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城乡文化建设两翼齐飞
  江都:经济强县迈向文化大县
  本报讯 一曲《拔根芦柴花》曾经传遍全国,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亚洲民歌”。在它的诞生地——江苏省江都市,以民歌旋律为基础创作的现代舞蹈《芦花颂》登场亮相,揭开了该市文化活动月的序幕。6台文艺演出、7个艺术展览和10项专题文化活动表明,曾经连续3届被列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的江苏省江都市,又向“文化大县”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江都市委书记赵昌智认为,“文化大县”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底蕴,优秀作品和文化名人只能在群众广泛参与的、有相当数量的文化活动中产生。该市既重视城区作为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又注意发挥各乡镇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作用。在城区,广播电视中心、博物馆文物楼、新华书店图书销售中心、扬剧团综合楼、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相继落成,投资700多万元的太阳城影视娱乐中心即将竣工。各乡镇也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花荡的杂技、周西的高跷、真武的狮子舞、武坚的莲湘花鼓、里下河的秧歌号子等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大力扶持,异彩纷呈。30个“省级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托起了江都这座省政府命名的“文化先进市”。
  扬剧是江都人的家乡戏。为造就扬剧新生力量,市里招收了22名学员委托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培养,并将他们充实到市扬剧团。今年市委、市政府第1号文件转发了40个乡镇党委书记联名支持扬剧的倡议,各乡镇计划每年分别接纳市扬剧团演出5场以上。有了市里和乡镇两个积极性,尽管近年来传统戏曲滑坡、全省扬剧团从11家减少到4家,江都市扬剧团却成为省内县级剧团中演出场次和创收最多的剧团之一。现代戏《孔繁森》一连演出324场,传统戏《骨肉冤》更是突破了千场大关,《审母》等3部戏已制作成激光视盘。(刘世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碧海清风价几何
  ——海洋采访札记之二
  本报记者 李新彦 白剑峰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拥有一片蔚蓝的大海,就意味着拥有一张令人羡慕的“王牌”。凭借这张“王牌”,许多沿海城市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然而,也有一些城市认识不到碧海清风的价值,肆意糟蹋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走上了一条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道路。
  不久前,记者来到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一些群众反映,近年来,县里为了发展经济,到处炸山填海上项目,使原本风光秀丽的海岛满目疮痍,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今,这里只留下一堆“半截子工程”,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家园也毁了。
  南澳县90%以上是山地,林木茂密,同时也是优良的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之称。然而,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一处填海工地上,大卡车不断地向海里倒土石,挖土机正把一棵棵树木连根铲起,山上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沿着环岛公路,这样的填海工程共有7处,不少成了“胡子工程”。其中,最大的是跨海大桥工程,用海面积约1700亩,由于资金不足,目前只留下13根水泥桥墩浸泡在大海中。据悉,许多工程并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未经海洋主管部门批准。
  南澳县曾提出“再造一个香港”的战略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钱从哪里来?于是,以土地换项目成了最简捷有效的办法。按照这一构想,南澳县确实以土地换来了环岛公路。但是,承包商关心的只是修一公里路可以得到多少土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则毫无兴趣,致使修路时破坏了大量的植被和原有地貌,造成环岛沿岸土地裸露,至今无人过问。另外,大量的炸山填海工程给海岛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灾难,许多已很难恢复。据环保部门介绍,该岛海域的海洋物种已大为减少。
  看着千疮百孔的海岛,人们不禁要问:如此盲目开发,破坏海洋环境,“再造一个香港”岂不是一句空话?南澳岛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国家设立的风力发电和电动车试验基地。为什么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呢?
