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走出大凉山的当兵人
  ——首批凉山彝族新战士进京记
  聂绍峰
  在祖国的大西南,有一片6万平方公里古老神奇的土地,聚居着158万彝族同胞,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35年5月红军长征时,先遣队司令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留下了民族团结的佳话。1956年,党领导凉山人民进行民主改革,结束了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去年岁尾,57名彝族青年带着对军营的向往和父老乡亲的嘱托,走出大凉山,入伍来到北京卫戍区“老虎团”,成为首次首批进入北京的凉山籍彝族新战士。
  57名彝族新战士来自凉山州的西昌市、美姑县和会理县。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只有极个别居住在县城、乡镇附近的读过初中或高中,其余大多只上过小学一、二年级。还有6人没有跨过学校门。受环境的制约,他们中听不懂汉语的有8人,能够进行简单汉语对话的有24人,不会写汉字的有12人。
  大多数彝族新战士原来生活在僻远山区,与外界接触很少。来到部队后,环境变了,彝族新战士对眼中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以致闹出了不少笑话。
  怎样与听不懂汉语的彝族新战士进行交流沟通?针对这个难题,4个新兵连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相同的方法:凡听不懂汉语的新兵所在班,都编配了一名既懂彝语又通汉语的彝族战士,充当班长的代言人和翻译。
  带彝族新战士要有极大的耐心、恒心,急于求成反而会一事无成,班长们这样说。每逢学习理论、讲评工作和布置任务,班长们都要集体讲过后,再召集彝族新战士,通过“翻译”,“详细分解”一遍甚至多遍所讲内容,直至他们都“明白”为止。
  几天时间里,有彝族战士的新兵班都购买了《新华字典》、《儿童识字卡片》和《小学语文》等教材。只会讲彝语的新战士成为各班的“扶贫”重点。业余时间,班长、副班长成为汉语补习教员。中午休息时间,特二连的阿尔石布跟着班长学认了整整半小时汉字,当他连贯地说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句话时,高兴得用家乡的乐器口弦,给全班吹奏了一曲家乡小调。阿尔石布通过“翻译”沙马石磊告诉班长说,学会了写汉字,第一封信要写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生育养育了我,我很想念他们。
  凉山彝族有这样的说法: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彝族新战士初到军营的第一个星期天,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个个闷闷不乐,沉默少语。特一连的新兵排长周志明见状灵机一动,组织起全排的彝族战士对起了山歌。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彝族战士个个喜笑颜开,争先恐后一展歌喉。元旦前一天晚上,团队举办“新兵连文艺汇演”,22个节目有5个是彝族战士表演的歌舞。男声小合唱《凉山是个好地方》、《七月的火把节》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是晚会中最受官兵欢迎的节目。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彝族新战士来队后,团队领导专门让接兵干部给带兵干部、班长上了一堂彝族风俗课,并要求带兵人将彝族禁忌传达到全团每个官兵。尽管带兵班长三番五次地提醒新战士不要“犯规”,但集体生活中难免有人偶尔为之。一个礼拜天的上午,四连新战士陈建玩得高兴时,亲热地拍了一下吉沙阿夫的脑门,触及了“天菩萨”(太阳穴正中上方的毛发部位),只见阿夫立马怒目相对,攥紧了双拳。要不是细心的班长及时发现,过来劝解,赔礼道歉,一场“战争”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将更多的热情和关心倾注给彝族战友,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军营生活,这是所有彝族新兵班班长的心愿。初来乍到的彝族新战士不习惯北京冬天的寒冷气候,患感冒的不少。元旦前,二连的沙马衣以感冒高烧39度,班长带着他看病取了药,连队炊事班做了他爱吃的鸡蛋炒大米饭。晚上睡觉时,班长付中科将自己的大衣加盖在他身上,照护到凌晨1时多,一直等到他的烧退了才上床休息。
  吉尔石且姊妹六个,从出生到参军入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分到五连,排长杨学武得知这一情况后,与石且的班长进行了商量,决定将他的生日定在1998年元旦。按照18岁当兵的惯例,在石且的生日蛋糕上插上了19支生日蜡烛。杨排长说,元旦过生日象征着石且部队新生活的开始,预示着新年生活充满吉祥、幸福和快乐。
