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造福于亿万儿童
陈伯吹
时在一九八五年盛夏,我应邀参加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会议地点在气候宜人的滨海城市大连。与会者借宿于一所师范学校有上下铺的学生宿舍内。会议的简朴、务实很使我感动。听说学会成立不久便白手起家接办了《文学少年》杂志,又举办每两年一度的全省儿童文学评奖。
近几年的报刊评论,时有关于辽宁儿童文学的好评,诸如“八九十年代之交,辽宁异军崛起”,“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老中青作家群体”之类的评价。辽宁儿童文学成绩斐然。
一九九五年暮秋间,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于沪上召开,会议间歇,辽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赵郁秀送给我他们学会工作简报,活动颇多,经费一律自筹,悉知在筚路蓝缕中奋进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重在扶植新人,且屡屡获奖;被称为“东北小虎队”的青年作家群,在艰苦条件下的闯劲和坚韧的求索,确实令人赞叹。
于此我想,地处东北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令人注目”,有此佳绩,实非偶然。
如今,以富有地方色彩的“棒槌鸟”命名的儿童文学丛书又将出版了,丛书的宗旨是:在辽宁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之际,继续大力奖掖和扶植创作新人。这正是当今繁荣文学创作之最需。
出版儿童文学丛书,囊括各地作者的创作成果,我所见者为数虽不多,然也有数种。但以一套丛书展示一省之青年创作群体的新姿和实力者,则“棒槌鸟”丛书恐怕是仅见或首见的了。故我九十有二高龄,虽已搁笔,但此酷暑之际,汗流浃背也愿为之作序。
目前出书难有目共睹,人们为之扼腕叹息。沈阳出版社却以一“新社、小社”之力,毅然承担起这套难有“经济效益”的纯文学丛书之出版任务,实为功德无量之举。
辽宁儿童文学创作界与出版界坚持不懈的努力,其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佩。
期望能有更多的展示各自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儿童文学丛书面世。这不仅是作者之福,少年儿童读者之福,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之福!


第12版(副刊)
专栏:八一颂征文

  永恒的军号
田牧
看这军号上的颗颗弹孔
看这烫黑了的划痕道道
你就会知道啊
你就会知道——
它曾经历过多少战争的风暴!
沉思的徐风
频频拂动它烧焦的号穗
那灼热的赤色
把我带进,当年
那一片硝烟战火的燃烧……
那号手,生命熔铸于军号的铜质
灰色八角帽的红星在火光中闪耀
他把意志和力量鼓满号筒
他把仇恨和怒火喷出号筒
向敌人,发出惊魂裂胆的声声长啸
冲锋号拔着高音,一次次
掀起闪电般迅猛冲击的大潮
敌人的火力,终于被压倒
最后一个碉堡眼看就要拿下
突然,一枚流弹穿过他的额角
当胜利的红旗
插上战地最高的山包
他的身体已经浴在血泊里
然而,他的手
还紧紧地,握着这把军号……
如今,他那血色的指纹
还深深地在号柄上按着
他用号音奏响的那支英雄的乐章
在我们共和国的壮丽史诗里
依然,荡气回肠——响彻云霄!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文化馆)


第12版(副刊)
专栏:八一颂

  庆收回香港
——为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题
张爱萍
恨百年屈辱,
惊沧桑变幻。
雪耻扬国威,
固疆明珠灿。


