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引进国外智力 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外国专家局
  20年前,当尘封多年的国门骤然打开时,经过十年浩劫的国人突然发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与世界差距甚远。为了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利用国外智力”,“要扩大对外开放”,“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性第一次被提高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1983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自此,我国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20年来,我国的引智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开展。短短20年中,来华工作的各类外国专家已累计达66.2万人次。近年来,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基本保持在每年8万人次的规模。外国专家在我国的服务领域也有了很大的拓展,足迹遍及各省、市、自治区,涉及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财政金融、商业流通、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和法律等部门和行业。
  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国培训工作也根据发展的需要健康有序地进行。20年来,全国共选派了30多万技术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出国培训。通过出国培训,对转变传统观念,开拓改革思路,提高经济发展科学决策能力,以及制定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农林牧副渔等无论在良种引进和改良,还是种植、养殖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也提高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例如,由日本专家与我国抛秧技术结合而成的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栽培技术,1982年在东北取得成功后,在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全面推广。这项技术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水稻种植观念,不仅减少了气候对水稻育秧的影响,增加了水稻产量,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四川省聘请荷兰和印度专家指导农户安全储粮,这项技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后,每年将减少数十亿公斤的粮食损失。根据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国从以色列聘请节水农业技术专家,在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实施节水灌溉农业工程,使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度增加,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并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通过引进国外智力,我国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例如,二滩水电工程开发公司聘请世界著名的美国和挪威水电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外国专家就如何按照“菲迪克”条款进行国际招标给予了具体指导,不仅节约了建设资金,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为我国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国际招标和生产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帮助我国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开发、利用资源优势,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脱贫致富。新西兰专家到贵州指导草地畜牧业及农林牧综合开发试点,使贵州4个示范县的产草量提高了4倍,家畜繁殖成活率提高了20%,商品出栏率提高了15%。
  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任教、短期讲学、合作科研和出国培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骨干和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促进了重点学科、缺门学科、新兴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外国专家合作,成功开发出水下6000米机器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此类高技术装备的国家。
  江总书记在接见出席第三届中美工程研讨会华人专家和部分会议代表时指出: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十分重视引用国外智力资源。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一切文明成果,加快自己的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国外智力,不仅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进度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引进国外智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引进国外智力,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江苏省乡镇企业引进国外智力纪实
  本报记者 罗春华
  坐落在江苏省吴江市八坼镇的吴江除尘设备厂,拥有固定资产5600万元人民币,去年产值达7000万元。走在占地万余平方米的新旧两个厂区,看着车间里自动化的袋装除尘设备生产线,你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家20年前靠几千元钱起家的乡镇企业。说起工厂的发展史,厂长宋七棣深有感触:“如果没有与外国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工厂还会处在比较原始的作坊式状态。”
  江苏省是一个乡镇企业大省,仅国家认定的乡镇企业集团就有262家,占全国的1/4。全省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乡镇企业553个,因此,乡镇企业在江苏省的工业经济总产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之说。
  如果说到了江苏,才知道这里的乡镇企业实力、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想象;而乡镇企业家们的气魄和踌躇满志又给人留下了另一种难忘的印象。听乡镇企业家讲述企业的“发家史”,你会很快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引进国外智力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从一些大型乡镇企业的发展来看,其成功无不与引进国外智力有关。在记者采访过的一些乡镇企业中,几乎每一个当家人都和宋七棣有着相同的感受。
