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这二十年
  郑剑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二十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中华民族却经历了沧桑巨变。今天,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畅叙辉煌灿烂的成绩,放眼风云激荡的世界,无不深深感到,这二十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二十年,是中国人民赢得光荣、走向辉煌的二十年。
  从饥馁困顿到丰衣足食,从陷入困境到生机勃发,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说不尽,道不完。“这二十年”,就是人们欲说无语后感叹式的概括。它是中国人民深情和智慧的凝结,是时代壮丽画卷的浓缩;它铭刻着中国人民的光荣和梦想,震古烁今,彪炳史册。
  这二十年为什么令人欢欣鼓舞?因为这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人民币猛增到74772亿元,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高居世界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2090.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5160.3元。这二十年,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世界上的第一。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城市;上海浦东新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已经超过了1988年全上海的工业总产值,等于再造了一个大上海。对于这样巨大的变化,不由人不发出万千感慨,讲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生动故事;而世界银行专家的评价是:“中国人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这二十年为什么值得大书特书?因为这二十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是朝气蓬勃、安定祥和的二十年。悠悠五千年,中国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有过数不清的苦难。不妨回首一下本世纪的这一百年吧。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兵燹水火,狼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经验少,也由于指导思想一度出现偏差,我们走过了十分曲折的道路,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错过了不少发展机遇。可以说,这二十年才是中国真正集中精力搞建设,民殷国富、繁荣兴旺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真正挺直了腰杆。凡是感受中国变化的人、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关心中国命运的人,都知道这二十年对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
  这二十年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邓小平理论。二十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通向理想的正确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再干一个二十年,再干几个二十年,中国就一定能够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基于此,我们可以说,1978—1998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二十年。


第5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永恒的课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重大而永恒的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过去二十年了,但它所倡导的尊重实践、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思想原则,它所作出的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战略决策,对于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让中国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更加文明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我们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好纪念。
  ——贾风山(辽宁)
  打破思想僵化
  *改革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改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打破思想僵化的过程。打破思想僵化,才能摆脱思想困扰;打破思想僵化,才能迈开改革步伐;打破思想僵化,才能激发社会活力;打破思想僵化,才能冲破阻力、顺利发展。一句话,只有打破思想僵化,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打破思想僵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邢彪(山东)
  解放思想的辩证法
  *解放思想的阻力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迷信先师,固守旧章,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迷信西方,照搬洋模式同样是思想僵化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着的具体实际问题。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这代人必须创出自己的路。
  ——阎文杰(宁夏)
  “三个有利于”是落脚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落实在“三个有利于”上,从而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三个有利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落脚点,是判断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是否真正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的重要标准。这是二十年来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王继宣(北京)
  对思想作风的一个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是这一理论的精髓,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
  ——李善岳(江苏)
  联系群众的实际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当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结合本地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经济增长的新点子,帮助群众寻找发财致富的好路子,想出增收增效的好法子,迈出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大步子,同时应关注群众中出现的各种想法以及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不能空对空,不能脱离群众的思想实际。
  ——李增寿 王永红(河北)


第5版(理论)
专栏:

  改造主观世界是一个艰苦过程
  张锡林
  当前,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正在兴起。联系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事业振兴,关键在人,尤其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领导干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成长较快,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求进取,无所作为,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落后了,难以胜任新时期的领导工作,甚至出现不应有的失误。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素质的基础和灵魂。党的干部队伍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忽视理论学习,尤其是忽视、放松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贯穿始终的根本原则。邓小平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突出强调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彼此联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邓小平理论对于新时期共产党员必须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坚持遵守党章、严守党的纪律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当前,联系干部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应着重解决好信念、纪律、作风、廉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完成好我们面临的各项繁重任务。精神状态问题说到底是信念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对党的基本理论坚信不疑,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不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不因面临的困难而彷徨动摇,不因遇到矛盾而畏缩不前。要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克服浮躁心态,形成善于抓住机遇和敢于开拓进取的旺盛的革命斗志,树立长期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思想,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式。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工作中的偏差;就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前进。要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者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一是开放性思维。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我们在工作中应克服狭隘的封闭意识,不仅要熟悉省情、国情,而且要了解世界,瞩目国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二是创造性思维。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领导干部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具体实际,既丰富生动,又扎实有效,以避免发生“一刀切”、“一哄而起”的现象。三是辩证性思维。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总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力求突破,带动全局,在防止一种倾向的同时警惕另一种倾向。一些同志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就是因为在对理论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片面性。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党性修养,形成拒腐防变的优良思想作风。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还因为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环境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影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对我们干部队伍的潜移默化的侵蚀不可低估。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就必须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思想作风。当前,尤其要遵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着力解决好“三个正确对待”问题,即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心胸开阔,搞好团结;正确对待组织,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正确对待群众,时刻心系群众,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5版(理论)
专栏: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专论(6)

