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文人侧影

  法眼
  刘贞福
  张中行先生是当代高龄而多产的文章名家,也是“眼功”深厚的鉴赏家。去年11月21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他的一篇《赏砚记》,其中最为有趣并让我感慨良多的,是品赏砚台的“流水操作”描写:
  “我眼手(主要是左手食指)齐下,总的评定是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用的石质(澄泥等准此)好不好(可说最重要),形制如何,年代如何,如果有款识,真不真,好不好。砚上案,如过江之鲫……”
  张先生藏砚、赏砚、断砚的名声早已远扬。我与他同处一室办公多年,无数次见到嗜砚者捧来各色砚台,恭敬地就教于尊前。据他自己说只有左手食指感觉最好,惯以左手食指“摩挲”几下,便说出一二三来。但是,先生还有一样技艺。品评书法,断古名人书迹真伪,却为其他名声所掩,知道的人不多。尽管他每次品鉴旧迹说真道伪之后,总要谦虚一番:“我是外行,人家启(功)先生才……”可是我等晚辈仰之如高山,追之莫可及。这里搜罗记忆中的几件事,以证先生“法眼”过人。
  前些天,张先生应朋友之邀,到故官参观明代画展,我有幸陪同前往。在展厅里,一位工作人员兼他的忠实读者,指着沈周的几幅册页说,这些经某专家鉴定,为故官所藏一级珍品,但后来又有专家说是赝品。我问张先生看法如何,因为我十分相信他老人家的眼力。他凑上去,一眼扫过画,却在沈周的几行题款上注视很久,说:“从字上看是仿作的。不像沈周写得那么快,功力也不行。看画我不敢说,看字我还是有把握的。”又说到那位断真的专家,“按说他不至于看错啊。”话里可没有贬损之意:任何专家都各有专攻,专长之内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如果说这次是循了旁人提示,看出是仿作,没有提示又如何?我便想起几年前的一事。我等几人随张先生逛鼓楼附近一家书店,店主送了几张1986年第一期中国书法杂志的插页,正面印有明代书法家王铎的草书长卷(原迹为天津博物馆珍藏),我知道张先生非常推崇王铎,给他一张,并说“非常好”,因为我看着像王铎晚年成熟期的书法。没想到张先生拿着它看了几下,说:“假的。”我们都大吃一惊,博物馆和杂志社的人过手的东西怎么会是假的!他指着说:“这笔,这笔,都是败笔。王铎这样的大写家,尽管写得豪放,但绝不会有败笔。历代写家们作品风格各不一样,笔道里有筋骨,却都是一样的。别人怎么摹仿,也不会有那样的筋骨。”我过后对着那篇伪品反复观察,觉得能看出些破绽,但所谓“筋骨”,装在脑子里至今还没消化。
  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张先生有时不须看真迹或精良的印刷品,只看普通的照片,也能看出上面作品的真伪。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吧。有一次,我老家的一位朋友欲将康有为的一副对联在北京卖个好价钱,为慎重起见,先给我照片,投石问路。我给张先生看照片,并说经过当地的专家鉴定,是真的。他说:“这可说不好,还得拿真迹来。人家启功先生都不愿拿照片作鉴定。”可接过照片一看,很快就断定:“假的。”问理由,答道:“笔底下没东西。”又问什么叫“没东西”,他不吭声了。先生的话让我百思不解,再看那照片,又百看不解。后来,听他传教布道多了,加上自己也读了些这方面的书,练了练字,终于有所领悟。这“东西”大约是指在古人法书中熔冶、熏陶过后留下的“痕迹”。
  张先生的这双“法眼”是如何得来的呢?我曾带着兴趣问过他,他回答得跟没有回答一样:“见得多了,就会看了。”最近读他的新作《流年碎影》,读到“玩赏之癖”,发现其说法一以贯之:“记得不很短的时间,用不很少的精力,钻研书法和法书。想弄明白的问题是,所谓好坏,所谓真假,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见多了,对于造诣的高下像是略有所知。”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准备,还需要实践的磨练。《流年碎影》中也提到他解放前后逛文物市场,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心血和钱财。好在那年头可开眼界的东西真多。我有一回问,以前是否买过假文物,他很爽快地笑答道:“买过,早年什么假东西都买过。”我禁不住也笑起来:原来老鹰也有羽毛未丰在地上扑腾的时候。
  张先生身为文化人,在各种压力和负担下艰难地熬过了几十年,其间“玩赏之癖”成为照亮他精神世界的一束阳光。如今垂垂老矣,难得出门“玩赏”了。就在那天去故宫参观画展的路上,我问张先生身体怎样,他说一只眼睛还好,另一只眼睛不好使了。听到这话我深有感触,经几十年修炼的“法眼”莫非要渐渐闭上?随着老一代专家的病衰和离走,一些传统的技艺也许将与我们疏远、陌生了。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收藏漫话

