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丹心一片
——访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杨慧珠
李婷
又到岁末迎新时。在清华大学杨慧珠寓所里,杨教授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那是1992年4月30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清华大学刚刚成立的“地震波勘探开发联合研究所”的门前拍的。照片上,35岁的女教授笑得格外粲然,这将是她出任所长、大展宏图的地方。
五年过去了,杨慧珠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走着。她运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率领她的一班人马在石油物探、工程和水文勘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色地完成了多项重点攻关和国际合作任务。
眷眷故土情
1991年3月,杨慧珠离开了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教授的职位,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取道香港举家迁回了祖国大陆。这时,她已在台湾学术界享有盛名了。台湾联合报曾以“飞弹火箭潜水艇都在行”为题极力夸赞过这位在理工学界不可多得的年轻女性。
“可是,我的根在祖国大陆,”杨慧珠如是说。
父亲祖籍贵州,母亲亦从安徽长大。血缘的纽带,斩不断的亲情,使杨慧珠时时刻刻牵挂着这块故土。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机械工程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杨慧珠第一次交上了大陆的朋友,这块古老而陌生的土地在她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1989年8月,杨慧珠终于踏上了返乡的旅程。短短一个月,在亲人们中间,杨慧珠深深感受了故乡的温暖和亲切,“回家”的愿望日益强烈地撞击着她的心房。
时隔一年,杨慧珠应台湾同学会学术研讨会的邀请,第二次回到了祖国大陆。在会上,她见到国家人事部专家司的一位负责人,明确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安排下,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一名副教授。
愿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在“地震波勘探开发联合研究所”内,活跃着一群年轻人,这是杨慧珠带的一群学生:一名博士后,6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两名本科生。这支队伍就是杨慧珠教学和科研的主体。
杨慧珠乐于谈她的学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人”。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希望能教到最好的学生;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也希望能有最好的合作伙伴。对这两点,杨慧珠都格外满意,她的学生个个都是科研的骨干能手。“半国英才进清华”。杨慧珠利用清华大学的人才优势,开展研究,做得轻松而愉快。“你知道这种感觉吗?”她说,“就是‘得天下英才育之,一乐也’,这也是促使我回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慧珠还在自己的科研集体里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大胆放权给学生,这使全所上下洋溢着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浓厚氛围。长江后浪推前浪,杨慧珠用这种方式培养着中国工程力学和石油物探界的接班人。“波研所”这块小小的天地吸引了众多的莘莘学子,每年要求报考研究生的人都不多,常使她难以作出决断。
梦想在这里实现
把力学中的高新理论应用于石油物探、水文及工程勘探等学科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杨慧珠沉迷在这个新天地中,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杨慧珠的“波研所”依托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物探局的双方优势,把弹性波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之中,尤其是油气勘探。中国地大物博,空间辽阔,至今仍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沉睡地下。而能源工业是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杨慧珠深感自己的工作之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有压力,更有挑战”,她在自己的空间内尽情挥洒着才华和干劲。
