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我的家园征文

  姜乡民谣
  段熙 曾宿燕
  我的家乡山东莱芜市是我国著名的生姜之乡。说起生姜,有这样一段传说: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伙被生活所逼的莱芜汉子,肩挑行囊,结伴逃荒。当他们路过一处山坡时,满坡葱绿的姜苗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众汉子不约而同搁下挑子,傻愣愣地瞧着既不像大葱、又不像大蒜的姜苗来。一位当地姜农老汉见状,默不作声地走上前来,伸手拔出一墩姜,口中念念有词:“下腰狗头金,伸手银元宝……”遂携姜而去。莱芜汉子先是大惑不解,愣着不动;继而顿悟,追撵姜农,讨教良方。老汉怜其苦相,感其心诚,慷慨大度,传授种植技术,馈赠优良品种;临行前,又设姜宴,举杯寄语莱芜汉子,来年种姜发财。如此这般,莱芜大汉结束逃荒生涯,背负姜种,肩挑希冀,踏上了归程。从此,姜在莱芜落地生根,一茬一茬,繁衍不息,莱芜遂成为生姜的重要产地。年复一年,碧绿的姜苗染绿了夏秋,染绿了庭院,染绿了岭岭洼洼……
  这是爷爷生前给儿时的我讲的一段传说,传说是美好的,它包含着老一辈姜农的希冀。但爷爷到死也未实现种姜发财致富的梦想。然而,一代一代莱芜汉子的生命延续,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眼下,正是出姜的季节,姜农一年的辛勤,化作丰收的欢欣,弥漫于田间地头,飘散在院院落落。一个不足千人的村庄,相约前来帮助出姜的亲朋故旧、同学好友,黑压压有上万之众,出姜量达百万公斤。今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十二万亩,总产量数亿公斤,销售收入可望突破十亿元,姜乡农民的富裕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早在八十年代末,莱芜姜乡就盛传这样的民谣:
  进了姜乡莫问富,
  家家都是万元户。
  只要种上一亩姜,
  给个乡长也不当。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民谣,当初的万元户已今非昔比,有的恐怕不止十万、几十万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莱芜人形成了一整套有自己特点的生姜栽培技术:清明炕芽,立夏播种,立秋培土,霜降收获,保管收藏,一年一度,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从下种到收刨,生姜经过漫长的夏秋孕育、滋润,紫姜面呈紫色,芽如奶头;片姜扁平如扇,形若人掌;“马蹄姜”状若马蹄,栩栩如生,令人观之欲食,食之心醉,是上等的调味品,还可入药。民间自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
  为了变生姜这一传统产品优势为市场经济优势,提高生姜的产量和质量,姜乡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二十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并聘请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做技术顾问。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生姜亩均增产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高产田亩产达到五千公斤以上。姜收获之后,人们把它储存在姜井子里。在姜乡,一个姜井子就是一个小银行。具有市场经济观念的姜农们待价而沽,只要逢上好价格,人们便启封姜井,车推篓装忙卖姜。一斤姜好几块钱,有一年一斤姜还曾卖到十多元,数着哗啦啦响的新票子,姜农们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可想而知。有这样一首民谣反映了姜农此刻的心绪:
  你也卖姜,
  我也卖姜,
  你小车推,
  我汽车装。
  一篓一台彩电,
  一车一个小康。
  姜乡家家乐,
  家家乐姜乡。
  姜乡还流传着一个“姜芽大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松泉,是莱芜市杨庄镇张家泉村的青年农民,今年三十九岁。常言道:疮怕无名,人怕有名。过去,他是全村有名的“穷小子”。人们戏称他是电影《暴风骤雨》中的“赵光腚”。可就是这个“穷小子”,挑头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民生姜研究会。是他,开发的“染色姜芽”在全日本展评会上一举夺冠;是他,首开农民出国办企业的先例,在日本注册龙龙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日本姜芽市场,带动一方群众发姜财、致大富。市外贸公司见他是条龙,给他封了一个副经理的头衔,并配了办公室等,可他上了没三天班就又回到了姜乡。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姜乡,我要带领大伙创业。今年5月,张松泉参加全省农村科技大王巡回报告团,所到之处,场场爆满,掌声如潮。不久,姜乡又流传出一首民谣:
