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病人至上 医术唯精
  ——哈医大二附院改革纪实
  新华社记者 于长洪 本报记者 黄振中
  心脏移植成功!肝脏移植成功!肾脏移植成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创医学奇迹,短短几年内将近百个脏器移植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创造了三大脏器移植生存时间最长、生命质量最好和生存例数最多的全国纪录。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去年在二院视察时说:“在一个医院同时看到心、肝、肾三大脏器器官移植病人,我还是第一次。”作为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大型医院,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向世界一流水平冲击,以“病人至上,医术唯精”的办院宗旨为患者造福,同时医院自身也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卫生改革中一个典范。
  为患者造福延长生命线
  “当意识恢复看清景物时,我只感到全身说不出的轻松。床边护士小姐掩不住的笑意告诉我:手术成功了!我高兴地又闭上了眼睛……”“换心人”于文峰,谈起当年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一刻仍激动不已。
  4年前这位农村中学教师因扩张性心肌病,生命危在旦夕,家长和孩子们十分着急,盼望现代医术能延长这位优秀教师的生命。当他躺上二院的手术台时,生命对他来说还是一个梦。而今,他不仅生活像常人一样,而且带着植入的心脏重返讲台,播撒知识的种子。今年他执教的毕业班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学。一根行将熄灭的蜡烛又重新点燃,照亮学生的心田。他自豪地说:“我还去过北京开会,登上八达岭长城呢!”
  于文峰并不是二院“换心家族”的“老大”。作为二院心脏移植手术的第一例受术者——哈尔滨市郊农民杨玉民已健康度过了六个年头,并成为市场的弄潮儿。他摆肉摊,卖蔬菜。术后第二年生下的女儿也4岁多,小姑娘聪明伶俐可爱。人们说,杨玉民是“生命的冠军”。他普普通通的一天,都成为中国心脏移植存活时间和质量的新纪录。今年4月24日上午,五位“换心人”聚会哈医大二院,为“大哥”杨玉民庆祝“6岁生日”,其场面极为感人。
  据悉,心脏移植世界每年近两万例,5年存活占50%。而在我国,仅上海、北京施行过极少例数,术后存活也不理想。二院创造的业绩令人自豪。院长单世光说:“医院的发展就是要创立医疗名牌,让患者不仅看上病而且看好病。大医院要有大医院的医疗水平,要与国际先进接轨。”
  肝脏移植是医学中的“难中之难”。二院知难而上,配合各科力量,完成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手术。二院肾移植水平也居国内前列。
  几年来,二院共开展新技术1000多项,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7%。过硬的医疗质量,使二院成为东北疑难病治疗中心之一,年手术1万多例次,住院病人两万多人次,并吸引了远至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患者。医院的业务收入从1992年的5000万元上升到现在的2.2亿元,固定资产由6年前的5000多万元增至目前的2.8亿元。
  人才的摇篮名医的舞台
  二院领导班子有个共识:必须把医院建成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人才的摇篮。为此,他们着手实施“一引一送”跨世纪人才工程。
  “引”就是“苦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996年学院制定了有关规定,对博士生来院工作在住房、安家、科研启动等多方面给予优惠。为此,二院每年要拨出专款400多万元。
  真心纳贤使二院形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博士群落。几年来,共有20多名国内外培养的博士在这里扎根,成为科研攻关的生力军。从美国归来的陈大志博士,带回器官移植最新成果,在肝移植方面起到突出作用。留日归来的李文志博士,因在麻醉学科上的杰出造诣,三年内连续晋升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的同时是“送”。二院注重自有人才培养,自前年起,先后选派三批素质好、学术能力强、有研究方向的骨干医生出国半年短期留学,把先进的医疗、科研新技术带回国内。
  科研加情感病房春常在
  哈医大二院推行了以“科学加情感”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从此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生活照顾、心理安慰、情感支持、健康教育、人际协调都有明显进步。
  整体护理相对传统功能护理而言,由以疾病为中心升华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不只是打针吃药执行医嘱,而是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考虑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确认和解决。1996年8月,二院在国内率先试点开展整体护理。术前看望,术中关爱,术后走访,它强调对病人的护理是系统连续的,同时要求提高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喉部手术入院的田老太太,昏迷中对查房浑然不觉。护士们查得认真仔细,发现老太太后背湿了,立即记录在护理计划单上,开始每天给她洗头、擦身。护士长对新护士提醒说,忽略了这个细节老人极易得褥疮。
  “我是你的负责护士”,是二院护士见到病人后的必用语。她们不计较分内分外,把爱心洒向每一位患者。
  北国已近寒冬,为营造良好就医环境辟种的“百树园”中耐寒树种枝叶犹绿,病房里摆放的鲜花和常青植物透出勃勃生机。昭示生命的绿色伴随着患者度过康复的时光。富有创造精神的二院人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患者。
编后
  怎样的医院才算得上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一个医院能将心、肝、肾三大脏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确实很了不起。但更令人敬佩的是这所医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强烈的“名牌”意识:一所现代化大医院的标志就是要创立医疗“名牌”,即医术名牌,医德名牌,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紧密结合。医学的伟大在于不断创造生命奇迹,医院,应该是科学加情感的圣地。让病人感受如沐春风的高尚医德,享受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应该成为现代化名牌大医院的最高追求,也应该成为我国医院改革的目标。
(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康复医学发展喜人
  十年接待患者七十三万人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 记者艾笑报道:今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以组办一个国际性的康复医学学术研讨活动,欢度了自己10周岁生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和日、挪、德等驻我国使节,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康复医学专家参加了今天的活动。
  作为我国首家三级甲等康复专科医院和北京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通过10年探索与实践,他们已初步形成了以康复医学为主导,将现代康复技术与祖国传统医学紧密结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为残疾人和各类患者提供了从急性抢救到后期康复治疗和训练的一套完整康复手段。10年来,共完成门急诊62万人次、住院治疗11万人次。康复训练97万人次,康复总有效率达90%以上。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紧紧围绕“三瘫一截”(即创伤性截瘫、脑血管性偏瘫、大脑性瘫痪、截肢和小儿麻痹后遗症),不断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10年中,已完成225个立项,新产品开发81项,技术转让12项,获国家专利16项,获奖成果24项,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29篇。
  我国要通过康复训练使300万残疾人得到康复。向残疾人普及康复知识、传授训练方法、提供经济适用的辅助用具,是还要下力气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华北电力大学40年桃李芬芳
  本报讯 华北电力大学近日迎来了40华诞。这所大学为国家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成为电力行业人才的摇篮和电力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
