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雪山之巅创大业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纪实
  新华社通讯员 蔡汉银 万元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本报记者 宣宇才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发扬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在世界屋脊艰苦创业,发展高效农业。官兵们在海拔3700多米的拉萨河畔和4300多米的藏北高原,把千亩乱石荒滩变成了西藏“两高一优”的农业示范基地,成为高原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转变的典范。这一创举不仅为西藏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成为高原军地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
  创造西藏高原种植之最
  拉萨以北90公里处的羊八井,以丰富的地热资源闻名于世。这里,丰富的地热温暖着雪山脚下的广袤土地。西藏军区决定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建立大型温室群,以保障边防部队冬季鲜菜的供应,同时为西藏发展蔬菜生产探索道路。
  这是80年代末的一个春天,刚刚组建的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扛着铁锹、十字镐,头顶蓝天、背靠雪山,在坚冰如铁的雪山上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创业。
  这里的土质盐碱含量高达63%,官兵们就把盐碱土搬走,从10多公里外背回一筐筐新土。整整两个月,40多名官兵肩挑背扛,把4200多立方米盐碱土搬走,把4200多立方米新土运到这里。接着,官兵们又从20多公里外背来石头,垒起两米高、半米厚的石墙,建了1.29万平方米温室群。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官兵们翻越雪山,从念青唐古拉山的褶缝里找到清泉,在冻土上凿出一条10公里长、两米深的水渠,将高山雪水引入温室群。
  温室群建起来了,试种蔬菜的攻坚战在雪山之巅打响了。
  战士朱学彬首先分到了一块10平方米的试验地。他把地划分为三块,种了青椒、茄子、黄瓜,可不到一周,菜苗全死了。
  失败面前,朱学彬没有灰心。他用脸盆装土栽苗,反复试验,又在试验地上栽上了3种菜苗。他找来《蔬菜栽培技术百例》认真研读,还给北京农科院蔬菜专家杜武峰写信拜师学艺。按照杜教授的指点,第二年,他在千余平方米的温室里试种豇豆、丝瓜、西瓜、黄豆、冬瓜获得成功。3株西瓜秧结了7个瓜,最大的3.5公斤,最小的2公斤,个个瓤红汁甜。指头粗的豇豆,挂在枝上,最长的72厘米。5株冬瓜秧全部结瓜,最大的7.1公斤,最小的2.8公斤。朱学彬在高原服役3年,填补了高原种菜史上3个空白。
  高原蔬菜种植史上每一项纪录的创造都浸透着基地官兵的智慧和心血。
  “利用羊粪升温法加快种子发芽速度”是老兵胡仕雄的创举。这年冬天特别寒冷,温室群里种下的上万平方米的青椒、茄子种子一直不张嘴,这可是1.2万多平方米温室来年开春播绿的希望啊!
  胡仕雄急得连续5个通宵守候在温床旁。通过观察,他发现温室空中气温虽然保持在13摄氏度左右,但地表气温还是徘徊在零摄氏度上下。气温偏低积温不够是导致种子不发芽的重要原因。怎样加温提高种子发芽的速度?一个难题摆在了胡仕雄的面前。
  胡仕雄突然想到了当“羊倌”时,见到的干羊粪遇水产生热量的事,于是想出了这个土办法。胡仕雄叫来战友帮忙,在8个温床四周挖坑埋羊粪,然后浇水浸泡,使羊粪发酵产生热量。古老的羊粪升温法,救了1.2万多平方米菜苗的命,保证了开春的正常生产。寒冬腊月育苗难从此成了历史。胡仕雄当兵6年,在羊八井成功地育出68种菜苗。他发明的羊粪升温法,至今仍在高原应用。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在海拔4375米的羊八井地热温室和拉萨河畔创造了86个高原奇迹,填补了高原种植史上80多个空白。在官兵种植的蔬菜中,西红柿个重0.81公斤,青椒个重0.45公斤,葡萄株产86公斤,南瓜株产137公斤及个重39公斤。他们培育的21.5公斤一个的萝卜、14.2公斤一个的莲花白和一个4.5公斤的牛心白等,均是我国蔬菜史上所罕见。今天,这些项目已有40多个在全区部队和地方群众中广泛推广。
  1994年7月,李鹏总理对西藏自治区领导说:“如果西藏能早日实现粮油自给,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总理的话给基地官兵以巨大鼓舞。生产基地的官兵决心勇当领头雁,为雪域高原粮油自给当好开路先锋。
  为了解决玉米抗冻问题,官兵们大胆设想,改变玉米的种植方式和缩短生育期。场长魏建华、技术员李建明、邹利强带领战士肖伟、邓厚文进行试验攻关。他们分别在不同的5个作物区,用盖膜后打孔下种与下种后盖膜的不同种植方式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下种后盖膜的种植方式,使玉米提前3至5天发芽出土,从而保证了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达到了所需积温的要求。
  随后,技术员李建明、黄小平又同官兵们研究起玉米株数与产量增减的关系。他们根据高寒地区玉米生长规律,以每亩4000至5000株丰产模式化栽培,创下玉米每亩超千斤的高原纪录,有的还突破全国主产区产量。其中,E—11玉米亩产达728公斤,创造了西藏高原玉米产量之最。
  探索高效农业经济模式
