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冰雪温泉访野猿
  梁丽娟
  长野因为正在举行第十八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成为人们注视的焦点。当全世界的电视、广播聚焦比赛场地上的激烈竞争时,很少有人关注到长野的特有风光。
  长野位于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的中部,号称日本的阿尔卑斯山的几个高原包围着它,这些高原高达海拔2000到3000米。日本的森林占地面积比例达66.7%,而长野的森林面积比例更达78.4%。长野人为他们高原上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湖泊而非常自豪。他们爱向客人介绍长野有5000多种花、300多种鸟等等。但是只有在冬天访问长野,才能体会这些高原如何迷人。
  从长野市往东北方向乘火车或汽车都可以到达山之内町,这是到志贺高原的入口。志贺高原是长野冬季奥运会举行男女大回转滑雪、女子滑降的比赛场地。山之内町是一个山区小镇,人口不多,我们在镇公所会见了镇长。当我们看见镇长穿着双橡胶拖鞋出来会客时,颇感意外。后来在更大的集会里遇见都穿着拖鞋的长野县长、市长以及当地显要时,才明白此举是为了避免把外面的雪污带进室内,人们进屋必须换穿拖鞋。山之内町人听说当年长野申办冬奥会时,中国支持了长野,因此对中国客人特别热情。在一次席地而坐的宴会中,同席的日本主人们川流不息地来到我们跟前表示谢意。特别是一位管旅游的山之内町朋友,过上几分钟就过来敬酒致谢一次,以至于喝醉了还不断地用他有限的英语说:“你们非常好,非常感谢!”
  1300年前就在这里的山谷里发现了温泉,并从17世纪起开发为旅游地,山之内町现有350家旅馆,其中120家日本式旅馆开设在汤田中—涉温泉这一带。每家日本式旅馆都有公共浴室,那是设在旅馆院中央的一间大屋,里面是个大的温泉浴池。所有旅馆的客人可以随时进去在同一个浴池里泡浴。从前温泉浴是男女合用一个浴池的,现在已经分开了。汤田中是当地一条小溪的名字,溪里流着冒热气的温泉水。沿着溪边的小石子路,是一溜9家当地有名的公共浴室。如果带上一条蓝白印花的日本布浴巾访问这些浴室,每一家都会在浴巾上加盖本浴室的印章留念。据说如果谁盖满了9个印章,再到路尽头的小寺院里祈福,都能够如愿。
  一路上的浴室和街头都装饰和出售一张有名的版画,那是冰天雪地里一个冒着热气的公共浴室。上面是日本著名诗人一茶的“俳句”(只有17个音节的日本短诗),写着:“大雪纷纷落,热水喷射忙,水蒸气弥漫天空。”(右图)
  最有趣的是在地狱谷的野猿公园参观在温泉里沐浴的猴子们。从涉温泉停车场踩着结冰的小路走上十来分钟就是野猿公园。进门不远处是地狱谷间歇喷泉,有个小木栏围着,现在已很少喷发了。再往前走上山坡就可以看见到处上攀下跳、忙个不停的猴子们。像别处的猴子一样,它们总在互相打闹、追逐,互捉虱子,要不就伸长肢体躺卧休息,但是这一切是在四周冰雪的露天、在头上飘着小雪的寒冬里进行的。它们除了红彤彤的脸颊外,全身披着近2寸长的厚毛。白天它们在温泉里嬉戏,晚上在森林里聚居。冷了它们就泡在温泉里,暖和了就到处玩耍。长野盛产苹果,地上有成堆喂养用的苹果,树上也容易采集到。由于温度差异,它们呆的温泉冒着热气,但它们的眉毛和体毛上都结满了冰碴。这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爱沐浴的猴群,而且是些爱在冰天雪地的温泉里沐浴的猴群。它们曾经上过美国《生活》画报的封面,日本也专门出过它们的纪念邮票。它们不怕人,游人可以走到它们跟前观察,但是它们不喜欢别人碰。据管理人员讲,这几百只猴子的王是只母猴。我们果然发现这位老奶奶很有权威,只要哪里有小猴子被大猴子欺侮,它就要跑过去维护秩序。
  公园里有几座小木屋出售纪念品和食品。纪念品当然是各式各样的沐浴野猿的特写和集体照片。在这个著名的国际旅游点内,出售的不是包装绚丽的现代食品,而是和国内一模一样的小豆沙粽子,保留了山村的特色。(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英国的新形象
  李文政
  目前,英国政府正开展一场“新形象运动”,其目标是要使英国成为一个新英国。用唐宁街10号公关人士的说法,是要给英国“贴上新标签”。
  自去年5月执政以来,布莱尔的智囊们一直建议要更新英国形象,提出要给英国贴上“英国是世界开拓的先锋,而不是世界的博物馆”的新标签。一些富于英国传统的形象开始不再受到唐宁街智囊们的青睐,比如乡间的板球,灯光迷离的酒吧,古堡,伦敦塔桥穿着大黑制服的看门人,乃至于高高飘扬的米字旗。在现年45岁的布莱尔首相发表了这样的议论:“过去代表英国形象的是圆礼帽和条纹裤子,形象老化,充满发霉的气味。这应该被具活力、开放和向前看的东西所取代。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感觉。我对我国的过去深感自豪,但我们不能生活在过去。”