  姜芽大王张松泉,
  一身威风一身胆。
  姜疙瘩变成金疙瘩,
  点石成金赛神仙。
  …………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为官和为人
  杨文镒
  为官为人,一题千古,多少人为之苦苦力行,苦苦破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为官为人的经典。孟子的“修身”说,把“修身”为人看成封建时代为官治国的最起码的资格。在此人生境界下,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了“衙斋犹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忧天下”,成了几千年人们尊崇至今的品格,并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吸取。时代虽然产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换,刘少奇同志在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仍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了共产党的新演绎,赋予“修养论”以共产党人所共知的新内涵,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增添了新的生命力。治政先治身,这是为官为人古今遵循的规律与真谛。
  然而,一般说来,为好官为好人确实不易。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古之为官者视之为最高境界和人生理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说的是立功;清正廉洁,威武不屈,说的是立德;学富五车,道德文章,则说的是立言。但一旦入了官场,要实践“三不朽”谈何容易?单说官场忙碌,应酬无暇,要读点好书,留点好文章,就很难办到。为好了官,未必能兼顾事事不朽。作为毛泽东大秘书的田家英,公务、读书两头忙,最后的结论仍是“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至于大公无私,忧乐人间,奉公克己,那就更是对历代为官品行的严峻考验了。力行“三不朽”,对今天恐怕仍大有裨益。
  为官,只是一时一地,为人方系一生一世,瞬间形象与长久魅力不可同日而语。明了此理,看穿为官根本还是为人,为官只是人格的特殊表现形式,只是人格本质的政治表现。为官想不朽,拿官腔,摆官架,耍威风,淫威当时,镇住百姓,那完全靠不住,过眼云烟而已。真正不朽的,是人格魅力,是一世功德,是泽被后人,是学问文章,是百姓和历史长久的不尽思念。有了人格魅力,为官者方才有长久的历史生命力。
  为官为人,台上台下,最后终归都得让百姓和历史去评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年事,都付笑谈中。”有了历史的大度,才能赋予历史唯物的认知弹性,进退忧乐,春风秋月,个人得失,过眼云烟,只有“修身”“为人”,仕途与人生才有不可磨灭的光泽。好人或许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好官一定要做好人。信否?


第12版(副刊)
专栏:我的家园征文

  小巷赋
  杨树立
  我私下里,总想给我居住的小巷起一个好名字。它应该是凤凰翅,是画眉嘴儿,是年轻的少妇给她心爱的胖娃娃点在脑门上的红点儿。可它又应该包含有胜利者的眼泪,探求者的微笑……
  我们的小巷其实不是小巷,那只是两排相隔不远的平房之间,后来又挤着盖起了一排小厨房,于是乎,一家家门口空间连接起来,就成了来回走动的通道,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巷了。
  虽说又窄又挤,它却是我们的小巷子弟的读书处。每日晨光初露,即有书声可闻:“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岁的孩童,那声音足以使你肃然起敬。再者,书声四起,此起彼伏:“爱克斯、娃艾括号的平方”,“EngIish!EngIish!”年级愈低嗓门愈大。
  方寸之地,人影浮动。我们小巷里的人都是四季穿行在花木丛中。路是不可不走的,但铺地靠墙的地方用砖围起,即是一方难得的花圃。夏季屋檐雨水太冲,我就找来铁皮,特地请来了小舅子,敲敲打打,做成凹槽挂在檐口,规定水的去处。费事是费事了,但收益不少。去别人家用手捋捋,用纸包回来一小撮鸡冠花种,撒下照样长得郁郁葱葱,开得个轰轰烈烈。有朋友见了说,都种鸡冠花似乎单调。下趟再来,他在我的门前吃了一惊:门前的两旁,一左一右,两株美人蕉亭亭玉立,一枝朱红,一枝嫩黄!
