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海湾危机与和解并存
  本报记者 安国章 林皎明 吕志星
  1998年海湾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是,错综复杂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最终导致美英联手向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使本来不安宁的海湾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已。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海湾国家正就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谈判协商,消除分歧和加强内部合作。可以说,一年来海湾局势是危机与和解并存。
  今年2月,伊拉克因拒绝同联合国特委会中美国人合作和不准许核查伊拉克总统府,再度引发了严重的核查危机。于是,美国调集重兵,准备予以打击,后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紧急斡旋和伊拉克最终无条件接受特委会的核查而战云暂时散去。8月,伊拉克与特委会工作再次发生矛盾,等美国调兵遣将,准备再度动武时,伊拉克又玩“猫鼠游戏”,结果又瓦解了美国惩罚伊拉克的计划。12月16日,美国根据特委会的报告,借伊拉克一个多月来没有履行同特委会“全面无条件合作”为由,不顾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单方面对伊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造成海湾局势的严重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受到许多国家的谴责。
  事实表明,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这场较量,双方的目的很明确。伊拉克多年受制裁,经济已陷入崩溃,全国有150万人因药品和食品匮乏而死亡,举国上下都渴望摆脱困境。伊拉克政府明白,美国利用武器核查延长制裁,是要搞垮萨达姆政权,因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抗争,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来早日解除制裁。
  对美国来说,其中东长远战略是“西促和谈,东遏两伊”,以保证海湾石油的稳定供应和海湾运输通道的畅通。另外,美国今年遇中期选举,克林顿总统因绯闻事件面临国会的弹劾压力。因此,加大对伊拉克的遏制和军事打击,无论对美国的长期战略,还是对美国当局的眼前利益,都是有益的。
  美国的举措引起了大多数海湾国家的警惕,他们同美国拉开了距离,对美国在核查问题上表现的霸权行径极为不满,对美向伊进行军事打击更加不赞成。可见美国在海湾地区日趋孤立,这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大失策。
  一年来,海湾国家为了共同发展的利益,捐弃前嫌,加强合作。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暴跌,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海湾国家遭受了一场严重经济“地震”,经济形势严峻。为顶住风暴的冲击,海湾国家将存在的领土和边界纠纷等问题搁置一边,淡化分歧,为寻求共同发展携手并进。年底召开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就地区政治和经济等重大问题取得了一致看法。会议决定,在1999年底前,不再单方面削减原油产量,共同维护石油价格的稳定。海湾一体化进程对维护海湾的安全和稳定将起重要的作用。
  伊朗是海湾的重要国家,但长期来与大多数海湾国家不睦。去年底在德黑兰召开伊斯兰会议组织国家首脑会议后,伊朗与海湾国家的关系在大步改善,双方均愿在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建立新型国家关系。伊朗与欧盟和俄罗斯等国经济往来也有实质性进展。
  综观全局,海湾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美国不会放弃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利益,遏制与反遏制、制裁与反制裁将会长期存在,海湾局势难以平静。海湾国家为维护本地区稳定和自身的共同利益,相互间的合作会进一步强化,和解的势头将会在不平静的局势中继续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沙漠之狐”得不偿失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世琨 张勇
  “沙漠之狐”的轰炸声沉寂已经几天,但美国各界围绕这次行动有无必要,是输是赢,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得失,正议论得热闹。
  克林顿总统在停止轰炸的讲话中说,“我确信使命已经完成”。他的文臣武将对此的诠释是:空袭打击了萨达姆的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打击了伊拉克包括共和国卫队的军事安全力量;打击了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和导弹生产能力,使萨达姆的弹道导弹计划倒退了一年。
  这种论断,难以令人信服。根据美军报告,伊拉克至少有42人被炸死,96人受伤。伊拉克的说法是,有62名伊拉克士兵死亡,180人受伤。从两方面公布的数字,显然得不出伊拉克军事有生力量遭到打击的结论。五角大楼的一位官员认为,萨达姆没有受到大的削弱,可能在几个月内,甚至几个星期、几天内重建其生化武器和核武器。伊拉克现在仍有一定数量的导弹,可以打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以色列;它还有数吨神经毒气,而且正在试图得到足够制造四颗核弹头的铀。据《纽约时报》报道,克林顿政府的官员们正在起草另一项军事行动计划,准备斋月结束之后再次打击伊拉克。这些起草者们建议五角大楼,“承认这次空中打击的局限性”。
  按照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说法,美国对伊政策有三个目标:近期目标是削弱伊拉克的军事力量;中期目标是遏制伊拉克;长期目标是推翻萨达姆。如果说这次行动连近期目标都没实现,那么对实现中长远目标则有害无益。