  英国政府开办的旅游公司,以前往往要带领客人大唱《不列颠主宰着海洋》,今天,则代之为《凉爽的英格兰》。以往,英国人常用的形容词是“皇家的”,而现在用“人民的”一词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在近日一次电视采访中,布莱尔首相七次使用“人民”一词。据报道,英国的“新形象运动”已悄然兴起。戴着熊皮帽的英国皇家卫队举世闻名,不过动物保护组织已提出抗议,要求皇家卫队改换头饰。英国国防部已计划用人造毛皮替代熊皮。有消息说,连英国警察穿的直挺挺的黑制服也要换成用柔软布料缝制的夹克装,目的是在人民心目中唤起可接近感。……诸如此类,不少传统的东西正面对着炯炯的审视目光。
  乍看起来,这些事情也许无足轻重,但是形式往往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比如那首始创于1740年的《不列颠主宰着海洋》一歌,歌中唱道:“主宰,不列颠主宰着海洋;英国人永远,永远,永远不会成为奴隶!”笔者在英国期间,目睹英国人演唱此歌时投入的热情和流露的浓烈的怀旧伤感!那已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简直是一个帝国的全部怀旧伤时之感!或许,“新形象”有比此更深刻的内容。
  去年年底,当法国希拉克总统来访之时,布莱尔首相在最高层次上展示了自己的新形象、新风格:没有仪仗队,没有国宴,没有在唐宁街举行的会谈,而把法国领导人领到伦敦狗岛金丝雀码头那座50余层高的高楼的第三十八层上。这一钢铁的庞然大物为伦敦最高建筑,狗岛中世纪时是亨利王爷养狗之地。当地地名不乏“狗叫屯”、“犬吠里”这类乡俗名称。目前,英国正计划把该地作为一个新的金融中心。大楼外,塔式吊车林立,一片繁忙景象。英国准备斥资10亿英镑在那里建设“千年纪念馆”,举行历史性的巨大科技展览,布莱尔称之为“英国人民下个世纪的图腾”。人们不难看出,布莱尔在接待国宾方面的新形象的着眼点是经济,显示着一种求实精神。
  的确,布莱尔首相的新形象,包括一系列大政方面的举措,诸如,苏格兰、威尔士地方分权,减少英国上院世袭议员的权力,拟议采用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以便打破既有英国各政治力量间的平衡,建立新的权力结构。这实为英国宪政改革的全新观念,对英国前途的影响一时难以估量。
  80年代,虽然撒切尔主义名噪一时,但英国衰退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撒切尔夫人当政时,在价值观念取向上采取与维多利亚时代认同的态度,新的观念不多,以至造成贫富的严重两极化和社会内部结构的紧张,最后社会发展的脚步也趋于停滞。显然,英国的过去难以为英国今天的问题提供答案。英国需要一种新的精神力量的震荡。
  布莱尔的“新形象运动”后面,牵涉的是一场巨大改革,其任务之巨,不难想象。前外交大臣,今日之赫德勋爵对这一切就颇不以为然。声称“英国擅长的是深深植根于过去的东西”。布莱尔有能力走到底吗?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遇到“观念更新”的问题。如果“观念”能得到及时调整,这个社会就有可能渡过难关,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英国这场“新形象运动”的底蕴就在这里。布莱尔首相也已意识到,更新观念也许能为解决“英国病”找到新出路。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待英国智囊们要贴的“新标签”,人们似乎可以乐观其成。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开斋节巡礼
  朱梦魁
  1月28日,埃及穆斯林在开罗最大的一处斋棚内共享斋月结束前的最后一顿斋饭。姚大伟摄
  在经过一个月的封斋之后,伊斯兰世界送走了伊斯兰教历1418年的斋月,迎来了一年中最大的传统宗教节日——开斋节。拥有1500万人口的大开罗,平时已经够喧嚣繁华的了;开斋节放假这几天,穿着一新的人们忙着探亲访友,上街购物,通衢小巷流淌着密集的车流,开罗就更显得热闹和拥挤。
  今年的开斋节是1月29日,恰逢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二。实际上,伊斯兰世界庆祝和欢度开斋节的隆重和热烈,与中国人对春节的看重非常相似。按照伊斯兰的传统习俗,人们在开斋节期间凡有条件和可能,大人和孩子都要穿上新的或整洁的衣服。在开斋节前几天,也是今年开罗冬季大减价的最后几天,吃完第一顿斋饭的埃及人几乎都是全家出动,把大小服装店、皮鞋店、箱包和百货店挤得满满的,顾客七手八脚地问价、看货、选购,让商家几乎应接不暇,许多商店挂出了“急招有经验的女售货员”的牌子,好一派购销两旺的景象。