第12版(副刊)
专栏:八一颂征文

  为晚霞而歌
曹慧民李光
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摄制的电视纪录片《火红的晚霞》,以“晚霞”这一意象为喻体,热情讴歌了一大批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离休老干部壮心不已,无私奉献的光辉风采。它不仅写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也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这支冲出云层,从天边一簇晚霞中飘飞出来的壮歌,一下子把老人们、年轻人、孩子们吸引到了电视机旁。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从那闪动的画面上,读出了壮美,读出了崇高,心灵因之产生共鸣、振奋!
一日之内,日出日落。日出而“江花红万里”,日落而“为霞尚满天”。古人唱晚,常以哀婉、悱恻打动人心,留下不少传世的名篇佳作。该片的编导者们也唱晚,唱人生之晚,却从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壮美。你看天边那簇晚霞,曾经也是朝阳,在她将全部光热释放出来之后,便悄然隐落,屏尽力气,把最后的光彩与美丽撒向人间。当画面上出现红军战士冒着弹雨硝烟,爬越铁索桥的情景时,片中传来动人的主题歌:“天上的太阳有升有降,啊,不变的是那无私的释放,释放生命的能量。”此时,一股很强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顷刻间浸透了我们的灵魂。
在浩渺的宇宙和广阔的生活中,美好动人的东西,常常转瞬即逝。这一闪为时虽短,却光彩照人,其中蕴含了无限的伟力和深邃的启迪。编导者们让晚霞的自然之美和老战士的精神之美融会,紧扣老战士壮心不已、无私奉献这一主题,满怀激情地礼赞“本色”的火红。在这里,老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附丽于“晚霞”得以寄托,“晚霞”这一意象又因这一思想点化而得以升华。
《火红的晚霞》第一次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将镜头摇向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离休干部休养所。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个特殊的“营区”。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是悲哀的,有了英雄不懂得敬重,也是悲哀的。在这些老战士为了中国革命的事业奋斗了大半生以后,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们。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和照顾。人们懂得,让这些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正是为了让他们的光和热得以拓展,让人类的一种宝贵精神得以延续。
因此,我们看到,在干休所静谧安适的氛围中,也有悲壮与牺牲。林正书、徐会堂、蒋国龙等一批老干部工作者,全心全意、鞠躬尽瘁,他们的无私奉献,让人们联想到这是大地对“晚霞”的回报,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人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到了“大地”的无私,“晚霞”的壮美!
《火红的晚霞》分上下两篇。如果诗意地去诠释,上篇可谓:大地恩情;下篇可谓:晚霞情怀。作为“英雄的颂歌”,下篇让人们更多呼吸到了英雄的气息。它从另一个领域,另一个生命阶段,展现了老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
在五台山区,“农机八路”张玉楼,担当义务修理工十七年。在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战斗了三十年的老八路庞龙,离休后毅然回乡,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在滹沱河畔,老红军刘九令带领全家人,在干旱的荒滩上,建起了两万多亩果园,乡亲们亲切的称那里为“红军果园”。还有古稀之年戴上博士帽的谭培福;笔耕不辍,用心血撰写回忆录的高玉宝;义务创办油墨厂,自己分文不取的于建祥……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透过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画面,红军本色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看到此,我们不禁感叹:那一缕晚霞何其美啊!
一位战士看过此片后写信给解放军报社诉说心声:“《火红的晚霞》是对革命者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的最好注释。以前,我自以为很了解我们的前辈和英雄,其实,这部大书我们要用一生一世去读!”
一位干休所的老干部打电话给电视台说:“感谢你们播放了这部好片子。它告诉我们,在今天,保持红军的本色是多么至关重要。这是一部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质食粮!是一首高亢的正气歌!”
随着《火红的晚霞》的播放,它还会在亿万观众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去探寻他们心灵的振奋,去巡视他们目光和神情里的激昂。可以这样坚信,在火红晚霞的照临下,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朝阳!(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苑逸话

