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编者的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做好基层工作,需要大家都来理解、关心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基层领导工作系列谈”文章,题目是:《抓“两手”》、《树形象》、《办实事》、《谈“依靠”》、《说真话》、《出政绩》、《讲“苦衷”》。我们将陆续发表,以献给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广大基层工作者,并希冀引起读者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共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在基层更好地落实。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抓“两手”
——基层领导工作系列谈之一
董凤基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近年来基层干部听得最多、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两手抓”说说简单,摆个花架子、做点表面文章也不难,而要真正抓出两个“硬”字来,很不容易。那么,唯其难,就可以不抓吗?当然不行!怎么抓呢?总结一些基层单位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着眼于端正思想认识,提高“两手抓”的自觉性。对“两手抓”,说起来都“极为重视”;可是认真分析一些单位“一手软”的原因,第一位的,往往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基层干部的思想深处,仍然认为“‘两手抓’是从全局高度提出的要求;工厂农村就是搞物质生产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把基层与全局割裂开来了,把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割裂开来了,也混淆了不同社会基层领导职能的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老板的确没有抓职工“精神文明”的职责。资产阶级本性决定他“只管赚钱,不管别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基层单位具有“全局性”特点:一是说,它是全国大局中的一个局部,它的任何发展变化必须服从于、有利于大局的发展,不能离开大局的要求自行其是;二是说,它本身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全局,基层领导必须有大局领导的一般观念和原则,其中就包含着“两手抓”的要求。“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各级领导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坚持“两手抓”的目的性。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领导工作要围绕着“人”来进行。抓物质文明建设,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抓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直接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抓得硬不硬,归根到底,要看人的综合素质有没有明显提高。有的人一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热衷于大兴土木,建“形象工程”。这样做,看起来力度很大,“硬件”很硬,可是认真评价起来,“一手软”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花了这么多钱,怎么还‘软’呢?”原因在于没有抓到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关键。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没有投入,但是一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否则还是硬不起来。
着眼于两手协调发展,体现“两手抓”的功利性。“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功利性自不待言。一般地说,衣食足、仓廪实,然后才知荣辱。只有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其实,抓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具有社会主义的功利性。对这一点,有些基层干部看不清楚,以为抓精神文明建设“耽误功夫,影响生产”。实际并非如此。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看,人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怎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呢?是通过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世界银行的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百分之九。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看,在我国,“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创造了石油生产的奇迹。当前,我国一些企业面临不少困难,但由于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事实说明,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搞不好;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干部,是不明智的干部。“两手抓”不是两手分开去抓,而是要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彼此协调,共同发展。
着眼于榜样示范作用,增强“两手抓”的带动性。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孔繁森,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又升华了多少人的思想。在基层单位,榜样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但是,一般地说,这个榜样不是别人,而是基层干部自己。干部自己的精神高尚,品德优良,就会成为群众的表率,无须天天号召,群众也会自动地向你学习。从自己抓起,是“两手抓”的有效方法。
“两手抓”,不仅是党对基层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基层干部应该掌握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的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抓“两手”的意识和艺术,搞好基层工作就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了。
  编者的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基础。做好基层工作,需要大家都来理解、关心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基层领导工作系列谈”文章,题目是:《抓“两手”》、《树形象》、《办实事》、《谈“依靠”》、《说真话》、《出政绩》、《讲“苦衷”》。我们将陆续发表,以献给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广大基层工作者,并希冀引起读者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共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在基层更好地落实。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关于创建文明行业的思考
赵家田姚保国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创建活动之一,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80年代初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到“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再到以创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和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窗口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都有力地影响和带动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行业文明作为反映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其次,这是“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的需要。窗口行业的服务工作,直接面向群众,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都与一些基层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密切相关。如果一个行业的文明服务搞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还会波及到其它行业的服务质量,以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把“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作为创建行业文明活动的灵魂和根本,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行各业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
再次,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恶劣的服务态度伤害客户,也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要使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取得实效,除了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外,还必须努力探索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内在规律,采取措施,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为此,要着力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把两个文明建设寓于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是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就一定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由于众多行业是物质生产部门,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部门,因而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共同载体,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是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更要重操作,重规范。大量事实表明,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必须把规范职工的一言一行作为行业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从应该做也能够做的事情抓起,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职业行为的养成。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职工行为规范,做到言行有遵循、管理有依据、考核有标准,把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习惯养成融为一体。通过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服务守则和工作机制,促使广大职工都能够按规范要求提供良好的服务,以保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蓬勃健康地开展下去。
三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各企业在从事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时,必须以企业文化作为载体,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企业凝聚力,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提炼出具有职业特点的行业文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注意厂区、厂貌的建设,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精神的培养,为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是在培养典型上下功夫。培养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激励人们追求进步,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培养先进典型时,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先进典型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工作技能和高尚的人格力量以外,还要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使大家感觉到可敬、可信、可比、可学。在此基础上,先进典型还必须由个体向群体发展,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先进典型代表。
五是抓住热点问题开展活动。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不仅蕴藏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热情,而且富有创造精神。只有抓住热点问题,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才能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和帮助职工群众从文明用语、礼貌待客、规范服务做起,培养职业感情,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创建文明行业的巨大合力。


