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纪念江泽民主席对台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

  合乎潮流的正义之声
  贾亦斌
  三年前,我有幸亲耳聆听江主席的讲话,深受教育。这个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科学地分析了两岸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合情合理的八项主张。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和决心。
  这个讲话的发表,对国内外的影响和鼓舞是巨大的。兹仅就我所知台湾岛内和来大陆投资台商的有关反应,加以说明。
  我在人民大会堂听完讲话,刚回到家,就接到台湾一位老朋友的长途电话。他很高兴地告诉我说:他“刚听完广播,江泽民的讲话讲得很好。特别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讲得太好了!这不仅解除了我们许多不必要的顾虑,而且更增加了反对‘台独’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没过几天,又接到台湾文化界老朋友来电话说:“江泽民讲话提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和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讲得很对,抓住了统一问题的要害,我们应该为在台湾宣传这个重要观点而努力。”
  我还几次参加全国政协考察组到各地考察,遇到许多台商,他们对江主席讲话提出的“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切实贯彻《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商谈并签订保护台商投资权益的民间性协议”等,均表示热烈拥护。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他们想说的心里话,江主席的讲话都谈到了,为此而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台湾岛内还存在着一股阻挠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逆流。岛内分裂势力对江主席讲话感到害怕,采取各种手段予以抵制。讲话发表之初,台湾“陆委会”就重弹所谓“了无新意”的老调,竭力淡化其影响。面对岛内各界的强大压力,李登辉后来不得不发表一篇不着边际的所谓“六点”主张,以应付舆论,企图蒙混过关。而实际上则与“台独”势力串通一气,继续奉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路线。1995年江主席讲话刚刚发表不久,李登辉就置两岸关系的大局于不顾,跑到美国去搞台湾问题国际化,妄图挟洋自重,使两岸的政治裂痕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方面,几年来台湾当局提出“南向政策”和“戒急用忍”,为台商来大陆投资设置重重障碍。在文化方面,他们推行所谓教育改革,修改教科书,只讲台湾历史,不讲中国历史;只讲台湾地区地理,不讲中国地理,甚至提出建立所谓“新台湾民族”和“新台湾民族主义”,以及“新台湾文化”等等,企图从根子上割断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人民的精神纽带。
  岛内分离势力的倒行逆施,到处碰壁。事实说明,中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家人要团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2亿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江主席的重要讲话是顺应民心、合乎潮流的正义之声。在纪念江主席对台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希望同台湾各党派一起,共同致力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希望两岸举行政治谈判。让我们牢记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遗训,积极行动起来,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竞争和发展护航
  ——香港特区工商局印象
  本报记者 冯霄
  香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实行促进自由贸易和自由企业的政策至关重要,而专责管理香港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决策部门,就是特区工商局。
  以多种手段促进竞争是工商局的重任之一。在过去十多年间,香港经济经历了重大转型期。随着不少厂商将部分生产工序迁往土地及劳工较便宜的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华南地区,香港逐步从主要生产中心演变成一个控制庞大生产网络的基地,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主要服务中心之一。工商局作为政府决策机构之一,着力推行自由企业、自由经济、自由投资等“自由港”政策,如对外不设关税、不限货品数量、不限资金流量,对内采取“最少干预、最大支持”的政策,还制定了关于低税制、公共财政支援、发展基础建设、实行资讯自由等政策。又通过海外机构介绍投资环境、引进投资及技术、提供工业用地、推行工业支援计划、鼓励应用研究与发展等。
  特区工商局局长俞宗怡说,香港制造业虽然只占生产总值百分之九,但十分重视促进制造业发展,协助其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其与内地密切合作,尽快向高科技、高增值方向发展。
  《基本法》载明,香港特区政府须自行制定政策,以法律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专利和发明创造以及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获得的成果和合法权益。
  为落实《基本法》有关条文,工商局先后实施了有关专利、注册外观设计及版权的新法例,首次建立了一个审批专利与注册外观设计的注册处,并制定了《版权条例》;还向立法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建议发牌管制生产光碟机器的进出口条例。今年年初,更提交临时立法会一份法例草案,要求所有制造光碟工厂实施注册规定,以期通过后更有效地加强管制。
