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997年1月15日)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已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药生产供给能力显著改善,中医药事业得到继承发扬。卫生改革取得成效并逐步深化,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部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婴儿死亡率由千分之二百下降为千分之三十一点四。四十多年来,卫生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卫生人员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地区间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存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卫生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改革亟待深化。
今后15年,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加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一些传染病、地方病仍危害着人民健康,有些新的传染病对人民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这一切要求我国卫生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与提高。
从现在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卫生工作任务,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特作如下决定。
一、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
(1)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2)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负有重要责任。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卫生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发展卫生事业的资金,公民个人也要逐步增加对自身医疗保健的投入。到本世纪末,争取全社会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左右。
(4)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发展卫生事业要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积极推进卫生改革
(5)卫生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
(6)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扩大覆盖面,为城镇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保障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险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合理负担。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支付方式,有效地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于搞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参与改革,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遏制浪费。同时,政府要切实解决好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
“九五”期间,要在搞好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
(7)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运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和经济手段等,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要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市(地)级政府根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定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组织实施。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对区域内卫生发展实行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对现有卫生资源要逐步调整,新增卫生资源要严格审批管理。
企业卫生机构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逐步实现企业卫生机构社会化。
(8)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网点,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下转第三版)
城市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还要开发适宜技术,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
社会力量和个人办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其积极引导,依法审批,严格监督管理。当前,要切实纠正“乱办医”的现象。
(9)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机构要通过改革和严格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卫生机构实行并完善院(所、站)长负责制。要进一步扩大卫生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继续深化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经济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加快制定卫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标准,规范财政对卫生机构的投入,改革和完善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收入中的比重,合理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幅度,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
在保证完成基本卫生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开展与业务相关的服务,预防保健机构可以适当开展有偿服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10)农村卫生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加强。
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提出了到2000年不同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落实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是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管理,为小康县、乡、村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
(11)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具有重要作用。举办合作医疗,要在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动员农民积极参加。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合作方式、筹资标准、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预防保健保偿制度作为一种合作形式应继续实行。要加强合作医疗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农民真正受益。力争到2000年在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
