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斯诺故乡讲学
  陈秀霞
  今年上半年,我的丈夫应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之邀,赴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商学院讲学一个学期,介绍中国经济。我陪同前往,和当地妇女界进行了交流。
  堪萨斯城是美国已故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1905—1972)的故乡。该城横跨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和堪萨斯两个州,是早期美国人民开发、移民西部的枢纽和必经之地。斯诺继承了当地人民探索求真、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一生同情、支持和公正客观地报道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为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作出了巨大贡献。斯诺骨灰的一半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北大的未名湖畔。为了纪念斯诺,现任会长戴蒙德大夫的夫人于1974年在堪萨斯城设立了“斯诺纪念基金会”,并于1979年起设立了斯诺访问教授制,定期邀请中国的专家学者到有1万多名学生的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的某一学院讲学。
  行前,我们精心准备了4个有关中国经济的专题,包括世人所关注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三峡工程等。讲课中,我丈夫既注意政策性的介绍,又有具体的典型事例,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第一次发言就引起了反响。当时是在商学院院长举行的有当地企业界负责人参加的圆桌会议上。会后该院院长来函表示感谢说:“你的精彩发言十分及时和中肯”,他相信听众和他有同感。此后,由于受到各方面的热烈欢迎,我们在一学期中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我们的计划。我爱人不仅在密苏里大学商学院讲中国经济,还在堪萨斯大学开设的“和中国做生意”课程,并在堪萨斯州促进美中贸易联盟等召开的会上演讲。他还应要求,向密苏里大学的政治系、历史系的学生、印第安人大学介绍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中美关系等问题。
  赴美前,我们曾留意过《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美中西部欢迎对华贸易》的文章,该文认为美中西部和中国经济息息相关。讲学期间,通过和美国企业界交流,我们亲身体验到了美国企业界渴望了解中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
  堪萨斯城有不少美国公司,如美国最大和最早从事长途电讯业务的斯普林脱公司,总部即设在堪城。该公司早在1994年即帮助我国邮电部和国际因特网联网。企业界人士和密苏里大学商学院均有密切联系,当他们听了陈辉的讲话后,纷纷热情邀请我们去参观交流。我们参观了八九家公司,如堪萨斯城电力公司、普来可工业公司等,我们还开车到百里地外拥有200万人口的威切他城去参加堪萨斯州促进美中贸易联盟主办的一次圆桌会议。该联盟由200家公司组成,包括航空、金融、电讯、农业、电子工业、汽车、服装、食品等。在一次向一家农民合作制企业介绍中国农业状况时,该公司副总裁特地索要了讲稿,说要仔细研究,以备开拓中国市场之用。
  和美国中小学生的接触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堪萨斯城西林景小学,我们先后向二年级、六年级的两个班同学介绍中国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情况,思维活跃的美国学生纷纷提问,问题充满了稚趣。一个二年级学生问:“中国小学生知道我们美国吗?”我把我随身携带的11岁外孙的照片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我的外孙十分熟悉美国职业篮球队,知道每一个队员的姓名和球艺。访问结束后,六年级全班20多位学生每人写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信中天真烂漫地说,“听了您的介绍,我发现中国孩子和我们是多么的相同!”“谢谢您告诉我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事情”,“我对中国比以前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也弄明白了为什么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是那么的重要。”读着这些信,一股热呼呼的暖流涌向我的全身。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我们多么需要在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心田中早早播下友情与理解的种子!