  神话与笑话
  南宫品
  在西方收藏界,曾经风行过这样一句名言:艺术品是挂在墙上的永远升值的股票。随着西方经济的起起落落、艺术收藏的曲曲折折,特别是一些西方名画套牢在日本银行的仓库里,这句曾经创造了许多奇迹并得到证实的名言,已经由神话变成了笑话。
  在艺术收藏方兴未艾的中国,这句笑话却正在被当成神话,四处流传。
  书画家们在传说着,意在推销自己的作品。
  画店老板在传说着,意在招徕更多的买主。
  拍卖业主在传说着,意在引发火爆的竞投。
  收藏者们在传说着,意在佐证投资的正确。
  新闻媒体在传说着,有意或无意、有偿或无偿地将上述传说放大、扩散。
  无关的人们也在传说着,因为这句名言在中国创造的神话有人炫耀,有人羡慕;由之产生的笑话却无人坦白,也就无从借鉴。
  从投资的意义来说,艺术品类似股票。既然类似股票,就可以用得上当今媒体的一句“成语”:股市有风险!由此而成:收藏有风险!
  风险何在?在伪劣二字。
  伪者,一指赝品,一指托市,一指伪证。古代的赝品、近代的赝品、当代的赝品、外国的赝品这些年来横行于拍卖行,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为炒作,将低劣拍品哄上高价位,也是不争的事实。利用部分收藏者、投资者的知识缺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有关权威人士的迷信,一些卖主、拍卖行高价雇用鉴定界、艺术界人士作伪证,引人入彀。此举有着相当的隐蔽性,那些因为精明强干而暴富的人们,所以在初涉收藏业便马失前蹄,多数可以归结如此。
  劣者也有三个方面。其一,并非所有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在中国,人们称为书画家的,人数当上万。自称为书画家的,则在十万以上。他们每年生产上百万件作品,甚至更多,其中的大多数无论从创作来说,还是从投资来说,都可以称之为劣质品,不应在收藏之列。其二,并非所有的成名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一些试验性强的书画家,因为现代思潮与时尚等因素,颇得青睐。他们的一些作品也许从创作上来说,是佳品,但从投资上来说则风险较大。一些书画家借助现代媒体炒作,人为拔高一筹,投资之自然回报遥遥无期。其三,并非所有有行情的书画家的作品都具备投资价值。这些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是值得投资的,但他们的应酬之作、重复之作则应该慎重下注。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如日中天的“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在近十几年来,除吴湖帆差强人意外,其他三位难得一见,为之倾囊的人们及其后代多数是血本无归了。
  为了不闹笑话,则不要相信任何神话,这应该是投资艺术收藏的人们牢牢记住的一句箴言。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视听角

