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月三十一日,墨西哥华侨在墨西哥城举行活动,欢庆中国农历虎年的到来。这是人们在“中墨文化交流中心”观看传统的舞狮表演。
  新华社记者 郜南 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这里升起了五星红旗
  本报特派记者 管彦忠
  2月1日晚上8时多,位于加勒比海上的阿鲁巴华侨会所院子里,灯火通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刘伯鸣和阿鲁巴华侨会所主席余秋生先生一起拉动绳子,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海风吹动下猎猎作响。在场的人们向国旗行注目礼,心潮难平。因为这是中国的五星红旗历史上第一次在阿鲁巴的土地上升起。从此,生活和工作在异国他乡的阿鲁巴侨民就能天天看到祖国神圣的旗帜。
  升旗仪式完毕。会所门前沿街排列的200万响鞭炮被点燃,足足响了十几分钟。激烈威猛的鞭炮声在夜空回荡,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许多侨胞听说今天晚上要升中国国旗,早早就赶到了华侨会所。一些在本地出生的年轻华侨还是头一回看到中国的五星红旗,增添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华侨会所主席余秋生先生21岁来到阿鲁巴,如今已到古稀之年。他说,中国比过去强大了,情况越来越好,华侨感到自豪。
  在升旗仪式前的春节联欢会上,阿鲁巴华侨会所副主席陈满照先生讲了话。他介绍了华侨会所发展的历史和所做的工作。他祝愿各位侨胞新春快乐。刘伯鸣大使在讲话中对首次到阿鲁巴看望侨胞和参加升旗仪式感到高兴。他向侨胞们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并祝愿阿鲁巴的侨胞们事业更加兴旺,万事如意。
  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有中国人来到阿鲁巴当劳工。阿鲁巴华侨会所成立于1947年,50年来为团结侨胞、维护侨民的合法权益做了许多工作。(本报阿鲁巴2月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少林”弟子习武迎春
  本报驻波兰记者 朱富贤
  1月25日下午,华沙气温下降到零下7摄氏度,但位于市中心的“华沙人”体育馆内,却热气腾腾,一群来自波兰各个武术协会的“少林”弟子,正在认真地作比赛前的“排练”。他们身着海蓝色、红色、黄色、黑色或黑黄相间、白黑相间的练功盘扣服,正在大厅内比赛场地外就地画圈弄棍舞刀,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个动作的准确度和应该把握的力度。点燃的檀香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悠扬的中国古典名曲在大厅中荡漾,记者感到犹如回到了故乡。
  下午5时,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波兰“精武”体育协会和波中合作“梅花”基金会在这里联合举办的迎春武术表演赛开始。数百名中国文化和武术爱好者,早在半小时前就来到这里,以一睹波兰武林高手的风采。
  比赛分青少年和中年组进行,项目包括拳术、刀术、剑术、枪术和攻防对练等。首先出场的是年龄从7岁至12岁的少年组,生龙活虎的小武术运动员的精彩表演,顿时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接着是生气勃勃的青年高手出场献技。他们的动作刚健有力,虎虎有生气。最后是中年组表演安详平和、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和太极剑。
  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小运动员是来自华沙的一年级学生罗伯特,只有7岁,在少年组得了第一名。最大的则是波兰北部格但斯克市武术教练托马什先生,今年45岁,在中年组得了第一名。
  历时3个多小时的波兰武术精英表演赛,安排得紧凑有序。波兰“少林”弟子们身手不凡的表演,博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本报华沙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法属圭亚那过年
  本报驻法国记者 王芳
  除夕,记者有幸来到法属圭亚那,在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赤道附近的这片土地上,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法属圭亚那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由9个民族组成,华人虽只占人口的14%,在当地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却达到了25%。27日除夕这一天,在首府卡宴的大街小巷里,居民间争相传递着一个信息:“今晚去过中国人的春节。”晚7时30分,忙碌了一天的华人们,像往常一样关闭了铺面,穿上漂亮整洁的衣服,举家前来参加华侨社团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省议会和地方议会政要十数人应邀出席,各种肤色的观众济济一堂,兴高采烈地观看精彩的节目。一段欢快诙谐的“醒狮献瑞”舞,拉开了晚会帷幕;几位圭亚那青年在华人教练带领下表演的“中国功夫”,博得了满堂喝彩;接下来是80名各民族少年儿童用中文演唱的《拜年歌》和《友谊地久天长》。华人青年林建新以一曲圆润的《祝酒歌》,激起了在场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来自浙江的陈超平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动了坐在记者身旁的地方议会官员蒙路易—德瓦先生,他情不自禁地登上台,和着歌手优美的音韵,一句一句地认真学唱。歌毕,他情真意切地说道:“这里的中国人是融入的典范。中国传统已深入我们圭亚那的每一个家庭,几乎家家都略知一两样中国菜,都了解一些中国人的习俗。”省议会议长斯特凡也赞许地说,华人成功的融入展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人来到一块陌生的地方,只要努力,都会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本报卡宴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最想念的是祖国