  我把我所居住的小巷,名之曰:“书房小巷”。但我又嫌它不够飘逸,不妨称作“花园小巷”吧?外面的人也许点头赞许,却不知,这并没有道出我们小巷的真性、真情。那就叫“驿站小巷”吧,每日里时间一到,上班下班,上课放学,人在流动,生生不息,倒也深藏寓意。可是,机械的重复,总让人有点疲倦和厌烦。而在我们的小巷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条新闻来:年初,魏家在组织部任科长的大儿子,忽然宣布下海,一下子跑出去三千里远!忽然,赵家从哪里买来家庭卫星接收天线,像一口锅似的竖了起来,一巷子人全涌到他们家去看从来也没看过的新节目……这话是谁说的?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我们每天都觉得新鲜。
  我们小巷里的人,一切都企求胜于以往,家家都试图增添新的生活内容。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水仙(中国画) 陆华


第12版(副刊)
专栏:笔墨山水

  仙台山红叶
  李琛
  河北井陉的朋友多次相邀去仙台山看红叶,说是仙台红叶胜香山。在去仙台山的路上,看到旅游客车上刷着“仙台红叶好,何必去香山”的广告,透着一股子自信和自豪。由微水向西,穿过平坦的井陉矿区,便一头扎进太行余脉高峻的山崖之间。去仙台山的公路是全县干部职工集资修建的,路面狭窄但质地很好,青黑色的路沿着干涸的河谷,弯弯曲曲地向大山深处延伸,回旋流畅出优美的弧线。据说这条路有九十九道弯,每一弯都是一道风景线。公路两侧的山崖时而陡峭时而平缓,并不茂盛的植被基本上还是青绿色,不时裸露出红褐色的山石,间或有几株挂满红叶的树匆匆闪过车窗,那是柿树,仔细看,枝叶间还坠着金黄的柿子。越往大山深处,山上的植被越茂密,越严实,红叶树也渐渐多起来。说不清弯了多少个弯,突然峰回路转,弯出一座高大的白石牌坊,这便是仙台山的山门。仰观仙台,山势并不险峻,但高耸的山崖层叠而上,直入云间,给人一种昂扬的气势。
  红叶在召唤,顾不上休息,一行人弃车登山,拾级而上,然而仙台山竟无级可拾。窄窄的山路弯似羊肠,全是碎石细土,一溜斜坡向上迂回,路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松软而有弹性。因无台阶的羁绊,不用低头看路,尽可抬头观山。路边道旁,崖间岩上,丛丛黄花野菊随意开放,在秋日的阳光下与遍山的红叶遥相辉映,妍丽而明快。山上除了碧绿的落叶松,少有高大乔木,唯路旁数株漆树,盘龙卧虬般的枝干,黑似铁铸,默默伫立。据说春天割开树皮,便会有浓浓的汁液流出,可以油漆家具。看着那伤痕累累却不屈不挠的树,不由人肃然起敬。登山过半,小路进入密密的灌木丛,野荆、苦楝、山栎、酸枣,还有许多叫不上名来,枝条交错,藤萝缠绕。浓密之处,须折腰而入,形如钻洞,出入之间,不觉更上层楼,渐近山巅。
  仙台极顶,回望来路,发现红叶分布极富层次感,山下是星星点点,山腰星罗棋布,山顶则红“星”满山了。曾去过南京的栖霞山,栖霞红叶为金陵一景,清一色的红枫,与满山红叶一起留在印象里的,还有栖霞殿里的半副楹联:风霜红叶径,数江南四百八十寺,无此秋山。长沙岳麓山,曾在蔡锷将军墓前献上一束火红的枫叶,领略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油画般浓烈的诗意。仙台山的红叶则以黄栌为主,间有枫树。黄栌属灌木,树芯为黄色,含油性,当地农家多拾为柴薪,虽不如枫树高大,却也枝密叶茂,气势不凡。黄栌叶为椭圆形,经阳光一照,通体透亮,红润光泽,纤细的枝柯上仿佛挑着一串串红色的小汽球,迎风乱晃出万点红晕。密密的栌林中,间或有一两株枫树,亭亭地高出一头,像披了红纱巾的少女,枫叶尖尖的俊俏与栌叶圆圆的憨厚相映成趣,让游人久久驻足。
  仙台山的红叶不宜用“红遍”来形容,因其在红叶之间,还夹有黄叶、紫叶、绿叶,用描写花的“姹紫嫣红”来形容此时此地的叶,倒十分的合适。赤叶碧树,红黄绿相间,色彩斑驳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仙台山独特的红叶景观。更有奇异之处,一朱红,一金黄,一碧绿,一绛紫,数株比肩,有如身着五彩时装的模特,展示着大自然的迷人风采。放眼看去,红一方,绿一片,黄一边,在秋阳光照下,亮丽如彩色的锦缎。仙台山有一景取名“锦绣坡”,真神来之笔也。然而无论黄叶绿叶,边缘上均浸染上些许红色,山上山下,概莫能外,远观之又从整体上给人以层林尽染的美感。