  国产音响
  崭露头角
  耿纯
  提起音响器材,人们首先会想到前些年的三洋、先锋、索尼、健伍;也会想到近年来兴起的英国音箱、美国功放等等。
  其实,中国自建国初期就已有了自己的民族音响工业。我国曾在五十年代末开始生产录音机,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完成了从盘式机到盒式民用机的发展。但国产的音响工业,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似乎明显地敌不过洋货。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大多数的洋货在外型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比较新颖,在开箱合格率等方面较高,且大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也比较完善。
  二是近年来人们在购买音响器材时,已经从单纯的添一“大件”过渡到选择音质纯正、有内在的音乐味儿的高级阶段了。一些大城市高档音响器材市场,已从过去的日本货一统天下,逐渐转向了欧美品牌,原因也在于此。欧美的名牌音响器材厂家,其主设计师基本上都是音乐家改行设计音响。这类产品,没有了过于花哨的功能,而把主要目标放在提高重播的音质上。他们用自己敏锐的耳朵和深厚的音乐功底来校正音响器材的音色。这些人以制造乐器的眼光和方法、靠高技术手段来保证音质。例如英国一家功放厂的总裁,是英国很有名气的古典吉他手。他在挑选工人时,不会乐器的一律不用,并在厂里成立了工人乐团。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分得过细。多数学生只有一专而没有多能。学音乐的只学音乐,学无线电的只学无线电,这本身就造成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隔阂,而在这两个不同的门类中,沟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这一点,制约了国内厂家产品档次的提高。
  近两年,一些国产的音响器材不但有了良好的外观,也同时具有了不错的性能。原因在于,一些高素质的人才看中了高档“发烧”音响器材这一市场空当。比之日本电气厂商擅长的套装音响,“发烧”音响更适于小规模的厂家以“手工艺”的精雕细琢生产。随着近两年国内需求扩大,为国内厂家提供了相应的市场生存空间。加上在价格上的优势,国产高档音响器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以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音响展为例,以往都是洋品牌的天下,国产器材屈指可数的几家也大多躲在角落里羞于示人,而从最新的一届(’97)国际音响展上看,国产品牌已明显地腰杆粗了。如北京产的汇众牌音箱、广州产的科力斯功放,在音乐的表现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以中国人的勤奋和聪慧,加上广大的国内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推出被世人认可的国际级品牌。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

  “软硬兼施”的《高保真音响》
  艾月
  音乐界的人士常常抱怨国内缺少真正在行而且具有权威性的音乐评论。其实,音乐评论得有的放矢才行。在成熟的音乐演出市场,固定的、具有相当数量的音乐会听众形成之前,不可能产生一个孤立的乐评园地。然而,随着音响技术和唱片业的发展,今天许多中国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借助激光唱片和高保真音响设备来领略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可以说,通过世界几大唱片公司的产品,中国的乐迷们对于全球一流的乐团和大师都已不再陌生。于是,另一种形式的“乐评”———对于音响器材和唱片的评论这几年倒颇为兴盛。
  在爱乐人士和“发烧圈”里,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高保真音响》月刊是一本颇有声望的杂志。这本杂志创刊四年多来,在激烈竞争的报刊市场上能够生存下来且越办越好,一方面得益于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与日俱增,同时也借助于这几年国内高档音响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高保真音响》杂志合理地顺应了这两方面需求的增长,每期开辟“音响版”和“音乐版”两部分栏目,可谓软硬兼施。其硬件部分的“音响版”为读者分析、评介国内外各种品牌的音响器材,既有制作工艺的剖析,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也有发烧器材的使用常识和技巧说明。特别是近年来国产高档音响器材制作水平不断提高,《高保真音响》及时、客观地加以分析报道,使消费者增强了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软件部分的“音乐版”网罗了北京地区一批资历深、档次高的音乐“发烧友”为基本作者队伍,一些著名的音乐界专家和收藏家也不时为其撰文。每期专栏都与当时国内外音乐界的热门话题相契合。仅以1997年为例,当年来华演出的世界一流乐团或大师均在《高保真音响》做过专栏介绍,或分析其所录唱片,或介绍其历史背景、艺术经历。音乐爱好者、唱片收藏者从这本杂志可以获取相当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在音乐评论刊物不够丰富的情况下,《高保真音响》已成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切磋交流的园地。(附图片)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周末闲篇