  我在和当地妇女交流妇女问题时,发现由于文化差异和误解,美国人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最多疑虑。我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国情、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角度出发,用具体生动的数字说明这一政策的长远意义。当我告诉美国听众,自计生政策实施20多年来,我国已少生了3亿人口,比全美人口还要多时,他们显然触动很深。当我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提醒他们,最早把计生思想传入中国的,恰恰是一名美国妇女玛格丽特·桑格(1883—1966)时,美国人似乎淡忘了这一事实。桑格的父母是贫穷的爱尔兰移民,生了18个孩子,严重损害了母亲的健康,48岁即离开了人间。母亲的经历使桑格萌生了帮助普通妇女控制生育的想法,并于1916年在纽约为贫穷妇女创办了第一家节育诊所。为此,她受到起诉、拘留和审判,经过斗争,最后胜诉,成为当今美国计生联合会的创始人。1922年4月,桑格曾到北京大学讲演,介绍计划生育思想。
  在堪城4个月的访问,有一件事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索。我曾接触一位在中小学教汉语的美国女教师,她所能教的中国儿歌只有“两只老虎跑得快……”,所教的中国文化材料也大多过时。联想到讲学期间我们带去的资料录像带受欢迎程度,我深深感到,用多种方式包括出版、视听等手段,让美国民众有更多机会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当为一种增进了解的有效方式。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林间空地的音乐之魂
  梁晓华 文并图
  明朗秋日,离布加勒斯特100多公里外的山区小城锡纳亚已有几分凉意。我们费了些周折,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音乐家埃奈斯库的故居“林间空地”别墅。
  群山环抱的普拉霍瓦河边,一幢白墙红顶的二层小楼掩映在青松翠柏间。埃奈斯库生前对锡纳亚情有独钟,年轻时几乎每年到这里为王室家族和朋友们演奏。1926年,45岁的埃奈斯库用积蓄,亲自参与设计,盖起这座有着浓厚罗马尼亚民族风格的建筑。以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为主旋律的《罗马尼亚狂想曲》就是在这里孕育的。
  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讲解员带我们步入门厅。宽大的客厅内陈设考究,色彩庄重,圆拱形的壁炉却简陋而古朴,是主人按照家乡农居烤面包炉的样子设计的。埃奈斯库在楼上的卧室窄小得只有6平方米左右,靠墙一张单人床,周围挂着暗红色图案的壁毯,是他母亲亲手织就的,无论到哪里埃奈斯库都带在身边。从音乐室的窗户看出去,晴空下,雄伟的南喀尔巴阡山一览无余,普拉霍瓦河谷水流潺潺。窗前的黑色三角钢琴上,摆着一只烛台和歌剧《俄狄浦斯》的乐谱手稿。埃奈斯库在这架钢琴前创作了这部歌剧及一些钢琴、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他在晚年时说,“在音乐的世界里,我集五者为一身:作曲、指挥、小提琴师、钢琴师和教师。”
  埃奈斯库1881年8月19日出生在罗马尼亚东北部一个偏僻乡村,是家里的独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农闲时,父亲拉琴、母亲歌唱,田园牧歌般的生活陶冶了他的音乐才能。乡村节日上欢快的“多依那”歌声和院落里热烈的“霍拉”舞曲,都深深铭刻在他的心中。埃奈斯库3岁就学大人的样子拨弦弄琴。当家人发现他能准确地演奏出头一天听到过的乐曲,便送他到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乐师那里学习,乐师很快就感到没有东西可教了。后来,父亲带他到大城市雅西,随一位作曲家学习音乐。埃奈斯库5岁时为钢琴和小提琴谱写的《罗马尼亚乡村》,虽然简短、充满稚气,却充分显露出他的作曲天赋和对祖国民间音乐的热爱。
  在老师极力劝说下,父亲送7岁的埃奈斯库到维也纳学习小提琴。他在那里结识了勃拉姆斯等著名音乐家。1894年春,他第一次在布加勒斯特的雅典皇宫歌剧院登台演奏。同年,他到巴黎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898年,《罗马尼亚音诗》在巴黎首演,埃奈斯库的作曲天才得到人们肯定。他数年后评价自己这部作品时说,“它勾画了我家乡的风光。直到今天,我还能从它那里感受到祖国田野的芳香和美丽。”
