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湖北开辟成教扶贫战场
  数千扶贫大军开赴山区农村
  本报武汉2月15日电 记者龚达发报道:春节刚过,湖北省教委成教处一位副处长即向记者辞行,到鄂西山区“扶贫攻坚”。据介绍,他仅是今年全省成教系统数千人扶贫大军的一员。
  湖北省是著名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至今还有数十万人没有脱贫。省委、省政府确立今年重点帮助12个特困县,1000个特困村脱贫。省教委主动向省委、省政府请缨,组织各类成人学校成建制地开赴扶贫攻坚主战场,发挥成教直接为经济服务的独特功能,帮助特困村、户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围绕产业开发抓好科技培训,帮助贫困农户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尽快解决温饱问题,为攻坚战助一臂之力。
  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的办学网络,面向特困县和特困村,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省教委决定,从今年起全省部分成人高校增设种养加、产供销等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专业,每年直接从特困县、村招收500名学员,一二年内为每个特困村培养一名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成人中专和成人技术学校,对1000个特困村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继续教育,为每户培养一名科技致富带头人。
  实施成人高校———贫困县、成人中专———乡镇、成人学校———村组对口帮扶计划,不脱贫不脱钩。由武汉地质管理干部学院、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等12所优良成人高校对口帮扶12个特困县,以当地成人中专为基地,帮每个特困村选准一个项目,开发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与此同时,各级成人学校在特困村加大扫盲力度,把学文化与学科技结合起来,使特困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
  由全省50所成人高校和50所成人中专组成10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深入到特困村,传递市场信息,进行科技咨询,开展科技培训,把农民急需的当家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此外,还鼓励成人教育的专业教师对特困村土地、山林、水面开发和村办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承包,带动农民致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民的健康重于泰山
  ——访卫生部副部长张文康
  本报记者 黄振中
  2月15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会议厅,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关心农民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而是包含着一个个新举措的出台。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到各省市代表都商议同一个主题——要为农民健康着想。无疑,9亿农民的健康成为今年中医药工作会议的一块最重砝码。为此,记者访问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
  张文康对会场内外热情关注农民健康的气氛,十分兴奋。他说,这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就是有9亿农民。我们的卫生工作、中医药工作要从9亿农民出发,要想农村、为农民、不忘父老乡亲,这就是群众基础。随后,他介绍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整套为农民服务的措施:要把放心药及时送到农村、送到农民的手里。发挥中医药特点,让农民少花钱看好病,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要想方设法解决好供药渠道。像哈尔滨市药材总公司建立连锁店,将放心药店延伸到农村,在兴安岭深山老林的百姓都能及时购到放心药,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江西革命老区把中医药下乡和农村扶贫结合起来,同样是一条好路子。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可创造出许多适合农村的服务方式。张文康参加各小组讨论时,对那些为农民服务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都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同时,总是用差距和父老乡亲的重托来加重农村这块医药砝码。张文康说,尽管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农村中药供药网络建设方案》,并涌现出66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但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医药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要大力加强。
  张文康在会上宣布了两个鼓舞人心的数字:一个是在本世纪内要培养3000名县级中医医院专科业务骨干;另一个是在黑龙江、浙江等7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试办农村中医专业班,招收乡村医生和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还将开设农村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这个中医药重要的人才战略,将为全国农村播撒一批农民健康的种子。县级中医医院将成为农村中医药的龙头,农村中医的急诊和中医药特色优势也将形成。张文康要求继续做好城市中医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的工作,要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持等方式,提高农村中医机构的服务能力,并切实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在结束访问时,张文康对记者说:“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农村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也是使我国卫生状况在整体上有一个大的改观和实现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这就决定了中医药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到农村,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农村中医药工作水平,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服务。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要把做好中医药工作同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切实加强。”
