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风水”及其它
孟凡茂
在古代,风水观念渗透在房舍、宫殿、园林、陵墓的各类建筑之中,可以说是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土木之工,不可擅动,所以必请风水先生端出四大发明之一的罗盘勘察一番,观风之藏水之得,相阴之属阳之归,确定建筑物的理想位置。如今,不仅看风水又在不少地方时兴起来,而且还有技术专家把它和建筑环境问题相联系。据说通过科学考察,古人所选的风水宝地自然生态环境都特别好,也就有人提出了“风水,是迷信还是科学”的设问。有报道说前几年美国还培养出了风水博士,专门研究这门中国所特有的学术问题。所以,在“风水学”的诞生地,我们不能无动于衷,也就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了。而且也的确取得了研究的成果,一些关于风水的专著出版了。
但是关于风水,我曾听老农说,不要信那些看风水的,若是他真能看风水,那他就该先把自家阳阴宅的风水看好,也省得他自己每日奔波,早出晚归,干这个营生。近读李约瑟先生的一文,他在谈到指南针的发明时说:“中国的社会并没有被磁现象的知识所搅乱,堪舆家仍继续告诉要求相宅的家庭关于住房和坟墓的最好位置,不断提高他们那无根据的艺术。”或许研究风水的专家不同意老农的话,说风水先生不是不会给自己选风水宝地,而是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境况;也会认为李约瑟先生没有钻透风水文化,完全不了解这门高超的艺术。有时特别简单的事搞得越玄妙也就越有人相信了。风水称艺术也罢,称文化也罢,就是让历代风水先生给搞得神乎其神,而使许多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
关于风水与建筑问题的讨论文章和书籍中,其举例说明离不开皇陵和神庙。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所谓的风水宝地都让皇帝和神佛占去了。古代皇帝选地之后,一道圣旨即令那里的百姓全部迁走。据说朱元璋把他的陵地选在紫金山麓后,诏令迁出陵区内所有的坟墓。皇帝的风水宝地岂容他人分享。此时的迁移是把平民和官宦一视同仁了。最后只剩下孙权的墓,这位也曾是东吴的皇帝,迁与不迁须请朱元璋定夺。朱说,不用迁了,孙权也算个英雄,让他给我看墓吧。真是风水轮流转,由东吴皇帝沦为看墓者了。从前凡有权势者,从皇帝到达官富绅都可选吉祥风水之地,而普通百姓只有缺风少水之地了。风水宝地没有防止历代皇朝的灭亡。风水观念也被许多有识之士斥其虚妄,斥其祸国殃民。今天又以文化称之,又以建筑环境学称之,不过是顺应了近年来的复古思潮。
风水有什么用?近年来造墓之风又起,为争得风水宝地,相互打斗者有之,砍伐林木者有之,毁坏风景名胜者有之。据报载,在两年前北方的一个城市因为石头狮子引起了一场风波。一时间该市的不少企业和部门以在门外立石狮为时尚,而且越大越好。结果麻烦来了,一些大门相对的企业指责对方破坏了自家的风水,发生了争执。最后市政府发文件宣布尽撤石狮,风波才息。或许这是研究风水的学者始料不及的。
从前,当中国的文化传到欧洲时,启蒙运动的学者们拿它作为对神学批判的武器,说中国并不信仰基督,但中国人也有美好的道德,有高超的文化,有丰足的财富,并没有受到上帝的惩罚。尽管当时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但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双方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忽然想,西方没有风水观念,并没有影响西方建筑的发展,而且西方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观念的改变,建筑形式的丰富,从堪舆书中得来的某种关于建筑环境的启示会越来越少。我们今天的建筑思想是注重人民普遍性不是皇帝特殊性。堪舆家的地理知识、环境意识又怎能和现代科学家对地理环境的研究相提并论呢?给风水一个新的名称并不能给它带来新生,顶多不过使沉渣泛起,且只是泛起一阵而已。


第12版(副刊)
专栏:

  装扮上海的“美容师”
——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吴兴人
上海近几年来市容发生了令世人瞠目的变化。2000多座广厦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高架道路拔地而起,杨浦、南浦大桥横贯浦江,继地铁一号线延伸至莘庄后,地铁二号线也破土开工,8万人体育馆正夜以继日地装修,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街景日见璀璨……许多几年前出国的海外游子重返上海,都惊呼:上海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了!
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除众多的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工人外,还有一支人数不多的队伍,他们为装扮、美化这座城市,付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劳。这小分队的中坚力量,就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
上大美院是一所年轻的学院。它创办于1983年,是上海唯一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高等美术学府。比之于复旦、交大这些上海的名牌大学,它只能算是“小弟弟”。别看它是小字辈,上海的许多大型城雕、壁画、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及企业形象设计等,都出自上大美院师生的手笔。上海的许多重大工程、重大活动的设计、创作活动,包括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国宴厅,都有上大美院师生的参与。
关于办学方针,上大美院常务副院长汪大伟说:“美术学院不应当办成一个象牙塔。美院不但要培养高质量的美术人才,而且要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的结合,出高水平的产品,发挥它在美术设计、美术创作方面的特长,直接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近两年来,上大美院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创造了不凡的成绩,受到了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称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美术的应用性正得到史无前例的强化。“象牙塔”在国内外,均已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上大美院的师生们密切地关注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他们派出了一支支小分队,投身到火热的市政建设的各路热点中去,完成了一批熠熠发光的作品:上海市政大厦的环境设计,地铁一号线常熟路、陕西路、黄陂路和虹梅路站的大型壁画设计制作,龙华烈士陵园的烈士群雕和高桥烈士陵园的“八一”雕塑,上海展览中心的大型雕塑《创世纪》,沪宁高速公路口的不锈钢雕塑以及坐落于全市公共场所的田汉、邹韬奋等一批名人雕像,八届全运会的吉祥物、宣传画的设计等等。
上大美院师生积极参与上海重大社会创造活动,为美化社会增光添彩的同时,反过来促进了学院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师生们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到了院内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丰富知识。上大美院师生近年来在第八届全国美展、全国大学生画展等重大展览活动中先后获得1项金奖、9项一等奖、40多项二、三等奖、银奖、铜奖,一大批优秀作品和毕业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入选展览或被博物馆收藏。
打开了校门,新的课题接踵而来,设计创造要求也相应提高。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建设的设计、布局、美化要与国际现代化接轨,按常规办事不行了,已有的那一套知识也不够用了。怎么办?美院把眼光放开,积极引进国外最新学科、最新专业、最新技术,委派、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造就一个美术国际交流的“特区”。上大美院与日本大阪艺术大学的每年互访、举办画展,至今已坚持了10年。从1995年以来,上大美院举办了12次各种艺术流派的画展,34个学术讲座,其中有上大美院和澳大利亚书画联展,第八、九届中日交流作品展等,引起了书画艺术界的瞩目。此外,上大美院还邀请了旅美画家丁绍光、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挪威设计家纳特·布莱等10位国际著名艺术家来院主讲《现代绘画趋势》、《现代广告设计》、《现代工业设计》、《CI设计》等精彩讲座,使师生大开眼界。由于吸收了国外的先进设计技术和艺术,洋为中用,学以致用,使上大美院师生们出手不凡。他们为上海地铁站所作的艺术形象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参观中,我们发现,上大美院还有一个创造,那就是建立工作室。他们压缩了行政、办公用房,将全院的总务、人事、学生管理等部门,合并到一间大办公室办公,新辟了留学生宿舍楼和国际交流中心。工作室是上大美院开展国际艺术交流、引进最新学科的一种有益尝试。它超越了国际交往中单纯的礼节性交流,使这种交流朝深层次、应用性拓展。已建立的工作室有:上大美院国际交流中心大诚多媒体工作室、饭冢八郎环境艺术工作室、日本爱雅赛尔株式会社玻璃雕刻艺术工作室、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玻璃艺术工作室、挪威米丘现代艺术工作室等。这批工作室的建立,为上大美院新学科的发展筑巢引凤,定期安排国外专家来院授课,为教师出国进修提供资助,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室的项目,还使学生的美术专业学习与建筑、计算机、机械、材料学科相结合,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人才。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大地

