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石油辉煌不再
  ——评第十九届海合会首脑会议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 林皎明
  “石油美元造就的海湾辉煌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沙特王储阿卜杜拉此话既出,语惊四座,在第十九届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上掀起不小的波澜。然而,它却十分准确地概括了海湾国家所面临的危机。今天,当首脑会议在阿布扎比落下帷幕,6个成员国领导人已深深感悟到,原油价格低迷不再是短暂的人为现象,海合会成员国必须从长计议,沉着应变,加速开辟非石油经济增长点,携手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目前的世界原油价格走势,对海湾产油国来说是“一场灾难”。伦敦市场的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令海湾国家实在难以接受。沙特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明确地认为,“由易于得手的巨额石油美元带来的海湾高速发展期已成过去”。它提请各成员国元首注意:“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必须改变”。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产油国冷静分析形势的结果。这一“油价危机”造成的“空前震荡”,令首脑们无法回避,成为会议的真正主题。
  回顾历史,海湾产油国的迅速崛起和富裕繁荣,基于最近二三十年的高油价收入。一般来说,油价高于每桶13美元以至达到油价峰值期间,正是海湾产油国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80年代以来,阿拉伯产油国注重发展石油下游工业,推行经济多元化,取得了非石油经济的可喜拓展。但是,从全局看,海合会成员国经济发展仍主要依赖于石油出口收益。6国中,巴林对石油依赖程度最低,但其石油收益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而高者竟达95%。
  油价变化牵一发动全身。自欧佩克雅加达会议决定提高产油限额10%之后,全球油价一泻而不可收拾。欧佩克自身也由此陷入瘫痪状态。去年以来,沙特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联合采取维护油价措施,累计协议削减日产原油310万桶,但不见成效。据初步统计,由于油价低迷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海合会各成员国今年石油收入下滑三成至五成,财政拮据将在1999年至2000年更加尖锐地显露出来,各国财政赤字将大幅上扬。仅今年,沙特政府就需要国内各家银行帮助填补100亿美元的赤字。这场危机给海湾各国带来的各种后果,现在还很难窥见其全貌。
  经过3天的反复商议及争论,本次会议决定,1999年底之前,海合会产油国不会单方面采取原油减产措施,同时呼吁全球各产油国认真执行限产配额,共同维护油价稳定。会议决定增加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建立半年举行一次首脑或首脑代表参加的非正式会晤机制。鉴于低油价将持续到下世纪初,海合会成员国将协调发展非石油产业。为此,沙特提出加快建立海湾共同市场,实现统一关税。会议决定,海湾共同市场将于2001年3月启动。
  另据报道,海合会决议动工的海湾电网并网一期工程未能如期完成,二期工程停工。此次会议也不再提出设立海湾天然气网及联合股份公司一事。显然,由于油价下跌,海合会的一体化步骤将受影响。本次会议除在安全问题上进一步协调立场,维持对伊朗、伊拉克的一致立场之外,没有推出其他新步骤。
  本届首脑会的最后决议几经修改方得以通过。外界评论认为,原油价格处于低价位,标志海湾地区经济状况进入逆境。海合会一体化进程必将有所调整。各成员国势必将携手应付低油价给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造成的一系列震荡和挑战。
  (本报阿布扎比12月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莱尔说英中新型关系日益加强
  据新华社伦敦12月8日电(记者陶志彭)英国首相布莱尔8日在这里说,英中两国已建立起一种正在日益加强的新型关系,这不仅是建立在经济上而且也是建立在政治上的新型伙伴关系。
  布莱尔是在由英中贸易协会举办的名为《中国和英国:把握机遇》的双边经贸投资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这番话的。他说,英中两国对香港顺利回归中国都感到满意。现在,两国已摒弃了过去在香港问题上的分歧,正在致力于建立英中新型伙伴关系。1998年是英中关系史上高层互访最为频繁的一年。在双边经贸关系上,英国确保了其欧洲国家中在中国最大投资国的地位。展望1999年英中关系的前景,布莱尔表示相信,英中关系仍将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他期待着明年江泽民主席的来访。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理重申不当总统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月9日电 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近日重申,他没有当总统的奢望,并将尽可能离总统竞选远一些。
  普里马科夫是在本月5日接受俄《独立报》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该报9日刊登了这一访谈录。
  他说,1999年可能成为俄发生转折的前兆,不过,明年形势很严峻,因为是竞选年,大量的力量将被吸引到这方面来。


第6版(国际)
专栏:

  12月8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举行克林顿弹劾听证会,白宫律师克雷格与10多名学者、律师等证人将在听证会上申述克林顿不应受弹劾的理由。图为证人在司法委员会主席海德的带领下宣誓。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国总统访华前夕强调
  发展面向新世纪蒙中关系
  本报乌兰巴托12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石永春、本报记者敖其尔报道: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说,展望面向21世纪的蒙中关系,将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巴嘎班迪是在访华前夕接受本报及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蒙古国总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完全旨在发展面向21世纪的蒙中关系。
  巴嘎班迪强调说,他这次访华将同中国领导人共同确定今后两国关系中将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21世纪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方针,把两国关系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台湾问题,巴嘎班迪表示将坚持原则立场,并在访华时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方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他说,蒙古一向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同时赞赏最近两岸之间出现新气氛。
  在谈到蒙古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时,巴嘎班迪指出,蒙古坚持多支点、开放的对外政策。同中俄两大邻国保持均衡友好关系并发展全面合作,是蒙古对外关系的首要方针。他还说,除了邻国之外,发展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与合作,也是蒙古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方针。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举行外长理事会会议
  本报布鲁塞尔12月9日电 记者丁刚报道:北约外长理事会会议昨天上午在这里举行。会议发表的公报称,北约盟国应加强集体防御和跨大西洋合作,通过对话、合作、建立和平伙伴关系以及类似于北约在波黑地区采取的军事行动来确保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全。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外长就将于明春在华盛顿首脑会议通过的新战略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会议要求北约常设理事会就此展开讨论,并于明年4月华盛顿会议前达成一致。
  公报还表示,北约接纳波、捷、匈三国的进程十分顺利,明年华盛顿首脑会议上三国将能够如期入盟。同时,北约仍将保证大门继续敞开。外长们还讨论了科索沃问题,并正式决定在马其顿部署17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以确保欧安组织监督人员的安全。在评估波黑局势时,北约外长重申了全面执行代顿协议的决心,并同意将削减稳定部队人数的问题交由17日举行的国防部长理事会决定。外长们还审议了内部指挥机制改革等问题。
  9日上午,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委员会和北约—乌克兰委员会分别举行了部长级会议。北约与俄罗斯签署了环境保护合作的备忘录,并讨论了在莫斯科设立北约信息中心等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对话合作是正道
  张祝基
  今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宣言》发表50周年。50年前,怀着对世界大战、特别是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残害人类暴行无法形容的恐惧和憎恨,国际社会催生出《世界人权宣言》。这个宣言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人权文书,反映了世界人民决心根除战争祸害、实现和平与民主的热切愿望,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促进人权与基本自由的重视。应该说,《宣言》的诞生也是为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民主而流血奋斗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半个世纪来,世界人权事业步步前进。在迎接新世纪之际,纪念这个宣言,回顾以往的经验,着眼未来的征程,可以断言,要推动21世纪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对话合作是正道。
  从历史上看,《世界人权宣言》本身就是对话与合作的产物。50年前,各国代表正是坚持对话与合作,经过一年多的讨论才形成草案,又经过81次会议解决了168项对草案的修正决议后,《宣言》才得以通过。如今,联合国制定和通过的有关人权的国际文书超过70个,组成了一个条约体系,规范着世界人权的发展。如果没有对话与合作,所有这些成果都是不可思议的。
  从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看,对话与合作是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向前发展的化合剂。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世界正在“走向人权被视为促进和平、安全、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内在因素而得到普遍接受的时代”。世界人权事业是各国共同的事业。各国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齐,历史文化背景相异,对人权的看法和实现的方式自然不尽一致。在此情况下,各国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从而合作行动,推动世界人权事业进步。对话与合作是数字1,没有它站在前面,国际人权领域的任何工作都是0,不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构成有效数字。
  从世界人权事业面临的挑战看,有效的应对手段只有对话与合作。例如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和恐怖暴力活动剥夺一些人的生命,毒品走私残害一些人的健康,贫困和环境恶化是对数量更多的人,甚至对全人类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严重威胁。要解决这些问题,舍弃对话与合作,还有别的有效手段吗?再深一层说,只有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人类所有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从根本上得到促进和保护,而这还是有赖于对话与合作。
  前些年,一些西方国家把冷战思维引入国际人权领域,大搞对抗。国际社会看得清楚,它们是把人权当作实现人权以外目的的东西,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毋庸多说。所幸实践教育了它们,使它们在今年春天回到了对话与合作的轨道。如果各国都能恪守对话与合作的原则,国际人权领域的工作一定会健康地开展下去。


第6版(国际)
专栏:

  特委会突检伊可疑场所
  据新华社巴格达12月8日电(记者顾正龙)伊拉克武器监查中心主任阿明8日晚在这里宣布,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人员已于当日开始对他们怀疑存有被禁武器的场所进行突击检查。
  阿明在向伊通社发表的声明中说,联合国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9个武器核查小组当天对24个地点进行了突击检查,其中7处首次被检查。有3个小组在核查中还动用了直升机。他说,导弹和生物武器核查小组对巴格达郊外的一处场所首次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对武器核查人员早先在导弹仓库封存时留下的封条进行了核对。
  据报道,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日前在纽约宣布,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将于8日起对伊可能存有被禁武器的有关场所进行突击检查。他说,这次突击检查将是最后的检查,并将于本周末或下周初结束。此后,他将就伊拉克与联合国合作的程度作出评价,并向安理会递交报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