如今,杨慧珠已开始与一些跨国公司合作。她与国际著名的斯伦贝谢公司合作已一年多了,共同研制开发最新的油储描述解释软件。当时的激烈竞争杨慧珠至今还记忆犹新:多家研究机构申报,其中一些颇具实力,申报的十个项目中只能选一个。杨慧珠被选中了!她说:“这是对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恰是我们的长项。”
“九五”开局,杨慧珠的事业蒸蒸日上。“波研所”为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做的“多波地震勘探”,为四川石油管理局做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多波油气勘探”,为胜利油田做的“复杂介质的油储描述”等,对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水文及工程地质的深入了解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作用。
临别,杨慧珠恳切地对我说:“我认为归来本来是一件平凡普通的事。想回来就回来了,回来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不倒的团旗
郑保山
那是一幅凝固在人们头脑中的画面:寒风凛冽的夜幕里,团员青年们登上即将出征的蒸汽机车清炉、加煤、给油……一个个生龙活虎。他们脸上浸出汗珠,领口热气腾腾,棉帽上挂着白霜。这画面,每个数九寒天的夜晚都出现在机务段整备场上,而且已经闪回了整整十年。
在哈尔滨铁路局佳木斯铁路分局团委办公室里,悬挂着一面铁道部团委授予的书写着“青年突击队标兵”字样的锦旗。锦旗是对全分局1万多名团员青年长年义务为运输服务的高度概括和特殊褒奖。
地处高寒地带的佳木斯铁路分局,辖内伏卧着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大部分铁路线路蜿蜒伸展在高坡大岭上。作为动力部门的三个机务段运用的近200台机车,有一半是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相比,在严寒里蒸汽机车过多依赖人来整备的缺点暴露无遗。
还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一场寒流突然袭来,使运输秩序骤然混乱。有一个团支部自发组织十几名团员青年,连夜冲上整备场……运输秩序很快好转。谁曾想,这一举动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全分局三个机务段几十个团支部都冲上了整备场。
“让铁路运输畅通无阻!”这一口号很快在全分局团员青年中叫响。团员青年自发上阵的行动,很快成为各级团组织冬运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
每年一入冬,分局团委就同机务段团委一起,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以团支部为单位,制定出夜间整备机车顺序表。在每个机务段团委的记录簿上,都清晰记载着他们顶风冒雪整备机车的典型事迹。
——那年元月12日,佳木斯机务段司机付宝加和往日一样,吃过晚饭就来到段里参加整备突击。23时,一名司机临时请假。他明知妻子到外地上学,家里无人,却登上机车替班。三天后回到家时,水缸里的水冻成了冰坨儿,水缸冻成两半儿……
——那年11月4日20时30分,佳木斯机务段外勤整备场二道水鹤止阀故障,水流不止,顷刻间一条机车检查沟里的水已平槽。团员郜丙林冒着刺骨的冷水冲到水鹤下,用7分钟时间,修复了故障止阀,可他却浑身湿透,手脚麻木,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在一个个严寒的冬季里,每位团员青年都像一面永远不倒的团旗,傲然拼搏在整备场上。他们将一台台机车安全正点地送出机务段,得到的回报是一趟趟列车安全正点地奔驰在铁道线上。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实践着让铁路运输畅通无阻这一钢铁般的誓言。
据佳木斯分局团委书记孙中平介绍,近五年来,他们义务献工5万多人次,整备机车1.5万多台次,其中恢复列车正点1900多列。在此期间,没有一人拿过加班费,有3个团委、18个团支部、430多名团员青年先后受到路局、铁道部团委表彰,有的团员还被授予“火车头奖章”。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捧“泥饭碗”的大学生
张敏胜
“种地苦,种地忙,劳劳碌碌一身脏……”种地人的这句乡村谚语,似乎有述不清的艰辛和忙碌,捧“泥饭碗”的人生,大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江西省余江县林业局大学生何浪兵却主动选择了这份艰辛和忙碌。他放弃县城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告别令人羡慕的职业,下乡承包濒临倒闭的洪湖乡路底果园场,成了一名捧“泥饭碗”的大学生。
何浪兵从考入江西农大那时起,便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取得林业学士学位后,何浪兵在林业局搞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从事的依然是跟土地打交道的活儿。1993年2月,何浪兵回到老家杨溪乡樟坊村,看到一大片荒山依旧是光秃秃的,村民们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何浪兵心里不好受。当天夜里,何浪兵便将村民召集到村子的大祠堂里。何浪兵闷了一肚子的话,亮开嗓子便讲开了:“乡亲们,咱村穷,穷就穷在荒山多耕地少上;但咱们也可以治‘穷’,治‘穷’的方子就在荒山上!”为了让村民放心开发荒山,何浪兵跟村民签订了合同,风险由何浪兵一人承担,他拿出6000余元资金,并负责技术。当时全村30户人家,就有22户参加了联手开发行动。如今樟坊村的荒山上已是满目青翠,全村户均开发了二亩果园,仅此一项,户均增收2000多元。尝到甜头的村民乐呵呵地说:“是浪兵帮咱们从黄土里刨出了‘黄金’。”