  埃奈斯库在世界乐坛引起轰动后,靠演奏小提琴的收入为生,并继续创作。他以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曲式为创作模式,以罗马尼亚民间音乐为素材,体现了他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的深刻理解。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特别是《罗马尼亚狂想曲》及序曲等,大都借用民族旋律做主题,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弘扬了罗马尼亚民族音乐,成为“罗马尼亚音乐学派”的创始人。1936年首演于巴黎歌剧院的巨作《俄狄浦斯》,也大量使用了罗马尼亚民族乐曲的旋律。埃奈斯库说,“这是我最喜爱的作品,因为我为它倾注了数年的心血。其次,它凝聚了我的感受和想法,连我自己都溶进了它的旋律。”
  埃奈斯库说,“艺术最重要的,是令你激动不已,然后你再用它去打动别人的心。”他不仅把罗马尼亚民族音乐带到世界的音乐殿堂,还每年回到祖国,到各地演奏和介绍世界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大师的曲目,提高罗马尼亚人民欣赏严肃音乐的水平。作为音乐教育家,埃奈斯库在巴黎、美国、意大利的著名音乐学校教授演奏课,培养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家,还同他的学生耶胡提·梅纽因结成忘年之交。1927年,梅纽因到“林间空地”小住两个月,同老师朝夕相处,切磋琴艺。梅纽因对老师的为人由衷景仰:“他点燃了我的想象,赋予了我神圣的品质……埃奈斯库在我心中永远是完美无缺的。”
  1946年9月,埃奈斯库在梅纽因的帮助下离开罗马尼亚去美国,告别了“林间空地”。1947年,在巴黎定居的埃奈斯库把“林间空地”别墅赠送给罗马尼亚政府,供祖国的艺术家休憩和创作之用。1955年5月4日他在巴黎病逝前曾说:“我一直思念着祖国,待我稍微好些之后,我只有一个愿望——回到祖国。”埃奈斯库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和妻子玛利亚·康塔古兹诺公主至今仍安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他没有儿女,却给罗马尼亚留下一座音乐的宝库。
  1990年,“林间空地”改为“埃奈斯库故居纪念馆”。别墅内除车库改为小音乐厅,其它全部保持原样。埃奈斯库去世后,罗马尼亚每三年举办一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音乐节,演奏的作品大多出自埃奈斯库之手。埃奈斯库以他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成为罗马尼亚民族音乐的不朽之魂。(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水上人家与“东方公主”
  黎虹
  泰国的曼谷市水渠纵横交错,有如我国的江南水乡。一排排一幢幢色彩缤纷、错落有致的小木屋掩映在岸畔的花树丛中,又重重叠叠倒影于清澈如镜的河床里,恰似一幅幅神韵淡雅、情趣盎然的水彩画,深深镶嵌在我心里。
  10月初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我们从市区来到湄南河湾,乘游船向着风平浪静的河道缓缓驶去。这儿便是名闻遐迩的“水上市场”,也是水上人家聚居的稠密之地。左顾右盼两旁的水乡泽国,进入眼帘的全是鳞次栉比的水上居家。这些成千上万的水屋,宛如风姿绰约的泰国姑娘,其面目、其风韵、其色彩各有千秋:或灰墙绿瓦,或粉壁橙廊,有的是两室一厅,有的是三室两耳。从外面望去,窗明几净,静雅宜人。每家室外的走廊上或屋檐下,总是青藤垂挂或鲜花缀饰,分明是一片绿色家园。阳光下,妇女们正在洗濯衣物,孩子们三三两两跑来水边戏弄水球,老人闲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青年男子匆匆忙忙走下水梯坐上小船,准备出行。在这条水上街市中,不时可以瞥见几家卖香烟糖果之类的小商店,还有几家播放着轻音乐的小酒吧。一个个笑容满面的少男少女,正在忙着收拾打扫,准备迎接顾客。当我们的游船从河中徐徐驶过时,不少居民站在走廊上,频频向我们挥手,高声喊叫“梭罗的卡!梭罗的卡!(您好!您好!)”遗憾的是,也许我们来得太早,没有看到水上市场的交易场面,然而这充溢诗情画意的水上人家的身影,却已够我流连不已了。
  晚上,我们又兴致勃勃地乘上小船,前往湄南湾里观赏“东方公主”的风情。
  “东方公主”实际上是一艘长年泊于湾中可以容纳百多人的轮船,据说她的诞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天晚上10时左右,星空隐隐,海风习习,沿岸灯火闪闪烁烁,宛若银河洒落人间。这幅夜景多少相似于夜幕下的上海黄浦滩,令人心驰神往。
  小船渐渐靠拢“东方公主”,两位强悍魁梧的泰国水手,微笑着把我们一行数十游人一一搀扶上船。我仔细端详,这哪里是船舱,分明是一个灯红酒绿、整洁舒适的酒吧:舱壁两侧十多张玲珑小巧的餐桌上,摆设着一瓶瓶艳丽的鲜花和一支支点燃的红烛;香槟、可乐、西瓜、菠萝和五颜六色的土产糖果,摆成一个绚丽多姿的花环。我和女儿坐定以后,热情好客的招待员彬彬有礼地走了过来,一边轻声问好,一边举杯祝福我们身体健康,一路平安。当年轻的主人在掌声中向游客们敬致欢迎词后,一支萨克斯管的抒情曲轻声响起。接着,一个柔美的女中音随声唱了起来:“美好的夜晚/我来到了迷人的湄南河湾/星空下默默倾听水波声声/我仿佛醉卧在海中的摇篮/……歌声中,“东方公主”船上的十几位端庄大方的泰国姑娘,微笑着走上前来,谦恭地邀请游客们翩翩起舞。刹那间,满船彩裙飘动,春风撩人。在一片轻歌曼舞的气氛中,招待员不时走来陪饮笑谈,几句简单的中国问候话吐露了纯真的友谊和诚挚的心声。