  同样临海,大连市的发展思路却截然不同。近5年来,大连的城市环境建设资金投入超过了以往50年。有人曾置疑:环保投入是个无底洞,钱花了值不值?市民住房都紧张,搞草坪干什么?市长的回答是:小投入,大回报,短期投入,长远见效,大连走的是一条环境经济道路。环境好了,城市的档次提高了,城市就增值了。没有良好的环境,你就无法和国际社会进行平等的交往。人家顶多把你当成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赚一笔是一笔,不会在你这里生活发展,也不可能和你进行战略合作。
  如今,走进大连,花香草绿,海碧天蓝,宛若一个大花园。据统计,全市的草坪面积达560万平方米,相当于1400个足球场。马栏河和星海湾在改造前,是污水沟和垃圾场。1997年市政府投资1亿元进行了彻底改造,这一地区摇身一变,成了风水宝地。外商争相来投资,政府从中获得的回报相当于环境投入的7至8倍。最近5年,大连市实际引进外资43亿美元,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三。外商投资猛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连的环境美了。市民们也感觉到:城市环境好了,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
  在环境建设上,大连也和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但是,他们想出了一条思路:利用外资。
  该市东部有一片依山傍海的好地方,原是大连市油脂化学厂的所在地。几十年来,这家企业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怎么治理?关掉,上万名工人就要失业;搬迁,所需巨额资金谁来负担?于是,政府决定向海外招标,条件是谁投资搬迁建设,企业就属于谁,并可以得到一块地皮的经营权。结果,香港华润公司在竞标中获胜,一家现代化的无污染油脂化学厂另地重建,政府不仅没有投入一分钱,还从腾出来的黄金地段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南澳县和大连市的不同发展思路和模式,的确发人深思。一个是破坏环境搞开发,一个是保护环境求发展,其结果天壤之别。其实,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笔雄厚资本,碧海清风堪称无价之宝。对于一个风景优美的滨海城市来说,环境就是人民的饭碗,谁破坏了环境,谁就等于砸人民的饭碗。一些地方目光短浅,一味热衷于搞开发,争工程,上项目,不惜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其结果是得不偿失,发展成了泡影,只能“捧着金碗讨饭吃”。而那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城市,以优美的环境换来了发展的机遇,最终走上了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在城乡文化结合部做文章
  祝华新
  说起文化市场,我们的眼前就浮现出两个外切圆。一个圆圈是城市文化市场,它发展得比较充分,有的文化产品目前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个圆圈是农村文化市场,那里人均购书额、订报额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激光唱盘、激光视盘等换代产品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奢侈。
  两个圆圈的切点是县及县级市。县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的一个单元,也是城乡文化的结合部。从县往上看,对发达都市的思想文化潮流乃至消费时尚都不陌生;往下看,对当地农村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心理更是了如指掌。县城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也比较齐全,可以就近对农村起到示范作用。从县一级着手抓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把现代的文化意识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结合起来。像扬剧在江都市,市里大力改革剧目、培养后备演员,乡镇联名支持剧团下乡演出,演出市场怎能不红火?
  为在农村建立文化产品的传播网络,培养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江都市委、市政府敢于提出建设“文化大县”的战略目标,调动城区和乡镇两个积极性,尤其是激发群众广泛参与,扎扎实实积累文化底蕴,这种富于远见的政府行为值得赞许。开发农村文化市场,如果以县级为阵地,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并举,就大有希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产20万千瓦汽轮机组重焕青春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依靠一项代表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设计技术,国产20万千瓦汽轮机组现代化改造取得重要成果,机组热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千瓦时的煤耗降低了14到15克标准煤,汽轮机最大出力可增加10%。
  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扶持、推动下,由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重型电机厂等自主开发的汽轮机通流部分三维设计技术,成功地应用于20万千瓦汽轮机组的改造。
  这一技术目前已成功改造10多个电厂的老汽轮机组,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国产汽轮机组性能从五六十年代提高到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在我国近2亿千瓦火电机组中,性能较好的大型新机组仅占1/3,我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比发达国家高1/4左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泰山基金为科技专著雪中送炭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周庆报道:50万元人民币,对于成就一项事业来说,也许并不算丰厚,但山东科技出版社10年前决定每年拿出这笔资金,创立“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不仅被众多科学家们誉为“雪中送炭”,更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新途径。
  在日前召开的“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设立10周年座谈会上,山东科技出版社社长王为珍介绍,10年来,有2000名作者向山东科技出版社提供选题提纲、书稿1000多部,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有130个选题列选。目前,受泰山基金资助已有74种(套)专著问世,其中有62种116次获国家图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等大奖。
  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在座谈会上对泰山基金的丰硕成果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在他们的倡导带动下,全国出版界、科技界10年间又先后设立了近30项科技出版基金,筹集了一大笔款项,有效地缓解了科技专著出版难的问题,促进了科学理论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乃至经济建设的发展。
  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发行协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首都科技界知名人士等参加座谈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专家研讨师范教材改革
  本报讯 记者杨明方报道:来自北京师大、南京师大、上海师大等院校的二十余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十八日聚首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研讨面向二十一世纪师范教材改革。大家表示,要配合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改革和完善教育类教材建设,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提供更好的教材。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不合格的比例还相当大,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当前,要改革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配置有关音像教材,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呼和浩特建设科技文化村
  本报讯 记者刘亮明报道:近日,呼和浩特科技文化村工程建设启动。这个文化村地处该市高等院校密集区。整个项目占地八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三万平方米,基础投资一点五亿元,计划三年建成。项目由内蒙古天人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工程完工后,将成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开发、信息传递、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并将通过吸纳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逐步形成内蒙古以至西部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龙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电视片《中国红十字》开机
  本报讯 中国红十字总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三星电子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中国红十字》于十八日在京开机。该片分十集,全面反映我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壮大过程,表现救死扶伤、解危济贫的人道主义感召力。该片将于明年三月制作完成,并赠送国际红十字组织。(平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第一张省志光盘面世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孟宪励报道:2000万字的巨大容量汇于一盘,多角度检索系统快速便捷,我国第一张省志光盘——《河南省志》光盘日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张省志光盘保留了纸型版的原有版式,增加了多媒体功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