  90年代初,官兵们打响了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战斗。他们首先来到附近的达孜县蔡公堂乡进行玉米和大豆的推广。基地主任杨胜海、协理员刘洪元带领8名官兵,到乡里租了1亩地,一半种玉米,一半种大豆。翻地、施肥、播种,青苗长出来了,群众投来的却是怀疑的目光。玉米和黄豆角成熟了,战士们用汽车拉到拉萨农贸市场去卖,随便带上了看热闹的8名群众。一天下来,半亩玉米棒和半亩豆角共卖了2450元。这一下群众心服了。
  第二年开春,蔡公堂乡到基地求购玉米和大豆种的群众多达100多户。
  这一“炮”打响后,杨胜海、刘洪元被请到乡里作报告。他俩一个介绍种玉米,一个介绍种油菜。报告像重锤敲击着每一位与会藏族同胞的心:部队生产基地1亩玉米的经济收入是群众3亩青稞收入的总和。
  乡长洛桑强巴向乡亲们大声疾呼:咱蔡公堂乡人不该停留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上,应该向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学习。报告一结束,群众就跑到基地求玉米种子。
  杨胜海把乡亲们带到基地的玉米、黄豆、油菜示范区参观,农场场长魏建华和农技员黄小平现场传播种植技术。在示范田里,受到启发的藏族群众找到了学习和借鉴的“对照体”,改变种植方式和优化种植的热情很快高涨起来。
  寒冬过去,在明媚的春光里,蔡公堂乡的藏族群众大都种植了早甜玉米、中矮秆川E—11玉米和甘蓝型油菜等优良品种。秋天到了,金风送来丰收的喜讯:全乡玉米亩产在430公斤至51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达到270多公斤,创西藏油菜亩产量最高纪录。藏族群众把农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拉萨蔬菜市场上的一道风景。群众说,这是部队生产模式对高原农业产生的巨大效益。
  过去,当地的猪喂上一年,只能长到三四十公斤。为了促进西藏养猪事业的发展,基地官兵经过艰辛努力,引进培育出了杜洛克、长白猪、北京白等优良猪种。1994年春,基地决定在蔡公堂乡推广饲养良种猪,官兵们把种猪赶到乡里给藏猪配种,群众却拒绝接受。基地只好把8头配好种的母猪送给达孜县蔡公堂乡的群众。群众半信半疑地领回了8头母猪。春去秋来,8头种猪一共产下62头猪崽。群众把猪崽领回去喂养,4个多月就长到100公斤。群众科学养猪的大门很快就打开了。现在,达孜县每年都有很多藏族群众到基地求购仔猪,农场年产4000头猪仔,仍供不应求。
  生产基地探索出的高效农业经济模式,引起了西藏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去年10月24日,西藏军区党委从全区部队中抽选了百名即将退出现役的优秀藏族士兵,到生产基地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这一举措被称为西藏的“农业技术种子工程”。
  1994年以来,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举办两期科学种养技术培训班,无偿培训160人。学员大都是西藏各县的农牧群众。
  最近,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称赞说:“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立足高寒地区,依靠科技进步,成功地探索出了具有西藏特点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了农业的优化结构,在西藏农业科研部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西藏农业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如果西藏的每个地区有一至两个像西藏军区生产基地这样的示范区,西藏农业的前途无量。”
  实现“生命禁区”保障有力
  如今,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关于“保障有力”的指示,已在西藏军区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西藏军区在自然气候极为恶劣的“生命禁区”,去年生产蔬菜达1800多万公斤,禽、鱼、蛋、肉上百万公斤。
  这一奇迹的诞生,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初冬,西藏千里边防瑞雪纷飞,后藏日喀则军分区的边防哨所里,战士们的餐桌上却摆着鲜嫩的玉米棒。1994年,这个军分区到生产基地引进了川E—1玉米,在海拔3900米的驻地试种。在基地官兵和贵州农学院专家的帮助下,首次将玉米在这一海拔高度种植成功。从此,这个军分区千里边防的官兵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日喀则军分区种植玉米成功,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6年夏天,日喀则地委、行署组织7个县、市主管农业的领导到军分区的玉米地里参观取经后,制定了产粮占全藏1/3的“西藏粮仓”年楚河流域种植玉米的计划,从而改变了这一地区粮食和饲料品种单一的状况。
  藏北那曲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官兵们吃新鲜蔬菜成了大难题。羊八井地热温室的成功经验,极大的激发了那曲军分区官兵自力更生种菜的积极性,他们专门派人到生产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并建起地热温室。基地定期派种菜能手现场指导,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分区官兵的吃菜问题。