(12)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合理确定卫生机构的规模和布局,调整结构和功能。切实办好县级医院,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县级防疫、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三项建设工作,力争“九五”期间基本实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配套)的目标。乡镇卫生院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医疗质量,重点加强急救和产科建设。村级卫生组织以集体办为主。乡、村卫生组织的经营管理形式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健全农村的药品供应渠道,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13)巩固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合理解决农村卫生人员待遇,村集体卫生组织的乡村医生收入不低于当地村干部的收入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到2000年使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医药卫生院校要做好定向招生和在职培训工作,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县、乡卫生机构工作。
(14)建立城市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的制度,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分别到县或乡卫生机构工作半年至1年。
(15)要高度重视并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卫生扶贫纳入当地扶贫计划,安排必要的扶贫资金,帮助这些地区重点解决基础卫生设施、改善饮水条件和防治地方病、传染病。要把扶持这些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内容。鼓励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
四、切实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6)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投入,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保证必需的资金。预防保健机构要做好社会群体的预防保健工作。医疗机构也要密切结合自身业务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要宣传动员群众,采取综合措施,集中力量消灭或控制一些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加强对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积极开展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增强对突发性事件引发的伤病及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能力。重视对境内外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动向的监测。
(17)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工作。改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娱乐等场所卫生条件,加强环境卫生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人们的健康权益,不允许以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18)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要普及医药科学知识,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力宣传和推广无偿献血。
(19)依法保护重点人群健康。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目标。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老年病防治和伤残预防、残疾人康复工作。
(20)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发动群众参与卫生工作的一种好形式。在城市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市民的卫生文明意识,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在农村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带动环境卫生的整治,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促进文明村镇建设。城乡都要坚持开展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活动。
五、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
(21)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和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互相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逐步增加投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
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族人民健康的作用。
(2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坚持“双百”方针,繁荣中医药学术。
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根据中医药发展需要,积极培养中医药各类专业人才,努力造就新一代名中医。认真总结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经验,不断深化改革,办好现有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继承工作。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中药生产关键技术、中医复方以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力争有新的突破,整体学术水平有新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使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23)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改革、完善中药材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实行优惠政策,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积极进行中药生产企业改革,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中药经营要按照少环节、多形式、渠道清晰、行为规范的原则,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制。加快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促进中药生产和质量的科学管理。
六、推动科技进步,加强队伍建设
(24)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在关键性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医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关,力求有新的突破,使我国卫生领域的主要学科和关键技术逐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结构,分流人员,增强卫生科研机构的活力。保证重点卫生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促进卫生科技与防病治病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力推广适宜技术。高度重视科技信息的开发、利用和传播,加强信息管理。
扩大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智力和管理经验。做好卫生援外工作。
(25)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以及继续教育制度。临床医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更要注重临床综合技能。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重视学术带头人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鼓励留居海外的卫生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祖国服务。
中等医学专业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重点做好农村卫生队伍的正规化培养工作。对社会举办的医药专业学校,教育和卫生部门要严格审批,加强管理。
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教育,都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为全面提高卫生队伍素质打好基础。
