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艺苑

  不朽的魅力
——参观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许建
谈起欧洲文明史,人们自然会想到希腊,眼前浮现的是各种艺术雕刻,打开书卷的是美丽动人的神话。如果有幸去参观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就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去感受它不朽的魅力。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位于首都雅典市中心北侧,建于1866年至1889年,共有56个展厅,展品都是希腊范围内出土的文物,按时代和地区分门别类地展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一踏进正面展厅,迎接我的第一位“主人”,就是迈锡尼文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国王金面具,它两个眼珠鼓鼓的,显得炯炯有神;宽大的脸面,似乎要把一切包罗进去;嘴边两道宽宽微翘的八字胡,更是妙趣横生。旁边摆放着许多薄金如纸,花纹纤细的牛头杯和酒杯等。要知这些都是距今3600年前的作品,足见古希腊金器制造业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左侧展厅,有一尊高3米,右手持三叉戟形态,威风凛凛的海神青铜像,为公元前460年的作品,遗憾的是手中的三叉戟已遗失。我在欣赏之时,暗自想到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塞东为争当雅典城的保护神而进行的一场斗智,海神就是以这种神态,将三叉戟猛扎进岩石,顿时海水喷射而出,他傲气十足地说,我会带来水,使大地万物生长。雅典娜则轻轻撒下一粒种子,立刻长出根深叶茂的橄榄树,和颜悦色地说,我会带来和平,使人民安居乐业。最后,众神之王宙斯和诸神公判雅典娜为保护神。从此该城市以雅典命名,以橄榄树为和平象征。然而,雅典人没有忘记波塞东,特意在雅典以南70公里处的海边建筑了一座庙坛,命名为海神庙,由他保护过往船只。
展厅中,还有一件1928年从希腊沿海打捞出的稀世珍宝——巨型青铜马与非洲小骑手。它为公元前140年的作品,是由青铜浇铸而成。它虽然在大海中沉睡了千百年,但醒来后,依然是那样健壮。马的骨骼、肌肉以及根根暴筋,刻画得苍劲有力。勇敢的骑手身姿前俯,两眼直射前方,两腿紧夹战马。这匹庞大的战马与瘦小的孩童非常不成比例,但从整体看,给人一种奔腾的神韵,使人油然联想起李白的佳句,“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这些青铜制品都充分反映了古希腊的冶金技术和雕刻艺术,在世界上已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石雕也是雅典的艺术特色之一。雅典有享誉世界古文明之最的古城堡雕刻建筑群,至今仍高高耸立,与苍天共存。在博物馆内珍藏的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大部分都是公元前四五世纪的作品。有的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体育、民俗等各种活动,有的则显示众神的生存与显赫。其中有一尊“媳妇与公婆”的石雕,令我久久难忘:一位含羞的少女和一位慈祥的老母,一个在猜测,另一个在端详。婆媳两人的手不是紧握,而是半侧着,一托一抚的相握。这一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出两人的心灵默然相通,使整幅画此时无声胜有声。再看那一个个古希腊思想家们的大理石头像,他们或深沉思考,或热烈讨论,或慷慨雄辩,使你仿佛看到2000多年前,德谟克利特与柏拉图哲学之辩的情景,使你联想到希腊的那句名言:“不懂政治的人就不是希腊人。”置身于这近千件石雕作品之中,犹如在呼吸悠远的文化海风。
出了博物馆,我似若有所悟,为什么不论是头戴宽边帽的拉美人,还是西服革履的亚洲人以及风情浪漫的欧洲人,手上都拿着一本价值20美元的精装资料介绍,参观时一边看物,一边看书,像一个渴求知识的小学生?因为,这里展现出的是最丰富、最古老、最精湛的艺术魅力。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海外餐馆拾趣
李培德