  与此同时,山南、林芝、拉萨等驻军部队,也纷纷派人到生产基地学习种养技术,并选用他们培育的适合高原、高寒地区生产的粮食和蔬菜种子,从此,各部队的农副业生产连年夺得丰收。从1994年起,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举办两期种养殖培训班,每期80人,专门为部队培养技术人才。几年来,生产基地为各部队培养的400多名种养能手,每年都为部队的农副业生产创造出巨大效益。
  生产基地主任杨胜海告诉记者,基地除了向部队和地方传播种养技术、提供优良品种和摸索种养经验外,每年还向产菜困难的高海拔边防部队供应大量的蔬菜。仅羊八井地热温室群,每年就为藏北、后藏的边防部队提供20万公斤以上的精细鲜菜,改善官兵的生活。
  西藏生产基地利用塑料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被称为“高原上的一场白色革命”。目前,基地在拉萨的218座共5万多平方米的塑料大棚,为各部队提供着大量鲜菜,他们的产品占有量为拉萨市蔬菜市场的1/4。
  西藏军区军需处处长徐启敏告诉记者,由于有了军区生产基地这个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开路先锋”,西藏军区各部队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部队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仅生产的鲜菜,就可以保障部队6至8个月的供应。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节后上班第一天
  本报记者 宋学春
  2月2日,是山东省青岛市各党政机关、各大企业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干部、职工精神饱满地准时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
  8时40分,记者在青岛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里看到,各部、委、办的处级以上干部正在参加市里的例会,听取市领导关于减少会议和应酬,深入基层办实事的报告。会上,青岛市公安局、市教委、市劳动局负责人介绍了前一段时间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主要做法。会后,各部门、各单位又进行了工作部署,开始了他们忙碌的工作。市经委将机关干部兵分15路,到企业了解节后生产恢复情况,与企业一道研究措施,确保2月份生产任务的完成。
  据记者了解,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港务局等一些大企业,有的节日一直坚持生产。1月份,青岛港务局已经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29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14%,其中集装箱完成吞吐量9.3万标准箱;海尔集团今年提出创国际知名品牌,进军世界500强的目标;海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后,今年力争达到100亿元;青啤集团在全国市场开展“新鲜度”管理服务,在提出“让本市市民喝上当周酒”、“让山东人喝上当月酒”之后,又提出“让全国人民喝上当月的青岛啤酒”;澳柯玛集团鼓足劲头,巩固、扩大他们的市场阵地……
  财政税收突破百亿元的青岛市,虎年将有更大作为。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假期的上班气息
  本报记者 阎晓明
  尽管春节假期还有两天才结束,然而从初六开始,上班的气氛已经在山西城乡渐渐浓郁。最早行动的是农民。初六中午,清徐县菜农王保柱穿着皮夹克,系着领带,已经在太原南海街的市场上亮开了叫卖的嗓门。他的妻子说,大年初二拜访完娘家,初三一早就拉上菜进城了,到初六已经是第三天。问到生意,夫妻俩异口同声说“好得很”。王保柱说,他们村有二三十个人初二、初三就进城卖菜,到初六卖菜的几乎都出动了。“城里人冰箱再大也撑不过初六”,他笑着说,“休息不休息是次要的,农民围着市场转,不能围着过年转。”
  城里外出旅游和回家探亲的人们,初六纷纷返回。其实,不少城里人即使在大年里,也仍然想着一些“班上”的事。在初一拜年的路上,一位银行职员和记者足足说了半个小时的新年打算和“紧迫感”。
  春节期间摆水果摊、卖气球、点心的摊贩,到初六陆续开始收摊。一位小伙子春节前后一周时间,卖水果挣了5000多元钱。他说他初九回五台老家,好好过个正月十五。他已经连续两年既没过初一,也没过十五了。
  上班意味着一切都转入正常。今年是落实十五大精神关键的一年,记者在山西省定襄县宏道镇看到这样一副春联:“学老牛勤劳善良品质高,像猛虎勇敢果断气魄大。”
  在新的一年里,有这种牛劲虎气,我们的改革大业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还绿于民”好
  王锦鹄
  近闻环福州名胜左海公园而建的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西游记宫”被全部拆除,代之以同等面积的青青绿草地。笔者为此叫好。
  这些年来,各地人造景观建得很多,且势头不减,然而,建成开放后能赢得市民欢迎,能取得效益的并不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修复或新建一些人文景观,对发展旅游事业,弘扬传统美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一些地方兴建人文景观,不从实际出发,浪费资财,增加社会负担;有的侵占良田,破坏绿化,污染环境,得不偿失;有的借兴建人文景观为名,宣扬封建迷信。