  “要不是语言不通,彝族战士最好带。他们性情耿直、朴实、憨厚,头脑灵活、敢于吃苦、做事认真、训练不知道偷懒,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新兵班长们都这样评价彝族新战士。
  连队教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吉里衣布唱不了歌词,却学会了哼曲调。依葫芦画瓢,比划着黑板上的歌词抄了一半,吉里衣布对自己的字迹不满意,于是换了一个日记本重抄。有一天晚点名,班长赵猛讲到内务卫生时说:“咱们班的被子质量数沙马伟古的最差。”第二天凌晨4时,沙马伟古就起床了,等到起床号吹响时,他已经将被子叠了8遍。这一天,渴慕已久的小红旗,终于站在了他的被子上。上午训练课间休息时,沙马伟古信心十足地来到班长身边说:“班长,我的百米速度全班跑得最快,你敢和我比试吗?”结果他落后50米到达终点。他不服输地说:“班长,别看你现在比我快,过一段时间咱们再比比瞧。”
  大多数彝族新战士对当兵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学习一门技术,能开汽车最好不过了。希望报考军校的只有3人,希望提干、转志愿兵、入党的也不超过10人。吉他弹得较好的吉里洪刚说出了多数彝族战士的心里话:能出来当兵见见世面,就是很大的收获。据接兵干部掌握的情况,当兵回去的彝族青年90%当上了村民委员会主任,或成为乡镇的干部。最先富裕起来的是退伍、转业军人。对有的彝族战士来说,当兵三年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能用汉语写简单的信件,就心满意足了。看来,将彝族青年转变为合格的军人,还要走过一段曲折而又坎坷的路,这需要部队领导的热切关怀和各级带兵人的共同努力。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两片黄栗叶
  ——纳西族东巴文化赴瑞士展出散记
  李锡
  ●欧洲没有栗树,这是植物分布的差异,也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两片普普通通的黄栗叶,和我一起经历了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两片普普通通的黄栗叶,和我一起经历了一次不平凡的旅行。它作为纳西东巴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赴瑞士苏黎世展出;它作为纳西族祭拜的神木,将永远保留在我的心中。
  1996年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与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结成姊妹馆,同时与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共同达成了联合举办纳西东巴文化展和学术交流的协议,并决定于12月4日举行开馆典礼。
  11月23日下午,我即将赴瑞士参加开馆典礼,突然接到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助理佩得思女士的电话:在瑞士甚至在欧洲找不到栗树,无论如何也要带两枝栗树叶来,否则纳西东巴祭天仪式无法布置。于是,我立即约上同事上象山去砍栗树枝。夕阳西下,光与影里的象山充满生机,成片的栗树群落在微风中波动,不时发出阵阵响声。我们精心挑选,砍了两枝黄栗枝,祭天只能用黄栗树,一枝独苗,另一枝双叉。看着即将赴瑞士展出的黄栗树枝,我内心涌起一股神圣而崇敬的心情。我的老师陈烈教授曾经说过,纳西族自古以来就有祭天的习俗,这是最盛大而又最广泛的祭祀活动。祭天时,在祭坛的左右两边分别插上黄栗树象征天神地祗,把栗树作为直接崇拜的对象;有的地方直接把栗树移植在祭坛两边,有的则选在自然生长的栗树旁设置祭天坛;祭天结束后,一定要折若干枝栗树放回自己家里供奉的术箩里,祈求保佑。
  12月24日,我带着装有黄栗树枝的旅行包,同老东巴和即贵大师一起登上了丽江至昆明的航班,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
  26日,在中国昆明动植物检疫中心,为栗树枝办理检疫手续,准备过海关验证。一种自然植物作为一种文化的重要内容首次到国外展出,这在检疫中心恐怕是不多见的。
  30日乘中国民航班机离开祖国首都前往瑞士苏黎世。北京到苏黎世空中距离8000多公里,飞行时间大约11个小时。航线经过的城市大多是西北寒冷地区,不一会儿,蓝天下尽是白茫茫的雪原。用过早餐,旅客们开始调整座位休息。靠窗的老东巴和即贵正在欣赏窗外景色,平静中又有几分得意之色。四个小时之后,同行的张旭女士来到身边,悄悄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咱们的飞机出现毛病,可能到莫斯科机场更换配件。”飞机有毛病,那还得了,我下意识地想起了装有黄栗树枝的旅行包,又自然地看了看东巴,他神情自然,巍巍不动。我嘴里说,不会有问题吧,心可提上来了。不愿听到的声音终于从喇叭中传来:飞机因零件发生毛病,一个半小时后,将降落在莫斯科机场。一个半小时,飞机能坚持吗?终于,飞机安全地降落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机场。我们才知道是飞机驾驶舱的挡风玻璃出现了一条裂缝,有惊无险!
