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成就篇

  完成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建设工作成就回顾
本报记者新华社记者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6年光辉的历程,已发展成为拥有5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
回顾76年光辉历程,人们从中得出一个历史性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就不可能经受住不断变幻的国际风云的考验,也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使命,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最近,江泽民同志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完成这项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
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抓住不放,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完成千秋伟业的一项根本大计。
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伟大工程的同时,不懈地进行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另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繁重艰巨的国内建设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地看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建党72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要团结凝聚11亿多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
“关键在党”——简短四个字,力拔千斤,关系全局。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中的一个极其深刻的科学依据。
为了把党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从《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到《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的通知》,从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到制定《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从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总要求。这就是: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党的组织建设这个突出环节;注重党的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保证全党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有效地防止、克服党内的不良现象。
用伟大的理论武装全党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写到自己的旗帜上。
党的十四大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党中央提出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之后,又修订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卷。中央提出要把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随后,中央又印发了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学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辅导材料。中央连续举办了4期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研讨班,有170多人参加了脱产学习。近几年,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并亲自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等书作序。去年,中央制定了《1996年—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对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部署。县以上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要求,采取党校培训、党委中心组学习、讲师团辅导、理论研讨班等有效形式,广泛而深入地组织干部学习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至1996年底,全国参加各种形式脱产学习的干部约2100万人次,其中包括县处级以上干部约39万人次,省部级干部约1200人次。各级领导干部通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选读了第一、二卷的重点章节,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加深了理解,统一了认识,增强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正确地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了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落实。广大党员、干部把学理论、学党章与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结合起来,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思想觉悟,促进了各项实际工作。这一切,都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保证了我国“八五”计划的实现和“九五”开局的成功。
十四大以来干部理论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各级党委层层部署,积极推进;学习内容紧扣主题,不断深入;学习制度逐步建立,日趋规范。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党的宣传、组织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围绕经济建设抓党的建设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斩钉截铁,言简意赅,提出了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也为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抓党的建设,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始终放在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服务上,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工作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党的建设的加强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最有说服力的是,“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改革力度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发展最平衡、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党的建设的加强,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又为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就是这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我国农村有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它们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必须下决心、下气力抓紧抓好。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党委要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召开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并要求用3年时间将后进村党组织普遍整顿一遍。