  井陉为太行八陉之一,关隘险要,有晋冀咽喉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4年,韩信在绵河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1940年,八路军发起著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同志亲率晋察冀军区开赴井陉,前线司令部就驻在仙台山一带深谷中的小里岩村,我抗日军民在这里英勇杀敌,血染青山。萧瑟秋风今又是,当年炮火连天的战场,如今秋山红叶如画,栌枫深处,石屋柴门,鸡鸣犬吠,三五人家,一派恬淡乡情。青山处处埋忠骨,那无数长眠在大山里的先烈们,连姓名都不曾留下,唯有这漫山遍野的红叶如丹,再现着当年血染的风采。
  下山的路上,小心地采几片红叶,夹在本中权作今天的日记。仔细看,红叶的色彩略显暗淡,缺少光泽。县里的同志说,再迟来十几天,下过一场霜后,红叶就精神了。于是记起了陈毅元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还有那古老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回望仙台山,便有了一种回味,一种深沉,一种对生活与美的思考与眷念。


第12版(副刊)
专栏:

  骨气(外一首)
  聂焱如
  报载:江西省会昌县杨会发一家,半年时间,挖断了一百一十把铁镐、铁镢,在乱石山中开垦出十五亩地,植上了果树。如今,树绿果香……
  比石头还硬的
  是钢铁
  比钢铁还硬的
  是骨气
  骨气
  是慈爱与真诚的炉火
  炼出来的
  然后经过
  良知的锻打
  才与百折不挠的
  葱郁蓬勃的山的生命
  有了同样的
  质地
  数字
  “一百一十”和“十五”
  两个平凡却真真实实的数字
  在有的人心目中
  似乎微不足道
  苍白无力
  然而
  就是这两个诚诚实实的数字
  却是
  从坚韧的脊梁中流出来的
  通过养育挚爱和真情的脐带
  将山的脉管
  和子孙的脉管
  和谐贯通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一曲纯正的乡音
  杨子敏
  在《王耀东诗选·后记》里,耀东两次表明:“乡土是我的命脉”,说“不少诗都是我精神流动的缩影,情不自禁地写我的感觉,……尽力地使诗之境扎进乡土的骨血。……从我的诗中就可以看到乡土的苦难与喜悦”。
  耀东的乡土诗,虽然取材于他自己的家乡,实际上却浓缩了八十年代中国农民的心曲。他那朴实、真切、形神兼备的笔墨,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中国农民描绘了一幅气韵生动、须眉毕现的画像。
  我们都是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走过来的,那次历史性的大转折,带给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会。耀东的乡土诗,就着力反映了那个历史大转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变”。从农民的吃喝穿戴,到农民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一种主体意识,开始在农民心底萌动。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才是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变化。耀东敏锐地觉察并把握了这个变化,并以朴实的、准确的、形象的诗笔,活鲜鲜地刻画了这种变化,我觉得,这是耀东的乡土诗的特殊价值所在。
  这里,且从他的《诀别》说起。《诀别》描绘了农民在告别老屋、迁进新居时的复杂心情。面前那个破旧、匮乏的家,却又是自己祖辈几代遮风挡雨、共度时艰的家。早就盼望着和它分手了,但真的到了诀别的时刻,却又从感情深处泛起丝丝缕缕眷恋之情。这种自相矛盾的奇异心态,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农民善良、淳厚的品性。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以诗歌或者油画、版画、雕塑等等形式塑造的农民形象,但以诗的形式刻画的八十年代初农村生活大变革时期的农民形象,似乎不算多见。耀东笔下的农民形象,则有着这个特定时代的鲜明时代特色和个性特点,他们将会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一个标记。
  紧随《诀别》之后的一首,是《他,要挺起的》。这首诗对我感情上的撞击,比《诀别》更加强烈:
  “他,抖抖身上的泥土/向着新房的门口走去/连他自己也没料到/又像进他的土茅屋一样/弯了一下腰脊”。
