳州电视台决定免收一切费用马上播发。《亳州报》也同时刊发了程传军同志写的《薛丑妮,故乡的亲人在找你》这篇寻亲文章。
  归途再经坞乡集,一行四人又请罗庆祥带路到附近的冯桥乡吕庄村,找到当年薛丑妮在坞乡集的一位女伴了解情况。没想到这个人也是解放前逃荒时流落到此的郇封村人。久违亲人的她,哭着对家乡来的记者说:“我做梦都在想着老家的亲人,只是当初年纪小记不准了,你们真是俺的大恩人!”如今,她已在薛凤尤和程传军的帮助下与故乡的亲人取得了联系。
  千呼万唤始出来
  亳州市几家新闻单位播(刊)出寻人启事后,寻亲之事进展很快。
  1997年10月上旬,寻亲小组得到一条重要线索——亳州城北郊三圣庙村老马车社已经去世的乔得龙解放前从坞乡集带回一个养女,取名叫乔玉兰,1957年被同村王连芹的母亲送往合肥,与王家在那里当搬运工的养子李仲山成亲。尚中书立即和王家在亳州的几位老人见面,并请王家人去合肥找乔玉兰落实。王家积极配合,到合肥找到了乔玉兰。
  这一信息很快传到修武,薛凤尤一家为之一振。11月3日,薛凤尤夫妇和小程赶到合肥,见到了乔玉兰。一见面,薛凤尤眼睛一亮,第一感觉就是“找到姐姐了”——乔玉兰的神态举止酷似自己的另两位姐姐。然而,乔玉兰始终想不起幼时家乡的印象。
  乔玉兰突然接待了河南来的寻亲者,心潮翻滚,彻夜难眠。她绞尽脑汁,终于回忆起故乡村边不远处有一大片坟地,坟地里还有许多大柏树。
  薛凤尤一行也激动得一夜未合眼,他们商定第二天带乔玉兰回坞乡集,使她能触景生情想起点什么,也让那里熟悉丑妮的人辨认辨认。
  11月4日,乔玉兰一家和薛凤尤一行如约见面。当乔玉兰说到故乡村边的坟地和柏树时,薛凤尤激动地对乔玉兰说:“那就是咱薛家的老祖坟呀!”乔玉兰爽快地答应去坞乡集认认,乔的老伴李仲山也跑前跑后,并让三女儿陪母亲前去。
  11月6日上午,乔玉兰和大家来到坞乡集。一看到村边的沟渠,她马上回忆起自己50年前在这里生活的情景,禁不住热泪盈眶。待见到罗庆祥等童年的伙伴时,罗庆祥一声“丑妮”,确认了乔玉兰的身份。薛丑妮和薛凤尤姐弟二人紧紧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在场的人见此无不为之动容。
  薛母终于找到了失散55年的亲生女儿!
  薛丑妮回到离别五十五年的故里。(录像照片)
  薛丑妮与八旬老母在一起。(本文照片均由范铭州摄)
(附图片)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热点评述

  年画市场:风光何时再现
  贴年画,是我国人民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消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七十年代,年画曾达到年销售九亿张的辉煌顶点,平均每个农民要买一张年画。而今,在城市里年画已基本没有了市场;在农村,也只有县级以下基层新华书店和供销社才有销售。近年来,年画消费量逐年下降。据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其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充分改善,房间的装饰越来越讲究,年画在某种意义上已不相称,更失去了往日“糊墙遮丑”的功用;其二,由于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农民的审美意识逐渐趋向多元化,他们不再把眼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年画上,艺术摄影作品、名家书画、精美挂历等,足以使居室生辉,相对来说,使年画受到“冷落”;其三,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盗版、劣印年画充斥市场,严重冲击了正版年画的发行渠道。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年画市场的困境,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年画传统艺术怎样才能得以继承发扬,重现光彩?
  按理说,目前我国的年画艺术水准并不低。在制作队伍上,全国各地的文化馆、群艺馆,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年画创作队伍,他们一直坚持创作,开拓市场,使年画质量逐年提高;在年画题材上,他们既保留传统特色的年画,又紧跟时代,努力创作表现时代气息和风尚的新年画,如传统的“瑞气盈门”、“金牛奋蹄”、“生龙活虎”、“吉庆有余”、“孟姜女”、“西厢记”、“福禄寿”和现代的《开国元勋》、《人民功臣》、《江山如此多娇》以及反映农民生活、直接服务于农民的“气象年画”、“农技年画”、“安全用电年画”等等,普遍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表现形式上,画家们既继承了传统的手法,更大胆地融会了油画、现代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段,以适合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同时在纸张质量和印刷技艺上又大胆运用先进技术。所以说,如今的年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印制精美,给人们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
  欢度新春佳节,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离不开年画的衬托。因此,年画市场在我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通过正确引导和良好的市场运作,使年画适应时代和人们变化了的审美要求,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山西阳城县畜牧局 刘国信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说长道短

  奖金荣誉遭妒嫉
  抢险英雄遇尴尬
  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运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然发现一艘上行的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和一艘下行的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客轮顿时失去控制,随江水向下流去,情况非常危险。这时,过往船只抛锚停泊,谁也不敢去救险。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客轮还在往下漂着,船体也在慢慢下沉……冯安义将船慢慢靠近客轮,他发现要用自己这200吨级的小船拖住这艘有四层楼高的大船是不可能的,他马上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半个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流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冯安义看到自己的船体吃水越来越深,为了乘客的安全,他调转船头,加速行驶,把这200多名乘客安全送到青滩码头,掉过头来再返回客轮边……到乘客全部安全下来,已是深夜11点半左右。为防止夜间发生意外事故,“新机85号”一直守到第二天早上6时,冯安义才解开缆绳,悄然离去。
  被救客轮所在单位——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在1997年8月26日找到了英雄的船只——新野县航运公司“新机85号”船。冯安义的事迹披露后,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士汉租赁。赵士汉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领导来慰问没见他面,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原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并把重庆市东方轮船公司奖给冯安义的4000元全部扣走。而冯安义得到的1.7万元奖金,又都全部捐给了航运局福利院的老人。
  这件事给冯安义在经济上、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冯安义说:“赵士汉将东方轮船公司奖的4000元要走是小事,但这场租金的纠纷怎样解决为好?”
  河南南阳市总工会 刘东林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朴素人生