何浪兵没有陶醉,他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用到生产中去,在生产第一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洪湖乡路底果园场是余江县林业局和当地联营开发的,面积160多亩。以前吃“大锅饭”,管理失控,几乎成了一个“烂摊子”,愁得林业局的领导一筹莫展。何浪兵知道后,毅然来到这个山岗,承包下这果园场,承包期为6年。从此,何浪兵成了个地地道道的“种地人”。
大学生种地,就要种出样子来。为提高果园的技术含量,何浪兵四处借贷,筹集了6万余元资金,对果园进行彻底改造。4月,草长莺飞,昔日萧条的果园,经过一个月的改造,已初露生机,粉红色的桃花,洁白的奈李花,已开始争奇斗妍。
何浪兵全身心地投入到果园场,他用新技术种的这160亩果树,给四乡八邻的果农作出了实实在在的示范,也使得路底果园场又重现勃勃生机。碰上上门取经求教者,何浪兵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他们,谁有难题,他还上门指导。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不靠国家救济勇闯致富新路
文家村青年农民争当“脱贫状元”
本报讯新年伊始,在湖南衡东县传颂着这样一条消息:由横路乡文家村文祖德等青年农民生产的汽车卤钨灯、摩托车石英灯、工程探照灯等系列产品源源不断地运抵香港、澳门,在市场独领风骚。这是文家村青年农民不靠国家救济,争当“脱贫状元”所取得的成果。
文家村有800人,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直到90年代初,农民人平纯收入不到500元。初中毕业回乡担任团支部副书记的文祖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向贫困宣战,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1992年,文祖德带领120名农村青年南下广东,边打工边学技术。1994年6月,他一次从广东拖回价值5万元的机械设备,在衡东县城北正街建起了一条占地2000平方米的系列灯具生产线,招纳本村上百名贫困青年进厂工作,于当年7月1日试产成功,设计生产能力每月5万只,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120多名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回乡办厂,在家的青年也开厂办店,争当“脱贫状元”。目前,全村已办起灯具、红砖、地毯等加工厂近10个,年产值上千万元,全村农民人平纯收入由上年的600元增加到去年的1500元。(成新平许松槐)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读书看报吹拉弹唱
乐陵农村青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本报讯两年前,山东省乐陵市朱集乡青年农民张国政和几个爱好音乐、说唱的朋友自发地组成一个小演出队,利用春、冬农闲时节,走村串乡,义务为四邻八乡的乡亲演奏、说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今,类似的民间文艺团体在枣乡已发展到120多个;农闲时节,广大农村青年聚在一起,说说跳跳,吹吹唱唱,或者读读书,看看报,已成为当地人见惯的寻常事。
过去,乐陵一带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麦子浇了封冻水,庄户人家没了神;神吹胡侃搓麻将,日子流在牌桌上。”
乐陵市团委、妇联就此专门进行了一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这种不良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所致。1994年以来,他们结合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团委、妇联及市文明委牵头,积极策划、实施“文化堡垒工程”,市、乡、村三级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1083个村级图书室和896个读报栏、1083个“青年民兵之家”,并引导、支持一些有文艺专长的农村青年组建了12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如今,每到农闲时节,在广大乐陵农村,再不闻打牌搓麻酗酒声,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娱活动,聚在阅览室内或读报栏前读书、看报学知识的喜人景象。(李玉胜)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他为了照顾十位孤寡老人,告别了新婚四天的妻子,飘泊异乡,跑码头、当伙夫、摆报摊、擦皮鞋……
异乡情
▲“爷爷、奶奶,我认亲来了,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孙子。”新兵李秀田许下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诺言。