  今年的斋月赶上1月份,而且斋月之后的开斋节又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于是今年的开罗冬季大减价期限被政府定在斋月中旬到开斋节这段大约两周的时间内。在此期间,凡是规定在减价范围内的各类商店,都必须在橱窗上有减价的标志和降价的种类和比例。减价的比例最少不能低于10%,有的积压和库存商品甚至降价50%以上。在开斋节前夕,记者随着踊跃购物的人流走访了几家较大的服装店。阿盟大街上的法拉格成衣店的老板法拉格·穆罕迈德对记者介绍说,在大减价期间,贸易和供应部派出商业督察,对所有规定减价的商店进行监督和突击检查,以确保商店减价名副其实,一旦发现虚假和欺骗,就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一般的减价商品主要是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也有大件的电器如冰箱之类,但食品一般不降价。今年在埃及冬季大减价的报道中,海滨名城亚历山大出现了一些商店减价出售食品的新鲜事儿。在首都开罗,糕点、面包以及蔬菜等不仅没降价,反而趁机涨了一些。另外,开罗的商家猜透了做父母的心思,开斋节前夕的童装和玩具价格并没有下调多少。不管怎么说,开罗大减价的商潮为开斋节更增添了节日的浓烈气氛。
  在开斋节期间以甜食待客并以甜食馈赠亲友,是阿拉伯国家穆斯林的传统习俗。为了得到丈夫、家人和亲朋们的赞赏和夸奖,许多家庭主妇在开斋节前几天就互相比着做甜食,看谁家的甜食样式多,味道好。她们在吃完傍晚的斋饭之后,有时一直忙到封斋前的清晨时分。面、蛋、糖、奶、蜜、果原料等在阿拉伯主妇的手里可以转化为各式各样好看、好吃的甜点。但由于斋月的物价上扬,普通家庭的实际支出都多少超过了预算。相当多的人为了省时省力和省钱,就直接到商店去购买现成的甜点。今年开斋节前夕的大小超市里,都摆满了明码标价的各式甜点,每盒大约1000克重,价格在13埃镑到33埃镑不等。有的面包或甜食专卖店还有根据顾客要求现做现卖的服务,但样式讲究、价格比较贵的高档甜食的问津者似乎越来越少了。
  安于简朴、热爱生活是埃及人的一大优点,无论境遇优劣,他们都有一种近乎天生的乐观精神。逢年过节,更是满街欢声笑语,人流熙攘。开斋节这天,当记者漫步在开罗著名的达勒阿特·哈尔布商业街时,放眼望去,缓缓行进的车水马龙、五彩缤纷的街景、男女老少的笑容,编织出开罗这座永远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常见而又难忘的一幕。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奥斯陆的静谧
  ——访问挪威散记
  李德润
  金秋时节,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北欧的挪威,首都奥斯陆那种静谧安详、如梦如幻的感觉,至今萦绕在我的脑际。
  版图狭长的挪威,像一条巨鲸卧在地球的北端,北极圈横贯它的腰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由于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秋冬是挪威的温暖季节。深藏在峡湾内的首都奥斯陆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山城。海湾内帆樯如林,一派宁静。
  乘中巴在市区行驶。刚刚下过小雨的街道,洁净如洗,满目清新。虽然才是下午6点多钟,街上已很少行人,偶尔有三三两两年轻情侣经过。一辆有轨电车发出咕咚咕咚有节奏的响声,车上乘客很少。这和现代化交通不大相称的有轨电车已有百年历史,据说,一是为了减少污染,二是为了不忘“古老”。奥斯陆马路不宽,和北京长安街比较,可以说是羊肠小道。道路两旁,大片大片挺拔的松、云杉、白桦树下绿草如茵,草地上盛开着一簇簇红的、黄的、紫的鲜花。街心公园、喷泉、各式各样的雕塑相映成趣,一群群鸽子旁若无人地在地上行走、觅食。突然,有两只小松鼠从我们的车前穿过,遁入松林。