计时餐馆意大利一家餐馆根据顾客用餐的时间长短收费,一般每分钟3000里拉,以此鼓励人们节省时间。由于经营效率高,接待顾客人次多,营业额数目相当大。
回扣餐馆美国密执安州的阿汉兄妹二人经营的阿汉餐馆,用给食客发放“回扣”招徕顾客。餐馆为每位食客都立了一个户头,逐次记下每次用餐账目,每年9月30日结账,餐馆视客户用餐金额多少把总利润的10%分发给顾客,从而吸引了众多常年食客。
书报餐馆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家餐馆的老板是个书迷,他独出心裁地在餐馆四周书架上摆满各种书籍,餐桌上放着报纸,顾客在这里吃饭前后可免费阅读书报。
钞票餐馆美国加州一家餐馆,屋顶尽是顾客贴上去的各种各样的钞票,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是效仿渔民的做法,乞求好运。如果钞票被盗,贴票人会再补贴一张,店主也会及时通知钞票主人。
动物餐馆智利圣地亚哥一家餐馆,除厨师和收款员外,服务员全是动物。门口有鹦鹉向顾客问好,金丝猴替顾客存放衣物,长耳犬请客人入座并递上菜单,黑猩猩和短尾猴负责上菜。
倒立餐馆日本松本市一家餐馆,墙面倾斜成50度,室内装饰摆放都是倒置的,门口的哈哈镜映出顾客脚朝上头朝下的模样,桌子上的电视,图像是反像字,墙上的时钟逆时针旋转……使进餐者仿佛进入一个奇妙的倒立世界。
“当面菜”餐馆丹麦一家不同寻常的维利麦餐馆,餐厅与厨房合二为一,厨师当着顾客的面烹菜上桌。这样,不仅有利于顾客监督、检查菜肴的数量、质量和卫生状况,还可以欣赏厨师的烹调技艺并学点做菜的技巧。
称重餐馆法国巴黎一家餐馆,餐厅坐椅可以显示顾客体重,服务员按体重配送食物。一个大胖子可以比一个孩子多吃3倍的食物,却付同样的钱。不少顾客因此多穿衣服,增加体重,以便多得些食物。
矮人餐馆一位叫吉姆·特纳的美国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开了一家餐馆,餐馆的厨师、会计、服务员全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矮人。由于这些矮人服务态度好,各国游客争相而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可爱的和平鸽沈震摄影于日本埼玉县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在光和色中求索世界
——访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故居
杨汝生
19世纪是法国文学艺术群星璀璨大家辈出的时代,可与雨果、左拉、罗丹齐名的,当推法国印象派主要创始人克洛德·莫奈。去年,适值莫奈70周年忌辰,法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画家晚年生活的吉维尔尼更为游人云集之地。
一个春日,笔者驱车离开巴黎,西行约50公里,一片郁郁葱葱的丘陵横亘在前,塞纳河在与爱蒂河交汇后蜿蜒西去。路标显示,吉维尔尼就在眼前。
吉维尔尼是厄尔省的一个村镇,有居民500人,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和几条小巷。莫奈故居就在街道尽头,与其他住房并无多大区别。莫奈是在43岁时来到吉维尔尼定居的。起初,他和家人先住进一家客栈,后来租了这幢房屋。他成名之后,油画也卖得好价钱,他就把这楼房买了下来。整个园子超过一公顷,园内百花盛开,姹紫嫣红,鹅黄玉白,馨香四溢。故居主要是一座两层楼房,楼内有莫奈的画室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室内摆设和装饰保持原样。他在此居住期间,每天不倦地在画布上作画,田野、树木和塞纳河风光,都是他画笔下的主题。1893年,他又买下院墙外面的一片土地,挖了一个池塘,并在池塘附近修建了一座具有东方风格的日本桥。他的许多名画如《睡莲》、《日本桥和仙人池》、《吉维尔尼花园》都是在这里画就的。
故居保存的大量照片和文字资料,展示了画家不平凡的一生。莫奈1840年生于巴黎,从小喜欢绘画,16岁时师从画家布丹学习写生。后来,在巴黎的美术学院,他又遇见了皮萨罗。他曾去阿尔及利亚服兵役,地中海的旖旎风光丰富了他的想象。他回到巴黎后入格莱尔画室学习,结识了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雷诺阿、西斯莱、巴齐耶等。他们一同到枫丹白露的森林里写生,一起去诺曼底体验生活。莫奈不囿成说,勇于创新,长期探索光色和空气的表现效果,致力描绘外光下斑斓多姿的世界,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创立了法国画坛新的流派——印象主义。