李秀田,南京市武警支队一中队一名普通的战士。那一年,入伍仅两个月的他,便与南京市白下区10余位孤寡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83年12月,一个冷风刺骨的冬日下午,新兵李秀田在执勤交岗后正返回营房。突然,在南京市青岛路一幢六层楼底下,他看到一位老太太佝偻着腰,颤巍巍地提着一桶水,吃力地走着,由于力不从心,桶中的水泼出来打湿了裤腿、鞋子。李秀田见状,急忙跑上前,一手接过老人手中的水桶,一手搀扶着老人,一鼓作气上到六楼她的家中。进屋后,李秀田发现床上还躺着一位老汉。一问,才知老太太叫王燕,老汉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李老汉。一年前,李老汉下楼时不慎摔倒骨折留下后遗症,行动很不方便。由于他们身边无儿无女,老两口孤苦伶仃,生活异常艰难。
李秀田听完老人的诉说,一下跪倒在他俩面前,说:“爷爷、奶奶,我就是你们的亲孙子。往后,由我来照顾你们。”打那以后,星期天、节假日,李秀田就来到这对老夫妇家中,帮他们买米购煤、挑水做饭、洗衣晒被,还用自己微薄的津贴费给老人买来营养品。在小李爱心的抚慰下,这对平时愁眉苦脸的老人,脸上逐渐绽开了多年难以见到的笑容。
和这对老人夫妇接触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小李从王奶奶口中得知,附近还有几位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于是,小李又穿街跑巷,逐一找上了门。同时,他还主动找到驻地南京市白下区民政局,在张贵山局长的安排下,来到南京光华园老人公寓和洪武路街道敬老院认了亲。从此,冯素珍、许世兰、李德珍、李炳森、金孙氏、吴孙氏等,这些分别住在光华东街、棉鞋营、青岛路,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甚至百岁高龄的老爷爷、老奶奶,便有了最亲近的“孙子”。
此后,他一有空就奔跑到这些老人家中或敬老院里,为他们洗澡擦背,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刷洗便桶,搀扶散步,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为了不忘掉该为每位老人做的事,李秀田专门建立了一个备忘录。每临近一个休息日,他便翻开备忘录,将那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带李爷爷去澡堂,为冯奶奶整理屋子,给金奶奶熬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89年3月,李秀田这位超期服役两年的老战士、优秀共产党员就要复员了,消息传开,老人们哭了。临上车那天,10多位孤老结伴来送他,94岁高龄的冯素珍老奶奶颤抖着抓住小李的手泣不成声:“孩子,你走了,啥时候再回来让奶奶看上一眼,我这辈子就是死也就瞑目了。”在老人们布满血丝的泪眼中,李秀田强忍着离别的伤痛,无限眷念地上了车。
▲“田儿,去吧,咱家有困难,但那些孤寡老人更难哪!”那年春天,李秀田含泪离开瘫痪在床的母亲,告别了新婚四天的妻子,重又奔向异乡履行他的诺言……
1989年3月,李秀田背着简单的行李回到了安徽阜阳市苏屯乡张湖村,当跨进两年未归的家门时,他万万想不到,迎接他的竟是家庭一连串的不幸。
那是1987年夏天,李秀田的三妹秀勤突然被查出患有绝症白血病,给这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又笼罩上了一层阴影。体弱的母亲为了借钱给女儿治病,四处奔走。在赶往阜阳医院的途中,由于过度疲劳摔倒在路边的水沟里,从此也病倒在床,几个月后21岁的秀勤离开了人间。可怜的母亲受不了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病情加重,以致终身瘫痪,家里一下子负债2万多元。为了不影响李秀田在部队服役,所有这一切,在秀田妈的再三叮嘱下一直瞒着他。
“妈妈,是孩儿不孝,没有在您身边照顾好您啊!”母亲的病床边,李秀田心如刀绞。
“孩子,别说傻话,你在那边照顾那么多孤寡老人,就是孝敬了妈。”这位伟大而善良的好母亲贾运兰望着久别的儿子,眼里闪动着泪光,“对了,昨天运琴来看过我,这娃儿,心肠好,我生病这段时间,她常来照顾我。你们都28岁了,快准备把婚事办了吧!”
“运琴!”一股热泪又涌上了秀田的眼眶。是啊,恋人高运琴已经苦苦等了他5年,是她,一直鼓励和支持自己倾心照料那些孤寡老人;又是她,不断地给自己汇钱寄物孝敬他们。
1989年4月15日,李秀田和高运琴在家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爱情给李秀田受创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慰藉。然而,新婚的甜蜜他只匆匆品尝了瞬间。那晚,新娘深情地望着新郎:“秀田,你回来了,南京的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安顿好了吗?”
“运琴,我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那些老人啊!很想再回到他们那边去,可家里欠下那么多债,爸妈和……会让我去吗?”秀田用感激而又内疚的目光望着妻子,妻子只是深情地一笑……
第三天,在饭桌上,父亲望着心事重重的秀田,叹了口气说:“孩子,运琴跟我说过了,我也和你妈商量好了,啥时候想回南京,你只管去,家里,有我和你兄妹几个担着。”这位从小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父亲,此刻是多么地理解儿子的心情啊!