  据说泰国人是爱水乐山、好客重情的民族。从早晨水上人家的所见所闻到夜晚“东方公主”船上酒吧的耳濡目染,我对此深信不疑。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中非南部不养牛
  刘梦熊
  前些年,我曾率领一个农业专家组,前往地处非洲大陆腹地的中非共和国执行援外任务。工作站位于中非南部,和其他地区一样,这里没有风和日丽的春天,没有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也没有银装素裹的冬景,长年如夏,此地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植物的生长。放眼所及,除了莽莽的原始森林,就是草的世界,村前屋后,路旁隙地,灌木丛中,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有的竟有二三米高,国内常见的娇柔矮小的含羞草,在这里也有2米多高。我们工作的农业站田边的野草,用砍刀劈得光光的,没几天就长到齐腰高。草资源丰富极了。
  然而,让我们不解的是,半年多来从未见到当地农民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草资源养牛。市场上的牛肉都是从北部地区贩来的,由外地人驱赶的牛群不时可见。牛贩们冒着烈日酷暑,风餐露宿,长途跋涉,驱赶着浩浩荡荡的牛群,十分辛苦。据说:中非西北部地区养牛业相当发达,全国人均拥有一头牛,通过牛贩,源源不断地赶往全国各地,因而市场上牛肉丰富,价格也很便宜,与青菜不相上下。
  南部地区为什么不养牛呢?和当地员工的对话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原来,当地人也曾想利用草资源发展养牛业,却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罪魁祸首竟是一种被称为萃萃蝇的小苍蝇。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咬死一头黄牛,其毒性显然非同一般,让我们听着悚然心惊。
  萃萃蝇主要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中非朋友劝告我们不要到森林里去,以免碰上萃萃蝇。但我们还是亲身感受到了萃萃蝇的厉害。
  一天中午,一只体形细长、全身翠绿的苍蝇闯入我们的餐厅。看样子很像当地人描述的萃萃蝇。我们顿时紧张起来,忙叫中非工人来辨认,果然是,遂立即用灭蚊药喷,萃萃蝇落地后挣扎了几下就死亡了。此后,萃萃蝇曾数次侵入我们驻地,幸亏发现及时,免遭祸害。
  一次,编织组的老李和几位同志,深入原始森林调查藤的资源,在丛林里生活了几天。回来后老李发高烧,以为得了“非洲恶性疟疾”,立即注射奎宁,仍不见效,危急万分,就到当地医院作检查,发现血液中有萃萃蝇的幼虫,才明白是被萃萃蝇咬了,马上对症下药,才转危为安。
  8月的一天,一位黎巴嫩商人携全家到农业站来野餐。他那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分外高兴,钻入草丛中采摘野花。谁知,被萃萃蝇咬了一口,回家后小女孩开始发烧,认为是疟疾,服了奎宁丸,毫无效果。随即发展为头部肿大,人事不省。送医院检查是“萃萃蝇中毒”,但为时已晚,可恶的萃萃蝇夺去了她幼小的生命,让人惋惜万分。
  奇怪的是,猪、羊、鸡、鸭等畜禽,却不怕萃萃蝇。因此,中非南部乡村,普遍饲养猪、羊、兔、鸡等,而且生长良好,肉质鲜美。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枫叶红似火
  ——加拿大掠影
  季音 李茜
  夏秋之交,借探亲的机会到加拿大旅游。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游览了一座座城镇,以及散落在绿色大平原上的农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心旷神怡的风光。
  加拿大国旗上有一片红色的枫叶。以前不知其意,到了加拿大才发现,加拿大几乎半壁江山层林尽染,其中尤以红色的枫树居多,秋日的阳光下,它们如同一团团的火,与绵延不绝的绿色、黄色杂树,构成了一幅幅鲜艳无比的彩色屏障。
  绿化使加拿大受益匪浅。一位华裔加拿大朋友对我们说,他们侨居加拿大几十年,记忆里没有遇到过一次严重的水旱灾害,几乎年年风调雨顺。
  我们居住在离多伦多不远的哈密尔顿市附近,那里是安大略省一个典型的居民点,马路两旁的幢幢小楼周围,都是平整的草坪,每户房前都栽着树木和鲜花,大片的草地和树林,使这里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地,因而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情景。