  12月1日早上9时,我们改乘俄罗斯班机前往苏黎世,当地时间11时顺利到达苏黎世。至宾馆,首先取出黄栗树枝,交给俄碧子教授,心里感到无比舒坦。绿绿的树叶依次排列,簇拥在坚实的树枝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种亲近感和寄托感油然而生。
  次日,我们带着黄栗树枝到博物馆布展。在大约200个平方米的展厅里已经展满了东巴文物。《祭天》、《祭风》、《祭署》、《祭丁巴什罗》四大东巴法事仪式已经基本布展完毕,就是缺少《祭天》坛上的黄栗树枝。我们把独苗黄栗树枝插在祭坛的左边,代表天父,把双叉的黄栗树枝插在祭坛的右边,代表天母,并各插上三炷香火,一个完整的祭天坛场景布置完毕。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与神木照相留念。我还特意把不小心掉落的两片黄栗树叶夹在笔记本里。
  欧洲没有栗树,这是植物分布的差异,也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国际上不少学者从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来划分文化的类型。日本著名学者、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馆长佐佐木高明先生就有专门的论著:他把东亚地区的文化分为照叶林文化分布区,而栗树则是这一照叶林文化的典型林种,在东方人心里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把栗树作为神圣的祭天神木是很多古代民族的共同习俗,栗树置于社稷神坛,视为至高无上的天地大神。而纳西东巴文化把这一原始古朴的信仰和崇拜得以完整地保留,弥足珍贵。
  这次生长于中国丽江的黄栗枝作为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飘洋过海,行程万里,首次出现在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瑞士,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交流,同时给这一国际大都市带来了平安吉祥和希望的祝福。
  (本文作者系云南丽江县东巴文化博物馆馆长)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贵州松桃
  “市镇风采”下乡去
  “乡土风情”进城来
  本报讯 1月5日,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城郊的大型文艺演出场地上,山区各族农民表演的上刀梯、下火海、花鼓舞、接龙舞和苗歌对唱、联唱、合唱等独具特色的歌舞,让城里的观众大开眼界,如醉如痴;城里人表演的腰鼓舞、迪斯科和流行歌曲演唱,又令进城的农民乡亲大饱眼福,十分过瘾。
  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流传下来的艺术种类浩如烟海、璀璨夺目。被国际文化界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苗族傩戏,被列入全国技艺百绝的“上刀梯”、“下火海”,热情奔放的苗族花鼓舞,荡人心魄的民族野山歌……风格独具,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挖掘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的大事来抓,每年都要组织大型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和歌舞比赛。“四月八”、“龙舟节”、“六月六”等民族节日,他们组织有万人参加的民族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60多场次。与此同时,该县又积极组织文化下乡,近几年送戏、送书、送农技下乡118次,观众达30多万人次,免费放映爱国主义和科技电影36场、观众达10万多人次;送书12000余册,建起了8个农村书库,经常读好书、用好书的农民已增加到8万多人。各族农民从城里送下乡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龙益飞)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电力公司有一支不脱产的文艺宣传队,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歌声展示当代水电工人的风采。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明珠落山寨》在三门峡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水利系统艺术节中荣获三等奖。图为《明珠落山寨》剧照。 文林 摄影报道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怒族风味:侠辣
  向阳江
  生活在怒江峡谷的怒族,最喜欢做一种高级滋补食品“侠辣”。这种食品营养丰富,味道独特,同时具有医疗作用。因此,在怒江峡谷内生活的傈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也制作“侠辣”迎宾待客。
  “侠辣”的制作原料有辣椒、自家酿制的黄酒(这是必不可缺的原料)及鸡、猪、牛、羊等动物肉均可,还有当地昂贵且十分滋补的漆树籽油。
  “侠辣”的制作工序是:先将铁锅放于火塘的三脚架上生烧,再放上漆树籽油,待油冒烟后,将剁好的肉末放入铁锅里拌炒至黄,随即退火或将铁锅端下三脚架,最后把酒倒入锅内,盖紧锅盖,焖上约10分钟后,就可舀取食用。“侠辣”的做法,十分讲究火候和原料的搭配。
  “侠辣”味道鲜美,辣度适中,男女老幼皆可食,且有一定的特殊功效。一百多年来,怒江峡谷内,几乎所有民族的妇女做月子,只要吃上几顿“侠辣”,过几天便会面色红润,乳汁大增。男人扛木头、挑石头过度劳累,都要做“侠辣”吃,跌打劳伤者,也要做“侠辣”吃。因此,生活在怒江峡谷两岸的各民族同胞大多没有风湿病、水肿病,这也许是“侠辣”的功劳。
  如今,“侠辣”已成为怒江各民族迎宾待客的美食。如果你有机会到怒江峡谷旅游,请不要忘记到江畔小吃店问问有没有“侠辣”。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记事

  湖北民族文化渴望辉煌
  湖北省民宗委主任 张洪伦
  湖北省是一个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省份,是楚文化、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有“唯楚有才”之美称。湖北省民族文化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自治州、自治县成立以后,有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为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自治州、自治县建立以来,各地在财政困难、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加强了民族文化工作的硬件建设。恩施自治州在州府的黄金地段,修建了州民族文化宫,并交由州民委经营管理,成为全州有影响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共建起了11个县级民族文化馆,计14400多平方米;县级图书馆11个,计19570余平方米,藏书达124万多册,大大地改善了民族文化工作的物质条件。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近几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发展企业文化、社区、村镇文化,开发旅游、饮食文化,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目前民族地区已建立较规范的乡镇文化站150多个,还成立了220多个农村巡回电影放映队,年放映5500多场次,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文化网络。
