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成果推广将乘“特快列车”
  国家科委公布重大成果30566项,推荐成果180项
  本报北京2月10日讯 记者贾西平报道:我国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今天在京首次公布了1997年全国重大科技成果30566项,同时公布推荐成果180项。
  据国家科委新闻发言人林泉介绍,按照“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方针和三个层次的总体部署,去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一大批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科技成果,开发出了大量有市场前景的应用成果,为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
  在今天公布的30566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基础研究成果占2727项,应用技术成果占26244项,软科学成果占1595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783项,国际先进水平的4484项。
  据透露,国家科委将进一步加强优秀应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今天向全国发布和推荐的180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经各省(部)推荐、鉴定、验收的成果,这些成果大部分在同行业、同领域或学科中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洪国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完成了第一代高分辨率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的构建。这项成果为在物理图上系统地获得决定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状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西安交通大学完成的LPS—600A激光快速成型机是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设备,其技术达到国外水平而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2,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滚刀扩底钻头,能有效穿透岩石,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这种钻头及相关技术,可节约混凝土40%—60%、钢材40%—50%,在经济、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不买也舒心
  ——天津“素质教育书店”见闻
  本报记者 肖荻
  天津市和平路新华书店去年11月挂出第二个牌子:“素质教育书店”。记者最近去一探虚实。
  这家书店的书籍陈列看来颇见匠心。其丰富多彩使你感到如入书海,开架贴近,伸手可及,明亮宽敞,空气清新。显见这位市政协委员、书店经理李华一是行家里手。二楼600平方米大厅内备有各种教育类、工具类图书,诸如中华英雄豪杰、山川文物、历史地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更备有开水、坐椅、阅览室供人小憩和看书,并有大量特价图书供你选购,这些令人感到在这里逛一逛也是享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专设一间大屏幕彩电放映室,免费播放高品位录像带和VCD盘,更有一间素质教育活动大课堂。记者在现场看到50多位中小学生聚精会神地看《周恩来生平》录像,大课堂里则是一位教育专家在讲“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自去年11月这里已组织过“国旗、国歌、国徽讲座”、作家和读者见面、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优秀读物推荐、专家为家长咨询等10多次有趣的活动,给6000多位家长、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所有这些活动一律无偿服务,被推荐而畅销的重点图书也一律打折优惠直至40%。《少年百科全书》、周恩来、邓小平生平等伟人故事书,一销就是几十套、几百套。
  周末开展“我和爸爸妈妈进书店活动”时日销书十几万元。一位来自大港油田的女工带着孩子在这里盘桓两整天,她说:“想不到有这么好的地方,连我自己素质也在提高!”
  书店经理李华一专门请了几位有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校长和幼教专家,围绕千家万户关心的素质教育这一重大改革中出现的疑难和困惑,熔阅读、讲解、探讨于一炉,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提高理解能力上颇见实效。读者们说,这里把书卖活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扶骨干项目 重农技推广 抓人才培养
  许昌科教兴县壮大地方经济
  本报讯 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使河南省许昌县迅速形成六大高新技术、八大支柱产业、30个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
  许昌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抓好骨干项目,重点扶持发展“中亚”、“瑞贝卡”发制品、宏昌制革、华美实业、环保设备、粮油深加工六大企业集团公司,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开发研制成功尼龙涂敷传动轴技术、10.35kv高压无油断路器系列生产线、锌基合金、反光粉末涂料等新技术新产品,获得科技成果172项,同时对10家企业实施20项技改工程,使企业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创出名优产品体系,“龙头”作用日益突出。
  在科技兴工的同时,许昌县把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摆在农业生产的优先地位,以高效农业为目标,从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中低产田改造、集约化管理等方面,推广应用10种先进技术,高标准建成农业示范园区2.5万亩,塑料温棚2000个,湖桑、林果业6万亩。1997年,该县开发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28项,获奖10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使该县强乡强村队伍不断壮大。