要建立医师、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卫生技术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工作。
(2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教育广大卫生人员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和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相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对模范卫生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要大力宣传、表彰奖励。要完善内部监察和社会监督制度,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七、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医、药协调发展
(27)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必须依法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价格、广告及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质量监督,切实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和中央与省两级医药储备制度。
积极探索药品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管理体制。
(28)制定医药发展规划,使医药产业与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宏观管理,调整医药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国有大中型医药生产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形成规模经济。严格按照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快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强科学管理。鼓励和支持新药研究与开发,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9)改进和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国家制定药品价格政策,实行分类管理。要限定最高价格,控制利润率。对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质优价廉的药品,制定鼓励生产流通的政策。加强对进口药品的审批与价格管理。
(30)整顿与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经营、销售的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取缔非法药品市场和商业营销点,坚决制止药品购销活动中给予和收受回扣等违法行为。药品经销机构要自觉抵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让人民放心满意的服务。
(31)重视并积极支持医疗仪器、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医用装置的研制、开发,提高质量,加强生产与使用的监督、管理。
八、完善卫生经济政策,增加卫生投入
(32)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积极拓宽卫生筹资渠道,广泛动员和筹集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发展卫生事业。
公立卫生机构是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继续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其社会负担过重的问题。
政府举办的各类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的购置、维修,由政府按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给予安排;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卫生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按国家规定予以保证。预防保健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基本预防保健业务经费由财政预算安排,其有偿服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不冲抵财政拨款。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费用由财政予以保证,实行“收支两条线”。医疗机构的经常性支出通过提供服务取得部分补偿,政府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情况及其承担的任务,对人员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对重点学科发展给予必要的补助。乡镇卫生院及贫困地区卫生机构的补助水平要适当提高。
对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药等重点领域,中央政府继续保留并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投入。
(33)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捐资,支持卫生事业。建立基金会,对无支付能力的危急患者实行医疗救助。
农村乡统筹要有一定数额用于农村卫生工作,村提留要有一定数额用于合作医疗,乡镇企业和其他乡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也要支持农村卫生工作与合作医疗,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由地方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确定。农民自愿缴纳的合作医疗费,属于农民个人消费性支出,不计入乡统筹、村提留。
各地还可因地制宜开拓其他筹资渠道。欢迎境外友好团体和人士支持我国卫生事业。
(34)完善政府对卫生服务价格的管理。要区别卫生服务性质,实行不同的作价原则。基本医疗服务按照扣除财政经常性补助的成本定价,非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略高于成本定价,供自愿选择的特需服务价格放宽。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要适当拉开,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当前,要增设并提高技术劳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过高的收费标准。建立能适应物价变动的卫生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及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适当下放卫生服务价格管理权限。各级政府要把卫生服务价格改革纳入计划,分步实施,争取在二三年内解决当前存在的卫生服务价格不合理问题。
(35)卫生机构要加强经济管理,勤俭办卫生事业。要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改进核算办法,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卫生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审计和财政监督。
九、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36)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发展卫生事业的根本保证。卫生健康、生老病死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每年至少讨论一两次。要把卫生改革与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并切实解决卫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卫生工作。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卫生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以身作则,廉洁奉公。
(37)卫生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中央政府领导全国卫生工作,主要负责制定卫生法规、政策和国家卫生事业规划,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国性的或跨省区的重大卫生问题,并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地方发展卫生事业。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将其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并接受监督与指导。