  这次轰炸的直接结果是,以巴特勒为首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难回伊拉克。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说,“核查已被空袭炸死”。巴特勒黯然承认,武器核查变得前景不明。有人认为,“空袭使伊拉克假装与武器核查小组的合作也变得不可能了”。更有人担心,“萨达姆可以不受监督地发展军事力量”。巴特勒的日子也很难过。伊拉克要他辞职,说他是华盛顿的“傀儡”。有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甚至要他的命。埃及也要求重新评估核查小组的作用,“炒”巴特勒的“鱿鱼”。法国提出将支持一个“新的组织,新的方法”,使联合国保持对伊拉克武器的控制。美国本想通过空袭伊拉克加强对海湾事务的主导权,结果适得其反,其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
  对这次空袭,伊拉克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完全处于挨打的地位。空袭给苦难中的伊拉克人民带来更大的苦恼,因而得到国际上的更大同情,要求尽快取消对伊制裁的呼声更高。轰炸进一步激起了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情绪。此间舆论认为,“空袭使萨达姆家族的地位得到了稳固”,伊拉克反对派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挑战强大的萨达姆政府和武装。显而易见,这与美国想要遏制伊拉克和推翻萨达姆的目标南辕北辙。
  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被“沙漠之狐”行动激化了。有的伊斯兰组织认为,美英的袭击是对伊斯兰世界的羞辱,应以“圣战”进行回击。有的组织宣称要袭击美国使领馆。就因为怕挨炸,美国最近关闭了在非洲的40多个使馆。空袭期间,1.5万名巴勒斯坦群众在加沙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启动的中东和平进程又蒙上了阴影。《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针对示威者焚烧美国国旗一事,形象地说,“美国国旗的命运反映出阿拉伯世界对美国态度的变化。一周前,他们曾手举星条旗,欢迎克林顿总统访问加沙。他们第一次把美国人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但几天后,当美国导弹袭击伊拉克时,焚烧美国国旗的景象又回来了”。美国报纸叹息,对这次空袭,美国在海湾的朋友连口头支持都不愿表示,沙特甚至不允许美国飞机使用它的基地。
  分析家指出,这次动武是一着臭棋,表明美国对伊拉克已经无计可施。一家美国研究机构认为,“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正从一个破产走向另一个破产”。应该说,这些话是有见地的。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美国无视联合国,轻视其他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以大欺小,动辄对弱国诉诸武力,其蛮横霸道的做法破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抵制和反对。可以看出,美国这次“沙漠之狐”行动,军事上没有达到目的,政治上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本报华盛顿12月2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再次发生武装冲突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2月25日电 连日来,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
  据南通社25日援引南军方消息,一批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24日下午在普里什蒂纳至波杜耶沃公路用步枪、手榴弹和迫击炮对南斯拉夫军队车队进行了突然袭击,遭到南军的反击。多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两名南斯拉夫军人受伤。
  另据报道,1名塞族警察21日在波杜耶沃被阿族武装分子打死。塞族警察部队24日在该地区捉拿杀害警察凶手时同阿族武装交火,当场打死多名阿族武装分子。
  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长沃克尔24日晚对科索沃地区近日不断发生流血冲突表示忧虑,并要求冲突双方保持克制。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24日电 美国白宫24日谴责南联盟塞族武装与阿族“科索沃解放军”最近在科索沃地区发生的交火事件,呼吁双方履行今年10月达成的停火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兰纪念密茨凯维支诞辰两百周年
  波兰文化和艺术部官员和文化界人士24日向位于华沙的密茨凯维支纪念碑敬献了鲜花,以纪念这位波兰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诞辰200周年。此前,波兰许多高校、学术团体举办了有关密茨凯维支生平和著作问题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出版界重新出版了他的著作和音像制品。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和平”号空间站调整轨道
  俄罗斯“和平”号载人空间站24日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挥下,调整了运行轨道,近地点距离增加了14公里,远地点距离增加1公里。“和平”号是借助与其对接的“进步”号货运飞船的动力调整轨道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西班牙埃塔愿同政府对话
  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在圣诞节前夕发表公报,表示愿意同政府就实现国内和平进行直接对话。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对此立即做出反应,表示“埃塔”的这一新立场为西班牙国内“最终实现和平带来了希望”。


第3版(国际)
专栏:

  九名美国人圣诞节前车祸丧生
  圣诞节前后是美国交通事故的多发期,24日一辆载着23名乘客从纽约去大西洋城度圣诞节的大客车在途中发生车祸,造成9人死亡,14人受伤。(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驻印度大使指出
  达赖集团仍在玩弄分裂祖国阴谋