  建于1992年的福州“西游记宫”颇具规模,斥资1500万元,建成时一年尚有百万元的收益,此后逐渐门庭冷落车马稀,入不敷出,而近13万平方米的左海平湖却被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如今毫不犹疑地拆除,还绿于民,是一件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各地对那些已建成的人文景观,可以借鉴福州的作法,凡属破坏环境、效益不好的,当痛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解决。


第1版(要闻)
专栏:

  2月3日,在河南省中牟县化肥厂的货场上,来自太康县的农民正在装运化肥。为保证开春后小麦追肥,河南省的40家化肥生产企业,春节一直坚持生产。 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虎年新春备耕忙
  吕国庆 陈三国
  虽是正月初六,但河北省肥乡县春忙已经开始。在这个县毛演堡村,许多农民正向田里运农家肥,三十多岁的吕军刚卸完一车肥,擦着汗开玩笑说:“咱们别光顾自己过年,亏待了土地,只有给土地备足了年货,今年才能有好收成。”
  已近中午,又有几个人拉着车,把肥送到了田头。回头望去,一辆辆排子车、马车、三轮车、拖拉机,正络绎不绝地从村里向田间驶来。
  “上了农家肥还用上化肥吗?”“不上化肥哪中,虽说现在旱得很,但过些日子就可浇地,如不出什么闪失,棉花一准收成好。俺宁可少吃点喝点,这肥也得买上。”徐有海解释说。
  在乡供销社,一位姓李的售货员说:“今年群众备耕普遍提前,自初三以来,就有群众开始到这里买化肥,有时一天能买二十几袋。”他解释说,“这里农民有在正月十五前后、地里的冻将化不化时上肥的习惯,听说这样上肥,一化冻就能使上劲。去年底,供销社作过一次调查,今年化肥销量将有所增加,我们为此及早购足了化肥”。(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山治水改造农田 种果种菜发展养殖
  庄河农村舞起五条“彩带”
  本报大连2月3日电 我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辽宁省庄河市从政策、科技和农田基本建设三方面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如今,庄河已形成红、绿、蓝、金、银五条彩色农业经济带。
  已连续3个冬春,庄河市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奋战在治山、治水、治田的工地上,修堤补坝、翻地、造田。该市已8年夺得辽宁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
  为了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庄河市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市、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切实为农民服务,两年中举办767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25万人次。粮、果、菜普遍选育优良品种,科学施肥,采用先进农药除害。
  放眼今日庄河,青堆、观驾山、蓉花山和大郑镇4个农业示范区欣欣向荣。全市农村经济舞起“五条彩带”:沿冰峪旅游公路和国道两侧,生长着1300万株精品果树,构成红色经济带;沿“黄海大道”两侧的广大农村,发展4万亩保护地蔬菜,形成绿色经济带;沿着境内岛屿215公里长的海岸线,有10万亩鱼、虾、贝、藻类的海上养殖业,成为蓝色经济带;遍布广大乡村的黄牛和大骨架鸡“饲养热”,人称金色经济带;利用山地柞林的天然蚕场和丘陵草场大力发展柞蚕和绒山羊,人称银色经济带。(张书政 向军 秉广)


第1版(要闻)
专栏:

  千方百计为争取农业丰收做贡献
  中国气象局制定为农服务七项措施
  本报上海二月三日电 中国气象报记者陆亚龙、本报记者萧关根报道:连日来,中国气象局迅速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加强为农业服务的具体措施,千方百计为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做出新贡献。
  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九九八年,我国农业生产的天气气候条件不容乐观,今年春季北方雨水偏少,加上去年北方发生罕见干旱,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减少约三分之一,地下水位降低等等,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气象部门要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各级气象部门必须结合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