  日本制镜专家中西弘臣先生1994年底到江阴市京澄高级装饰玻璃厂工作。当时,京澄从美国引进的生产流水线刚刚开始调试,工艺和技术上遇到了许多难题。在中西先生的指导下,不到半年时间,京澄厂就生产出达到国际标准的优质眼镜。1996年,中西先生再次回到京澄厂,他不仅就生产工艺提出了改进意见,还对引进生产线的某些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眼镜的回收和回收设备的改进等。工厂采纳了他的意见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眼镜的达标率就从30%上升到96%。总经理陈俊律说:学习国外经验的渠道很多,比如出国考察等,但都不如把人请进来,这样成本低,效果好。以中西先生来说,他不仅帮助京澄厂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言传身教带出了几位高徒,还写出了书面指导意见50多页,这些对京澄厂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对于宋七棣管理的吴江除尘设备厂来说,技术引进的价值则更多地体现在生产设计和降低成本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996年,在苏州市引智办的协助下,该厂聘请了日本专家帮助企业进行袋笼自动化焊接装置的设计和试制。从设计到试制成功,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利用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劳动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0倍。经综合测算,该生产线的总投入为147万元人民币,而单纯引进一套相同的设备却需要大约150万美元。
  数字只是量化了的指标,而乡镇企业家们心里还有另外一笔账。用华西集团总经理吴协东的话来讲,就是通过技术引进,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同行的差距。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来说,要在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同国际接轨,目前尚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可贵的是,一部分先行者通过引进技术专家开拓了视野,并在不同程度上转变了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达到了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扩大的目的。华西集团在初尝外国专家作技术指导的甜头后,现在已经不再仅仅依靠政府这条渠道,集团通过因特网聘请了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等7个国家的造纸、钢铁等方面的专家。
  乡镇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前后不过20年时间。但20年间,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中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使江苏省的乡镇企业不断进步,并造就了一批驰名国内的品牌,像森达、红豆、新科等。从这些成功的乡镇企业来看,引进国外智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黑土地注入了活力
  本报记者 施晓慧
  黑龙江广阔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上,黑土地一把能攥出油。但是年复一年,人们以传统的方式播种、收获。即使在70年代以后增施了化肥,全省1亿多亩耕地的粮食总产量也只有150亿公斤。种植面积在千万亩以上的大豆、小麦,亩产都不过100来公斤。
  80年代初,几位日本老人陆续走进了这片黑土地。第一位老人叫藤原长作,日本侵华时曾随开拓团在黑龙江的方正县种过水稻。当他发现那里的水稻种植技术比较落后时,这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老农民说,我就帮农民用新方法种水稻吧。这方法就是日本北海道的旱育稀植法。他文化水平不高,说不出多少道道,但这种种植法抗寒增产的效果引起了省农科人员的关注。于是,第二年,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被请进了黑龙江海伦县。
  习惯了几十年耕作方法的农民,起初并不在意什么专家的出现。第二年春天,一场冷害的袭击,使海伦县的水稻几乎绝收,而原正市先生的试验田,水稻亩产超过了当地的正常水平;又一年,用旱育稀植法种植的水稻,不仅节省了一半种子,产量还翻了一番。这一下,原正市先生变成了一个神话,他被一个县一个县地请去传授技术。
  1990年,在黑龙江省召开的“全国农业引智工作现场会”上,这项技术被推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这项引进的栽培技术,给黑龙江的影响是非同寻常的。首先是农民得到了实惠,水稻面积几年间从300万亩扩大到2000多万亩。但更有意义的是它打开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眼界,拓宽了领导干部的思路。由此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各项农业引智成果在黑龙江全省遍地开花。
  1988年和1994年,两名美国大豆专家先后被请到黑龙江,传授和推广“永常模式”和矮秆平播密植法,使大豆亩产从不足15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再到250公斤,几年内连上两个台阶。1990年至1993年,黑龙江分两期聘请了加拿大小麦专家,引进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不仅使春小麦的亩产提高到300公斤,品质也大大改善。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粮油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据有关专家最新评估,仅水稻、大豆和春小麦3项作物引进智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累计已达112亿元人民币。
  这些年来,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荷兰、韩国等国的近千名农业专家走进了黑龙江,全省的农业经济作物基本都已更新换代,几十项引智新成果融入了黑龙江的农业。其中引进的大果沙棘每亩经济效益高达千元,比中国沙棘提高了10倍;苹果洋葱的每亩收益超过3000元;而虹鳟鱼养殖技术已传遍全国。全省的农业引智项目经济效益被评估为163亿元。
  这期间,又一位日本专家新家宪博士的名字在三江平原上叫响。多少年来困扰着三江人的大面积低产田白浆土,被称为“黑土地的癌症”。为了制造一种有效改良白浆土的心土混层犁,他自费用了5年时间搞试验。1995年试制成功以来,已在几万亩白浆土地上试用,农作物平均增产18%。
  1996年,黑龙江省引进国外农业技术展示园区在巴彦县建成。在哈箩公路10公里路段两侧,4.4万亩土地上容纳了近年引进的23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它既是已经引进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培训基地,更是未来黑龙江农业增大科技含量走产业化道路的龙头。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中外合作交响乐
  ——记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外国专家
  本报记者 张友新
  白俄罗斯专家、“友谊奖”获得者拉什科夫斯基有着一个美好的回忆:1997年春节座谈会上,他代表在华外国专家向当时的李鹏总理汇报,当总理问专家们生活如何时,他说中国政府对专家们照顾得很好,使他们感到温暖;总理希望专家们多提建议,他说外国专家与中国专家及工人配合得很好。
  拉什科夫斯基是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北京热电厂现场设计监督专家组组长,1996年来华。他不仅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还承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6个专业设计的监督工作;由于他的努力,不仅保证了工程进度,还节省了聘用外国专家的费用达11万美元。在整个现场施工和安装过程中,他处理和解决技术设计方面的难题近1500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62项,仅轻油泵站的布置及工艺管道栈桥敷设两项合理化建议就节省了资金5万美元。当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时,他还亲自组织专家设计,完成冷凝器胶球清理系统、重油系统、工业水补给系统的技术设计,节省服务费4万美元,并缩短了设计工期3个月。实际上,他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工作。当公司付给他分外工作报酬时,他坚持一分钱也不要,并很认真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在此工作已得到了很大的信任,这就是对我的最好奖赏。”