  科教兴县靠人才。几年来,该县先后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各级各类人才800多名,举办各类培训班2500多期,培训人员18万人次。他们还与省农大联办以培养农村党员干部为主的农业大中专班,4035名科技人员获得了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李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2月9日,安徽省合肥市内容丰富的迎元宵迎春庙会在合肥市城隍庙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市民。这是合肥市双岗小学的学生在庙会上表演舞蹈《中国娃》。 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诸暨市人民医院推出首诊负责制
  急诊会诊十分钟即到
  据新华社杭州电 (王国灿、徐荣华、田渭法)拥有16个病区、60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医院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最近又推出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
  诸暨市人民医院目前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专科病区、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为促进各科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医院积极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制订人才梯队培养计划。通过派出人员进修以及邀请专家教授来院会诊、帮助指导手术等途径,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去年医院就有5人在浙江医大攻读在职研究生,另有10人即将参加“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目前医院拥有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30人。
  安全医疗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为此,该院建立一整套保证监督机制,每季、每月都把安全医疗情况通报给科室,发现安全医疗隐患,立即分析改进。医院认识到,急诊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缩影,紧紧抓住这一人命关天的医疗前哨。为抢救重危病人,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医生随车救护,病人入院即予抢救,重病患者必须在规定时间迅速得到诊治。急诊会诊必须10分钟到达,急诊会诊病人48小时内必须转入病房,使抢救节奏加快,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被誉为“绿色生命通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写在音乐之乡的中国乐章
  ——随中央民族乐团访奥散记
  本报记者 戴露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城市的天空总是很蓝,蓝得柔和明净,纤尘不染,因为擦洗这一方蓝天的除了雨水,还有音乐。
  即便在风雪之夜,这个城市依然宁静,因为只有宁静才适合聆听,聆听那和雪花一起漫天飞舞的音符。
  这里是奥地利维也纳,施特劳斯的故乡。在这里,音乐就是空气、水和阳光。
  1月27日晚7时30分,习惯在音乐中沉醉的人们敏感地发觉,那些无处不在的音符一刹那间变得陌生了,变得新奇、单纯,既古雅又活泼,他们先是惊讶、愕然,而后兴奋、狂喜,他们拼命地鼓掌、鼓掌……
  而此刻的北京,已是虎年大年初一凌晨2时30分,不知道隔了半个地球守岁的中国人是否听得见这遥远的掌声?
  一曲奏罢泪沾襟
  金色大厅,传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举办地,一座永远拥有鲜花和音乐的殿堂。这一天夜晚,一样有鲜花簇拥,是一色的红,8000朵显得喜庆吉祥的红丁香;一样为祝福新年,是全世界华人都会隆重庆祝的中国农历新年——春节;一样有音乐奏响,是已经辉煌了128年的金色大厅前所未闻的中国民族音乐。
  编钟、云锣、石磬。舞台深处排列的传承数千年的古老乐器,以它们苍劲的声音讲述着中国民乐悠远深长的历史,铺垫出这一台“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厚实的文化背景。
  音乐会上,由30多种中国民间乐器演奏了12首中国民乐曲。一曲《大胡笳》,说的是三国时代蔡文姬先去国后离子的惨痛身世,用一把真正的宋朝古琴演奏载于1425年《神奇秘谱》的古谱,其声凄凄,其韵依依,精妙之处只能心领神会却难以言传。这样的情韵回荡在以永恒优雅的施特劳斯为主旋律的金色大厅,无疑是撼人心魄的。此时此地,东西方文明焕发出迥然不同的人文色彩,在交相辉映的同时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同样光华灿烂、同样瑰丽壮美,因为它们同样源自于人类的心灵、情感和智慧。
  早在陈燮阳闪光的指挥棒为《春节序曲》画上第一个句号时,一位老华侨的热泪便应声而落。他说,没想到在这么庄严的西方音乐圣殿里,能够听到地地道道的中国音乐,实在是让人高兴。
  久居他国,忽闻乡音。这话说出了游子的感动与自豪,也道出了音乐跨越时空的文化凝聚力。
  布拉威教授如是说
  据说,在奥地利,布拉威教授的出场是音乐会成功一半的保证。在这场长达3小时的中国民乐音乐会上,布拉威教授的现场讲解占了大约1/3的时间。
  在曲目的间隙,80多岁的布拉威教授衣着笔挺地走上舞台,总是未开言就先得彩。这位穷一生精力看过约两万部歌剧的著名音乐评论家,以他的威望和学识,向奥地利观众力荐中国器乐。在他看来,中国的民间乐器不仅有美丽的名称、美丽的造型,还有不可或缺的美丽音色。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是五音阶,直线发展的;而西方音乐一向讲究和声对位,是横向发展的。东西方音乐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然而在20世纪,勋伯格十二音阶体系创建之后,西方音乐摆脱了古典赋格的束缚;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不远的将来,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这两道流光溢彩而又远隔千里的音乐洪流能不能相互融汇?