印象派这个词也源于莫奈的一幅写生画。1872年,莫奈在勒阿弗尔作了一幅油画《日出·印象》。一轮红日冲出薄雾,从海面冉冉上升,水天相接,迷迷蒙蒙,两条小船破浪远去,海岸建筑物和海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莫奈捕捉了海上日出一瞬间的印象,用活泼、潇洒的笔触和鲜明、富有动感的色彩描绘出来。他曾说过:“我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达出我的印象。”那时,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向官方沙龙挑战,反对官方美术机构和学院派艺术。在一次画展上,莫奈推出《日出·印象》等五幅作品。没有想到,这幅力作竟然遭到一名记者的嘲讽,记者挖苦道“毛胚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说他们是印象主义团体。青年画家们听后,反而觉得印象派这个词并不坏,干脆就用它来开办画展了。这便是印象派的由来。他们一共举办过8次画展,直到1886年解体为止。
莫奈善于用光和色去抒发瞬间的感受和事物丰富的内涵。他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光线下,对同一事物连续作画。他的《鲁昂大教堂》、《干草堆》、《睡莲》等都是这样作成的。不论他作的风景画,还是人物肖像画,都精美无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莫奈勤奋工作,矢志不渝。冬天大雪纷飞,夏天烈日当空,他都坚持到野外写生。他的足迹遍及欧洲许多国家。文学家莫泊桑曾回忆说:“我经常陪伴莫奈到野外寻找他的‘印象’。他的生活不再像是一个画家,简直和一个劳苦的猎人一样。”莫奈一生作画不计其数,其中不少被巴黎奥赛博物馆、美国纽约博物馆等收藏。
莫奈尽管在艺术上造诣很深,但曾长期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在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他买不起火车票去看望妻儿,冬天无钱购煤供他们取暖。他经常被迫向人借钱,曾得到马奈和左拉的不少帮助。当他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家中再无分文,全家差点流落街头。只是到了后来,他的收入才有很大的改善。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莫奈始终保持乐观向前的奋斗精神。
生命不息,绘画不止。莫奈1897年曾答应为巴黎的奥兰朱丽宫的圆型大厅设计一组四幅巨型壁画。经过20多年的设计、制作,他终于在82岁那年完成这组壁画,并赠送给法兰西。长期紧张的视觉活动,莫奈的视力严重下降,医生诊断他患了白内障,做手术后又患了黄视症和紫视症。后采取了各种方法治疗,他都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的颜色感觉,更不用说画家所特有的色彩感觉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他放下画笔,他仍顽强地坚持作画。后来,他又患了气管炎,体力严重衰竭,1926年11月5日,莫奈在吉维尔尼仙逝,享年86岁。
参观完毕,我随游人步入后花园。园内花木扶疏,杨柳依依,清雅宜人。我登上日本桥,面对仙人池,凝望粼粼碧波上漂动的那些睡莲,心中又想起莫奈的那句话:“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徒步横穿撒哈拉的第一人
徐宝康
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令人神往且生畏”。多少年来,争当徒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一人,一直是对探险家们极富挑战意味的梦想。
1996年6月4日,韩国探险家崔钟烈成为创造这一探险奇迹的第一人(见图左一)。他的历程西起大西洋西岸毛里塔尼亚的努瓦克肖特,东到红海之滨的苏丹港口城市萨瓦金,途经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等国,行程7000公里,历时208天。