  俞宗怡说,促进竞争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工商局去年全面回应了消费者委员会关于香港全面竞争政策的报告,并根据消委会建议于年末成立了“竞争政策委员会”,以便通过促进合法竞争,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双重目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把握契机 促成谈判
  吴嘉桐
  三年前的春节前夕,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看法和主张。江主席提出的在新形势下争取解决台湾问题的建设性的主张,是为开拓两岸关系新局面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步骤。
  当时,曾经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尤其台湾民间人士表示了热烈欢迎的态度。这是因为江主席讲话态度十分诚恳,建议是具体的而又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充分体现了尊重台湾人民意愿,是符合台湾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所以得到了台湾民众的一致好评。
  本来江主席讲话的发表可以成为两岸关系出现新局面的契机。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关系并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
  三年来,世界的形势与国际的格局,台湾岛内的政局都有若干变化,尤其祖国大陆的形势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于祖国和平统一极为有利的内外环境。
  1997年7月1日香港已经顺利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也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起了示范的作用。
  几年来祖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反映综合国力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资源实力迅速增强。去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出了重大部署,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外交工作也取得重大成果。内政外交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台湾岛内也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要求尽快实现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呼声高涨;反对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上“戒急用忍”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得到一定的遏制;台湾不少知名人士呼吁海峡两岸领导人尽快实现政治谈判,海峡两岸再次出现了一个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契机。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制造国家分裂自然会被世界潮流所唾弃。海峡两岸领导人坐在一起共同协商统一大计,已是大势所趋。祖国大陆在海峡两岸谈判问题上,历来是光明磊落、胸怀博大的。为实现两岸正式公开的政治谈判,祖国大陆方面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努力维护两岸和缓的局面,尽力推动海峡两岸各项交流与经贸合作。台湾当局虽然在两岸谈判问题上也不得不有所表示,但是又设置了重重阻碍实现谈判的先决条件。
  最近,台湾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主张,并要求大陆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自由民主均富”的资本主义道路,“作为统一的大前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却要作为谈判的条件,只能令人怀疑,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究竟有多少诚意。台湾有些领导人,回避两岸举行政治谈判,说什么只能恢复事务性商谈等等。过去海协、海基会举行多次事务性商谈的事实已经证明,事务性问题最终都受政治问题所困扰,政治问题不解决,事务性商谈也谈不出更多的结果来。
  江主席在八项主张中提出举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这些主张,目前仍然是解决两岸关系的最佳方案,也是台湾当局避祸减压,求得稳定的最好办法。
  对于海峡两岸关系尚未走出僵局,我们深以为忧。我们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心,以台湾人民根本利益为重,早日走上共同商讨统一大业的谈判桌。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台港澳三资企业巡礼

  撑起彩电一片天
  ——记粤港合资潮州创佳电子有限公司
  谢锦荣
  我国彩电市场竞争激烈。然而,诞生于1996年元月的粤港合资广东潮州创佳电子有限公司,却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总资产由几千万元增至两亿元,企业实现零库存生产。到目前已形成了年产3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并在VCD、高保真功放以及多功能音箱等家庭影院系列全面出击,在市场鏖战中小试牛刀,锋芒渐显。
  起步险,无限风光在险峰
  创佳的创业者们原本是搞贸易的行家里手,他们贸易的主产品正是彩电。在近十年的大浪淘沙中,他们建成了几十个销售网点,反应快、信息灵,尤其是对市场行情和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不少厂家无法比拟。
  1995年,当国内不少彩电企业在旷日持久的竞争中感到力不从心时,香港永发有限责任公司却认为,这正是自己进行最优化的资产重组,跻身彩电生产行业的时机。
  利用潮州沿海开放的政策和自身比较雄厚的资金、市场优势,国内一个老牌彩电生产厂家摇身一变,成了创佳的雏形。
  1996年3月,当创佳第一台彩电走下生产线时,又是全国彩电行业空前规模的价格大战。
  但创佳却给自己定位在一个全新的消费点上。
  产品新,新进消费者的视野里