  李青和百柳诗
葛磊
河南省新野县日前在文物普查中,于该县上港乡赵港学校发现《百柳诗》碑一通。
诗碑为卧碑,青石质,宽二百一十六点六厘米,高七十四点六厘米。右上角刻“百柳诗”三字,左上角刻有“大清宣统三年八月”的字样。碑文内容为明清之际李青所写的柳诗百首,每首诗题、文完整,均为七绝。碑文后有跋为:“公讳青,字山子,生于明清鼎革之际,隐居不仕,著百柳诗,今将百柳诗刻于此石。”
李青,新野城北二十五里霞雾溪村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公元一六二六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李青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年少时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十五岁时便考中了秀才,被誉为神童。可是当时由于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王朝,满清乘机入主北京,具有忠君爱国正统思想的李青便远离家乡,投身到南明将领左良玉部下,参加抗清复明活动。不久左良玉抗清败亡,李青失去了复明的希望,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归乡后“田园尽芜,贫甚,种柳蔓荆山下,甘贫读书,每读书行吟会意处则狂呼起舞,或问曰:人尽喜花,何子独爱柳乎?公答曰:‘爱其早发后凋,能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耳。’”(《新野乾隆十九年县志·山子传》)
李青爱柳,一方面是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影响,百柳诗中有一首《陶潜柳》道出其中三昧:“能开清眼辨愚贤,自不托根向世尘;人中识得陶元亮,五柳名高百代传。”另一方面他以柳明志,即也要像柳那样“早发后凋”、“以柔弱之姿遏抑东风”,与清廷作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可以从他的《索柳》、《深绿柳》等诗中看出端倪:
索柳:名园看柳正春晴,魂梦于今仍听莺;愿分数本插溪上,少遏东风游荡情。
深绿柳:诗歌彩绿至今闻,曾见娇姿上柳云;为染宫袍添色重,浓妆不是媚东君。
事实也正是这样,李青除在明末考中秀才外,以后便没有参加清廷组织的科举考试,其间李青曾写过两副对联,其一为柳烟草堂联:事到可传皆为癖,人非有品不能贫。
其二为自题碑联:感慨独悲我是我非须有辨,疏狂自放人怜人笑总无关。从中可以看出李青的处世态度和当时的心境。
李青一生留下四本诗集:《柳烟集》、《看花吟》、《雪鸿爪》、《百柳诗》,由于种种原因,《柳烟集》等已不复见到,《百柳诗》赖诗碑得以保存。诗碑上的一百首七绝,全部为李青咏柳、赞柳、叹柳之作,或借景生情,或状物言志,洋洋大观,写尽柳之传说佳话,描尽柳之风情百态。
百柳诗语句清新,意境高远,寓有哲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朴素淡泊,有的宁静致远,有的则热情奔放。单写柳一种事物就有诗百首之多,足见作者学识之渊博,才思之敏捷,爱柳喜柳之深情,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恐怕是不多见的吧!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视研究工作的一大突破
——创办《精品赏析》的思考
王录
一九九七年一月三十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赏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第九演播室举行。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演播室天幕上“精品赏析”四个大字鲜艳夺目,电视墙上播放着《邓》片的精彩段落。在赵忠祥妙趣横生的主持下,该片的主创人员阐释着拍摄追求和创作心得,电视理论专家评析着艺术成就和探索价值,一些观众还不时地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整个演播大厅沉浸在既生动活泼又有浓郁学术气息的氛围之中。这就是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精品赏析》活动的开篇之作。
随后,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又相继举办了《’97春节联欢晚会》、大型电视专题片《科技兴国》、大型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春秋篇》、《车间主任》、电视“心连心”艺术团的慰问演出活动等节目的赏析活动,引起了台内外的强烈反响。
这种反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在《精品赏析》开办前言上有这样的话:“它是精品林中的一块空地,在辛勤劳作之余,各路电视英豪及专家学者汇聚到这里,相互诉说耕耘的艰难、收获的喜悦。”也就是说,《精品赏析》是为电视从业人员而开办的,专业性、学术性是它的定位。由于受众面的狭窄,我们曾为它的前途担心。没想到它一开办,影响力度就突破了原有的对象,产生了广泛的效应。这已经再好不过地证明了《精品赏析》创办的意义和价值——“用电视手段研究电视”的新思路开始付诸实施了。这表现在:
一、突破了传统的电视研究工作思路。我国的电视理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许多研究与四十多年电视事业的实践经验结合得不太紧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用电视手段研究电视”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从电视事业发展的要求出发,牢牢把握住电视传播的基本特点,强调电视理论研究要与我国的电视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要把研究重点定在电视节目上,定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从而能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掌握电视制作和电视传播的内在规律,赋予电视理论以形象鲜活、内容翔实的活力,逐步改变电视理论滞后于电视制作的现状,达成研究与创作的基本同步,满足电视制作者“理论滋润灵感”的要求。
二、突破了单一的电视研究手段。我们过去沿袭的电视研究方法一般是写文章或开研讨会,直到去年有人提出“把电视手段引进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一主张以后,“用电视手段研究电视”的思路才在我们头脑里逐渐清晰起来,并得到了台领导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半年多时间的《精品赏析》活动,我们体会到,“用电视手段研究电视”这一主张对我们的工作促进很大,它能变间接研究为直接参与,能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电视创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电视创作过程的内在要求,不是空对空,而是实打实地触及到了研究对象的本质;它开拓了电视研究的新领域、新路子。这说明,电视理论研究成果也能表现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电视画面,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术语和逻辑论证;它扩大了电视理论研究成果的接受面,使电视研究成为专家学者、电视创作者及电视观众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其研究成果也为他们所共享,从而使电视研究少了一份学究气,多了一份生命力。
“以电视手段研究电视”的第三种意义在于促进了电视精品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为推动电视精品战略的实施助了一臂之力。邓小平同志说过:“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因此,自接受《精品赏析》任务伊始,我们就自觉地把这一活动摆在了实施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赏析已有的精品,是为了创作新的精品”。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每次《精品赏析》活动,我们都要请来国内知名的学者专家、电视编导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从大量电视节目中挑选出具有较好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引起了广泛社会反响的作品作为我们赏析的对象,认真分析它的思想价值,研讨其艺术特色,悉心体会它的创作甘苦,理智地评价其社会效应,并从中找出对电视制作及我国电视事业有借鉴和促进作用的价值所在。