  三是注重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努力创作民族文化精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民族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从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批像李传锋、陈洪、叶梅、田禾、田天等颇有影响的作家以及付祖光、王丹萍、黎军等知名歌唱家,还有一批长期扎根在民族地区这片沃土上的书法家、画家、摄影家、舞蹈家,并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由长阳歌舞团创作并首演的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在参加兰州艺术节时,引起轰动,并获五项大奖,后又获1994年文化部“文华”大奖。
  四是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治州、县成立以来,各级文化、民族部门搜集整理了大批民族文化遗产,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先后完成了省、州、县民族志的编撰出版工作,整理出版了民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曲艺等集成50多本、集,共970多万字。我们还和兄弟省区一起,完成和正在完成《土家族文学史》、《土家族文化大观》、《土家族文化志》、《土家族经济史》、《湖北回族史》的编写工作。鹤峰县民委收集整理了“客美土司资料汇编”、“鹤峰县民族史料汇编”、“明实录”及《容美纪游注释》等少数民族古籍7部,约100多万字。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而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长阳县文化工作者长期喊的一句口号是“打民族牌,唱清江歌”,这个口号提得非常好。民族牌,是我们手中的“王牌”,清江歌是我们最熟悉的歌,也是唱得最好的歌,别人想学也很难学得地道。要把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结合起来,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努力提高民族文化的层次。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傣味餐馆 生意浓
  李云生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至勐仑这条旅游热线上,有一个傣族村寨沿路排着6个农民自己经营的餐馆。傣味菜肴、傣族歌舞表演以及原汁原味的傣家风情,使路过者驻足,令食客流连忘返。这里,就是勐腊县勐仑镇曼俄办事处的曼俄村。
  店主是一位傣族大哥,他的热情就好像我俩是早已熟识的朋友了。我说明来意,他便迅速递过来一张名片,原来店主叫岩捧。他在递名片给我的同时说:“欢迎你常来,玩也可以,吃饭也可以,我这里是经济实惠得很。”好家伙,马上就拉上了生意,这倒是我始料不及的。问及经营情况,岩捧连着说了几声“可以,可以……”岩捧的餐馆开张几个月,前景令人乐观,尽管竞争较激烈,可他和本村的另外五家餐馆的收入不相上下。
  近几年来,随着机械耕作的普及,傣乡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力出现了剩余,于是傣家人拿出做家常饭的手艺,积极投入旅游业的配套服务,在经济大潮中扮演一个“农商兼营”的新角色。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记事

  湖南落实民族政策促经济发展
  湖南省民委主任 石昌禄
  湖南省有53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全省建有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88个民族乡,还有两个享受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县(区)。民族地区国土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主要集中在湘西、湘西南和湘南等贫困山区。
  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都制订了落实民族政策的年度计划和3年扶贫规划,切实帮助民族地区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以来,省直各单位和有对口扶贫任务的省辖市仅扶持湘西自治州的开发项目就有160多个,捐衣被数10万多件(套),希望工程投资2900多万元,解决适龄儿童入学5500多名,落实民族政策专项投入1.2亿多元,办实事上百件。
  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使扶贫攻坚战进展顺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也是湖南省最集中的贫困地区。全州8个县市全部为贫困县,其中有3个是国家扶持贫困县。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精神,决定把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组织省直几十个主要经济部门和6个直辖市全力支持湘西自治州实施扶贫攻坚计划。近3年来,湘西自治州的扶贫攻坚进展顺利,“17号文件”中规定到1997年要完成的主要奋斗目标涉及的11项经济指标已经基本完成或预计可以完成,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为了探索加快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路子,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作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指出: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都可以按照超前性、突破性、示范性的要求大胆试验,率先探索,不要受任何条条框框的制约;对兄弟省市区的优惠政策,也可大胆借鉴吸收使用。目前,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改革开放试验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省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97年5月,吉首市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正式确定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试点单位。
  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湖南省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民族政策,是省委、省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切实加强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有力地促进了湖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据统计,1996年,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1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工农业总产值14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除国税上交返还部分以外,完成6.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064.3元,比上年增加342.3元。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也取得新进展,绝大多数乡都建立了卫生院,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