两年多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部署,以“五个好”为目标,紧紧围绕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根本任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大规模地开展以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些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党支部得到治理,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这几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级党委加大了领导力度。许多地方形成了党委结合中心任务坚持抓、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委分工负责抓、有关部门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全国县以上领导干部联系的村达10.4万个,并下派9.9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力,加快了改变后进村面貌的进程。最近几年,全国共整顿了15.2万个后进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党支部,约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21.3%。经过整顿,80%以上的后进村有了变化和进步,有些还跨入了先进行列。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995年和1996年,江泽民同志分别在长春、上海等地两次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党建工作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一份调查报告上批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今年1月,党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成立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和建设的具体指导。
为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力度,1995年,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各地进行了认真的贯彻,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6年底,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下大决心、用大力气,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的认真的考核,对不适应改革和发展形势要求的领导班子要调整充实,真正实行优胜劣汰。今年3月,中组部等四部门发出《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考核、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和目标,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预计今年内大体上能完成60%至80%的考核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十五大代表访谈录

  “银发”依旧一丝不乱
——电话采访十五大代表任仲夷
本报记者范敬宜
八十三岁高龄的任仲夷同志,这次又以集中的票数当选党的十五大正式代表。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包括我在内。
说起来,这里有个小插曲。五年前,党的十四大期间,我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任仲夷在辽宁省委、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内的政绩。当时他已七十八岁,我便想当然地把他正式代表的身份写成了“特邀代表”,被他“幽了一默”,后来不得不拐着弯儿作了补正。谁能想到,在他退下领导岗位十二年之后,我又差点发生五年前的那种失误。
我向广东省委的一位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深情地说了八个字:“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这个评价,引起我通过电话采访任仲夷的念头。不料电话里的回答还是那么幽默:“我现在快从‘银发’变成‘没发’了,真的没法接受你的采访……”
说到“银发”,其中也有一段故事。
我最初认识任仲夷,是一九七九年,正是改革的初期。当时他是辽宁省委第一书记,我是省报的普通记者。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头乌发,相貌清奇,思想解放,谈吐风趣。在以他为首的省委领导下,辽宁省的改革一时搞得有声有色,全国闻名。
不久,他就奉调广东。广东也很快打开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我再次见到他,是在一九八七年党的十三大。在人民大会堂里,我坐在远处,发现他满头乌发已变成灰白。想起一位画家为他写的诗句:“万户安居乐业日,谁知多少不眠时”,不禁潸然泪下。我想,他的一头乌发是在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操劳的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白的。
待到十四大又一次见到任仲夷时,他已满头银发。令人吃惊的是,他精神焕发,谈锋特健,对于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拥护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用了很长时间,以他特有的通俗语言,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谈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也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等等。他说,这是他退下来以后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建立和发展。在他谈话的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着他梳得一丝不乱的银发。他的思路同样是一丝不乱。那次,我写了一篇《一丝不乱的银发》,以记其事。不料他至今还对“银发”一词“耿耿于怀”。
尽管任仲夷在电话里婉谢正式采访,最后他还是向我透露一点信息:党的十四大以来,他始终在密切关注和研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经验、新问题,结论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和认识‘两只手’的关系”。他解释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同时重视两只手的作用。一只手是国家管理、行政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一只手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确运用‘看得见的手’,为的是更好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果你想看看我这几年的研究成果,我可以给你电传过去……”
看来“银发”依旧一丝不乱。难怪有人说,这些年任仲夷一直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十多年来改革的实践经验。他在改革理论研究上花的精力和作的贡献,并不亚于他在位时领导改革的实践。他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对广东省改革发展所起的作用,历时愈久,看得愈清。这恐怕就是他为什么受到广大党员、群众如此拥戴的主要原因。
谈完正题,我才想起问候:“仲夷同志,您现在身体好吗?”
电话里传来他富有幽默感的声音:“非常好。一九八三年,我动手术摘掉了胆,成了‘浑身是胆’;一九九三年,我又动手术切除了胃,成了‘无所胃(畏)惧’。哈哈……”
棒极了!这是改革者特有的乐观和旷达。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改革者也永远是年轻!


第1版(要闻)
专栏:

  根,永远扎在人民之中
——记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好专员吴成生
新华社记者刘菁胡晓梦本报记者程曦
70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依靠当地群众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怀着崇高的理想和神圣的使命感在这块红土地上奋斗、拼搏、奉献。吴成生,这位吉安地区行署副专员就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中的杰出代表。
生命的最后15个月,吴成生抱着病躯为井冈老区的经济发展忘我工作,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他对同事说:“我们这些人,身体都是国家的”
1997年2月4日,江西医学院一附院住院部。窗外飞雪,病房里凝结着几丝寒意。这是吴成生第9次住进医院。几天来他持续低烧,牙床出血不止,肝部疼痛,腹水严重。亲人们知道,他已是在生命的边缘上挣扎。吴成生躺在病床上,紧锁着眉头,深陷的眼睛盯着墙壁。妻子张惠衡忧郁地望着吴成生:他这是有心病啊!前两天,地区来人透露,赣新电视有限公司有一些职工将面临下岗。
吴成生抬了一下手,张惠衡赶忙俯身贴近他张动的嘴唇,“赣新下岗职工的事,我……有几点意见,你帮我记下来……”吴成生大口大口喘着气,断断续续讲述着。每吐一个字,蜡黄的脸上都沁出了汗珠。痛楚撕裂着亲人的心:什么时候了,他想的还是工作!