(38)推进卫生法制建设。要加快卫生立法步伐,完善以公共卫生、与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配套的各类卫生标准。加强卫生法制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卫生法制意识。
各级政府要强化卫生行政执法职能,改革和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制,调整并充实执法监督力量,不断提高卫生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保证公正执法。努力改善执法监督条件和技术手段,提高技术仲裁能力。坚决打击和惩处各种违法行为。
(39)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卫生人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的工资待遇、住房等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要从政治上关心中青年卫生人员的成长,把德才兼备、具有管理和领导才能的中青年卫生人员,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注意发挥老卫生人员的作用。
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卫生人员的社会风气,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40)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卫生工作,担负着保护和增进全体官兵身体健康、保障国防建设和军事任务顺利完成的特殊使命,并具有为人民群众服务、支援地方卫生工作的光荣传统。要加强领导,保证各项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国家卫生法律的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决定的精神,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发展的计划和措施,并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征求党外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意见
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张宿堂)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即将提请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雷洁琼、方荣欣、杨纪珂、吴阶平、蔡子民、经叔平、程思远、王光英、万国权等先后在会上发言,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表了意见。大家普遍认为,1996年作为“九五”第一年开局良好,经济持续发展,物价涨幅下降,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年工作抓住了关键与重点,措施切实可行。大家表示赞同这个《报告》。
在此之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他们本着肝胆相照的精神,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何鲁丽、成思危、方荣欣围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发表了意见。他们认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非常正确的,希望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何鲁丽提出,政企职责分开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建议予以重视。
雷洁琼、吴阶平、丁石孙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成绩突出,但仍存在差距和不足。他们建议增加教育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教育与文化事业;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强素质教育。
雷洁琼说,改革面临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原因。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更要强调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吴阶平、成思危等提出《报告》应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从多方面入手,尽快遏制大量耕地被滥占的趋势。
雷洁琼、程思远、何鲁丽、杨纪珂等认为,要加强对地方基本建设的宏观调控,切实克服重复建设,并提出要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蔡子民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台湾当局应该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来。
经叔平强调,要高度重视人口与劳动就业的问题,要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并广开就业门路,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创造就业机会。
王光英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打击文物走私犯罪,万国权就继续开展“严打”斗争、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王光英、万国权、何鲁丽等还就艰苦奋斗、资源保护等问题分别发表了意见。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李鹏发表了讲话。他感谢大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他说,大家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在认真研究之后加以吸收和采纳。我们希望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认真修改,使这个《报告》更加全面,更加切合实际。
李鹏还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防止重复建设、环境和资源保护、教育工作、“严打”斗争、反腐倡廉等问题与大家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出席座谈会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还有:费孝通、卢嘉锡、钱伟长、孙孚凌、彭清源、陈舜礼、徐采栋、张克辉等。出席座谈会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朱镕基、钱其琛、姜春云、罗干。有关部门负责人王兆国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利用外资有新进展
去年全市达22.6亿美元
本报北京2月17日讯记者颜世贵报道:北京市代理市长贾庆林在今天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北京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
据介绍,去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4.7%。跨国公司投资保持了增势,全年有32家跨国公司在京投资59个项目,协议外资4亿美元。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有279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大公司在京投资。农业利用外资在规模上有了重大突破,北京金荷花卉种植中心投资总额达2790万美元,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之中。继日本东京、香港汇丰等5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分行后,又有韩国外换银行、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德国德累斯登银行四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分行。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近年普遍增资。
贾庆林提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新市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要强化企业管理,发展多元化经营,推行外贸代理制。在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中,要注重吸引技术管理水平先进的跨国公司投资,引导外资投向高科技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项目、危旧房改造和普通住宅建设项目等。
贾庆林在报告中要求探索境外发行股票债券、利用国外资金及信贷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外资;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创新能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黑龙江紧急部署安全储粮