  创佳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决策层就根据电视机是以视听为主的产品这一主要使用特性出发,提出创佳彩电的直观效果要优于国内外其他厂家。创佳人说:“我们经营了十几年的彩电,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彩电,知道用户注意的是什么,挑选的是什么,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求达到的标准比大多数厂家都要高,我们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型企业。”
  根据这样的思路,他们从国内外名牌产品中优选出最佳的样品作标准,提出创佳产品直观效果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水平。通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终于研究出提高彩电直观清晰度的方法,提高了荧屏透亮度和色彩的鲜艳度,在直观效果上给人以明亮、鲜艳、轮廓清晰的感觉。凭借这一点,创佳彩电一面世,即为用户所喜爱。
  质量高,高出用户的忧虑线
  同时,创佳彩电打的不是价格牌,而是一场质量战。
  伴随着创佳的诞生,质量就自始至终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提出要让创佳的质量高出“创佳自身”。根据产品特性,创佳严把元器件的质量关。因为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公司制订了一整套元器件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一批元器件都要先经过高温负荷试验,能通过的才使用,不能通过的坚决退掉!创佳的高温实验室45摄氏度的高温,100%的高湿度,让人闷热难耐。每次新产品开发可靠性数据的取得,都靠它几昼夜连续不断地工作来保证。
  创佳与所有零部件供应厂家都签订了质量“生死合同”,合同规定:零部件供货方一年内交验产品100%合格,创佳则拿出货款的10%奖励零部件厂家。相反,如果供货厂家在一年内交验产品合格率在98%以下,创佳则按货款的50%追罚,直至解除合约。它有效地阻止了不合格元器件进入工厂,为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创佳严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每一个工位都有规定的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要求,操作合格与否由自检、互检和专检来把关,每一台机器上都带有一张直通卡片,用以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次故障及排除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坚持不懈的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工艺故障率不断下降,生产直通率逐渐上升。
  严格质量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质量与奖罚明确挂钩。创佳公司员工的基本工资只占全部可得工资的1/3(其余为质量工资、产量工资、劳动纪律工资和工艺纪律工资),严格的质量考核大大提高了工人的责任心。在创佳厂区,记者没有找到一个烟头,在所有的生产现场,记者没有见到一张碎纸屑,创佳人的管理目标是建立文明化车间和文明化工厂。
  一次广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的人员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来到了创佳,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8台彩电,进行质量检测。结果,所有检测项目之后都打着“合格”二字。
  形象好,好在消费者的感觉里
  然而,创佳人并不满足于此。一次,一则不足千字的消息吸引了创佳领导人的视线。消息说,共和国大将徐海东的长女徐文金一辈子在大别山区当农民,眼下年过七旬,却连一台电视机都看不上。创佳的领导人和全体员工均深受震撼,他们当即派人前往徐海东的家乡,向先烈子女和老区人民赠送彩电。
  面对国际国内强手,创佳的身躯虽还弱小,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却预示着辉煌的未来。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来函照登
  日前,读《人民日报》1998年1月14日《写在“我看香港回归”征文评奖揭晓之时》,我既为那些在“我看香港回归”征文中获奖者感到高兴,也对“不仅踊跃撰文参加本次征文活动,还慷慨资助本次活动”的西安飞天科工贸集团董事长邱忠保先生表示赞赏,更为《人民日报》在这次活动中由于邱忠保先生资助的“特殊缘故”,“他的文章没有参加评奖”这一举动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公益事业,公益活动,是社会的事业,是大家的事业。由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赞助本不足奇。香港回归,百年盛事,世界瞩目,《人民日报》举办征文,由单位或个人赞助这项活动更具社会意义。
  邱忠保先生实心实意赞助公益活动,而非花钱买名和谋私。我真诚希望在公益活动中多一些邱忠保这样的赞助者。
  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民广播电台 杨贵清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乐善好施 报效家乡
  ——记香港慈善家侯希贵先生
  湘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你捐资建设希望小学,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具有远见卓识,功在千秋的义举,值得大力提倡。”
  这是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当时的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邦柱给香港侯希贵先生的一封感谢信。
  1994年9月10日教师节,侯希贵为希望工程捐款60万元。这是湖南收到的第一笔希望工程个人巨额捐款。在赠款仪式上原以为侯希贵会有一番长篇大论,不料他就是寥寥几句大实话。侯希贵说:“我家祖宗三代都是讨米出身,就因为我吃了亏,我自己没有读什么书,省里提出为没上学的孩子办学校,我专程从香港赶过来,表达我的意思。”