  吃好了的坏处
  张大农
  二十多年前,国门乍开时,香港同胞渐兴内地旅游的热潮,各旅游景点多见港胞身影。记得当时港胞身材大多短胖,生动地显示出香港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腾飞后,生活水平陡然提升,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蜕变”,一般百姓在生理上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发福起来。
  我的老家在河北农村。印象里小时候老家的乡亲们终年荷锄,且半饥半饱,大多黢黑精瘦。这些年富裕之后,乡亲们个儿个儿像气儿吹的似地胖起来。许多人跟二十多年前比,胖得没法认了,“暴发户”一词常常成为体形和财富双重意义上的。
  如今,香港已是经济腾飞之后第二代人的天下,这一代人显然已经健康地瘦了下来,而奔小康的同胞们也已经开始操心减肥了。
  问题主要在吃。
  千百年来,中国人除了王公贵族、豪商富贾,大多在为温饱而奔劳。套用顾准的一个词儿———“糊口经济”可以概括之。即使一些大户人家,所谓吃穿不愁,也并非顿顿有鱼有肉。读梁实秋等人回忆早年间北平生活的散文,可知那时上等人家的孩子之盼过年,也无非是盼口肉吃一类的。仅从本世纪的前七十年来看,中国社会的天灾人祸不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日子没过几天,加上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让几亿中国人都能吃饱肚子一直是个颇为艰巨的目标。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之后,城乡居民日常饮食结构发生的变化太大、太快,人均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过去祖祖辈辈一年到头难得开几次“荤”,到了这一代人忽然变得“吃肉管够”———只要你有这个胃口和愿望,而无须等到杀年猪或凭肉票。这就如同将贫瘠的戈壁荒滩上的沙棘一下子移栽到水土肥美的良田,“生存环境”的骤变对任何一种生物来说都未必是好事。看看城市里随处可见的肥胖儿童和三四十岁的大胖子,其祖上恐怕多是挨过饿的。我们的祖先一直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他们遗传给我们的肠胃、心肺以至大脑皮层对于荤腥食物的条件反射,都还打着饥饿的深层记忆,这就尤其需要我们见着“好吃的”要有节制。古人在遇有丰盛肴馔的美宴时,将之视为一种仪式、一种典礼,因而倡导“君子食不求饱”,这不仅有审美意义,也有保健养生之道于焉。
  据说,有些乡镇企业人士参加完大会堂或钓鱼台国宾馆的宴会之后,时有抱怨“吃不饱”的。“花了那么多钱,还没我们镇上聚仙楼来得实惠。”把国宴一级的“饭菜”当成打牙祭了,吃到最后桌上没剩下十盘八盏的,似乎总觉得没过瘾,这其实是挨过饿的一种变态反应。
  照说,挨过饿的人更该知道珍惜食物才是。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T型台

  刘敏演绎霓裳梦
  钱品
  是远古时代人类以兽皮、树叶等披挂缠裹的信息遗传,是唐诗宋词中霓裳舞影翩翩的美感启示,还是年轻女性艺术家多梦时节的内心写照,致使重庆姑娘刘敏着迷于裹扎时装,执著演绎霓裳彩梦。
  这是许多观众熟悉的一幕:中央电视台羊年春节晚会上,刘敏以三分钟时间,为六位姑娘制作了旗袍、晚礼服、沙滩装和日本和服,快速、简洁的手段与别致、气派的效果,在众目睽睽之下,引人入胜。东方文化的整体性、神秘感和流畅生动的时代气息交融一体。凭着这手自创的快速成衣法,刘敏走出重庆,在北京、香港等地获得了鲜花和掌声。
  但是,刘敏又回到了重庆,主持着重庆大西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她命名的服装设计工程室。她知道,多彩的霓裳梦境是从深厚的大地中生发、升华的。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

  张汝财的内画艺术
  傅新友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明末清初,其绘艺是用羊毫或金属丝特制的勾笔,伸进直径不到四分之一寸的壶口,在壶的内壁上反笔描绘点染,其精妙和难度令初观者感到神奇莫测,赞为“鬼斧神工”。张汝财的内绘作品继承发扬传统内画的古朴浑厚、雅俗共赏的风格,但不拘泥于其单调刻板的笔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国画技法,并力求创意和出新。他有两手与众不同的内画绝活,第一手是绘制仿古作品,其“乱真”水平令人为之咋舌,一般行家难以判“假”。但他认为内画作品并非古玩,一味地照传统的东西按葫芦画瓢,摹山范水,是没有出息的。他尝试地把工笔与写意,夸张与写实,透视与变换角度的笔法,运用到其第二手绝活———绘制古代仕女图上。他将诸种笔法形象地称为“如钗折股”、“如屋漏痕”、“如锥镗沙”等,因画而宜,采取不同的笔技画法。他的一件内绘烟壶作品《莺莺听琴》,即采用“春蚕吐丝”的精勾细描法,落笔中锋,线络明晰,浓彩淡染,立体感强。将古代仕女倾慕爱怜、羞怯忍俊、欲罢不能的神态,描绘得细微生动。如用放大镜观赏,不仅能看清人物俏丽的面容,以至连双眼皮、浓睫毛也一目了然。至于仕女的衣纹裙褶,笔法奔放,线条流畅娴熟,描绘出仕女的温柔曼妙之姿。配景中的花草树木,他又采用兼工(笔)带写(意)的技法,使工笔的刻板和写意的粗放浑然谐调,使画面意境丰厚。
  近年来,他又别开生面地将西方油画的技法运用到内画上。他使用涂彩皴染的笔法绘制的人物肖像内绘壶,形象细腻逼真,质感性强。在人物造型上不仅力求“毕肖自然”,而且达到“意具神足”和形、神、意的融会和升华。最近,他绘制的一套中国革命领袖肖像系列水晶壶,在“一九九七年北京国际民间手工艺术周”活动中,受到外国民间艺术师的高度评价,并被竞相收藏。
  多年来,张汝财绘制的人物肖像、山水、花木禽兽等系列内画烟壶,获得轻工部一等奖、文化部金奖及国际博览会金奖。他还多次应邀赴美国、法国、巴西、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作内画艺术表演,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崭新的面目在海外大放异彩。
  内画:秋翁遇花神张汝财画(附图片)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

