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危机
  索拉纳称空袭进入倒计时
  克林顿再次威胁对南动武
  俄表示不会派兵支援南盟
  本报布鲁塞尔10月8日电 记者丁刚报道:北约秘书长索拉纳昨天在这里说,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已进入倒计时。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可以不再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在已有决议和安南报告的基础上,对南斯拉夫实施军事打击。
  连日来,北约各成员国大使在布鲁塞尔的总部进行了紧张的磋商。舆论分析认为,尽管一些成员国仍认为,北约实施军事打击应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明确授权,但他们可能在最后一刻为保持北约的一致,放弃这一要求。据消息灵通人士称,一些成员国的代表仍坚持认为,目前还有通过使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此外,即使不经过安理会授权,按照有些成员国的法律,对外实施武装干预也需经过议会批准。
  今天上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抵达布鲁塞尔,与北约秘书长索拉纳、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以及各方代表进行了磋商。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7日电 (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7日再次呼吁南斯拉夫联盟领导人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以结束科索沃的流血冲突,否则北约将对其实施空中打击。
  克林顿是在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在南联盟的调解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发出上述威胁的。他在白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时对记者说,南联盟要想避免北约的军事打击,就必须全面满足联合国的要求,停火、撤军、允许人道主义组织进行救援活动并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另据国防部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如果北约决定空袭南联盟军事目标,美国将提供包括两架B—2轰炸机、12架F—117隐形战斗机和6架B—52轰炸机在内的共260架军用飞机参战,其中的B—2轰炸机将是第一次参加作战行动。
  本报莫斯科10月8日电 记者刘刚报道:如果在南斯拉夫发生战争,俄罗斯不会派兵前往。今天在这里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做了上述表示。
  谢列兹尼奥夫说,俄罗斯将给予南斯拉夫“强大的道义上的支持”。他不排除“一旦发生冲突俄罗斯会有志愿者参加南斯拉夫军队”的可能性。谢列兹尼奥夫说,“俄罗斯国家杜马有关科索沃问题的立场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变得更为强硬”。俄罗斯坚决反对对南斯拉夫动武,南斯拉夫军队有足够的潜力反击北约军队。“但这会引发巴尔干战争,所有的工作组和参加谈判人员都应致力于制止战争”。
  谢列兹尼奥夫说,如果北约一定要实施武力,杜马将建议断绝与北约的一切谈判,召回俄驻北约总部的大使。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韩首脑举行会谈
  双方签署联合宣言
  文件首次写明日本道歉内容
  本报东京10月8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和来访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今天上午在东京举行会谈后,双方签署了联合宣言并共同会见记者。
  日韩联合宣言的副题是“面向21世纪的新型日韩伙伴关系”,共有11项条文,内容包括历史认识、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关于历史问题的表述是,“小渊首相回顾了本世纪日韩两国关系,对于日本在过去一段时期进行殖民统治给韩国国民造成极大损害和痛苦的历史事实表示谦虚地接受,并对此进行痛切的反省和诚心的道歉。”日本首脑向韩国国民表示道歉的内容是首次写进日韩两国间的文件中。
  金大中在会见记者时提及首脑会谈中谈到邀请日本天皇尽早访问韩国,他说,韩日两国互为邻国,建交33年后仍未实现日本天皇访韩是不自然的,实现日本天皇访韩将为韩日关系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日韩首脑会谈结束后,双方还发表了包括经济合作等内容的“日韩行动计划”,其中有日本进出口银行将向韩国提供相当于30亿美元的追加融资。
  金大中总统下午在日本国会发表了演讲。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合乎逻辑的发展
  古平
  10月5日,中国政府正式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是继去年10月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后,中国政府签署的又一项国际文书。这表明,中国既重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重视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国对促进和保护人权有坚强的决心。
  中国签署这一国际公约后,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积极而强烈的反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欢迎。国际舆论认为,这有益于中国实现其在21世纪实现民富国强的理想。
  实现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政府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人权事业有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家作了主人,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立法机关制定了300多项法律和有关法律的决议,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人民各项权利的法律保障不断加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享有民主和自由,生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和安宁。在已经加入了17个国际人权公约后,中国政府又相继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是中国人民人权事业合乎逻辑的发展。