就这样,婚后第四天,李秀田来到母亲的床前,饱蘸亲情地磕了一个头,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人,辞别了泪眼盈盈远路相送的妻子,重又返回南京。
▲流浪的艰辛,冷却不了他那倾注给老人们的火热之情;生活的嬗变,改变不了他对老人一如既往的初衷。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真的回来了!”一跨进洪武路街道敬老院,李秀田就像个久别重逢的孩子一样兴奋地叫着。
“秀田,我的好孙子,都想死我了,快来让爷爷摸摸瘦了没有。”已住进敬老院的李炳森老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颤声朝前摸索着。李秀田赶忙迎了上去,和双目失明的李老汉紧紧拥抱在一起,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李秀田含着热泪逐个问候了老人们。当他发现少了徐奶奶时,立即焦急不安地询问。
“孩子,徐奶奶又犯病了,住在空军454医院。”李炳森老汉满脸愁容地告诉李秀田。
“爷爷、奶奶,你们等着,我这就看徐奶奶去。”待李秀田赶到医院,才知道徐世兰老人患的是黄疸型肝炎,因为是传染病,没有人敢服侍她。他便主动向医院请求承担了照顾老人的活儿。为了维持生活和给老人买营养品,李秀田每天上午都上街摆报摊、擦皮鞋;晚上安顿好老人,他又跑到码头去干搬运,卖苦力。望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李秀田,徐世兰老人心疼极了。一天晚上,她拉住小李的手,说啥也不肯放。“孩子,我都是一把年纪的老骨头了,千万不能连累你呀,万一你有个什么闪失,奶奶可怎么对得住你啊!”
“奶奶,快别说这话,我这条命也是别人给的,我活下来就是为了报恩的!”是啊,向社会报恩,是伴随着李秀田走过多年的心愿。那是1971年的一个冬日,皖北大地,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父亲艰难地背着10岁的他行走在风雪中,小秀田在昏迷中呻吟抽搐着。当他们跋涉20多公里来到乡卫生院诊治时,才发现钱不够,急得父亲在医院取药窗前失声痛哭。一位也在买药的陌生人见状硬是塞给他5.8元钱,只说了句“快给孩子拿药”便走了。“世上还是好人多,孩子,长大了要时刻记住报恩啊!”农家的孩子懂事早,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一颗纯洁的爱心,便早早地根植在小秀田的身上。从上小学起,一直到参军前,他就坚持照顾村里的五位老人……
在李秀田的精心护理下,三个月后,徐世兰老人终于痊愈出院了。这时在熟人的介绍下,李秀田来到了南京电影制片厂当食堂勤杂工。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后,李秀田终于实现了长时间照顾老人的心愿。一个人步入老年,心态往往会发生异乎寻常的变化。为了准确掌握好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更好地服侍孤寡老人,李秀田自费购买了有关老年人心理研究的书籍和杂志。打工挣来的钱,除了少部分寄回家还债,大都花在了10位孤寡老人身上。
两年后,制片厂食堂解散,失业后的李秀田再度白天流落街头卖报纸、擦皮鞋,晚上到建筑工地做小工。世间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善良的回报。一天,南京振东实业有限公司义务上门为敬老院进行室内装潢,意外地发现了这位小伙子。在老人们哽咽地诉说中,公司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油然而生敬意。当天,他们就把李秀田请到了公司,聘请他当公司的业务员,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采访结束时,面对笔者的提问,李秀田动情地说:“老龄是我们人生的必经阶段,如何让老年人安度好晚年,是我们每个年轻人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是做了一点年轻人没有理由拒绝的事。”
(附图片)
照片说明:李秀田(后排右一)与洪武路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在一起。 杨小刚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图片新闻

辽宁省黑山县姜屯镇姜屯村青年农民赵玉生富裕之后投资万元,购进十多种管乐器,办起了家庭管乐队,全家四口人能演奏中外名曲30多首。劳动之余和节假日,他们全家走家串户为村民义务演出,一年里为15个村农民演出近百场,深受农民欢迎,并受到专家好评,多次在省、市、县家庭演唱会上获奖,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图为赵玉生(右一)全家正赶去为乡亲们演出。 李铁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