  新华社新德里12月25日电(记者李家声)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今天在此间说,达赖喇嘛及其集团一直在玩弄分裂祖国的阴谋。
  他说:“达赖喇嘛的私人代表在与中央政府的接触中,一直围绕西藏独立兜圈子。随着国际气候的变化,他们不断调整策略:当认为形势对他们有利时,就停止接触;当认为形势对他们不利时,就要求与中央政府接触商谈。”
  周刚大使是在接受《印度教徒报》副主编卡蒂亚尔就西藏问题独家采访时说上述这番话的。
  周刚说:“即使在他们要求与中央政府接触商谈的时候,也从未停止过分裂祖国的活动,而仍在利用同中央政府接触商谈问题在国际上搞宣传,造舆论,玩弄欺骗伎俩。”
  他强调指出,中央政府同达赖接触商谈的渠道是畅通的。“如果他置已有的联络渠道于不顾,而采取在国际上造舆论的做法,只能说明他没有诚意”。
  周大使在回答提问时说:“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同达赖喇嘛之间的接触商谈完全是中国内部事务,无需第三方插手干预。”他说:“达赖喇嘛不仅是个宗教人士,而且是个寄居印度、长期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活动的政治流亡者。任何国家、包括印度的政府领导人以任何名义和形式会见达赖,为达赖的分裂活动提供场所,都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从而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中方理所当然地对此表示深切的遗憾和不满。中方要求印方切实遵守不允许达赖喇嘛在印度从事反华活动的诺言。”
  在评论西方和印度一些媒体以及印度某些人经常散布所谓中国在西藏部署核武器问题时,周刚说:“西方和印度的一些媒体以及印某些人士经常散布所谓中国在西藏部署针对印度的核武器的谣言。这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此类谣传实际上是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另一翻版,谣言的散布者用心是不良的。”
  在采访中,周刚大使还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对西藏问题的一贯立场和看法,介绍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度新外长谈外交政策
  明年致力改善对华关系
  新华社新德里12月24日电(记者白景山)印度新任外交部长贾斯万特·辛格12月24日表示,印将在新的一年中致力于改善对华关系,以使两国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解决。
  辛格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本社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这是辛格本月5日就任外长后首次举行记者招待会。他简要介绍了印度今年的外交情况,概述了明年外交工作的重点。他说,印度明年将开展以“经济外交”和广泛对话为特点的目光向外的外交政策,重点是改善和加强同邻国的关系,发展和加强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同中、美、俄、欧洲国家等大国进行对话,发展和加强区域和国际联系。
  在核问题上,辛格称,印度绝不会在国家安全利益问题上让步,不会在核计划问题上后退,将坚持建立可以信赖的核威慑力量。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白签署建立联盟国家宣言
  俄国家杜马一读通过明年预算草案
  “家园”解除绍欣议会党团领导人职务
  本报莫斯科12月25日电 记者刘刚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今天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建立联盟国家的宣言、居民权利平等条约和为两国经营主体创造平等条件协议。
  签字仪式后,两国总统发表联合声明说,这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个兄弟国家在统一道路上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声明说,建立国家和管理机关的联盟机构,并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对外政策、国防和安全领域对其授予广泛权力,是两国人民为有力回答21世纪的挑战应承担的使命。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24日电(记者张金海)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4日以303票赞成、65票反对、9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一读通过了1999年联邦预算草案。
  根据这个预算草案,俄明年的预算收入为4736.7亿卢布(全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21.5卢布),预算支出为5750.4亿卢布;预算赤字为1013.7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4%;国内生产总值预计为4万亿卢布,年通货膨胀率为30%。
  当天在国家杜马表决前,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在发言时呼吁议员们一读通过预算案。他表示,在预算草案被最终通过后,政府将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大幅度减少企业税负,为消除拖欠款现象创造条件,重组国债,尽可能减少贷款和削减联邦赤字等。
  本报莫斯科12月24日电 记者刘刚报道:曾被誉为俄罗斯政权党的“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24日解除了绍欣“家园”运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党团领导人的职务。
  解除绍欣职务的决定是在“家园”当晚举行的一个会议上通过秘密表决作出的,结果是36票赞成,4票反对。“家园”运动主席、俄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主持了会议。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日本法庭替谁说话
  素儒
  东京高等法院12月22日作出判决,驳回揭露当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罪行的东史郎的上诉。消息传来,令人义愤填膺!