  中方专家和工人们亲热地称拉什科夫斯基为“老拉”,而称来自俄罗斯的年龄较小的拉赫季科夫为“小拉”。个子不高的“小拉”是汽轮机安装主任工程师,工作认真负责,是被中方专家视为可以“打满分”的专家。有一次,在汽轮机安装前,他坚持要对基础再做一次认真检查,结果发现基础中二次浇灌层有深度裂纹,随即设法排除了隐患。夏天安装汽轮机时,正遇上罕见高温,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他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汽轮机缸内钻进钻出、爬上爬下,汗流浃背全然不顾。中方人员叫他上来休息一会儿,他说“坚持一下”;送去冷饮让他解渴,他又说“再等一等”。后又发现主油箱内有残油,“小拉”第一个跳入又闷又热又脏的箱内,在场的专家和工人无不为之感动,随即一些中方人员以“小拉”为榜样,也纷纷跳入主油箱,对油箱进行彻底检查,消除了全部隐患,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装进度。
  像“老拉”、“小拉”那样对待工作的外国专家很多很多。据统计,华能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各国陆续引进了850万千瓦的发电设备,大批外国专家也随之进驻设在北京、丹东、营口、大连、南通、上海等地的华能电厂,进行设备安装的技术指导,总共达7215个人月(“个人月”是一个人工作一个月的计算单位)。每个工程外国技术专家个人月数有420至900不等,最多时,在一个工程现场可以同时看到五六十名外国专家戴着黄色安全帽奋战在工地,紧张、有序、热烈,犹如在工地现场演奏一曲动人的中外合作交响乐。
  华能公司是以开发、建设、经营大型火力电站为主的中外合资企业,到1997年底,装机容量已达850万千瓦,占全国同期发电装机总量的3.4%。1997年共发电403.12亿千瓦时,占全国同期发电量的3.56%,成为国内和国际上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华能公司的发展与效益,与引进外国专家的智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分不开的。
  外国专家播下的先进技术的种子正在改革开放的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华能已经建成13座电厂。而更重要的是,它在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与创新。
(附图片)
  图为在二滩水电站建设工程中,外国专家与中方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工程进展情况。
  (国家外国专家局提供)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澳式”牧场落户新疆
  本报记者 史宗星
  过去的漫长岁月,新疆牧民一直是手执羊鞭,逐水草而牧,居无定所,日子过得非常清苦。而今,许多牧民已经定居,并办起了家庭牧场。这一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牧区经济的大发展,也改善了牧民的生活,不少牧户已接近或跨入了“小康”的门槛。
  在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有位名叫尼曼的牧民。他承包了1500亩天然草场,开垦了200亩冬贮饲料基地,拥有300平方米的塑膜暖圈和500平方米的草料库,饲养羊、牛、马共720头。去年他家的人均收入高达1.27万元。
  像尼曼这样的牧民,在新疆牧区已非属个别。他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新疆牧业对“澳式”家庭牧场的引进以及与当地实际的成功结合。
  1986年,新疆牧区兴起牧民定居热潮。广阔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牧区村落。但是,如何引导定居的牧民改变传统游牧方式,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化畜牧产业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从1992年起,国家外国专家局和自治区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多次组织基层牧业干部,赴澳大利亚考察、学习和培训。
  自治区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主任吴进介绍说:“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其基本生产形式是家庭牧场,且具有高度的分布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集约化的特点,对新疆牧区很有借鉴价值,但完全照搬也行不通。我们把人家的经验和新疆的实际结合起来,创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牧场。”
  新疆的家庭牧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行草场承包制。自治区政府制定了草场承包到户一定50年不变的政策,使广大牧民深受鼓舞。二是以商品生产为目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别于自给自足的小牧经济。自治区政府总结试点经验后,为家庭牧场制定了若干标准,如:具有良好的圈棚、住房等基础设施;承包人工草场150—200亩和天然草场千亩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正确的政策和可行的标准,使家庭牧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天山南北涌现出来。新疆牧业界和经济界的许多专家兴奋地指出,这种前所未有的家庭牧场,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牧区最具活力的基层生产单位。
  由于家庭牧场是以牧民家庭为单位,由住房、暖圈和饲料基地配套而成,其畜牧方式由过去的四季转场变为暖季在天然牧场放牧,充分利用天然牧场的资源优势进行牲畜繁殖和抓膘,冷季则利用暖圈和人工饲料基地种植的饲料进行舍饲和补饲,从而改变了过去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状况,也大大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创办家庭牧场较早较快的新源县,1997年春天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山区积雪两米以上,而全年成幼畜死亡率只有3.36%,全县有2000多户牧民的牲畜无一死亡,1000多户牧民贮备的冬草还剩下1/3或1/4,而仍按传统游牧方式放牧的牲畜则损失惨重,成畜死亡超过10%,仔畜死亡过半。这一鲜明的反差,使牧民亲身体验到家庭牧场的优越性,进一步加快了家庭牧场的建设进程。新源县畜牧局局长介绍说,家庭牧场的兴起,正改变着当地牧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些富裕起来的牧民纷纷要求政府安排他们自费去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和考察,以便把家庭牧场办得更好。
  家庭牧场的兴起,带动了新疆牧区畜产品市场的发展。最近两年,许多经济实体投入资金进行畜产品开发,规模较大的活畜交易市场也越来越多。有关专家预计,家庭牧场和畜产品开发实体的联合,有可能为新疆畜牧业找到一种迄今最优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今年9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获得199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46位外国专家、海外华人专家和国外专家组织的代表。
  图为朱镕基总理和获奖者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