  本报驻韩国记者 王林昌
  除夕之夜的汉城,正值隆冬的季节,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内却是一派春天气息。使馆二楼正门那副大红对联顿时让人感到寒意全消:“身在半岛求知学识佳节倍思亲,心系祖国以苦为乐新春乐团圆”。横批是“学子过年”。
  大厅中春节大联欢正在热烈地进行。来自汉城和仁川等地的220多名在韩留学生和使馆工作人员一起放声高歌《歌唱祖国》。他们手挽着手,把祝愿祖国更加繁荣的心愿融在歌喉里,把对祖国的怀念挂在眼角的微笑中。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韩贤杰,以舞蹈的特殊语言表达了在韩留学生怀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在韩学友会主席告诉记者,一年一度的春节大联欢今年显得特别有生气。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召开,使留学生们感到格外振奋和鼓舞。他们最想念的就是祖国。今天来到大使馆联欢,就是要表达他们心系祖国、怀念祖国的心情。原人大附中语文教师柳顺姬来韩留学已有两年,今天她和儿子一起来使馆过年,她说,她特别想家,来到使馆就等于回到了家。
  目前,在韩国共有500多名中国留学生,分散在30多所文理工科和医科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很多是硕士生和博士生,还有教授语言的专家,他们边工作边学习,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春节归国的少了,留在韩的多了。使馆教育处负责人说,最近韩国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给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他们都能以苦为乐,努力克服困难,准备早日学成回国。(本报汉城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岚清与瑞财政部长会谈
  参观联合银行和高等工业大学
  新华社伯尔尼(瑞士)2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3日在这里同瑞士联邦委员兼财政部长卡斯帕·维利热举行了会谈。
  双方对中瑞友好合作关系表示满意,并认为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李岚清说,自1950年中瑞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的看发展顺利,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关系日益密切。两国的政治关系很好,经贸关系日趋扩大,双方在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维利热说,瑞中关系非常友好,已经是老朋友的关系,我们对进一步发展瑞中友好合作关系充满信心。
  两位领导人认为中瑞经贸关系发展趋势良好,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双边经贸关系交换了意见。李岚清说,中瑞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维利热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瑞士在华合资企业项目融资基金的建立为促进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提供了保证。
  在谈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时,李岚清介绍了中国关于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则立场和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并对瑞士在这一问题上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瑞士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维利热说,中国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瑞士政府支持中国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参加会谈的有:中国驻瑞士大使周子忠、国务院副秘书长杨景宇、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国家计委副主任马凯,外经贸部副部长陈新华、海关总署署长钱冠林、瑞士经贸部国务秘书布兰卡特等。
  会谈后,维利热设午宴欢迎李岚清一行。
  新华社伯尔尼(瑞士)2月2日电 (记者陈维斌、严明)正在瑞士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2日在苏黎世参观了瑞士联合银行和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
  在瑞士联合银行,李岚清副总理一行参观了金融交易大厅,并同银行总裁卡皮拉维塔及有关人士就地区经济和金融问题交换了看法。
  李岚清副总理在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听取了该校主席屈布勒和校长奥斯特瓦尔德关于学校情况的介绍,并参观了该校的通讯技术实验室和集成系统实验室。李岚清副总理表示希望加强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与中国高校在教学、科研和教改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李岚清副总理当日晚自苏黎世抵达瑞士首都伯尔尼,看望了中国驻瑞士使馆工作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首任驻南非大使递交国书
  本报比勒陀利亚2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也刚、赵毅,本报记者李新烽报道:中国首任驻南非共和国大使王学贤今天在此间向南非总统曼德拉递交了国书。曼德拉表示,希望进一步扩大南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曼德拉首先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一贯支持。他指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中国领导人的著作与革命实践极大地鼓舞了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并为这一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