要求解决好潮粮干燥和粮食保管问题
本报哈尔滨2月17日电记者董伟报道:去年粮产突破300亿公斤大关的黑龙江省,50%的粮食将被国家粮食部门收购入库。为了保证这些粮食的安全,黑龙江省今晚召开紧急会议,省长田凤山代表省政府部署全省打一场确保粮食安全的攻坚战。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收购量已达110亿公斤,各地还在继续积极组织收购。由于仓储能力低,干燥能力低,加上春季雨大、风大,黑龙江的储粮安全成为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注的问题。黑龙江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把潮粮干燥和粮食保管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黑龙江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要克服等、靠、要思想和侥幸心理,靠自力更生解决好潮粮干燥和粮食保管问题。
黑龙江省在发挥粮食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广泛发动各行各业投入到干燥粮食和安全保粮的攻坚战中,特别是紧急动员农场职工和农民干燥潮粮。粮食干燥入库后,防火问题尤为突出,省政府要求所有粮食保管单位都要进入一级防火紧急状态,加大警备力量,实行全天候定岗、定员警卫。


第1版(要闻)
专栏:

  功夫下在现场
——来自镇海炼化公司的报告之二
新华社记者胡宏伟柴骥程本报记者王彦田
从建厂至今,国家仅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拨款7.4亿元,而它为国家创造的利税已超过55亿元。镇海炼化为什么能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巨大的效益究竟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这是镇海炼化人的座右铭。他们说:只有在眼睛紧紧盯住市场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把功夫下在现场,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充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严字当头的精细管理
发生在1995年10月的“烟蒂事件”,镇海炼化的干部、工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公司有关部门到算山原油泊位检查工作,一位细心的同志在油罐区一个角落发现了一枚小小的烟蒂。经再三调查,也未能查出当事人,有人推测可能是外来者留下的。可是,公司对此事的处理却表现得异常“大惊小怪”,从泊位负责人、安全部门监管员到油罐区班组的班长和工人,600多人的工资奖金被层层扣罚,累计扣罚金额达8万元之多。
这一处罚看去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是,炼油企业是在高温、高压下运行,易燃易爆的高风险企业,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满负荷、长周期,企业管理必须“严”字当头。
镇海炼化的领导一次在国外某大企业考察,问及对方的治厂要诀时,对方竟笑着回答说:“正是贵国传统的‘三老四严’。”这使他们深感震动,也更加坚定了“严”字入手抓管理的信念。
镇海炼化严得有时近乎苛刻。建设工地上的黄沙要一车车地过磅,红砖要一块块地点数,擦机器的抹布也要洗了再用,不能多领一块。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效益大河。去年国际油价大幅上升,镇海炼化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化了全年7亿元的减利因素。
镇海炼化的“严”,还体现在他们严格按照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倡导,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这种“精细管理”又以严密完备的制度作为保障。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护制、班组经济核算制等十大制度长年坚持,有关内容汇编成“职工守则”人手一册,随时对照检查,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办法与每一位职工的奖罚挂钩。
几十年一贯制的严格管理,使镇海炼化成为我国特大型石化企业中唯一获得“安全生产十连冠”殊荣的企业。
做好改革的“加减法”
内部结构不合理,人浮于事、人员膨胀,是许多国有企业的顽症之一。而镇海炼化在持续大发展的同时,1996年还实现了职工总人数的负增长。
这实际就是镇海炼化做的一道减人增效的改革“加减法”。实施改革前,镇海炼化的职工总数已比国内同类企业少1/4,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992年下半年开始,镇海炼化大刀阔斧动起“手术”。机修厂第一个从公司剥离,700多人首先摆脱了长年来对“母体”的依赖,组建起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检修安装工程公司。随后几年,又有一批后勤辅助机构相继剥离,剥离的职工达4200人,占企业总人数的42%。
去年底,镇海炼化完成了年炼油能力700万吨改造工程。按过去的模式,新增的5套装置要分设成5个车间、5个控制室,至少要配备300人。这一次,镇海炼化大胆革新,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将5套装置合并成1个车间、1个控制室,人员一下子减少为93人。企业用“星级考核”的办法,促使职工成为“多星级”的系统操作员,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公司同时也在分配制度上实行配套改革,确保多劳的人能够多得。这个新区的新机制试验,概括起来就是,实行改革和改造并举的方法,用改革的手段对企业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坚持改革。这为整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为老厂区的“自我消肿”注入了新的动力。以炼油厂和化肥厂为主体的母公司轻装上阵,效益连年增加。11家由被剥离单位组成的子公司,也迅速激发出潜力和活力,去年实现利润超过5000万元,不少子公司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
按公司规划,到下世纪初,镇海炼化生产规模将比现在再扩大一倍,步入世界大炼油厂的行列,但职工人数一个不增。
用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收益
镇海炼化是个特大型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动辄以亿元计。他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通过内涵挖潜,消除原有装置的“瓶颈”,用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收益,抱回了一个个大“金娃娃”。
镇海炼化的同志解释说,企业的设备配置像一个人,有些装置“嘴巴”和“胃”都不小,但“咽喉”太细,“饭菜”咽不下去。只要花少量的投资,把“咽喉”疏通,便能充分挖掘出原有的生产潜能,用不着另起炉灶建很多新装置。
依靠这一途径,镇海炼化花1亿元投资使尿素能力提高了10万吨,比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化肥厂节约4亿元。“八五”期间,镇海炼化投入9.2亿元技改资金,进行了数百项重大技术改造,他们的每一次改造,投资总额都控制在预算之内。这在国内大企业的技术改造中是不多见的。
镇海炼化新增800万吨炼油能力的改造项目,起初公司做了98亿元的投资方案,这已经比国内同类项目投资省了将近一半。可是,镇海炼化决策层并没沾沾自喜,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又几次修改方案,仅项目的总流程图就修改了100多稿,最后的方案将新建装置从原定的12套减至4套,重点改造现有的7套装置,终于使投资额降至69.7亿元,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却比原先的方案更优。去年9月4日,国家正式批准了镇海炼化的改造方案。
镇海炼化多年来内涵挖潜求发展的实践引起了各方的瞩目与肯定。中国石化总公司认为,镇海经验对我国炼油工业的技术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在全行业推广这一经验,全行业实现“九五”规划中的原定目标,初步测算可节省投资300亿元。
镇海炼化的经验证明:企业只要把功夫下在现场,不断挖掘潜力,“金山”就在自己身边。
(附图片)
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家仁(右)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新华社记者蔡志培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由南京市2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1月30日来到江苏溧水县洪蓝镇,为当地农民开展诊疗、送药和卫生咨询服务。今年1月份,南京市卫生系统共组织120多名医务人员赴各县区农村送医送药,开展“卫生下乡”巡回服务,累计为2000多名农民提供诊疗和体检并赠送了价值90多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宣传教育资料。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