  全国自强模范孙晓梅——
  身残不坠青云志
  1997岁末,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的“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晚会上,孙晓梅演唱的一曲《我爱你,中国》,使场内所有观众为之倾倒。指挥家王恩悌在演出结束时深有感触地说:“指挥交响乐队为残疾人歌手伴奏这还是第一次。晓梅的声音纯正甜美,气息自如,我甚至忽略了她是残疾人,而把她当成专业歌唱家了。”
  孙晓梅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求学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她承受了比正常人更大的心理压力和体能付出,留下了艰难的脚印,洒满了辛勤的汗水。
  她出生在佳木斯市一个音乐之家,父亲是领她通往声乐艺术道路的第一个人。20岁时,孙晓梅只身来京寻师学艺,在中央乐团魏鸣泉老师的指导下,与许多专业演员一起上课,艺术水平提高很快。很多人非常欣赏她的演唱,认为她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她的潜能很大,经过培养,一定会在声乐舞台上放出光彩。
  1981年,孙晓梅报考中国音乐学院,考试成绩虽然突出,但终因腿有残疾未被录取。她没有因此气馁,凭着对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更加发奋努力。三年后终于以优异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录取。
  孙晓梅的人生之路是不寻常的。在北京求学的那些年,她仅靠父母每月寄给的几十元钱维持生活,租住最便宜的房舍,吃最简单的饭菜,有时还面临食宿无着的窘境。但她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攀登声乐艺术的高峰。大学五年,孙晓梅非常勤奋,经常为了学习废寝忘食。由于学习优秀,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始终记住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边宝驹院长的鼓励:“残疾人也一样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就是残疾人。”
  “把学到的知识回报给社会”,是孙晓梅经常说的一句话。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北京市残联,开始了新的工作。
  1992年,市残联成立了残疾人合唱团,30多人中,有的双目失明,有的肢体残疾坐着轮椅。把这样一群人组织到一起,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孙晓梅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人们不会忘记,为了让大家掌握合唱技巧,她反复吟唱示范。用她的话说:“虽然这是残疾人组成的合唱团,但每一次排练都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朝着专业水平努力,决不能因为是业余团体而降低对自身的要求。”为了给集体争得荣誉,已经怀孕6个月的她,仍坚持上台指挥演出。在孙晓梅的带领下,合唱团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特别奖。
  1997年5月,孙晓梅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面对荣誉,她总是谦虚地说:“我的成绩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离不开那些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的人们。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北京市西城区 王建柱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一家之言

  管好念头
  当今时代,可以说是念头丛生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念头,五花八门的念头,如钱江大潮一般,向生活扑来,涌入社会每个领域、每个角落。有初级阶段的现实念头,也有忧国忧民的高瞻念头;有制假售劣的投机念头,也有返璞归真的念头;有异想天开的念头,也有无中生有的念头。总之,只要是念头,便都可以在心头转上一转,甚至在社会这个舞台上登场亮相。
  常听说要重视“改造世界观”。世界观在哪里?世界观就在我们小小的念头里。也常听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哪里?其实,无论人的理想抱负有多么远大,它都在人们方寸之地的念头中。曹操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骥的千里之志,只是一个念头。至于能否驰骋千里,那是另一回事。如今,美国的探路者号登上了火星,可谓亿万里之志了。然而,那不过是一些科学家们当初的一些念头成为现实罢了。
  人的一切行为都始于念头。牢狱之灾,源于罪孽的念头。科学发明,源于探究的念头。侵略战争,源于掠夺的念头。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毫无例外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念头。念头无处不在,无人不有。徐虎一个“便民箱”念头,方便了千万户居民的生活。
  我们不能任念头自由泛滥,不能放纵念头。俗话说,“一念之差,悔恨终身”。那些作奸犯科身陷囹圄者,或生活失意,或心灰志丧,大多是因为当初一个念头。念头,是人生最直接的向导。一个好念头,往往使人步入辉煌。一个坏念头,则易使人误入歧途。因而,管好念头,是人之根本。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为了不让坏念头危害他人和自身而悔恨莫及,也不让好念头因受挫而中途夭折。让好念头为我们带来真善美,把我们引向勤劳、奋进、平和、幸福、灿烂、光明的人生。
河南洛阳热电厂 王群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社会聚焦

  百年图片展
  吸引昆明人
  前些日子,云南省博物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云南沧桑话百年》影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在这个展览大厅,观众看到了100年前昆明的城镇、街道、家庭、市民、官吏、士兵、挑夫、巨商、小贩、手工艺人、僧人、乞丐,也看到了当年的交通、水利,以及婚丧嫁娶,春耕秋收,人间生活百态,完全是一部百年前的社会生活画卷,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照片是当时法国驻云南府(昆明)名誉总领事方苏雅,于1896年至1904年在我国昆明和西南部地区拍摄的。云南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殷晓俊出资37万元,云南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理事、昆明金龙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庆昌出资40万元,购买了这批照片的翻拍使用权。
  由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这次展览,使100多年前的昆明又回到当今昆明人的眼前。人们惊奇之余,不禁感慨万千。从照片上,人们既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也看到了今天改革开放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开义/文 任琴/摄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