  毋庸讳言,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是十全十美的,都处在不断改善中。道理很简单,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发展的概念。各国只有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具体国情出发,作出切实的努力,才能推动本国人权事业向前发展。还应当指出,人权是一个整体,它不仅包括公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人权状况是与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推动人权状况不断改善。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人权事业仍然遭到“冷战思维”的严重干扰,对抗的气氛仍未完全消散。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在人权问题上要对话不要对抗,对抗不是好办法。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积极变化。人们希望,以此为开端,各个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推动全人类的人权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中友协、中朝友协成立四十周年
  朝鲜举行庆祝招待会
  本报平壤10月8日电 记者赵嘉鸣报道:朝中友协中央委员会今晚在平壤玉流馆举行宴会,庆祝朝中友协、中朝友协成立40周年。朝鲜内阁保健相兼朝中友协中央委员长金秀学、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崔真洙、外务省副相朴东春、对外文委副委员长梁达柱等朝鲜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中国驻朝鲜大使万永祥及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昊苏等参加了今天的宴会。
  金秀学委员长在致辞中强调,不断巩固和发展朝中友好合作关系是朝鲜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朝中友协将为世代相传由金日成同志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朝中友谊而竭尽努力。
  陈昊苏副会长在发言中说,中朝两国友好协会成立40年来为发展中朝友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40年的经验说明,全面加强和发展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维护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下午,朝鲜内阁副总理郭范基在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以陈昊苏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暨中朝友协代表团,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7日,为庆祝两国友协成立40周年,朝中友协中央委员会还在平壤千里马会馆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了中国电影《红河谷》。中朝友协成立于1958年9月30日,朝中友协成立于同年10月3日。


第6版(国际)
专栏:

  哈决定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本报阿拉木图10月8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哈萨克斯坦议会8日在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上下两院(参议院和马日利斯)联席会议,决定将哈总统选举提前到明年1月10日举行。
  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于1991年12月当选为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哈曾于1995年4月29日举行全民公决,将纳扎尔巴耶夫的总统任期延长到2000年。
  另据哈总统新闻处8日散发的新闻公报,纳扎尔巴耶夫于当天接受了议会的上述决议,同意缩短总统任期,提前大选。


第6版(国际)
专栏:

  十月五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举办世界人居日讨论会,讨论下一年度人居日的主题——更加安全的城市。图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德赛宣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世界人居日声明。
  新华社记者 毛众役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共(马)举行大会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
  本报加尔各答(印度)10月8日电 记者李文云报道: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今天在此间举行大会,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正在参加印共(马)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000多位代表及各国共产党或其他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印共(马)总书记苏吉特首先发言指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以其巨大深远的影响、精确的论述,为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革命学说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22位外国代表团代表在大会发言,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来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伟大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敬钦在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事业。《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年来,越来越多的共产党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斗争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希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一定会在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和探索中得到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十月六日起,北约十一个成员国派兵参加在地中海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这项演习将历时一个月。图为一艘参加演习的航空母舰。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西 连任总统任重道远
  本报驻巴西记者 吴志华
  今年10月4日,巴西举行了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大选。全国1亿多选民投票选举了共和国总统、27位州长和联邦区长官、513名联邦众议员、27名参议员以及数以千计的州议员。到今天为止,在已经统计的90%的选票中,现任总统卡多佐以52%的绝对多数票顺利当选,继续执政于高原宫。
  此间观察家认为,卡多佐总统连选连任在预料之中。