  侯希贵就是因为家境贫寒,备尝没有文化的苦头,他不忍心让后代重走自己的路。在香港灯红酒绿的环境里,他自己克勤克俭,过着农民般的朴素生活,平时节衣缩食,日常是一盘辣椒、一碗白米饭,改善生活时再加一碟煎小鱼。家里的水龙头、电灯,每天都要检查几遍,看看有没有跑冒滴漏,有没有半点浪费。穿着也极普通,很少西服革履,夏日在家一件大背心、一条大裤衩。一双布帮布底鞋一穿几年。他省吃俭用,支持家乡办教育,将积攒的钱设立侯希贵教育奖励基金,为穷困的孩子创造条件上学。有个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侯希贵曾为湖南的慈利县小学捐款10万元、常德正北街小学捐款20万元、常德市一中捐款10万元、益阳市一中捐款30万元、汉寿一中捐款16万元、攸县一中捐款30万元、常德市幼儿园捐款60万元、南县茅草街幼儿园捐款5万元、湖南省政法学院捐款40万元、常德艺术学校捐款20万元……
  1995年12月25日,毛泽东文学院在长沙奠基,湖南省领导希望他回湘参加仪式。侯希贵按捺不住激动之心,慷慨捐款110万元。这是毛泽东文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收到的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去年12月26日,毛泽东文学院在长沙岳麓山落成,湖南省特邀请侯先生从香港回来参加典礼。侯希贵先生说:“毛主席伟大,真伟大,我从心里佩服他老人家。成立毛泽东文学院我要全力支持。”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人民不会忘记,在纪念毛主席诞生100周年的时候,侯希贵怀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捐赠50万元,用于韶山兴建永久性纪念项目。
  侯希贵先生这些年为湖南省的公益事业捐资更巨。他向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贺家山医院,常德市电视台、汉寿县电视台,汉寿县图书馆,湖南省湘剧院及常德、汉寿、慈利、桃源、益阳、攸县等地的剧团捐款,发展医疗保健、文化艺术事业。这些地方举办的运动会、竹文化节、龙舟赛、体操赛也曾得到他的赞助,他还出资建设岳阳君山旅游区。
  桃源县因天下闻名的“桃花源”而得名,相传桃花源乃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发现。许多游人常常觅着它的芳踪前来观赏。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影响了“桃花源”的修复和开发。侯希贵知道情况后,毅然捐赠了110万元。
  1995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肆虐美丽富饶的三湘大地,侯希贵从电视中看到家乡被洪水围困的情景,痛苦地大喊一声:“糟了,我的家乡受灾了,我的父老乡亲受苦了。”电视上浊浪滔滔,侯希贵的眼泪也夺眶而出,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第二天就派人坐飞机将救灾款送到湖南省赈灾募捐办公室。1995年和1996年他共为湖南灾区捐款捐物达100多万元,这也是湖南省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献的救灾款。
  侯希贵还以他的医术,施济于患者。几年来他为湖南省捐资巨大,情洒三湘四水,人们说他是腰缠万贯的巨富,他却在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下图为侯希贵(左)与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在一起。(附图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发挥自身优势 转移工作重心
  江西于都县台办服务经济有成效
  本报讯 江西省于都县台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发展地方经济开展工作,将工作重心由接待为主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
  于都县与台湾人员往来较多,有旅台乡亲近3万人。近年来,于都台办充分发挥与台胞联系广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他们一方面在清明、中秋、春节等回乡台胞集中的时间,召开座谈会,介绍本县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一方面认真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并主动邀请大量岛内及投资国内其他县市的台商到于都考察投资。
  于都台办还加强了对县内台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台办干部与台资企业挂钩考核制度,建立台资企业档案,要求每个干部都必须经常深入到台资企业中去,为台资企业排忧解难。优越的环境和诚挚的服务,使该县台资企业蓬勃发展。目前,仅台办直接引进的台资企业就达12家,总投资额达825万美元。
  他们还注重引导台属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创办实业,大力发展“两户一企”(即个体工商户、专业户和台属企业)。到去年底,由台办扶持兴办的台属企业达235家,上缴国家税收289.5万元,其中台属企业江西赣南华盛集团有限公司近3年累计上缴税收400余万元,为于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李忠生)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港资进入西北饮料市场
  本报讯 香港旭皓贸易公司、健力宝集团日前与西安昆仑机械厂联手开发西北饮料市场,三方共同投资兴建的健力宝(西安)饮料有限公司近日投产。
  健力宝(西安)有限公司总投资500万美元,香港旭皓贸易有限公司占有股份50%,西安昆仑机械厂占30%,健力宝集团占20%。据介绍,由港方主要投资生产民族品牌饮料,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饮料的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公司预计年产量4万吨,产值4.2亿元人民币,可上缴利税3000万元。
  健力宝(西安)有限公司的职工90%以上吸纳的是西安昆仑机械厂的富余人员,减轻了国有军工企业的负担。
  (孟西安 祁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在日前举办的香港秋冬时装节的“’98亚太青年时装设计师创作汇演”中,14位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年轻设计师参加本届汇演。日本神田麻希(中)的系列作品获得最高奖。神田的作品以轻薄的布料配合针织物营造出贴身而轻柔的线条。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