  曼德拉回顾了他1992年10月访问中国以及他同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会见的情景。他强调,他对中国的访问极为成功,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曼德拉请王学贤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他表示期待江主席访问南非,也希望在他总统任期内再次访问中国。他说,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继任者任职期间,南非都希望继续加强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王学贤表示,作为中国首任驻南非大使,他将为促进和发展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竭尽全力。
  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伊对抗加剧 国际斡旋繁忙
  伊邀美议员参观总统府
  断然拒绝核查人员进入
  据新华社巴格达2月3日电 (记者顾正龙)据伊拉克通讯社3日报道,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日前致函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邀请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组团前往参观伊拉克总统府。
  哈马迪在邀请函中表示,伊方愿意接待一个由美国参众两院组成的代表团在由他们挑选的武器专家陪同下,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候前往巴格达参观总统府,参观的时间长短由他们决定。
  此前,伊拉克当局曾邀请一些外国记者和驻巴格达的外交使节参观伊总统府,但它迄今仍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进入总统府执行核查任务。
  据新华社巴格达2月2日电 (记者顾正龙、刘加文)伊拉克外交部次长盖西2日断然否认萨达姆总统当天在会见俄罗斯总统特使波苏瓦柳克时同意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进入8处总统府执行核查任务,并准备会见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巴特勒。
  盖西在当晚举行的紧急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和美国有线新闻公司的上述报道是不真实的。就连波苏瓦柳克对这两家媒体的失实报道都感到“惊讶”。
  据新华社安卡拉2月2日电 (记者孙永明、郑金发)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乌特坎2日在此间宣布,伊拉克政府已经同意土耳其提出的为消除目前伊拉克与联合国之间的武器核查危机而出面调停的建议。
  乌特坎说,土耳其已从伊拉克方面得到“肯定的答复”,土外长杰姆将于近日前往巴格达同伊拉克领导人会晤,以寻求解决目前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途径。但他没有透露土耳其方面是否已就此拟定了具体方案。
  美俄法首脑分别讨论危机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日电 (记者符泉生)白宫一位官员2日透露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当日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了30分钟电话,就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交换了意见。两位总统一致认为,伊拉克无视联合国有关武器核查决议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这位官员还说,两位总统认为安理会有团结一致的必要。此外,克林顿也同意叶利钦的看法,即尽可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目前的这场危机。
  但这位官员没有谈及两位总统是否讨论过美国可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一事。
  据新华社莫斯科2月2日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2日分别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法国总统希拉克进行电话交谈,为用政治外交方式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作最后的努力。
  据俄总统新闻处通报,叶利钦2日晚打电话给克林顿,向他介绍了俄罗斯方面为和平解决武器核查危机所做的努力。克林顿对俄罗斯寻求以非武力方式解决问题的愿望表示理解,但仍强调准备在采用外交手段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武力。
  在俄美两国总统进行电话交谈之前,叶利钦同希拉克在电话中就武器核查危机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继续积极进行外交努力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为此保持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据俄总统新闻处通报,在与克林顿通话后,叶利钦与希拉克又进行了第二次通话。
  安南表示将继续进行调解
  新华社联合国2月2日电 (记者谢美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日在此间表示,他将继续为和平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进行调解和斡旋。
  安南是在当天向安理会介绍关于增加伊拉克石油出口限额的报告后向记者说这番话的。