  布拉威教授把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留给在场的所有观众和音乐家。
  他只是提醒观众,贝多芬的音乐不是仅仅写给德国人听的,施特劳斯的音乐不是仅仅写给奥地利人听的,而中国的音乐也不应该只有中国人听。他只是建议中国的演奏家,尝试用中国乐器弹一段西方人熟悉的歌剧音乐,以便他们在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民乐的理解。他的话常常博得奥地利观众会心的笑声。遗憾的是,大厅内400多名专程来为民乐喝彩的中国观众因不懂德语而不知所云。但他们能够听懂老人不倦的讲解中蕴含的诚恳和期盼。
  续一段中国缘
  梅莉塔是位见多识广的导游,深谙世界各国风情。但这一次,乍闻中国音乐的她,竟有“惊艳”之感。她不停地说,中国音乐的节奏实在是太迷人啦,很奇妙,尤其是《霸王卸甲》。那只神奇的琵琶,时而铿锵激越,时而温情款款,时而肝肠寸断,时而气壮山河……听得梅莉塔心神俱醉。
  音乐会散场后,为了多延续一会儿这份珍贵的“中国感觉”,她又和朋友一起去中国餐馆吃饭。她对老板说,以前以为中国音乐就是你们餐馆的流行小调,现在才知道完全错啦。说得那位老板既惭愧又骄傲。
  她热情万分地接待来自中国的客人们,她甚至悄悄地告诉他们,她迷上了那位潇洒的指挥先生……于是,在热心人的引荐下,梅莉塔与指挥陈燮阳见面的镜头,成为音乐会之外又一朵芬芳的花絮。
  普通奥地利观众对中国民乐的热情的确令人难忘。他们不停地鼓掌、大声地喝彩、忘情地吹口哨、狂热地跺脚……仅仅通过一场音乐会,他们或许还不能真正理解《二泉映月》凄冷苍凉的人生感慨,也无法细致地品赏《春江花月夜》的精美典雅,但他们迷恋那朵曾盛开在普契尼歌剧中的《茉莉花》清远的幽香,他们陶醉于《瑶族舞曲》中浓郁奔放的异族风情。他们在认真倾听。
  因为相异而相吸,因为隔膜而渴望了解。人类相互沟通的强烈愿望,正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原动力。
  “维也纳不是终点站。”在返回中国的航班上,中央民族乐团的琵琶演奏员杨静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做事,只是不像这一次引人注目。”她说得很平淡。
  挥一挥手,告别音乐之乡的云彩。中央民族乐团奥地利之行的收益,还真不是我笔下这几片浮云能够承载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垃圾焚烧炉变废为宝
  本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由北京市现代垃圾焚烧设备厂生产的垃圾焚烧炉日前通过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鉴定。该炉排出的烟气经水幕除尘后,烟尘浓度及其它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值,排出的残渣、16种毒性指标均低于我国有关标准的限值。
  这种垃圾焚烧炉采用链轨式炉排传送、连续运行,原生垃圾由皮带输送机输入自动开启的料斗,垃圾进入炉内之后,经过预热、着火、燃烧及燃尽阶段,形成烧结渣排出炉外,产生的废渣可作建材、水泥辅料,脱硫装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晋州农民有福气
  “农技电波”解难题
  本报讯 河北省晋州市经过10年的努力,建成了以市农业科教制片中心为龙头,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农技电波入户”网络。
  目前,该网络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市电视台每周一期的《晋州农业》专题节目。仅1997年,就定期播放50期,播出技术183次,推广新技术215万亩。二是“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免费为农民提供全国重点城市的农、畜、土、特产品的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解答农民农业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是组织乡镇放映小分队,利用会议、集市、现场会等到农村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免费为专业村、专业户提供农技资料片。经过几年的实践,“农技电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陈玮 彭拴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启动
  本报讯 由卫生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合作,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提供技术保证的“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的筹建工作于近期正式启动。
  远程卫生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的新技术应用领域。它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被距离或时间分割开的教师与学生间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的任何方法。
  据这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王彦广所长介绍,这一网络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由该所与北京医科大学共同组成有限公司,负责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整个网络将用6年时间完成,全系统由1座中心站、12座分站、300座大站以及2万座中小站组成。
  (孙宏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神龙灯会暨服饰展示会揭幕
  本报讯 神龙灯会暨服饰展示会近日在京揭幕。此次活动汇集了全国30多个省、市、区近万盏各具民族特色的彩灯,并吸引了50多家专业模特团体和服装厂商参展。(德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闻行动》关注社会热点
  本报讯 由北京有线电视台和新华社北京分社音像中心联办的电视新闻调查栏目《新闻行动》2月9日晚起与观众见面。《新闻行动》以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定位,现场追踪报道,剖析事实真相,挖掘新闻内涵,拓展大众话题,参与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肖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轮抗六号”小麦落户雪域高原
  据新华社拉萨二月十日电 (黄泳沂)西藏农牧科学院引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轮抗六号”小麦在日喀则地区栽培成功。
  西藏农牧科学院近两年引进“轮抗六号”小麦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日喀则地区栽种。由于“轮抗六号”小麦比当地常种的“肥麦”早熟一个多月,避免了霜害,可能成为日喀则地区推广冬小麦和发展复种的主推品种。在栽培表现上,“轮抗六号”小麦比推广对照品种“肥麦”增产百分之六十三点五,并表现出抗寒、耐旱、越冬死苗少、春季长势强、籽粒饱满等优良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