《精品赏析》从开办到现在已过半年,在这半年的摸索中,我们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碰到了许多困难,有成功,也有不足。
我们仍然要引用《精品赏析》开办前言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精品赏析》也许只是电视精品园中一片刚刚绽露的新芽,尽管弱小稚嫩,却能预示着一个百花争妍的新春正扑面而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百所院校喜获珍藏版VCD
享有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之誉的“旋转舞台”,日前将中国电视服务总公司出版的“中外名家名作系列”的镀金VCD珍藏版一百套,赠送给全国一百所大中小学,让学生们受到美的熏陶,让高雅艺术在大中小学中普及。
“中外名家名作系列”共二十一期,是“旋转舞台”一年来推出的节目。它系统介绍了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聂耳、冼星海、施光南等在内的十七位中外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节目制作历时一年,摄制组足迹遍及国内二十几个省市,并赴奥地利、俄罗斯等国拍摄,每一集作品都追求格调高雅,制作精良,形式新颖。现在“旋转舞台”的导演们又马不停蹄地分赴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东等地,开始了下一系列“江、河、湖、海”的摄制,他们力争拿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绚丽的画卷恢宏的史诗
江英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十二集军事历史文献电视专题片《使命》,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部专题片由中央军委刘华清副主席担任总顾问并题写片名。本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影视资料,全面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十年来的光辉发展历程。全片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是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的影视佳作,是对全军官兵和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新作。
这部专题片以历史顺序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全方位展现了人民军队自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诞生以后,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大量史实雄辩地说明,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是为民族独立、解放、振兴、富强而浴血奋战、牺牲奉献的七十年;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七十年。这七十年,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宏伟画卷,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
这部专题片突出反映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统帅为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片中以大量史实说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缔造了人民军队,领导人民军队与全国人民一道夺取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并指导我军走上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完成了人民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领导我军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军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旗帜,规划跨世纪发展的蓝图,率领人民军队昂首阔步跨向新世纪。
这部专题片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七十年来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指出: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今天这样强大的阵容,归根结底,在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
这部电视专题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片中荟萃了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影视资料的精华,其中早期纪录片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发展历程影视资料、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各个方面影视资料均十分珍贵。全片结构流畅,构思巧妙,笔触凝练,富于史诗性和哲理性。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型电视片《共和国之魂》拍成
为纪念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江西有线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厅、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摄制了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共和国之魂》。《共和国之魂》共十集,全片运用纪实手法,围绕三个历史事件进行采访,由老一辈革命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那个历史时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的生动故事,从而概括出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内涵,展示出人民军队的成长史,革命精神的发展史,共和国之魂的铸造史。摄制组从去年十二月份起辗转十余省市实地拍摄,采访了一批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及他们的家属,拍摄了七千五百分钟的电视录相素材,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唐斯复)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型现代川剧《红妹》晋京演出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贵州省遵义川剧团编创的大型现代川剧《红妹》日前在京上演。
川剧《红妹》以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为历史背景,讲述红军卫生员红妹为群众治病疗伤,发动群众参加红军,最后为救群众和孤儿不幸牺牲的悲壮动人故事。
该剧艺术地塑造了红妹集士兵、医生、母爱于一身的形象,既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黔北川剧的独自特色,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的震撼力。
该剧反映的虽然是历史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但平凡中显示了高尚和伟大,剧中矛盾起伏跌宕,剧情感人至深。(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八一”期间,总参通信部在京举办了《通向辉煌》文艺晚会,纪念人民解放军通信兵走过的七十年光荣历程。这台全部由来自通信兵部队的业余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具有浓郁的兵味,展示了我军通信事业阔步走向现代化的风貌,讴歌了通信官兵为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军的顺畅指挥所做出的光辉业绩和无私奉献精神。成刚摄


第12版(副刊)
专栏:

庆祝丰收(儿童画) 程家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