  今年86岁的东史郎年轻时作为一名侵华日军的士兵,曾于1937年参加过进攻南京的作战,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80年代以来,日本一批人竭力美化侵略战争历史,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看到这种倒行逆施的现象,东史郎出于良知,将封存了40年的从军日记和战场记录公布于众。这部真实记录日军罪行的书像一把匕首,刺中了否认侵略历史的那帮顽固分子的要害。于是,他们便怂恿书中提到的当事者之一的桥本光治于1993年春天以“侵犯名誉”起诉东史郎,企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1996年4月26日,东京地方法院竟然以“从常识判断日记记载不自然”为由支持原告,判处东史郎向原告支付50万日元名誉赔偿费。对这种不公正的判决,东史郎自然不服,随即向东京高等法院提起上诉,然而竟又被以同样理由驳回。
  否认日本当年的侵略罪行是日本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的一股逆流,而否认南京大屠杀则是这股逆流的代表性思潮。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原则问题。如果任其泛滥,将动摇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规模之大、情形之残酷,比起东史郎的记录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如此,东史郎的记录作为那场惨案的铁证仍不失其宝贵的历史价值。日本有关方面理应褒善贬恶,并将日记等作为教材,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以防止历史重演,保证日本永远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然而,日本法庭竟然采取无视、蔑视甚至是敌视的立场,在一审、二审中,均作出了偏向日本右翼势力的判决。每当错误的判决出来,都让右翼势力拍手称快。桥本光治一伙这次还在记者招待会上挂出了横幅:“南京大屠杀虚构审判胜利”,公开向坚持正义的一方挑战。显而易见,这次审判的政治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不公正的判决大大助长了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这分明是对历史的反动。
  存在于日本的这种现实在让人感到气愤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悲哀。战后50多年的日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抱有错误史观者大有人在,而且充斥于日本的上层建筑的要害部门之中。战后至今,日本右翼否定侵略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的事例不胜枚举,真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二战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孙女最近也出来为其祖父翻案了。这种动向不断地给人们敲响警钟,善良的人们必须提高警惕。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不是一句口号,它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日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深刻汲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和平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日本应该深思这个道理。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后藤田正晴撰文强调
  日本应正确认识历史
  新华社东京12月25日电 日本前副首相后藤田正晴今天在《朝日新闻》上发表文章,强调日本在考虑未来蓝图时必须正确认识历史事实。
  这篇题为《21世纪日本的前进方向》的文章说:“20世纪是怎样一个世纪?日本是怎样从中走过来而到达今天的?日本只有在对此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才能寻求下个世纪日本应有的形象。”
  文章指出,日本的前进方向是明确的,就是走不使用武力、维护和平、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为国际作出贡献、实现国际共助和国际团结的道路。如果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只有毁灭。


第3版(国际)
专栏:

  慰劳皇军
  ·朱根华·


第3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巴以和谈
  有进展也有阻力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巴以和谈作为中东和平进程最重要的一环,几经曲折和协商,终于在10月间达成了以色列在巴以和谈过渡阶段从约旦河西岸13.1%领土撤军的临时和平协议。这一进展,进一步确认了1993年巴以签订的奥斯陆协议所规定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从而为通过和谈途径解决阿以争端带来新的希望。但协议执行不久,就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结果,协议不得不中断执行并面临夭折的危险。