  安南同时强调,伊拉克全面遵守和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是解除联合国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的前提。
  穆巴拉克与13国领导人磋商
  本报开罗2月3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在美英等国威胁要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国际社会多方斡旋和伊拉克局势日趋紧张之际,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昨天与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科威特、也门、卡塔尔、巴林、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13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进行电话联系,磋商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的办法和途径。这一系列电话磋商是在穆巴拉克总统1日致函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总统之后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埃及前夕进行的。
  法国特使前往巴格达
  新华社巴黎2月2日电 (记者沈孝泉)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贝特朗·迪夫克作为法国特使2日下午离开巴黎前往巴格达,将同伊拉克领导人就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进行讨论。
  迪夫克在启程前受到希拉克总统的接见。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说,迪夫克将向伊拉克领导人传达法国方面“强硬的信息”。该发言人强调,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寻求一种能够在维护伊拉克尊严与主权的基础上化解危机的方法。
  英国又向海湾派遣战机
  新华社伦敦2月2日电 (记者王诚)英国政府2日宣布,英国海军的6架“海鹞式”战斗机已经启程前往海湾地区,加入美英两国在该地区的特混舰队。
  以色列部署爱国者导弹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2日电 (记者支林飞)以色列军方发言人2日在此间证实,以色列军队1日晚在南部内格夫沙漠的山头上部署了4组“爱国者”反导弹导弹。此间外交人士认为,以军方此举是为应付伊拉克可能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而作的准备。
  连日来,以色列各地的防毒面具发放中心再度忙碌起来。1日,领取防毒面具的人们在特拉维夫附近拉马特甘市的发放中心前排起了长队。南部城市埃拉特因未设发放中心,该市居民纷纷驱车北行400公里到阿拉德市领取防毒面具。


第6版(国际)
专栏:

  走向共和第一步
  澳宪政会议开幕
  本报堪培拉2月2日电 记者李学江报道:澳大利亚讨论是否要实行共和政体的宪政会议于今天在堪培拉老国会大厦正式开幕,这标志着澳驶向共和的列车已升火待发。
  这次宪政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项:一是澳要不要从现在的君主立宪制改为共和政体;二是改成什么模式的共和政体;三是什么时间和如何过渡到共和政体。
  联邦总理霍华德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上发表基调讲话说,会议的主要目标应是就共和模式问题达成一个明确的共识,以便就此举行全民公决。霍华德还表示,他本人仍是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
  出席今天宪政会议的代表共152人(总数为154人),半数由选举产生,半数为政府所任命。会议将进行10天。最新的民意测验表明,共和制的支持率已上升到67%。


第6版(国际)
专栏:

  二月二日,德国外长金克尔与前来访问的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在波恩举行例行会晤后,在国宾馆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就伊拉克危机、波黑问题、欧盟财政状况及两国关系等问题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黄文 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议长指出
  克林顿关于美伊关系讲话不可信
  据新华社德黑兰2月1日电 (记者荣松)伊朗议长努里1日在这里对当地新闻界发表讲话说,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29日关于美伊关系的讲话是“不可信赖的”,并称这个讲话“是在玩弄政治花招”。
  伊朗外长哈拉齐日前也说,伊朗等待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有所“具体的变化”。他说,美国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指控伊朗支持恐怖组织、干涉伊朗内政损害了伊朗人民对美国的信任。
  克林顿总统1月29日通过“美国之音”向伊朗人民发表讲话,对美伊两国之间的“疏远”表示遗憾,并希望两国人民加强交往以建立良好的关系。他说,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这种不同看法不是不可克服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建议提高伊石油出口限额
  我代表对此表示支持
  本报纽约2月2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今天向安理会建议,将允许伊拉克出售石油的限额提高至52亿美元,以满足伊拉克人民的人道主义需求。他还表示,希望能通过用和平手段解决当前围绕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产生的危机。