  改革思想和改革主线
  包心鉴
  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深入总结二十年改革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历史地位和跨世纪改革的主线,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依靠改革的力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屹立于二十一世纪,必须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创立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包括:(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通过改革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还有相应的其他领域的改革。(5)开放也是一种改革。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些着眼于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改革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历史性的指导意义。
  在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定位。他不仅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定位改革,而且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定位改革,从而把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有机联系在一起。我国二十年改革的成功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所以需要通过改革方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以需要通过改革方能振兴和前进,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有效解决,从而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在历史上都曾有过沉痛的教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出发,邓小平找到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道路。改革之路的鲜明特色是始终把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依据,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中心环节。生产关系改革必须密切适应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放在首位;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实践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一个中心”,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十年的改革历程证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正是在坚持这种正确方向的改革中不断得以解决的。
  其次,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全面吸纳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从而更加具有时代性品格。当代社会主义面临诸多外部因素的严峻考验,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乃至对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提出了以往所没有的新课题。二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若干改革与调整措施,创造了一些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时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两方面的外部因素,都迫切地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必须积极吸纳新科技革命成果,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的重大课题。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社会主义与外部世界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那就很难使社会主义适应时代,甚至有可能陷入迷惘和困境。社会主义要面向世界吸纳新的生产力,就必须改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制度和体制。由此可以说,改革是带动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走向更广阔世界的“火车头”。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是我国跨世纪改革的主线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关键部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要点包括:(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绝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2)能否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以至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是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联系在一起的。计划和市场,作为方法和手段,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几乎都涉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作出了一次比一次更加科学完备的结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次三中全会,两次代表大会。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进行认真改革。重点是改变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大胆下放权力,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问题。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明确肯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以这个崭新的认识为依据,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任务。
  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首次明确地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运行原则作出了理论概括。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依据,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构想。
  1997年9月召开的十五大,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三次三中全会,两次代表大会,集中表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市场化,是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选择。
  跨世纪中国,进一步推进以经济市场化为主线的改革,必须继续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可以实现有机结合的。因为,社会主义是基本制度,保证市场经济运作的方向,调节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抑制市场的某些弱点和负面效应,从而使广大人民在市场经济中共同受益,通过市场经济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市场运作机制,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起着合理地调节和分配社会资源,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式问题,而且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因而,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根本无法结合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它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和宗旨,而且违背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至于如何结合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进一步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机制,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指南。我们相信,沿着十五大指引的方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可以解决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经济市场化的伟大变革,有力地推动着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内在地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逐步明晰的时候,邓小平就及时而深刻地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强调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党的十五大积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然也是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目标。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这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郑重选择。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充分的管理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权利。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它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这是国体;国家的民主性质是通过民主的政治体制得以体现和保障的,作为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在全体人民范围内,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组织政府,管理国家。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第二,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其他进步党派、人民团体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统一。共产党执政,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和优越性。共产党执政,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在本质和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巩固执政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它是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统一。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构,代表人民决定国家事务,行使民主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逐步拓展直接民主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过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要求健全和完善各种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和形式,尤其是要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第四,它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和各界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种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高度民主政治的基本手段。只有把长远的目标和现实的手段统一起来,才能实际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五,它是民主和法制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制度化政治,它在本质上要求把民主与法制统一起来,以完善的法律促进和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并不断向高度民主政治目标迈进。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征表明,这种新型的民主政治,是一个在改革中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脚踏实地地逐步实现。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全面把握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的统一,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进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