  根据1995年9月巴以签署的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和以前签署的多项协议,以军除犹太人定居点、交通干线和军事据点外,应分三阶段从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撤军,并全部移交给巴方。第一阶段的撤军应于1996年9月开始,然后每隔半年分别完成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撤军,每次撤出30%,1997年9月前完成从约旦河西岸大部地区的撤军行动。然而,自1996年6月以来,随着以色列政府的更迭,巴以先前达成的所有协议均未实行。为此,巴勒斯坦民情激愤,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占领军和犹太移民之间不断爆发冲突,巴以双方的激进势力也乘机闹事,使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日趋恶化。由于以色列一再坚持以安全换和平的立场,而巴勒斯坦方面则强调土地换和平是保障安全的前提,结果,双方和谈就此长时期地中断。
  今年年初,美国作为中东和谈倡导国之一为打破僵局,在充分顾及以色列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色列在巴以和谈的过渡阶段从约旦河西岸13.1%领土撤军的方案。尽管美国建议的以色列先行撤军的范围要比原来有关的巴以协议所规定的少得多,但为了重新启动中东和平列车,以便实现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巴勒斯坦方面首先接受了这一方案。但以色列却一直以安全问题为借口,就美国的撤军建议与美巴双方反复讨价还价,致使美方一度拒绝介入反复无常的巴以和谈进程。到了10月下旬,美国顾及多变复杂的中东局势,认为巴以和平进程长期陷入僵局,不仅会使中东局势带来动荡,而且也会危害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因此,克林顿亲自干预,把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等人“请”到华盛顿,要巴以双方非谈出个结果不可。鉴于克林顿总统的压力和调解,巴以双方终于在10月23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怀伊种植园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根据巴以签署的这一协议,以色列应在12周内分三阶段从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撤军,并释放75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允许开放加沙国际机场和禁止采取建立定居点、拆毁房屋、没收土地和其他未经磋商的“单方面行动”等。11月20日,以色列军队在一夜之间撤出了约旦河西岸的杰宁、纳布卢斯等地的28个村镇。11月24日,加沙国际机场也正式对外开放。巴勒斯坦方面也加强了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巴全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12月10日还批准删除巴宪章中关于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但另一方面,由于双方签署这一协议的基础并不牢固,加上双方反和势力的干扰破坏,进一步执行协议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首先,巴勒斯坦方面指责以色列政府违约,搞偷梁换柱的把戏,在先期释放250名巴勒斯坦人中,只有93人是战俘和政治犯。而以色列明确表示,以计划释放的750名巴勒斯坦人中,约有550人是刑事犯,其他许多政治犯都是“哈马斯”激进组织的骨干分子,是不能放虎归山的。对此,巴勒斯坦群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展开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浪潮,加剧了双方流血的冲突。其次,临时和平协议签署后,内塔尼亚胡面临反对党和联合政府内反和势力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借以色列犹太居民和士兵遭巴方袭击的事件,举行小型内阁会议,向巴方提出执行协议的3项先决条件,即巴方必须正式声明放弃明年5月4日单方面宣布建国、立即停止“煽动暴力”的言行和不再要求释放“双手沾满鲜血”的巴勒斯坦罪犯及“哈马斯”成员。
  眼看临时和平协议难以继续执行,克林顿为维护美国在中东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和自己切身利益,12月中旬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访问,并同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举行三方首脑会谈,就继续执行临时和平协议的诸多问题进行商谈,结果未能说服内塔尼亚胡改变立场。
  12月21日,以色列议会以81票支持、30票反对,拒绝批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巴以和谈方案,并在一读之后通过了反对党工党和梅雷兹党三名议员联合提出的有关“解散议会和提前大选的议案”。这样,临时和平协议的实施和以巴有关谈判不得不在以大选期间中断。国际社会普遍希望尽早全面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以促进长期被滞缓的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但希望与现实总有差距。鉴于历时半个世纪的巴以争端积重难返,这一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热点问题,看来将不可避免地要延续到下个世纪。(本报开罗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