谁能想到,这几句关于下岗职工安排的意见,竟成了共产党员吴成生留下的最后遗言!两天之后,阖家团圆的除夕,吴成生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辞别了人世,终年58岁。
1995年10月26日,去外省出差近一个月的吴成生又马不停蹄赶到南昌,参加一个全省的会。他感到从未有的精疲力尽,想起昨天才答应过妻子,一开完会就去医院看看。可等不及会议结束,他就被送进了医院。
“肝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初诊结果如雷轰顶。吴成生从医生的话中隐约猜到了病情,他把自己独自关在病房里,哭了。可等同志们推门进去,吴成生转过脸来又神情自若地谈起了工作。大家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吉安地区行署秘书孙磊流着泪对记者说,从吴专员住院到去世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心一刻也没放下过工作。转院上海治疗时,药物的毒性严重侵扰着吴成生的大脑,他头晕眼眩、呕吐、没有食欲,每天只能喝点牛奶,人瘦得只剩下个骨架子。他明白留给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他要和时间赛跑!每天,吴成生稍有精神便戴上老花镜,趴在病床上一笔一画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发展老区的经济思路、对策写成信,寄给地区领导:
关于在地区机械行业中发展农业、工程、包装机械的设想;
关于地区电子工业产品方向和规模化经营的步骤……
他写写,停停,握笔的手打颤,虚脱的身体直冒冷汗,近3万字的5封长信就这样写成。一条条,一项项,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地委书记王林森捧着吴成生这封断断续续写成的长达18页的信,双手止不住颤抖,敬佩和痛惜之情油然而生:这分明是吴成生以身躯作纸、鲜血为墨写下的,字里行间浸透着他迫切希望老区经济发展的殷殷之情,铭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看到无情的病魔吞噬着吴成生的最后生命,有人劝他:老吴,多休息,别管工作了;工作是国家的,身体是自己的呀!吴成生摆摆手说:我们这些人,身体都是国家的。
在吴成生家里,我们看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是去世前两个月,他在吉安火车站建设工地留下的身影。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当时陪同他的地区交通局副局长朱为杰总是泪眼朦胧:
1996年11月25日,秋风带上了些寒意。别人还穿着薄西装,吴成生却裹上了厚厚的长风衣,戴上了一顶呢帽。
为了京九铁路配套工程顺利完工,吉安火车站正在加紧施工。连续几天受低烧煎熬的吴成生沿着火车站主体工程走了一圈,边看边问工程进度。他靠在工棚上和大家交谈,那是他实在迈不动脚了。照片上,他的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那是他需要把手握成拳头按压住肝部,遏制疼痛,又不想让别人察觉。就这样,他以非凡的毅力强忍着,在工地上坚持了50分钟,才被送回医院。这一天,离他去世只有两个月零11天。
今年1月吴成生转院南昌治疗。一天,妻子张惠衡从外面回到病房门口,听到里面传出“第五点意见……”她心头一惊:这熟悉、沉稳的声音自己很久都没听到了呀。这个月吴成生一直嗓子说不出话,今天怎么了?她推门一看,病床边站了一圈来谈工作的人……对事业的眷恋和赤诚,支撑着吴成生战胜病痛。
在入党志愿书中,吴成生曾这样写道:“我向党保证,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都坚定地跟党走。只要党需要,我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吴成生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70年代,吴成生得知吉安缺少科技人员,毅然从武汉来到这里,把青春和热情献给了革命老区。他对家人说:“我们不能爱一个地方才去一个地方,而要去一个地方就爱一个地方”
躺在病榻上,吴成生想念井冈山,惦记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父老乡亲。他对身边的同志说,“井冈山的家业要靠几辈人去奋斗,我们不能再把落后留给下一代。吉安的事我不能件件都办好,但努力去干,总要干好一两件。”
1970年11月,武汉9名青年科技人员在井冈山下安家落户,带队的正是吴成生。这一年,是吴成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
吴成生的家乡在江西上饶,1963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7年后热工所因故解散,北京、天津一些单位向吴成生发出了邀请。
但是,吴成生选择了井冈山。
初到吉安,生活环境的艰苦是没料到的。没有房子,吴成生和妻子分住在各自单位的集体宿舍。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1978年吴成生建起了江西第一家热处理专业厂。也是这一年,他成为江西首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1991年刚刚上任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吴成生,马不停蹄在全地区考察了一个多月。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吴成生对地区生产布局有了清晰的思路,他设计了沿京九线主攻电子、食品、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四大支柱产业的经济蓝图。