在抵达红海之滨的目的地萨瓦金时,这位七尺硬汉激动不已,干渴的喉中吐出的第一句话是:“大难不死,我可以活着回家了。”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其面积约与美国相等。强烈的沙暴,令人窒息的高温,恶劣的气候条件,使人们“谈虎色变”。翻开历史,16世纪以后西方列强为抢夺殖民地,屡屡踏上掠夺式的探险之路,然而300年来,撒哈拉从没有敞开“方便之门”。进入20世纪60年代,法国派出了一支历史上最大的机动远征队,出动了6轮驱动大卡车等11辆汽车并增派了直升机,但他们以失败而告终。1989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曾尝试过横穿撒哈拉沙漠腹地,但他们不是徒步跋涉,而是以骆驼代步。“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韩国探险家崔钟烈,这位曾于1988年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1991年成功抵达北极的探险家,再次下决心,同撒哈拉大沙漠较量一回。
崔钟烈今年38岁,出生于春川,在堤川读高中时同韩国著名探险家许永浩结识,并从此走上了探险的道路。他性格内向,寡言少语,还是一位孝子。1995年10月25日,当他毅然离开汉城前往探险出发地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因为第二天就是其慈母的六十大寿,不能在慈母前祝福,他心如刀绞。为了实现人类徒步征服撒哈拉沙漠的宿愿,他擦干了泪水,留下了“不成功,决不活着回来”的誓言。
1995年11月10日,崔钟烈等6人组成的探险队踏上了徒步横穿撒哈拉沙漠的“大长征”。探险队分为两组,崔钟烈和刘在春为徒步组。韩国东亚日报摄影部次长吴冈锡等4人为车辆组,负责联络、通讯报道及全队的后勤保障。探险队从毛里塔尼亚的努瓦克肖特出发,那不愧是一座著名的“风城”,出城不久,一场特大的沙暴就给探险队来了一个“下马威”。滚滚黄沙借着劲风,铺天盖地;高达百米的沙丘,像波浪一样滚动;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焦烤着每一名探险队员的身躯;负责后勤的越野吉普车陷在松软的沙丘中,4天仅前进了5公里。崔钟烈顶沙暴、抗酷暑战胜第一关后,用纱线穿连着满脚的水泡,每天以40公里的速度向撒哈拉沙漠的纵深前进。他深有感触地说:“这里的环境比北极的严寒和珠穆朗玛峰的缺氧更为严酷。”
“啊!看见尼日尔河了。”1995年12月31日下午5时,探险队员们经过51天的艰苦跋涉,终于在岁末的最后一天抵达尼日尔河。看到滚滚的河水,队员们像久逢雨露的禾苗,热泪盈眶,拥抱欢呼。在这里稍事休息后,队员们迎着新年的第一道曙光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但意外的事故发生了,被崔钟烈等徒步队员视为“生命线”的后勤车陷在了尼日尔河中,河水没过了车门,险些使徒步探险前功尽弃。后来多亏当地村落一辆拖拉机的帮助,才把汽车拉出。
一望无际的沙漠、不知疲倦的沙暴、酷热骤寒的气候在时刻测试探险队员们的体能和毅力。3月的一天,崔钟烈突然身染疟疾,腹泻伴随着38摄氏度的高烧,他强忍干渴的喉咙把贵如金的水浇在头巾上用来降低体温。挣扎了整整4天后,他奇迹般地战胜了“死神”,然而与其同行的队友刘在春4个月后却因故退出了探险。在崔钟烈徒步独行的日子里,尼日尔发生了政变,国境封闭,原计划经尼日尔赴利比亚的线路被迫中断,他只好绕道乍得前往苏丹。这一改竟多走了1000多公里。在苏丹,他在通过边境线的地雷区前,立下遗嘱,万一不幸踏雷,请同事帮助照料其身患癌症的妻子和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当他小心翼翼顺利通过地雷区后,向苍天鞠躬,以谢神灵。
撒哈拉沙漠并非只有沙暴、烈日、毒虫,也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人间之情。当探险队路过每一个村庄时,都受到了村民载歌载舞的热情迎送。在马里和尼日尔,探险队还与当地的土族共同度过了“升天节”和“选婿节”。沿途各国人民向探险队员们送上的每一杯清水,传递的每一眼祝福的目光,都为探险队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间之爱。
1996年6月3日,兵分两路横越撒哈拉沙漠的徒步组与车辆后勤组在距苏丹著名港口城市萨瓦金60公里处会师。6月4日下午5时,萨瓦金市民像拥戴凯旋而归的英雄一样,簇拥着崔钟烈来到红海之滨。崔钟烈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跳下红海,向世人宣告一项世界创举在“铁人”的脚下诞生了!