  “始终重视,切实加强”,8个字成为这位多年从事医药管理工作者的座右铭和强有力的鞭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服务教育 繁荣学术 积累文化
  浙江教育出版社精品迭出
  本报杭州2月15日电 记者赵相如报道:浙江教育出版社始终以“服务教育、繁荣学术、积累文化”为宗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坚持改革精神,在出版业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去年出书1100种,码洋5.45亿元,先后有不少图书在国家级和省级图书评奖中获奖。
  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教育服务不遗余力,是该社一切工作的宗旨。该社是国内第一套彩色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单位,经过9年艰苦努力,这套教材第一版共约500个品种已全部出齐。除中小学义务教育教材外,还出版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各类各级教材,形成了全日制、复式班、单科、成套结合,彩色、双色、黑白并举的系列阵容,并且充分反映了教改成果,受到教育界领导、专家和教师的欢迎,在海外成了一些华侨团体华人学校的教材。与此同时,该社还努力出版《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大事典》等教育理论读物,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出精品书,形成规模效应,花大力气抓好学术著作和高质量工具书的出版,是该社又一显著特点。该社组织数百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编撰而成的400多万字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已印104万套、销售达1.3亿元。在发行的7年中,平均每年15万套。自1992年第五届书市以来,这套书已连入四届全国书市的“十大畅销书”之列。
  积极拓展对外版权贸易,是该社在出版业面向世界、面向市场时进行的尝试。该社已与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的出版社进行了版权贸易。也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出版社进行了有成效的合作,把该社出版的精品书授权对方在海外出版,对方的优秀书籍由该社在国内独家出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治疗外伤性截瘫取得新进展
  据新华社北京电 外伤性截瘫以机动车车祸等硬伤为主因,被美英医学基金会宣布为世界医疗难题之一。我国首家专攻外伤性截瘫的哈尔滨卫健骨伤截瘫病研究院,对该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新进展,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对于外伤性截瘫,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疗法是手术减压,并佐以按摩、水针、体疗等,但由于不能引起肌体内的根本性变化,因此疗后多不理想。而由哈尔滨卫健骨伤截瘫病研究院研制出的“截瘫康”系列制剂,却有明显的促进脊髓感觉、运动神经恢复的作用,能大幅度提高肢体活力,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瘫痪后出现的二便失调、四肢无知觉、活动障碍等症状。
  “截瘫康”系哈尔滨著名老中医王纪元穷毕生精力的研究成果。云南大地震后,王纪元受国家民政部委托前往澜沧江地区义诊,曾有3例指数为6的病人,经过十几个医疗队诊治均不见好转,服用了3个疗程的截瘫康丸后,便能扶墙行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烈士像前受熏陶
  2月15日,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活动家、东北地区党组织创始人、北京市委早期领导人马骏烈士牺牲70周年日,“马骏纪念室”在北京日坛公园内落成。纪念室与坐落在这里的马骏烈士墓、烈士铜像三位一体,构成了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园地。北京南中街民族小学的同学们在烈士像前听得多认真!
  本报记者 陶源明 杨明方摄影报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学制有弹性 学生可选择
  北京理工大鼓励个性发展
  本报讯 北京理工大学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着力培养工程技术型、应用开发型、工程管理型和工程科学型等各类人才,尝试多种培养规格和多种培养模式,增强教学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和机械类专业,为基本素质较好的学生试办教改实验班。四年本科阶段分为两段式培养:第一阶段集中两年进行基础素质教育,第二阶段采取导师指导制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教育,并早期进入实验室和科研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为了提高应用理科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学校确定了复合型的培养目标。从95级开始,试行应用数学专业与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结合,应用物理专业与电子工程专业结合,采取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教学方案,成班成建制地推行主辅修制。
  为全面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鼓励个性发展,学校将33个工科本科专业合并为11个学科大类组织教学,经过一年的基础教育后,允许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在全校范围内和在学科大类内调整专业。学校还制定了13个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和21个辅修课组,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选修跨学科专业,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目前每学期约有230多名学生接受辅修。
  (于倩 杨东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机电一体化 省力无污染