  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经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七项具体措施:一、做好今年春季和夏秋季天气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二、做好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冰雹、低温冷害、干热风、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三、加强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积极开展增雨防雹作业;四、应用气象卫星遥感等手段,做好农作物长势、产量预报、水旱灾害、土壤墒情、牧草生长、病虫害预防、森林火险监测以及海洋渔业生产等方面的监测服务;五、发挥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作用,通过服务网快速传递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六、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作物布局等提供气象咨询服务;七、加强气象科技扶贫工作,推广一批增产增收显著、农民易于接受的气象适用技术,如二氧化碳“气肥”、节水灌溉技术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把握新机遇 开拓新局面
  广西着力谋求改革与发展新突破
  本报南宁2月3日电 记者郑盛丰报道:我国唯一拥有沿海沿边双重优势的民族省区广西,正激荡着一股昂扬奋进之气。“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成为广西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根据全区实际制定的“三大战略六个突破”的改革与发展新思路,已付诸实施。
  “三大战略”是指区域发展经济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六个突破”包括:思想认识上的新突破;经济结构优化的新突破;经济体制转换的新突破;对外开放的新突破;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新突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负责同志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广西地理区位和新的使命,决定它必须加快发展。它的发展,不但关系到广西自身,也关系到正在借助广西出海走向世界的大西南。
  根据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市场规模的现实要求,广西一个富于求实与开拓精神的区域经济优势发展框架凸现出来了:地处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和首府南宁市,携手构建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桂南沿海经济区;桂林地市着力发展以旅游和农林为重点的桂北经济区;桂东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为重点;地处桂西的百色、河池地区以发展现代林果种养业和矿业为主体;地处桂中的柳州市及其周边,则加大现代工业的发展力度。
  正在全面推进的广西新的改革与发展战略,挑战和触动最大的是人,首先是各级领导者。自治区党委决定:要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把想干、敢干、能干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为此,部分地厅级副职将进行公开竞聘上岗。德才兼备、勇于进取的有识之士,将在世纪之交的广西获得一展身手的舞台。


第1版(要闻)
专栏:庆新春新闻摄影比赛

  春节前夕,福建省闽清县金沙镇丘乾村的村民们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政府兴建的新家园——溪头新村。该村的48间民房毁于去年9月的一次特大山体滑坡中。图为重灾户郑珍红(右)和她85岁的曾祖父在新居张灯结彩,喜庆虎年。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快技术改造 注重产品开发
  荣事达集团以创新增实力
  本报合肥2月3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虎年新春,合肥荣事达集团显得特别有“虎气”:上千辆大卡车奔跑在祖国大地上,把日产近万台的洗衣机销售到天南海北。据统计,“荣事达”在去年销售洗衣机17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完成利税1.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元月份又创新纪录:销售洗衣机2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
  荣事达集团从基础工程抓起加快技术进步。“八五”之初,他们投资5000万元,上马号称“工业之母”的模具中心,引进了日本最为先进的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项设备和技术,还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全国最早实现了设计“无纸化”。近两年还引进了大型电火花机等。最近又签订了引进美国的激光成型机合同。仅去年,用于技术改造上的投入就达8亿元。如今,荣事达集团新产品开发周期由8个月缩短到3个月。荣事达集团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所,吸引了大批科研人才,近几年共开发了70多个新产品,现在销售收入中有75%来自新产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