  这叫写实?这叫现实主义?都可以吧,反正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真实。一个多么细小的下意识动作,一个多么容易被忽略的习惯动作,然而又是一个具有多么巨大容量的动作,里面包含着“他”的多少艰辛的岁月,包含着多少和“他”一样的中国农民的艰辛岁月啊!没有对农村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的深刻体会和理解,没有诗人不可或缺的艺术敏感,不可能捕捉到这样典型的细节,这样浓缩了中国农民几十年心路历程的细节,这样饱含着厚重历史内蕴的细节。
  然而,到此为止,我们还只看到了诗人笔下这个农民形象的一半,更具艺术光彩的一半还在后面。当诗中的“他”意识到这个习惯动作的荒谬性的时候,“他笑了/天真得像个孩子/回转过身来,以主人的身姿/重走一次”。
  这简直是震撼人心的“重走一次”,是象征着一次重大的历史跨越、告别昨天、跨入今天的“重走一次”,从不自觉地低头弯腰,到自觉地昂首挺胸的“重走一次”。两次进门,两种姿态,构成了一幅历史的、时代的缩影,几亿中国农民精神状态演变的缩影。中国农民正是在这“重走一次”的历史体验中,开始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意识的萌动的。
  耀东的乡土诗,不时闪耀着他诗的才情。那么,耀东的才情表现在哪里呢?我最突出的感觉,是他善于捕捉那些富于个性色彩、富于感情内涵、富于时代特征而又富于审美特质的生活细节。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没有雄伟壮阔的大场面,却偏能使人从潺湲的小溪看到汗漫的江河,从微波不兴的水面看到汹涌奔腾的波涛,这不能不说是耀东乡土诗的一个富于魅力的特点。


第12版(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别样的风光
  四平
  那是一个假日,我在亲戚家吃过饭,便拿着遥控器搜寻电视节目。这时的各种娱乐节目实在太多,色彩纷呈热热闹闹,总觉得过于浓艳和紧张,看来看去便觉得没什么兴致了。
  这么无精打采地搜寻着,突然发现屏幕上出现一片清新、雅致的画面,细看却是“电视散文”《知春》。当时心中不禁一喜,便把遥控器紧紧握在手中,这样一来,别人就不好意思、也没机会再调别的节目。很快我就发现屋里的亲友渐渐静下来,都心有灵犀地看节目,而随着《妹妹·永远的遗憾》播出,我竟听到了轻轻的抽泣声。
  发现这样一个节目,我感到惊喜,就像在闹市中,偶然看到一片没见过的幽静树林,就不禁要急切地走进去,享受清新空气中的鸟语花香。此后,我心里就有了一种期待,期待常常到这个清致的所在,去静享那份柔美、淳厚的情调,去欣赏那些如诗如梦的美妙风光。
  几个月下来,“电视散文”一直是静静地播出,我则始终是默默地观看,似乎彼此间已有一个默契,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大概这便是文学的魅力吧?我隐约感觉到,像这样富有文学意味的节目,是要在相对的宁静中认真观赏、细细品味的,就像钟情于品茶的人一样,虽然与茶友共饮,也该不失自己心中那份悠悠的静气,这样才便于将情感投入其中,也让那缕清香渗入心灵,从而达到彼此拥有,互相融合。
  从“电视散文”中,我得到许多收获。在依然寒冷的正月里,我早早享受到“春夜听雨”的愉悦,也领略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意;“夏日白兰”的馨香,撩起记忆中南方小巷里的情境;也从最普通的“狗尾巴花”上,发现了生命的独特光彩。“电视散文”还把我带入充满流韵与画意的苗岭,领着我神游千岛湖的水光山色。通过“电视散文”,我走进了画一样的周庄、诗一般的苏州、似梦的哈纳斯……
  “电视散文”还给我许多发现。我熟悉的亲友,原来那样富有同情心,他们会为一个陌生女孩的经历而心动,他们的善良,使我们之间多了许多亲近;我尊敬的兄长,同我一起为那位普通的好“母亲”落泪,使我们彼此的心灵与情感,在感动的泪水里无声地沟通……
  在几个月时间里,我常常陶醉在画面与声音构筑的美好情境中,也在不断细品她所蕴含的魅力。她没有熊熊大火般的热烈,却如炭火一样,渐渐地温暖着我的身心;她也没有滚滚大江似的汹涌澎湃,却像山野清流一般,深深浸润我的心田。我还常常想到,正是那有暖意、有生机的春日和风,在不经意间融化了冬天、拂绿了树梢,即便它细微如缕,却也功不可没。面对“电视散文”,我才意识到,人有时需要流泪,因为泪水里最容易闪现出人性的光彩,泪水还会使善良的心田得到滋润。
  面对“电视散文”,我也自信地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总有这样一片天地才好,因为其中有着别样的风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法 毛鸿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