  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该校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突破口,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实行了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一系列举措。“八五”以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面向经济主战场,构成了该校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特色。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和自动化等领域,该校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在70%以上,居全国高校前列。该校研制的WXB系列微机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获国家金奖并成为我国首例向发达国家输出的电力高科技软件技术,在中美合作项目中我方以技术入股。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该校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汪庆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科技成为绍兴经济发展“火车头”
  本报讯 近几年,绍兴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抓科技兴市,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统计表明,绍兴市已累计实施火炬项目76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级40项。据对47个火炬项目的调查,这些项目的年销售总额已达18.34亿元,利税3.5亿元,创汇7600多万美元。
  火炬计划的有效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众多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该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39家。这批企业已明显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点。据对24家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他们的年总产值已达到47.48亿元,利税7.74亿元,创汇1.45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绍兴市委、市政府创建了总面积逾3.3平方公里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计划组织实施“火炬计划”等高科技项目100个,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0家,基本形成100个技术开发中心,1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和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3个主导产业。从1998年起,绍兴市将技术创新工作纳入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2000年市级(含县市级)达到3%,县级达到2%。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科技开发经费不足销售收入1%的,经过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可提足1%,超过1%按实列支。科技开发的投入应占项目总投资的30%以上。(王国灿 汪百江 朱昌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研讨会举行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 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和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行。中外知识产权界专家共180人参加研讨会。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姜颖和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执行理事柯克先后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姜颖局长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同时强调了我国为积极承担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所作的努力,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基本思路。柯克在报告中说,美国专利制度已有200年历史,中国政府则用了20年时间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系统,希望双方能从彼此的经验中有所收益。(科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精品大观》出版
  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金集浩商贸集团联合编纂的大型图册——《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精品大观》,最近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该图册由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辛冠洁先生主编。该图册从我国六大拍卖公司上市的3万余件拍品中,遴选出近900件上乘之作,涵盖书画、陶瓷、玉器、古籍碑帖、明清家具、鼻烟壶、竹木牙漆匏七大门类,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品位。(吴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曙光”落户气象局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我国863计划的重要成果曙光1000A并行计算机,今天起正式落户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向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购买曙光1000A并行计算机系统合同的签字仪式今天在京举行。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邓楠,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出席了签字仪式。
  自去年8月以来,国家气象中心等专家和科研人员利用这套曙光1000A并行计算机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气候模式计算和气象预报科研业务,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这套系统已在国家气象中心稳定运行了一年多。(肖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红十字会发挥救助功能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 建于1928年的北京市红十字会,今天以报告会的形式纪念建会70周年。大会宣读了名誉会长贾庆林的大会致辞。该会目前有会员66万人,基层组织4400多个。组织救护队2000多个,设立急救报告员7万多人,补充和延伸了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群众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活跃,社区有1000多名红十字志愿服务者,为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病、残及其他特殊困难者提供了生活保障。北京市红十字会有力地支援了灾区重建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海峡两岸寻亲工作,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社会团体的救助功能。(汪葆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外代表研讨中等教育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98中等教育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举行。120多位中外中学校长和教育界人士参加研讨,其中约30人来自美国、德国、瑞士等国。
  与会代表研讨的主要问题有:21世纪中等教育的目标和评价;中等教育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系;21世纪教育对中学校长的要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等教育的影响等。
  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承办。教育部和北京市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