  代表团首访奥斯陆正赶上挪威大选进入尾声。晚9时,我们去参观国际新闻中心,那里正在发布各选区民意测验的情况,美、英等国许多大报的记者都云集在这里忙碌着。在驱车前往的路上,更使我们领略到奥斯陆夜晚那出尘脱俗的风光。这里没有一些繁华都市的夜晚的晕眩,路灯的光是柔和、飘逸的,而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灯火通明”;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而多是三四层的欧洲式建筑,典雅无华。居民楼窗里透出的光是淡淡的,闪闪的,犹如一只只烛光。早已打烊的各种商店的电灯亮着,橱窗里、大厅里摆设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见守夜人。大街上听不到一点嘈杂声,好像整个城市都沉睡了。
  从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北京来到奥斯陆,只觉得这里宁静安详极了,充溢着诗一般的情,画一般的美,一派田园风光。
  宁静,充满温馨的宁静,只有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的微笑,可与之媲美;宁静,充满温馨的宁静,是一种境界,在静谧温馨中给人带来遐想。
  绮丽、宁静的奥斯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风姿千百态
  银河落九天
  ———阿根廷莫莱诺大冰川纪游
  兰才基
  隐没在安第斯山南部山谷地带的佩利托·莫莱诺大冰川,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色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八大奇景之一。不久前,我们慕名来到这片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一睹其神话般的风姿。
  从阿根廷首都乘飞机抵达锥体南端城市里奥·加列戈斯以后,我们改乘福门旅游公司租用的越野车,在荒凉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向西行进,一路狂风肆虐,仿佛要把我们的车子卷起、撕碎、吞噬。艰难行程4个多小时,终于在高原湖泊——阿根廷湖——湖畔南侧的一个孤独小镇上歇息,第二天一早又接着乘车,在尘土飞扬的石子路上颠簸了100多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
  阿根廷湖像一条长龙横卧山涧,湖水清澈如镜,面积有160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50米。湖的西端有两条臂膀般的水道弯弯曲曲地深入山谷,把安第斯山脉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众多的山涧湖泽,这些水道与湖泽又与山谷中的河流连结一起,成为冰川的发源地带。
  我们在名叫加拉法德的湖畔小镇住宿,初次尝受到了靠近南极地区的异样风情。这里夏季昼长夜短,气候变化无常。每日22时以后,太阳才慢慢地消失在远处的山谷,经过短短四五个钟头,黎明又到来了。漫长的夏日,艳阳高照,突然会狂风骤起,风雨交加,但转眼间又风平浪静,真可谓一日之内几度春秋。这个小镇是通往冰川的必经之地,旅游业十分兴旺。小街上几乎全是旅游商店、餐馆和旅店,到处可见三三两两穿着五颜六色防风衣、操着各国语言的游客。据当地居民讲,这个地区只有夏季一二月份才会短暂热闹,其它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少有人光顾,七八月份气温有时降到零下35摄氏度。现在虽然是夏季,但屋子里还得烧壁炉或暖气,出门需穿羽绒衣。
  游览的那一天,我们乘坐的汽车沿着湖岸的沙石公路进入山谷,洁静的湖水映照着白雪皑皑的群峰。汽车绕过一条幽深的峡谷,坐在车前的一位小姐突然兴奋地惊叫起来:“啊!我看见冰川啦!”同车人都随着她手指的方向张望,果然,远处一条白色屏障,像一堵高高的堤坝拦截着湖水,更远处白茫茫一片从山涧倾泻而下,犹如一条银河降落人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莱诺大冰川。
  汽车在淅沥的小雨中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继续往前行驶,离冰川越来越近,然后停在一个山坡上,我们下车步行沿着建有木围栏的阶梯向白色屏障走去,一直走到被水道隔开的冰川脚下。极目远望冰川宛如一条银河,近看却千姿百态。那一条条、一方方的冰柱或冰块,由于受暖气候的影响在缓慢溶化,形态变得千奇百怪,有的像人物浮雕,有的如飞禽走兽,有的形同出征远航的兵舰,有的似利剑直刺蓝天,又有的好比晶莹璀璨的珊瑚。总之,人们尽可以在这片冰封世界里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据考证,莫莱诺冰川形成于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如今面积为200余平方公里,冰峰水平面以上的高度约80米。