  魁星重光
王东满
我的中学母校是长治市第一中学。因为读高中时,正赶上“大跃进”,改制为二年制的文史和数理班,我考取的是数理班,读的是文史班,所以初中到高中,只读了五年。母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我的班主任张吉庆老师近乎刻薄的严教,王化行老师严厉与风趣兼而用之的善诱,万仁英老师不知疲倦的敬业精神……还有一位被打成右派送去劳动改造至今不知是否还在人世的万志诚老师对我的文学启蒙,则就当数那座巍峨参天、风骨峭峻、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的魁星阁了。
魁星阁者,顾名思义,当是人们为尊神魁星建造的宝宅了。魁星为何许尊神,我是后来查阅《中国神仙名录》才知其一二的。魁星原是北斗七星中最前面的一颗星,神话传说中则把它奉为主宰文章兴衰与保护文人学士的保护神。据文字记载,中国从汉代即开始尊崇这位保护神,到唐宋更盛行之,所建夫子庙前总有左右两座魁星阁,以后历朝各代文人学子也都不敢怠慢了这位尊神。还有一则近乎笑话的传说:魁星原本写作“奎星”,后来因为文人们为了科考功名,“一举夺奎”,“独占鳌头”,互相不择手段,明争暗斗,于是有好事者就心血来潮,将“鬼”、“斗”二字合而为一,造出一个“魁”字,取代了“奎”字。倒是历代文人们都还乐意接受。
如此说来,我还真个说不定受其冥佑不浅呢,起码在这座魁星阁下作为学生饭场吃了整整五年饭,蒙受遮风挡雨之恩无限。只是愚顽如我者,至今才晓其身世,承恩无报,真可谓大不肖了。
母校何以独有这样一座魁星阁呢?也是这次回母校参加重修魁星阁落成庆典才知道的。长治一中的校址上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祭祀孔夫子的文庙,据说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重建于明万历年间。殿宇巍峨,钟鼓匹配,庙前东西各有一座魁星阁守护于孔圣人左右。只不知从何年何月因了何故,除了眼下这座“独善其身”的魁星阁,往昔文庙之辉煌,早已荡然无存。不过也许真赖于这座魁星阁的神佑,长治一中这方风水宝地上,始终斯文不倒。辛亥革命第二年,即1913年在这里成立了省立国民第四师范(当年大文学家赵树理就是在这里就读的,而不是误传的长治东街那座师范学校);后来太行联中、太行干部中学等也先后在这里成立;最近因为撰写《与天为党——邓小平在太行》一书,翻阅史料发现,抗战后期,从延安过来的一批艺术家还曾经在这里成立过太行民族革命艺术学校(即太行鲁艺);再后来就正式易名为今天的长治一中。
魁星阁在我的记忆中远非今天这般流光溢彩、光辉灿烂的样子,倒像是一位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风雨飘摇中的痴情老人模样。离开母校三十多年,也不曾忘却它朽柱危檐、形容枯槁的险相,曾经多少次寄希望于什么人能够将它修缮一下。然而希望总是失望。久而久之,反倒觉得在偌大一个日新月异的校园里,它的存在,尤其是那副老朽破败的可怜样子,反而碍眼,甚或有辱斯文,与其让它继续这样摇摇欲坠下去,倒不如推倒图个眼前干净。也曾果真几回梦里梦见它要倒了,已经倒了,或者重新修过了,然而每次返乡途经母校前面时,总会隔墙远远望见它越发苍老不堪却依然倔强地向天耸立着。仿佛一个浑身挂彩却依然坚守在前沿阵地的勇士,真要克尽“保护神”之职守,直到以身殉职,死而后已。每当此时,不知是欣慰,抑或是失意,心头总会生出几许淡淡的怜悯与悲凉。
去年仲秋节前,忽然接到母校领导打来的电话,说是魁星阁终于重新修缮了,要举行落成典礼,特别邀请我参加。好像重修魁星阁我能沾多大的光一样,惊喜之余,竟高兴得禁不住手舞足蹈,并且当即铺纸落墨,欣然挥毫书写了“魁星重光”四个大字。
重修魁星阁实在堪称是做了一件善事。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一座老朽破落时有倒悬之危的魁星阁落架重起,彩绘一新,也不仅在于它给长治一中校园增添了多少光彩,且不说魁星作为“保护神”既然保护着我们,我们也应当保护它,爱是互惠的;从文物角度讲,长治市本来历史文化古迹就不多,魁星阁作为现存不多的明代建筑,重新修而缮之,既保护了文物古迹,也为古城长治增添了一处文化景观,不亦善哉?而更其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复兴教育、崇善教育的象征,是尊师重教精神的回归。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长治市民各界的大力资助,省委书记胡富国同志亲自为魁星阁题写匾额,足见人心所向,全党全民力倡尊师重教、重开一代精神文明新风的决心。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赵烈侯捧歌星
宋志坚
这是公元前404年的事。史书记载:“赵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喜爱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赵烈侯喜爱枪歌星和石歌星,不惜每人赐田万亩,这气派大概不是当今送轿车送别墅捧歌星的主儿所能及。有赵烈侯捧场,这枪歌星和石歌星是立即就会抖起来的,唱一支歌要价十万八万不成问题,让观众静候半小时一个小时等他讨价还价完了再出场也不奇怪。
赵烈侯想捧歌星,但他没有捧成,因为他身边的人没有跟着起哄。在赵烈侯捧歌星这件事中,相国公仲连是个重要的人物。事情是要他去办的,而他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连诺而不与,烈侯屡问,连乃称疾不朝。”然而,“称疾不朝”只是权宜之计。“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公仲连还得引导赵烈侯善得其所。他根据蒲吾君的建议,向赵烈侯推荐了牛畜、荀欣、徐越这三位贤士。这三位贤士也没有为赵烈侯捧歌星推波助澜,有的规劝赵烈侯举贤任能,有的规劝赵烈侯节财俭用,有的规劝赵烈侯以功德论赏。赵烈侯于是醒悟,对公仲连说:“歌者之田且止。”一场捧歌星的闹剧,就这样被劝阻了。
公仲连、蒲吾君以至于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值得称颂的。他们很明智,知道以一万亩田去捧一个歌星并非国之所幸民之所幸,尽管那时没有希望工程、扶贫政策,也没有科教兴国的举措,但万亩田产,毕竟还可用在更为有益的地方。他们也很正直,并不因为赵烈侯喜欢两位歌星而事事迎合,也不因为赵烈侯金口已开而坚决照办,更没有变着法子去讨赵烈侯的欢心。假如赵烈侯没有这些明智正直的人开导劝阻,按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老例,捧歌星之举,恐怕早在二千多年前就风靡一时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