  使巴西从持续20多年的恶性通胀深渊中摆脱出来并进入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是卡多佐政府连任的重要因素之一。1995年以来,卡多佐一直把维护经济稳定和控制通胀作为政府首要的目标。1995年至1997年,国民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而通胀率年均不到10%。卡多佐政府还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1995年迄今,先后提出和实施了经济体制、行政管理、社会福利、政治制度和税收制度等五项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将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去的“进口替代”转换成“开放的市场经济”,其中取消国家对石油、采矿、电信、近海航运等重要经济部门的垄断经营,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开放国内市场尤其引人注目。四年间,巴西政府先后拍卖了采矿、电力、电信等部门的大型国有企业控股权,并通过拍卖,将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交给私人企业管理。这一改革对于巴西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内外私人投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卡多佐政府还开展“积极、进取的”外交活动,把加强拉美国家经济一体化作为巴西外交的重点,巩固和深化南方共同市场、扩大与周边拉美国家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巴西还调整和改善了与美国、欧盟和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树立巴西“改革、开放和稳定”的大国形象。
  从这次选举结果看,卡多佐在第二个任期内将拥有稳定的执政基础。尽管新一届的国会中有将近一半的新成员,反对党的席位也略有增加,但是支持卡多佐政府的社会民主党、自由阵线党、进步党、工党以及民主运动党在国会参、众两院中仍然拥有2/3以上的多数席位。这对于卡多佐政府继续推进和实施各项经济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当地人士普遍认为,卡多佐第二个任期内所面临的挑战将比前一个任期更为艰巨和复杂。
  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对巴西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是卡多佐连任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浪潮从东南亚、俄罗斯一路扫到了拉美,巴西首当其冲。在短短的50多天里,290多亿美元的外资从巴西外汇市场撤走,巴西的外汇储备从740亿美元锐减到450亿美元。目前,每天仍有数亿美元的外资在继续外流。巴西能否挺过当前这场金融风暴、避免经济陷入混乱和衰退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据专家们预测,1999年巴西需要削减国内财政开支200亿美元。即便能够得到18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巴西仍然需要250亿至300亿美元的国际信贷。为此,巴西政府必须尽快宣布一项强有力的财政紧缩计划来恢复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并为得到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融资创造条件。
  卡多佐表示,将坚持现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不会采用巴西雷亚尔贬值的做法,而是采取更为严厉的财政调整措施,目标是在今后三年内将财政赤字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3%降到3%,并大大减少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不过,造成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巨大的弊端根深蒂固,推行财政调整计划并非易事。巴西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如何得到地方政府在削减公共开支上的支持是卡多佐落实上述计划的关键。
  削减财政赤字、保障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继续推进改革,但改革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例如,巴西政府每年在支付公务员退休金和抚恤金上的开支达400多亿雷亚尔,而收到的相应福利税只有67亿雷亚尔,造成300多亿福利基金的亏空。此外,政府公务员工资支出占整个政府财政收入的62%。纠正福利与税收方面的扭曲对于平衡财政收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改革现行的福利制度和税收制度需要得到国会的支持和批准。由于福利和税收制度直接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改革遇到的阻力很大。卡多佐曾在1995年就提出了这两项改革方案,至今仍在国会中搁置。尽管卡多佐表示在大选后将再次推动国会审议这两项改革的法案,但前景并不乐观。
  另外,卡多佐政府还面临着失业加剧、暴力活动猖獗、文化教育滞后、贫富悬殊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率从1995年的4.64%上升到今年的7.84%。大选前民意调查表明,解决就业已成为选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卡多佐在今天当选后首次发表讲话时并没有胜利者的喜形于色,而是表情严峻地表示,巴西有信心克服当前的困难,并宣布巴西政府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将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努力削减公共开支赤字,减轻经济上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提高抗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增长。
  巴西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新时期,卡多佐的当选连任,任重而道远。
  (本报巴西利亚10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以谈判出现转机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马丁·因迪克、美国中东事务协调员丹尼斯·罗斯一行,从10月6日开始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调解巴以双方就西岸撤军问题的分歧,为美巴以三方首脑定于本月15日在华盛顿的会谈铺平道路,从而促使巴以就美国提出的关于西岸撤军的有关问题达成一致。奥尔布赖特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行程回国后,因迪克和罗斯将继续在巴以间从事斡旋。
  在此次调解努力中,奥尔布赖特先后与巴以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举行了分别会谈和三方会晤,在建设加沙机场、开辟巴勒斯坦工业区等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巴以双方在安全问题上仍然存在严重分歧。奥尔布赖特表示,巴以是否能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要由本月中旬的美巴以华盛顿三方首脑会晤决定。当前,美国方面希望巴以尽快达成西岸撤军的协议,因为拖延对任何一方都不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巴以三方7日会谈后,内塔尼亚胡首次越过通道进入加沙出席了巴方举行的午宴,使此次巴以谈判体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精神”。巴勒斯坦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则认为,此次谈判的气氛虽有改善,但任何重大突破都要等到三方首脑的会晤。