  内画:秋翁遇花神张汝财画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网络大观

  互联网:
  缺少女网客
  卜卫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妇女正在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在1995年,使用网络的女性与男性的比例还是一比九。到1997年春天,美国和加拿大已有五千万人进入互联网络,其中女性占三分之一。美国一些大学正在开设女生使用互联网课程,以使男女用户的比例达到平衡。但国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国内所有关于网络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女性只占网络用户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根据1996年中国少年报中学生读者样本做的统计,男孩中认为计算机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人数比(百分之十六点六)大大高于女孩(百分之九点二),统计上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从童年开始,男孩与女孩在技术利用方面的距离就开始形成了。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里买了计算机的妇女,认为这是给丈夫或孩子用的,与自己无关。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女生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普遍低于男生。受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人们总是将男性与理性、高科技、勇于参与、勇于探索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被动和感性总被归结为女性的特征,结果影响了女性对互联网的使用。
  在社会学家、妇女学研究者看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互联网络意味着一种获取和发表信息的权利,意味着充分的交流和共同成长的机会。
  其实,操作电脑及使用互联网络相对于女性来说,比诸当今社会的许多基本技能应该说并不更难。一些十来岁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时,有时比成年人更容易“入门”。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成熟,个人电脑的使用方法日趋简单、易学,设计和生产者都在殚精竭虑地使其软硬件产品更加适合普通人使用。现代社会的女性实应破除对电脑的“迷信”,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工具,勇敢地尝试,积极地运用,如此才能在未来社会的生存竞争中,立于平等的地位。


第10版(文化生活)
专栏:珍宝馆

  当代工艺珍品
  “金銮宝座”
  北京市拍卖行新成立的艺术品部,不久将举行第一次面向海内外的公开拍卖,选准了中国当代工艺精品中的“航空母舰”———大型黄金珠宝镶嵌珍品“金銮宝座”。
  “金銮宝座”是按照北京故宫太和殿中的金銮宝座原型进行缩微精制而成。这一大型黄金珠宝花丝镶嵌摆件,造型庄重,富丽雄伟,纹饰华丽辉煌。
  除设计制作的精致富丽外,原材料代价的高昂也令人叹为观止。“金銮宝座”采用了中国银行进口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足黄金二万八千克,把黄金拉成极细极柔的金丝,抻、掐、堆、垒、纲、编、焊、填、压、镌等多种繁难技艺巧妙结合。它还采用了南非钻石,斯里兰卡稀有红宝石、蓝宝石,罕见的纯品祖母绿、金绿猫眼宝石,国家级特等翡翠等名贵天然珠宝玉石,基座则以缅甸精选紫檀木雕成,堪称现存最大的金银细丝镶嵌制品。
  1992年北京宣布“金銮宝座”面世时,珠海某外资的首饰公司也宣布推出一件“金銮宝座”,因原北京首饰厂负责人将设计工艺带到了珠海,这场长达两年的南北“金銮宝座”官司以珠海侵权的判定告终。
  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推出这样一件工艺品,确属重大的尝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日渐成熟,拍品从中国书画、油画,到雕塑、瓷器玉器、邮币、珠宝首饰,类型不断拓宽,而当代工艺品因其复制可能性的存在,并未受拍卖市场青睐。“金銮宝座”的自信在于其珍贵的文物性、艺术价值,在于其浩繁精妙的工艺制作。制作者和拍卖行认为,这样的工艺杰作是不可复制的。这件顶尖精品将以二千八百万元起拍,并望以专家鉴定的一亿八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晓渡)(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