  北京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感赋
尹瘦石
笔飞墨舞惊前贤,
风雨几番四十年。
满院新栽桃树好,
莫学刘郎学尧天。


第12版(副刊)
专栏:

  红梅颂
关山月
遵循毛主席《卜算子·咏梅》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词意而为迎接香港回归赋此。
文明建设有导向,乐业安居靠富强;
论理灵魂驱笔墨,丹青意趣写诗章;
抒情选景题材广,最爱傲寒梅沁香;
香港回归雪耻日,报春齐笑慰炎黄。


第12版(副刊)
专栏:香港回归之庆

  读秒,为香港回归的日子
林野
北京时间
正以中国的心率读秒
为一个特殊的时日
嘀嗒嘀嗒嘀嗒
像清晨草叶上滑落的露珠
像古老的更漏点点滴滴
透过时间的浓雾
我仿佛看见两双张开的手臂远远迎合
是祖国站在家门口盼来失散多年的儿子
然而怎能忘却留着长辫的静海寺
怎能忘却横泊在南京江面上的“康华利”
一张炮口下签订的“卖身契”
一百多年的屈辱
血泪永远洗不掉伤痛的记忆
嘀嗒嘀嗒嘀嗒
北京时间正随太阳的脚步
迫近公元1997年7月1日零时
在二十世纪深处
给侵略者掘一块墓地
并写好悼词用我们的华语
一团旗帜的火焰就要
擦亮香江明艳的眸子
蛰伏已久的九条神龙将飞还炎黄故土
拧紧历史闹钟的发条呵
让清亮的滴音时时把国人惊起
牢记过去牢记那些缺钙的日子
嘀嗒嘀嗒嘀嗒
北京时间的秒音
黄皮肤下涌动着血的韵律
每一抔泥土里都有民族的骨质
就像无法改变我们的黑眼睛一样
岁月无法改变龙翥凤翔的版图
在偌大的家园种上粮食
和紫荆般婉丽的花树
种上坚挺有力的铁蒺藜
还必须告诉所有的中国孩子
世界上常有贪婪而欺凌的风
随时会拐跑手中的纸鸢
嘀嗒嘀嗒嘀嗒
北京时间正以时代的节拍
读秒为香港回归的日子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第12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思想的背影
王建辉
大自然春燕未飞,书业却从海上飞来一只报春的老燕,衔来东风第一枝放在我的案头。我说的是一套新书:“当代中国学者随笔”丛书,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月出品。
说是老燕,是因为这套书的作者年最少的,刚好今年一个花甲子。
依了个人的兴趣,我将这七本书排列如下:《未免有情》(舒芜),《饮食男女》(舒諲),《岁华晴影》(周汝昌),《冷眼热心》(来新夏),《思想的风景》(朱正),《书情旧梦》(邓云乡),《喘息的年轮》(王春瑜)。
这是一套学者随笔。先看看学者们如何说随笔的,也是极有意思的。来新夏教授十年前虽有一面之缘,未及这本书更能了解这位学者。他关于随笔的表述颇为精当:“随笔之体,大多为学者出其学术绪余所作,或读书偶得,或阅世触感,或怀旧念故,而读者往往于不经意处有所受益。——虽为识小而未遗其大。”周汝昌则提出了一个“写随笔散文,可不可以掉书袋”的命题,他说,“不管怎么论辩,我看书袋这东西并不可怕”,“那种没有书袋的野蛮民族部落,他倒想‘掉’上一番又何从掉起”。邓云乡的见解是:“随笔是随手随意写的——所以真,所以发自内心——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之类在这里是没有的。”实情实写,我想,这怕也是在社会多有浮躁的这些年里,随笔大行的一个奥秘吧。