  安南秘书长是根据1997年12月4日安理会第1143号决议的规定向安理会提出上述报告的。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伊拉克目前在食品、医疗、电力、农业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建议将现行的第三期“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允许伊拉克出售的石油及石油产品限额由20亿美元提高到52亿美元,其中35.5亿用于满足人道主义需求,用以购买食品的款额也从9.16亿美元增至15.34亿美元。安南秘书长要求伊拉克政府毫不拖延地对联合国的计划给予必要的合作。
  安理会对秘书长的报告进行了内部磋商,并将就此作出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磋商时表示,中国代表团对秘书长的报告表示欢迎和支持,希望安理会能尽快就此通过决议,以尽早缓解伊拉克的人道主义状况。
  安南秘书长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石油换食品计划”不应同武器核查问题挂钩。针对伊拉克围绕核查问题日益增长的紧张局势,安南表示军事行动可能导致难以预测的结果,伊拉克必须完全履行安理会决议,希望为此而进行的外交努力能够成功。正在欧洲访问的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理查森也已表示,美国支持提高伊拉克石油出口限额的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国防部长首次访日
  迟浩田抵达东京
  本报东京2月3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应日本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的邀请,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下午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国防部长首次正式访问日本。
  陪同访问的有:迟浩田夫人姜青萍、沈阳军区政委姜福堂中将、济南军区司令员钱国梁中将、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中将、总后勤部部长助理梁洪空军少将、国防部外办副主任詹懋海少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金友国大校(已在东京)等。日本防卫厅国际参事官山崎隆一郎夫妇和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夫妇等前往机场迎接迟浩田一行。
  迟浩田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是值得两国人民共同庆祝的年份。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防务部门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日本自卫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我此次到贵国访问,是为了进一步密切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发展友谊与合作。中国政府和军队历来重视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我们愿同日本朋友们一道,共同为促进两国、两军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访问期间,桥本首相将会见迟浩田,迟浩田将与日本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举行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议长呼吁恢复和平进程
  伯利恒连日爆发抗以示威
  新华社安卡拉2月2日电 (记者郑金发、孙永明)正在此间访问的以色列议长蒂雄2日在这里同土耳其议长切廷会谈后说,有关各方应作出努力,尽快恢复陷于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
  蒂雄说,“现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僵局不是一个是否建立和平的问题,而是一个在什么条件下建立和平的问题”。他承认,中东和平进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
  切廷也发表讲话说,作为本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土耳其和以色列应该对中东和平进程作出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因为两国都需要持久的地区和平与安宁。
  蒂雄2日抵达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本报开罗2月3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据来自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消息: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的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巴勒斯坦人的抗议示威昨天进入第四天。当天,巴勒斯坦警察与当地的以色列军队曾一度发生武装对峙,险些酿成严重的流血冲突。这一事态已经得到现场目击者的证实。
  据现场的目击者介绍说,当时驻守在该城拉希勒墓地附近据点的8名以色列军人试图冲散举行抗议示威的巴勒斯坦人,并向朝他们投掷玻璃和石块的大约40名巴勒斯坦青年发射橡皮子弹和催泪弹。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巴勒斯坦警察立即用冲锋枪瞄准以色列军人,并喝令他们退回据点。经过短暂的武装对峙后,由于以色列军人撤回据点而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伯利恒巴勒斯坦群众与以色列军警的冲突始于上周五,起因是当地一名18岁的巴勒斯坦青年艾布·苏鲁尔被以色列军警指控盗窃汽车,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里,最后因不堪酷刑和折磨而死在狱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