有记者问起其成功的秘诀时,崔钟烈说:“因为我能适应撒哈拉沙漠傲慢的性格,我比撒哈拉还要撒哈拉。”
回到旅馆,当他端起香喷喷的米饭时,无意中道出了一句,“这饭里怎么没砂子?”令人也似乎尝到了他征程的艰辛。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威尼斯商人印象
于青
风光迷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威尼斯,15世纪时已成为当时最强盛的海上共和国和地中海贸易中心。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描写的正是当年的情景。剧中人物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关系,使威尼斯商人的名声不胫而走。一个偶然机会,笔者途经威尼斯,浏览水城风光之余,便留意揣摩着当今威尼斯商人。
水城中面积最大的平地当属圣马可广场,广场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60米,这里是威尼斯的中心,是游客必经之地,也是商家必争之地。广场东面是富丽堂皇的圣马可教堂和总督宫,其余三面建筑的拱廊下商店鳞次栉比。店中商品以皮革制品和玻璃制品为主。意大利皮革制品闻名世界,但并非此地独有,并且与日本电器一样,也有“原装”和“组装”之分。而玻璃制品则是威尼斯一绝,造型各异、玲珑剔透,令人爱不释手,据说是用威尼斯的海砂,以秘传手工方法制成。单价少则几十美元,多则几千或上万美元。我尝试着向店主讨价,对几十美元的玻璃制品分别减去10美元,报上我希望的价格,店主一律摇头说“NO”;换了一家店,这次对同类商品分别减去5美元讨价,店主同样无动于衷,摇头说“NO”,毫无商量的余地。威尼斯商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价钱没商量。
讨价还价屡试屡败,购物兴致大减,便转到广场上看鸽子。听我们的导游说,近年来日本游客锐增,他们购物从不讨价还价,当地商人便随行就市,物价扶摇直上。说话间,看见一个日本旅游团走进广场。那位导游是位男青年,满头金发,戴着一副黑边眼镜,学生模样,讲一口流畅而充满意大利味儿的日语。他先向日本游客们介绍圣马可广场和教堂,又介绍当地特产,其中包括玻璃制品,最后讲分散参观的“注意事项”。只听他说:“参观结束后,可以去购物。广场周围有许多店铺,每家店铺门上都标有号码,我推荐大家去64号,这家店主是我大学同学,你只要说出我的名字,他就可以给你打折,请一定记住64号。”话音未落,游客中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我恍然大悟:店主不是守株待兔,而是“撒网捕鱼”;并非价钱没商量,而是“渔网”内外有别。
从圣马可广场出钟楼拱门便是通往里亚托的商业街。据说,里亚托曾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长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放债者和商人就聚集在那里。商业街纵横交错,街上商家云集。店铺窗明几净,橱窗内陈列的商品明码标价,如一件衬衫约120美元、一条西裤约110美元,一件皮衣上千美元,让人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可减少游客进店问价后的尴尬。我的同事看中一件挂在店内的皮衣,进店问价,误听为160美元,兴奋地拿起试穿,再次确认价格,看到店主在计算器上打出的数字是“1600”,立刻将皮衣放回原处。我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店主,他依然笑容可掬、温文尔雅,毫无轻蔑和怠慢的神情与举止。虽然因价高而未能成交,但他仍能和顾客谈笑如初,能让“上帝”不生羞涩而进退自如。比起那些动辄对顾客嗤之以鼻的经商者,这才是高明的商人、文明的商人。