  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阿拉法特、内塔尼亚胡举行了三方首脑会晤。克林顿向阿拉法特作出保证,在巴以谈判的过渡阶段,以色列必须在它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实施重新部署。克林顿还强调,以色列应当停止扩建定居点、没收土地和拆毁房屋等单方面行动。与此同时,美国建议巴勒斯坦人采取务实的态度,延缓巴勒斯坦建国的日期,延长巴以谈判的过渡时期。虑及美方的意见,阿拉法特明确表示接受以色列提出的变通方案:将美国建议撤军13%的计划分为两部分,其中原由以色列控制的10%的“G”区归还巴方,另外的3%划为巴以实行联合安全管制的“B”类“自然保护区”。
  今年初,美国提出以色列在巴以谈判的过渡阶段从西岸13%的地区撤军的方案,巴勒斯坦方面首先表示赞同,但遭到以色列政府的拒绝。9个月之后,巴方接受了先前曾拒绝的变通方案,为巴以消除有关撤军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作出了重大让步。阿拉法特认为,尽管巴以对“B”类的“自然保护区”实行联合安全管制,但最终将转为由巴勒斯坦方面管制的“A”区。此外,巴方同意变通方案的另一主要因素是美国总统的介入和作保。
  在巴勒斯坦方面表示接受先前拒绝的方案后,以色列的立场也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内塔尼亚胡表示,要尽快与巴勒斯坦人就美国的撤军建议达成协议,并准备为此担当政治风险。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他不会屈服强硬派的威胁,同时指出巴民族权力机构在打击激进势力方面有进展,以色列应予以肯定和尊重。
  目前,巴以达成撤军协议的主要分歧集中在安全措施和定居点两个方面。据报道,以色列拒绝了先前有美国情报机构参与、巴以共同制定的第一个“安全谅解协定”,要求制定确保以色列安全的新“巴以安全谅解协定”。为此,以色列最近要求巴方采取包括逮捕以色列指定的极端分子在内的一系列新的安全保障措施,作为以色列在巴以谈判的过渡阶段在西岸实施重新部署的前提,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方面要求以色列必须停止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继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停止采取没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拆毁巴勒斯坦人的住房等单方面行动。观察家认为,巴以和谈如何发展,人们正期待着本月中旬的美巴以三方首脑华盛顿会谈的结果。
  (本报开罗10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总理要求议会一致对付叙
  据新华社安卡拉10月8日电 (记者郑金发、孙永明)土耳其总理耶尔马兹7日对议会说,鉴于土耳其和叙利亚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土政府要求议会内各政党对叙采取一致政策,捍卫本国利益和领土完整。
  耶尔马兹指出,土耳其的目标不是寻求同叙发生战争,而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他说:“我们的确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如有必要,我们准备征得议会的同意。”
  耶尔马兹指责叙利亚过去14年来向土耳其非法组织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提供支持。他说,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土耳其有权利对此进行自卫。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前总统批评政府对台政策
  新华社巴拿马城10月7日电 (记者徐发兴)巴拿马前总统豪尔赫·伊留埃卡批评巴现政府的对台政策,指出这种政策对巴“有百弊而无一利”。
  据此间中文报纸《拉美快报》今天报道,伊留埃卡是在10月1日应邀出席中国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的国庆酒会上对该报记者发表上述谈话的。
  这位曾任巴拿马驻联合国大使的资深外交家说,巴政府今年指使其驻联合国的代表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声明,公开违背了联合国有关中国代表权的决议。
  在谈话中,他还批评现政府故意“遗忘”北京为巴拿马争取收回运河所给予的支持。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与阿齐兹举行第三轮会谈
  伊仍坚持中止与特委会合作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7日电 (记者谢美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7日在联合国总部就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问题举行第三轮会谈,伊拉克依然不同意改变中止与联合国特委会合作的决定。
  阿齐兹在会谈结束后向记者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伊拉克恢复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的时机尚不成熟,还有一些问题没得到澄清。联合国发言人办公室则发表一项声明,称本次会谈富有建设性,双方同意继续开展对话。声明说,阿齐兹向安南保证,伊拉克愿意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与联合国就如何结束僵局进行接触,伊拉克也愿意为安理会对伊进行全面评估创造条件。
  安理会本月主席、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斯托克在安南与阿齐兹举行会谈前向记者表示,安理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对伊拉克几年来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情况进行全面审议,但这一程序必须在伊拉克改变强硬立场、恢复同联合国特委会的全面合作后才能进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与塔利班发生军事冲突
  据新华社德黑兰10月8日电 (记者荣松)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8日在伊东北部边境地区与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生冲突,双方交火达3个小时之久。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陆军司令加法里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说,塔利班武装当天上午使用机枪和迫击炮袭击伊朗东北部霍拉桑省的萨利哈巴德边境驻军,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第5师对塔利班的侵犯进行了还击,塔利班损失惨重,其3个边境哨所被彻底摧毁。
  加法里说,目前局势已经恢复平静。但伊朗武装部队随时准备给塔利班的任何挑衅“以沉重打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