有了蓝图,还必须有好项目。1993年吴成生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与昔日的老师、同学相见,吴成生顾不上多谈这些年自己的波折,他摊出地区工业的20多个课题,向大家描绘起井冈山的壮美、井冈山的蓝图。教授们被打动了。这一年,18名清华教授带着24项技术成果来到井冈山,签订正式技术合作合同20项、意向合同100项。
井冈山脚下有家三线厂,原有产品下马后,厂里走得只剩下74人。吴成生反复跑这家濒临倒闭的厂子,果断决定上电子项目,作为地区发展电子工业的基地。1986年精通德语的吴成生到原西德学习生产线技术,回国时正是春节前夕,他顾不上回家,腊月二十九还跑到电子工业部申报立项。如今,这家600人的井冈山电子材料厂年生产铜套管400多吨。在吴成生的规划下,吉安地区的电子工业占据江西三分之一的天下。
担任地区行署副专员6年中,吴成生亲自审查了300多个项目,为吉安争取来10多亿的外来资金。
吴成生的书桌抽屉里,压着一封1978年元旦一位老朋友写来的信。信中说,北京的水电部核电局想借调吴成生去工作。老朋友让他快向单位“表明态度,力争回到北京”。可直到吴成生病逝,他妻子整理遗物时才发现这封信。吴成生懂英、俄、德、法、日5国外语,他的一些老同学为他联系好了外地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可他却放弃个人搞科研出成果的机会,把根深深扎在井冈山的红土地。他说:“我们不能爱一个地方才去一个地方,而要去一个地方就爱一个地方。”
在吴成生看来,自己既然留在了老区,就要对得起老区人民,就要实实在在为他们干点工作,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数字游戏,对上对下都要负责。一位新上任的领导找吴成生谈工作,吴成生把当时地区工业亏损的数字一一亮了出来。他说:“宁肯不要这顶帽子,也不浮夸虚报。”
扎扎实实为老区干些有益的事情是吴成生对自己的要求。他的同事说,吴成生干工作不是为了当官,当领导干部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对群众的疾苦,吴成生时时记挂在心;对自己的生活,他总是淡泊超然,两袖清风。他说:“艰苦奋斗,就是我们井冈山的形象”
1994年,吉安地方修建的向吉铁路移交给京九铁路管理后,向吉铁路原来招收的460名工人的安置发生了困难。吴成生对此坐卧不安。
一天晚上,吴成生得知有关部门第二天在南昌开京九铁路建设会,便叫上司机,深夜12点往南昌赶。会上,吴成生情真意切摆出问题,请求将这些人妥善安置,这一年,他8次跑有关部门,一次次协商工人的安排。现在,460名工人重新走上岗位。
说起吴成生,井冈山市经委干部单守义热泪纵横:是吴专员救了我妻子一命啊!1994年,单守义患心脏病的妻子上北京动过手术后不久,病情转化成心包缩窄,生命再次面临死神威胁。单守义的妻子在集体企业工作,为了治病,经济上已捉襟见肘。绝望中单守义想起了曾有一面之交的吴成生。吴成生想到在地区医院手术又及时花费也少,就当即与地区医院联系。得知院里有设备但没人能做这种手术,吴成生立即布置医院去南昌请来两个医生。9月13日,南昌的医生在地区医院为病人成功施行了手术。单守义的妻子救过来了,一家人怎不感激恩人吴成生!
吴成生可以为素不相识的460名工人的工作奔走,可以把一个普通职工的困境记挂在心,却从不给自己的亲人走关系。吴成生的外甥女跟在自己身边10多年,一直在樟脑厂当工人。这几年厂里半停产,效益不好。外甥女想调换单位,可当舅舅的却劝说:你要一走,别人也想走。人心散了,厂里不是雪上加霜吗?
吴成生是个有强烈改革开拓意识的领导,同时保持着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好作风。吉安行署办公室负责财务报账的同志,送给吴成生一个雅号“18级干部”。那是她们发现吴成生好几次出差北京、南昌,住的恰恰都是18元一晚的招待所。
在南昌市育新路的小巷深处,我们找到了那家每宿18元、内外已显破旧的省供销社招待所——这是1990年到1995年吴成生出差南昌常住的地方。房间里4张木板床占满了空间,桌上一台黑白电视,不带卫生间。他对同来的同志说,这里离省政府近,我们办事方便。
吴成生有一句口头禅:“我们是老区的,发展不容易。能省一点算一点。”和吴成生出过差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不”:不住高级宾馆,不打出租车,不大吃大喝。有人开玩笑问,住得太差了会不会影响吉安的形象?吴成生一本正经地说:“形象?艰苦奋斗就是我们井冈山的形象!”
吴成生对自己就是这样苛刻,而对他人却乐于慷慨解囊。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见了一张希望工程捐款卡,还有发自江西省永丰县古县乡中心小学和珠溪完小的两封信。信中孩子们写着:“我向您敬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队礼。”
吴成生当副专员6年,一直住在昏暗潮湿的老楼的一层。他在经委工作时,单位盖了三幢新房,可每次吴成生都说“有地方住就行了,让困难的同志搬进去”;他当计委主任时,建房12套,他又倡导“领导不分房,先让给困难的职工”。
1996年吴成生在上海住院期间,为了感谢他对赣新电视有限公司的关心,公司汇了6万元到吉安驻上海办事处,以支付吴成生部分治病费用。吴成生知道了,反复交待妻子:“这笔钱决不能用,我们不能增加企业的负担。”吴成生去世后,他的妻子找到赣新领导说:“听说这笔钱还留在办事处,你无论如何要收回去。这是老吴最后的心愿,不然他会去得不安啊!”