如果说店铺是威尼斯商家中的“正规军”,那些昼出夜归的流动商贩就是“游击队”。流动商贩推销的主要是100美元以内的商品,他们更显得热情好客,看到黄种人,就用中文和日文打招呼。使用几门外语常用语经商,在北京的秀水街也大有人在。但秀水街盛行砍价,而且顾客每砍必有所得,使人感到其标价泡沫极多。威尼斯商人则不同,热情待客但坚持原则,极少让顾客砍价得手。我的同事看好一种绸布面具的小工艺品,许多摊点都卖,他几乎逢摊必砍,摊主异口同声说“NO”,他始终未能如愿,最后叹称:威尼斯商人果然名不虚传。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日本情人节断想
李彦春
日本人承袭西方文明,过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有历史。按英语的发音,日语称“瓦伦丁”。2月14日前一周,大小百货店门口设货架,专盛巧克力,其营销攻势逼人。一进店,甜美的导购说着甜言蜜语,并请你试尝巧克力之甜蜜。尝后,顾客不由不掷金。“总有一盒适合你”,这广告词谦逊了,论工艺,盒盒上乘,论口味,应有尽有,内容与包装精美得让人眼里生花。
在货架前浏览者多为年轻人。按日本惯例,2月14日,女人送男人巧克力;3月14日,男人回送。回送,非西方传入,乃日本特色。另一特点是转化为一种人际礼仪巧克力,即非情人关系者间的礼尚往来。如,同一办公室、班级的男女,2月14日、3月14日一概同享心形图案的“甜蜜”,其中,有特别暗示者,那得在办公室、教室之外私赠。
2月14日这一天,日语课女教师分发给女同学每人两颗巧克力,给四个男生则是一精美盒子。
3月14日的回送,礼仪巧克力的产生,与日本社会成熟的集团内协作意识有关。不突出个人、集体观念强是日本国民性之一。放眼街衢,便有证据。去年,男女老少,头顶茶色头发穿街过巷,其数量直追本色黑发。今冬,中学生中流行长筒棉织白袜子,就见车站里白腿疾行,疑为校服。日本少女从背后看,无甚区别:双肩包、甩臂、黑或茶色短羽绒服、瘦长斜裙或短裙配高筒靴。如果路遇一样颜色、款式的服装,那便是流行之物了。日本人写汉字,一笔一划,规矩方正。中国人的连笔字甚是罕见。从笔迹上辨,难分男人刚劲、女人纤柔之别,更谈不上风格,仿佛出自一幅拓本。圆形字体居多,据说,圆体曾是流行体,现余风仍盛。
今年1月21日早间社会新闻的一则报道,是对日本国民性的又一注脚。说的是横滨青叶区某建筑公司盖了一幢粉红色住宅楼。该楼在周围暗色建筑群中如横空出世,亮丽凸显,引起附近居民强烈反对。反对理由:与周围建筑不协调。用词多为“可怕、吓一跳、不舒服、不喜欢……”结果是居民诉诸法律,要求建筑公司改涂成他们能接受的颜色。采访记者把此事称为“景观纷争”。
日本文化学者梅棹忠夫说:“日本不需要天才,不喜标新立异。日本的优势在于集团内严密的序列规则和组织方式。日本往往把民族的思想和创造,依靠严密组织起来的集团和严密组织起来的程序进行最合理的组合。一个没经过严格集团规则训练的膨胀的天才,在日本将是多余的人。”
在西方只为情人专设的情人节,在日本则成社会、集团中公众节日,每个人均享用甜蜜祝福。没有特殊,表面上看大家一致,这便是浅窥日本之一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