  这里马路上看不到清扫工人,但道路却非常干净、整洁,终年如此。我们天天在街上散步,鞋子上却不沾灰尘;住的房子几天不打扫,案头和地上皆没有尘土。
  环境保护意识在加拿大已深入人心,成了人们的自觉行为。没有人在路上随手乱扔垃圾,有时孩子不小心把糖纸掉在地上,家长会马上捡起来;人们牵着狗去散步,总忘不了带塑料袋,以备狗大便时随时收拾干净;家家户户都备有许多的大塑料袋,每星期二晚上将袋装垃圾分类放在家门口,次日清早运垃圾的车辆就会把它统统运走。马路整洁如故。
  在国外旅行,少不了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令我们感到惬意的是,加拿大高速公路上没有一个收费站,车子畅通无阻,这和毗邻的美国形成鲜明对照。我们在美国东部地区旅行了几天,公路上没完没了的收费,让人头疼。
  加拿大不但高速公路不收费,许多重要的旅游景点也不收费。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大厦、艺术宫等,都是旅游者必去之地,人们尽情观赏,无需交一分钱。位于加美边界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景点主要在加拿大一侧,惊心动魄的奇丽景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人。按照有些国家的惯例,在这个景点围一道栏杆,设立一个收费站出售门票,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是加拿大政府没有这样做,人们可以到大瀑布附近尽情地观赏大自然的奇景,无需付任何费用。
  在加拿大出门旅游或办事,有许多方便处。民间有一个汽车俱乐部,加入俱乐部的会员每年只要交几十元钱,便可以获得许多便利。比如,会员要自己开车到国内一些省市或美国等邻国去旅游,可以免费从俱乐部拿到所需要的地图和介绍各地情况的小册子。它还可以帮助你设计最合理的行车路线;帮你预订沿途或目的地的旅馆房间,比自己电话预订既方便又便宜。如果在旅行途中汽车出了故障,只要打一个电话,俱乐部就会通知附近的服务点帮助把车拖到修理厂去。我们的美国之行,就得到了它不少帮助。
  我们不知道加拿大上述做法出于什么考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加拿大是平静的。但平静中也有不平静。罢工,就是一个经常困扰他们的话题。我们在加期间,不断传来罢工的消息:教师罢工,航空公司的员工罢工,公共汽车司机罢工……其中尤以教师罢工闹得沸沸扬扬。
  9月初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可安大略省多伦多地区不少中学教师宣布罢教,理由是政府教育部门规定的授课时间长,而福利待遇不公。不久,一些小学教师也纷纷响应,大批中小学生被挡在校门外,仅多伦多天主教中小学就有十多万学生未能按时入校上课。
  教师罢教引起了家长们的愤怒,一些地方发生了家长与教师的直接冲突,成群结队的家长带着孩子上街游行,他们高举着“停止罢工!”“我们要上学!”的标语牌,高呼口号,抗议教师罢教。安大略省教育局和罢工的教师代表一面谈判,一面展开宣传战,各自在电视上刊登广告申述自己的理由。那些天,我们不断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广告,似乎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场罢教延续了一个多月,直接受害的当然是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将考大学的高中学生。
  八九月份发生的加拿大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员工罢工事件,迫使不少预订好机票的旅客延误了出行时间,或者一再更改航班,不仅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加航的信誉,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9月下旬,哈密尔顿市的公共汽车司机也宣布罢工,当地有些小企业的工人乘公共汽车上班,公共汽车停驶,工人不能按时上班,又引起了业主们的恐慌。
  加拿大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美好的。当然,罢工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矛盾,但它只是这个美丽的“森林之国”前进中遇到的一个问题而已。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等候 金磊摄于瑞典哥德堡一街头咖啡屋前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安大略省野生动物园的白虎
李茜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