春蚕到死丝方尽。勤政为民的好专员吴成生无私的情怀,震撼着460万井冈儿女的心。井冈呜咽,呼唤着吴成生的名字;杜鹃啼血,映衬着吴成生的赤诚。吴成生走了,但他关心、奔走的一个个项目、一座座企业在快速地建设发展,它们像一座座矗立的丰碑,铭刻下这位人民好公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责任义务奉献
本报评论员
怎样认识我们手中的权力,使用手中的权力?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为人民掌好权?井冈赤子吴成生以自己的实践作出了回答。
权力在吴成生那里,是一种责任。我们手里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要我们做什么,就为他们做什么。肩负这种责任,尽八分九分力不行,必须拿出全部力气。吴成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牢记着这种神圣的责任,履行着这种神圣的责任。
权力在吴成生那里,是一种义务。只要是人民群众的事,人民需要,都要去办,而且要办好,尽快办好。不能拖延,不能推诿,更不能讲价钱。不图名利,不求回报,只求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公仆的称号。吴成生正是在履行这种义务中,展示了人民公仆的高风亮节,展示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
权力在吴成生那里,是一种奉献。共产党人的价值,在于我们为党为人民拿出了多少,而不是拿回来多少。入党,是为奋斗;掌权,是为奉献。不该得到的,决不伸手;应该得到的,也力求少取。人民公仆“身体都是国家的”,岂有心思计较身外之物的多寡?“只要党需要,我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吴成生的奉献歌,是用生命、用共产党人的真诚谱写的。
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吴成生就是榜样。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成生就是楷模。什么叫人民的公仆?吴成生就是典范。在吴成生前后左右,有成千上万个优秀公仆。但也不可否认,在掌权人中,也有一些人,人民群众是不满意的。权力在他们眼里,不是责任而是占有,不是义务而是享受,不是奉献而是索取。他们将自己的权力范围视为作威作福的地盘,将职务视为养尊处优的资格,长此以往,权力就会在这些人手里变味。在学习吴成生的过程中,这些同志应该尽快醒悟。
吴成生生前说过:“吉安的事我不能件件都办好,但努力去干,总要干好一两件。”如果我们的干部都像吴成生那样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样去奉献和奋斗,那样去干好一两件事,我们的事业会有怎样的进步啊!


第1版(要闻)
专栏:党代表风采录

  王静侠——无怨无悔朝前走
本报记者贾建舟刘磊
三句话不离本行。见到山东省新选出的党的十五大代表、济南成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操作辅导员王静侠时,她自然把话题集中到了纺织行业上。
王静侠今年36岁。自她17岁顶替母亲进厂当上纺织女工至今,经历了我国纺织行业由兴盛火红到多年持续低谷运行的过程。活计少、效益低,青年工人学技术的热情也因此明显下降。每每看到这些,王静侠的心像针扎一样的疼痛。她便时常开导那些青年工人说:“国家离不开纺织,人民生活需要纺织,越是在眼下这种困难时期,我们越应练好技术,为国家为企业分忧解愁。”在她的言传身带下,又点燃起青年工人学技术的热情。近几年来,她和公司技术操作辅导组一起,先后培养出400多名新工人,这些人如今大多成为生产骨干,有的成了技术操作能手。
尽管目前纺织行业还不景气,但王静侠对这一行情有独钟,对她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她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随着改革的深入,纺织行业是会走出低谷的。
20年来,王静侠辛勤劳作,赢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成为“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当她得知自己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时,欣喜之余更多的是一份平静。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王静侠十分谦虚地说:“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时候,社会从未忘记我们,这些荣誉不只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全体纺织工人的,我会以加倍的付出来报答社会的关怀!”
当问及王静侠即将出席党的十五大的心境时,她不假思索地说:“姐妹们托我给大会捎上这样三句话:一是盼有关部门给纺织行业更多的关注,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二是盼有关部门加大养老保险的力度,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三是盼有关部门拿出可行的政策,缩小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祝贺我国同圣卢西亚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圣卢西亚政府通过友好谈判,决定自1997年9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在对外关系中,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愿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政府支持圣卢西亚政府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圣卢西亚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圣卢西亚政府这一原则立场表示赞赏。
圣卢西亚是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部的一个岛国。圣卢西亚政府努力发展国家经济,取得显著成绩;对外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支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和圣卢西亚两国在建交的同时,还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我们相信,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塞上明珠”——沙湖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境内的沙湖,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万亩湖水如海,5000亩柔沙似绸,水面苇丛如画。这里毗邻银川、石嘴山两市,交通方便,经过几年来的开发,现已成为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被人们誉为塞上明珠。
下左图:骑上沙漠之“舟”,另有一番情趣。
下右图:沙湖天然浴场。 本报记者 杨文道 吴杰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