这座冰川从阿根廷湖畔的山体上滑下时,把山脚下注入该湖的两条河流拦腰切断,逐渐积成一座巨大的冰坝。随着水压的不断增大和夏季气温升高,冰坝下部就冲开一个溶洞,洞穴越冲越大,最后引发冰坝的大块崩裂塌陷。这种大规模的冰川崩塌现象,按照以往的规律,每三四年出现一次,可提前预报。因此每当冰川即将崩塌时,国内外的大批游客蜂拥而至,等待目睹这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冰川崩塌时,气势磅礴如排山倒海,巨大的轰鸣声可传到数公里之外,时间持续70多小时。然而,自从1988年出现最后一次冰崩景象以来,至今再未发生过这种震天动地的冰崩了。气象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气候变暖使冰冻程度趋缓,因而不能形成重压使冰川塌陷的缘故。
  虽然如此,这个冰川也并非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在近旁观望良久,听到冰川内部不断传出像放礼炮一样的轰隆轰隆声,这说明它时刻都在局部崩裂。从冰川的最外层面观察,每隔三五分钟就能看到一块巨冰从坝沿脱落湖中,轰隆一声溅起水花高高飞腾。
  在阿根廷湖上还可以乘游艇进入更多的水道深处观赏其它如乌布萨拉、奥内蒂、阿加西以及斯佩加兹尼等冰川和冰山。这些隐没在深山幽谷之中的冰雪世界,竞相为大自然增添着神奇美景。游船所过之处,远近可见形态各异的大小冰块漂浮水中,这些浮冰在阳光照射和湖水衬托下显得晶莹剔透,把湖面点缀得甚是美观。从船上远望群山,雾缠云绕,条条飞瀑如白带从天而降,山顶白雪皑皑,雪线以下碧绿苍翠,置身于此,如同进入了神话般的梦幻世界。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十日谈》
  巴黎手抄本
  罗晋标
  意大利研究《十日谈》的著名学者维托雷·布朗卡最近在罗马林琴学院宣布,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现保存在巴黎国家档案馆的《十日谈》手抄本是薄伽丘40岁时候创作的“年青版本”,同他后来近60岁时重写的版本———柏林手抄本在语言和风格上均有明显不同。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十日谈》是其代表作,包括100篇故事,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生活。他的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十日谈》“年青版本”的发现对研究薄伽丘及《十日谈》具有重要意义。
  布朗卡是位威尼斯学者,他与马丽亚·格拉齐亚·恰尔迪·迪普雷共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认为《十日谈》巴黎手抄本是薄伽丘在1353年至1354年间在佛罗伦萨完成的作品,由其朋友乔瓦尼·达尼奥罗·卡波尼在1360年左右抄写。该版本写作规范严格,而创作于1370年左右的柏林手抄本,在写作风格上则更自由一些。
  《十日谈》巴黎、柏林手抄本约有6000处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柏林手抄本中商人语言浓重。这是只有在1355年之后薄伽丘才能具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商人在柏林手抄本的许多故事中成了主角,薄伽丘不仅使用了他们的语言,而且对他们进行了评价,表明薄伽丘注意观察了解14世纪商业资产阶级中出现的新时尚和新思想。
  第二,柏林手抄本多方言。巴黎手抄本使用了很多的文学语言,是注意写作规范的一位青年文学家的作品。而后来的柏林手抄本在严谨的同时又有创新,在语言表达方面运用了更多的方言,有锡耶纳、比萨、威尼斯等地的方言。
  第三,内容本身也有差别。柏林手抄本是更成熟的薄伽丘所作,在写城市时,他不是直接描写城市,而是通过语言的色彩让人感觉到城市的环境。而巴黎手抄本作为薄伽丘青年时期的作品,注意力集中在风格上,对其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那么关注。
  布朗卡和迪普雷有关《十日谈》巴黎手抄本发现的长篇论文将于4月在意大利《文学》杂志上发表。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莫莱诺冰川 李志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