第9版(理论)
专栏:

  《开放经济学》简评
萧体焕
马伯钧撰著的《开放经济学》一书,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考查“开放经济”这个范畴着手,提出开放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开放经济生产总过程及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开放经济的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该书共分三篇,第一篇研究开放的世界,第二篇研究开放经济生产总过程,第三篇研究开放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该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开放经济中的有关问题,对学术界一些有关争议问题讲述了自己的见解。该书的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有助于读者正确地认识、评价和指导开放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9版(理论)
专栏:

  《信息经济学》简介
沈禄赓
罗贵权撰著的《信息经济学》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特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该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信息产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把握建立有中国特色信息经济学的正确方向。二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该书紧密结合我国的信息产业、市场经济的实际,分别阐述了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现实性。三是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不少观点对于启发思路,制定政策,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商品、培植信息市场,具有一定的价值。四是构思编排结构比较合理。


第9版(理论)
专栏:

  积极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多吉才让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帮助城乡居民解决生活困难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也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城镇有1000多万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难;农村有58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灾民、五保户、孤老病残人员需要救助和扶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大大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但市场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在市场的作用下,有的企业破产、一些工人失业,以及贫富差距等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和集体企业包揽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和救济等社会保障职能,使企业包袱日益加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而改革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克服市场的负面影响,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保护社会弱者,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改革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6个方面。社会保险不仅有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限,而且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保险费;优抚保障有特定的对象;社会救济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制度,有效地弥补了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所不能解决的贫困问题。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着救济范围窄,救济标准低,工作随意性大等弊病,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使之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迈出重要步伐,真正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关心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和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较好地解决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可以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这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我国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具备了基本条件:一是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逐步提高,为解决城乡居民生活困难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城乡开展了社会救济和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摸索出一套办法,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全国已有206个城市和300多个县建立了这项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成功经验;四是这项工作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拥护和欢迎。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标准适当,广辟资金渠道,精心组织,在全国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这项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党和政府的根本职责,不仅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而且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需要研究和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在本世纪末,我国要建立适用于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要把握和解决好以下问题:
关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保障基本生活。现阶段社会救济只能保障贫困人口最低层次的需要,使之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做,既受制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是为了抑制因社会救济标准过高可能带来的负作用,有利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是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公民因各种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请求政府给予物质帮助,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对社会救济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城乡有别。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城市与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有所区别。农村要从实际出发,在救济对象、救济方式、资金来源等方面符合农村实际。四是统一规范与分散决策相结合。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项在全国实施的制度,在基本原则、保障对象、实施范围、操作程序、管理体制上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坚持形式多样,标准有别,分级管理,分层决策,不搞一刀切。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贫困者最低生活水平,因而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要本着既要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勤奋工作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调查研究、分析测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保障标准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起步阶段就低不就高,贫困地区不要向发达地区盲目攀比;二是对优抚对象、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予以适当倾斜;三是要实行动态管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和提高标准。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经费的来源。经费问题是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目前一些地方筹集经费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由地方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级负担,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另一种办法是各方出力,财政保底。即传统救济对象和家庭无在职人员的困难户由民政部门负责;家庭有在职人员的,首先由所在单位负责补助,单位解决有困难的,由当地上级主管部门调剂解决,主管部门仍解决不了的由财政兜底。上述办法中,第一种方式是比较理想的。这种方式将过去由企业负责救济的对象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后一种方式作为一个过渡模式也是可行的,今后应逐步加以完善。农村的做法是地方各级财政与村集体经济按一定比例分担。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适用于城乡全体居民的一项保障制度。凡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都属于保障对象。当前主要是以下四类人员: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二是失业保险期满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三是家庭中有在职人员,但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退休金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四是因天灾人祸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居(村)民。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政策规定的特殊保障对象。第一类属于传统的救济对象,后三类属于新增的社会救济对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后三类救济对象会有所增加,逐步成为最低生活保障的主体。当然,扩大救济范围和保障对象,也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
关于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社会困难人员进行救济,是解决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的重要措施。但贫困居民的困难往往是多方面的,仅靠有限的救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要拓宽思路,既要安排资金和实物救济,又要帮助贫困居民开拓生产门路,提高生产技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首先要与实施再就业工程、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提高保障对象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能力,增加其收入;其次要与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建立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相结合;第三要与社会上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相结合,解决他们在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
关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牵涉面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主管社会救济工作的职能部门,理所当然要担起自己的责任,但单靠民政部门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必须依靠财政、统计、物价、劳动、工会、教育、粮食、卫生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在具体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挥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和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基层工会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坚持“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助”的管理体制。为了使工作高起点、规范化,起步阶段就要注重建章立制,完善操作程序,严格把握保障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统计等环节,尤其要坚持“平等、公开、民主”的原则,做到保障对象公开、保障标准公开、保障资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救济对象享有的合法权益。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然前一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任务仍很艰巨,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就一定能使这项工作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