随笔之长在于表达思想,凸显见解。来新夏解学术二字,不无启示。“学与术实为两端,学以立身,术以应世。须知有学有术,济世干才;有学无术,迂腐夫子;有术无学,世俗庸鄙;不学无术,则难乎其说矣”。又寄语高学位者:“今之学者,何可偏废?有学有术,斯为鹄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可谓语重心长。舒芜有一篇《大乘菩萨式的文化大师》,作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这是一个呼唤大师的时代。什么是大师?他认为,在某一个或几个学术文化领域达到第一流的水平,可以称之为大师。但真正的大师有一个最必要最不可缺的条件,就是对于广大的青年永远记住并且担负起教师的责任,还要善于担负这种责任,以至于为了这种责任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专精研究和专力创作,这才是大师。大师是最广大范围内最大多数青年的老师。大师的“大”,借用佛家语就是大乘菩萨的大慈大悲的“大”。他说叶圣陶是这样的一位大师。这种见解是深刻的富有启发的。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我们的专家能够将学术“文化”大众化,这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第一位的工作。这些字里行间的思想,我们可以把握,而这套书里暗寓的许多思想,正需要我们的解读。
随笔是写人物的一种最合适的文体。写人物是这套书的一个重要方面。七本书专写20世纪人物的不在百十篇之下,共计写人也就是百十位。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较,我更喜欢观察人文。前些年去日本访问,同行人就发现我的这个喜好。我想,到日本一行,我的目的是要探索大和民族,而探究人,非得有亲历不可。读这一套学者随笔,我也是挑出写人物的篇章先睹为快的。这是一代学人的亲历。专挑出这样的篇章来读,社会人生之钥,世道人心之旨,治学为文之要,历历在目,自可知微见著,也就于无意间读了一部20世纪的中国人文史,那是一种人间情怀的熏陶。这套书的名篇和产生过影响的篇章,有许多就是写人的。舒諲的《我又见到了毛泽东》,在我读过的写毛泽东的文章里,少说可与方纪的《挥手之间》,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鼎立而无愧。作者从有限的接触中开掘出无限的意韵,从主客问答不易捕捉的细节尽写领袖的风采,从迎来送往描绘伟人独立苍茫怆然孤独的心境。舒芜的《〈阿Q正传〉的诞生地》一篇,在报刊上发表时就有过一定影响,据说对于保留鲁迅故居产生过一些作用。
对于我这个出版的从业人员来说,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学者们关于书刊错别字的议论。周汝昌先生说:“我平生所发文字,刊出时几乎百分之九十九是带错刊误植的,有的令人啼笑皆非,行家也会‘哂’我,但‘命’中注定,办法不多,常以为恨事。”因此他编辑这本集子,一个工作就是尽力校正原刊的错字、漏字与被人改坏了的字法句法、文理与音律节奏——汉字文章是要讲这些的。这对像我这样的编辑人员,无疑也是一记警钟。
这套学者随笔,把随笔的优长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近年随笔散文热中不浮躁但厚重,可咀嚼可品味的一种。所谓学者随笔,较之作家随笔有何独特之处,私意也就是读书多少的分野。学者们读书和说读书,既是一种前辈风流,也是浓缩了的一种人生,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的一个背影,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


第12版(副刊)
专栏:

蓝花布(油画) 汪大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