  津门驶出新型电动自行车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世界上第一台(批)中置同轴谐波驱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在天津市科委主持领导和机械工业部大力支持下,于日前由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研所、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公司、天津达美车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制成功。有关权威专家认为,这是自行车领域一场突破性的变革,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解决人们的代步工具、防止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上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目前,美日德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都在研制电动自行车。美国还把新型电动自行车列为1996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我国人口众多,是自行车的王国。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曾诞生过我国第一辆自行车的天津市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把电动助力自行车列为“九五”攻关重大项目。市科委公开在全国进行招标,集中各方科技优势来解决这一重大科研难题,很快取得了重大进展,研制成功几种高性能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其中世界上第一台由“印制绕组电机——谐波传动减速器”组成的十分先进的“中置同轴谐波驱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研制成功尤其引人注目。这种车是一种全新设计的高科技新产品,它集成了多项高科技成果,采用了桂林电器科研所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制造的高性能印刷电机作驱动电机,从根本上消除了普通电机的换向火花及非线形失真等缺陷,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结构紧凑等优点,同时又应用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公司所研制的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体积小、承载能力大、传动噪声小、传动平稳的谐波传动齿轮,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中置同轴传动自行车,从而使这种车在所有速度下均能保证电机始终工作在高速、高效状态,而电池处于小电流放电的最佳工作和保护状态,克服了目前前置、后置电动助力自行车通常电流驱动大、电机处在低效率工作区及电池大放电的缺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自行车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该车在天津达美车业公司的精心设计下,将电控、微电脑智能控制器、驱动器等隐蔽在乘骑者的两腿之间,优化了重心分布和传动装置的结构,行车者边踩边蹬,电机就转动助力,脚不蹬电机就停止转动,十分安全省力,完全符合国家有关道路交通管制条件,堪称跨世纪的最好绿色交通工具之一。
  这一物美价廉的高技术成果问世后,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内广大用户纷纷要求订货,国外厂商纷纷来电来函索购,其内销和出口前景十分广阔。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扬中成为“长江生态岛园”
  本报讯 万里长江上第二大岛江苏省扬中市,以建设“长江生态岛园”为目标,采取买土护地等措施,管护江岛水土资源,被誉为扬子江中的一方“世外桃源”。
  扬中市是国家环保局批准建设的首家生态示范区,他们从建立环境、资源、人口复合型可持续发展体系出发,将全岛2088个农村自然村埭规划建设成429个居民区,对岛屿的工业、农业、集镇、旅游、交通等实施功能分区建设。全岛严格按环境保护的要求,对1000多家工业企业的水、气、声、渣全部进行控污检查,关停改转“15小”企业近100家。全市工业生产万元产值排污量由数年前200吨下降到4吨。
  在分区建设、集约用地的基础上,他们采取出岛买土、腾包还田的方法,解决水土流失和建设用土等问题。近一年来,仅为修道路、建厂房、筑堤坝就从外地进口土方60多万立方米,耗资近3000万元。全市先后平坟7万余座、平窑40多个,迁村腾地、退耕还田达1200多亩。(杨宣)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陕西古代有装饰模印花砖
  据新华社西安2月11日电 (记者王兆麟)考古工作者最近在陕西省商南县的一处汉墓群中,发现了大批罕见的用于大面积装饰墓室内壁的模印花砖。
  这个汉墓群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旁,离河南省西峡县仅数公里,距湖北省也较近,是古代西安通向南阳、襄樊的交通要冲。在公路沿线长两公里、宽100米的20万平方米范围内,密布着七八百座墓葬,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出土的随葬品有陶仓、陶灶、陶罐、铜镜等器物和五铢铜钱等。引起专家注意的是,墓室墙砖的一侧面即朝里的一边均有各种模印凸起的纹饰,从而组成大面积的图案和画面,大多为几何纹和菱形纹,还有双龙纹、双鱼纹和鸟禽纹,以及亭阙纹,清晰生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邕宁出土四千年前大石铲
  据新华社电 最近,在广西邕宁县五塘镇民政村出土距今至少4000年的大石铲。
  大石铲为邕宁县五塘镇民政村陈屋坡村民陈松荣在村南面约1.5公里的长岗岭东面坡地上耕地时,在距地表约30厘米深处发现的。其中一件石铲保存完整,高30.7厘米,宽16厘米,厚1厘米;另一件肩部略残,高34.7厘米,宽15.7厘米,厚1.2厘米。石铲以细砂页岩制成,通体磨光,工艺精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专家学者在京研讨知识经济
  本报讯 2月11日,由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主办的知识经济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提出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与会者一致认为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哪个国家掌握了科技优势,特别是高科技,哪个国家就将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优势。我们要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尚莒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短波

  福建南安贵峰村 稚童老翁会吟诗
  据新华社福州电 (蔡国烟、侯向阳)吟咏古诗词历来是文化人的事。然而,福建南安市贵峰村现在连稚童老翁也会随口吟诵,被誉为“诗村”。
  闽南南安历史上就吟咏成风。80年代中期,贵峰籍华人王国明为弘扬古诗词吟诵艺术,捐资创办了读诗班。读诗班每年一期,利用假期在当地小学校礼堂讲课,从1986年起已办12期,培训3000多人次,学员最小8岁,最大的80多岁。村民们现在闲暇之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读诗、背诗、写诗。一些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农妇甚至也会吟几句。全村出现了“牧童野老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的儒雅之风。
  这个村的读诗班现已讲解上千首古诗词。通过读诗,村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办读诗班以来,这个只有5000多人的小村,已有200多人考上大中专院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