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火热的三峡(组诗)
唐刚
从重庆到宜昌
从重庆到宜昌
一路江风一路激浪
三天三夜在江轮上
我发现夹岸峭壁
像老人向我讲述着
三峡岁月和历史的沧桑
船过巫峡
仰望神女峰
神女神采飘扬
在云雾缭绕中向游人
展示爱的地久天长
船过秭归
香溪的水就飘来芳香
刚回过神船已抵达
三峡建设工地
这时天色将晚
工地上灯火辉煌犹似
九天撒落一地星光
我仔细搜寻记忆中的中堡岛
我凝目注视这举世瞩目的
工地夜景
啊我听见滚滚长江
这根中国巨大的弦上
正被三峡建设者们
用双手夜以继日地
弹奏出时代的最高乐章……
巴城
这座古老的
巴城被三峡建设者
用大手将它搬上了
半山腰
古巴城变成了新巴城
车辆犹如
长龙摆阵从江岸到山腰
正满载着搬迁的物资
在通往新巴城的
大道上驰骋
巴城人
搬进了新家
那些年轻的移民的脸上
似乎有一朵朵微笑盛开
而那些年老的爷爷奶奶脸上
却似乎有一丝丝愁云……
一位刚搬进新居的大娘
总有些依依不舍
就像出嫁的闺女
离开娘亲……
哦巴城
你可听见
这是巴城人
对故园难离难舍的心声!
火热的工地
吊塔
吊起了
漫天的朝云
火热的工地
就像一个战场
人与坚固的岩石战斗
与巨大的江流战斗
与各色各样的困难战斗
建设者
要用自己的双手
描绘出三峡
最新的风景
工地上我看见
那位工程师兼指挥长
已有两年没回他的北京老家
还有那位开塔吊的小伙子
在这里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中他的父母多次来信
催他回家办婚事他总是说
还早还早嘞
等到大江截流
他就回家成亲……
呵火热的三峡
火热的工地
就像一个巨大的“陷阱”
只要你一旦陷进去
你就会变成它的“俘虏”
它的情人……
大江截流
长江请你记住
三峡请你记住
公元1997年11月8日
这天大江截流
大江截流就是
截住长江千年洪汛
大江截流就是
积蓄长江明天的温柔
截流这是
何等的壮举呀全世界
亿万双的眼睛
都大睁着等候
这一天终于来了
三峡建设者这些
大禹的后代们仅用
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就将长江这条巨龙降服
从此造福人类
让滚滚洪流变得
温温顺顺碧波悠悠
呵截流
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终将成为巍峨的现实
——高峡平湖
展示世纪风流……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拟阿地力四问
公刘
年仅二十六岁的新疆杂技团演员、“达瓦孜”(高空走绳)传人阿地力,今年6月22日在四川奉节,以十三分四十八秒的惊人成绩,踩着钢丝横跨长江夔门天险,大大刷新了1995年10月28日由美籍加拿大人科克伦创造的五十三分十秒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新华社为此特别播发了一条消息,一反我国新闻报道的常规,不加评论,只不过将这两位高手的种种客观条件,画了一份表格,简洁明了,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认为,这篇文稿本身,就值得颁大奖,理由只有一个,即,大长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志气。
然而,当我再参阅了某些背景材料之后,又顿感秽气郁结,肝区胀痛,必欲一吐方快了;乃以笔墨将彼稍稍化解,作“拟阿地力四问”,诚望读者诸君,幸勿视同“戏说”焉。
问一:新疆杂技团刚和地方当局进行磋商,便传来了所谓“科克伦经纪人”的“三点意见”,扬言,弄不好将会“影响科克伦声誉”,引发“涉外官司”,并造成“违约”的恶果云云——先生想干什么?
参考答案:“假洋鬼子”又来了。
问二:我国的若干名牌企业,在收到筹备处的劝募函时,或无动于衷,或妄言“炒不热”,表示不屑,以致此番壮举的全部活动经费,区区四十万元,竟一多半是来自学生、市民、个体户以及事业单位的捐助——老板图个什么?
参考答案:由“星”担纲,骚情歌曲外加扭胯表演,你阿地力且跑腿罢,一炒准热。
问三:曾替科克伦架设新钢缆的某房地产公司,居然狮子大开口,向阿地力索取一百二十一点六四万元的“维修费”(有传媒说,码洋直逼科氏购价,存疑),阿付不起,只得由杂技团团长米吉提率全体演职员自己动手,精打细算干下来,总共才花五万元——谁在当中捣鬼?
参考答案:不捞白不捞,要捞就大捞。
问四:科克伦提前一个多月到达,携二千万元巨款,配备私人营养师,乘直升机,穿超薄型鞋,斜拉索七十二卡,稳定;阿地力十天前赶到,基本步行前往现场,平日每餐只多一个菜,着牛筋底靴,斜拉索三十二卡,摇晃,却一个表情神秘,一个步态轻松——漏了什么没比?
参考答案:心不可比。
回到那篇新华社通讯,记者曾在导语中宕开一笔,写道:“若将他俩……作一番对比,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有趣”二字着实有趣,许是幽默罢?无奈笑不出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石拱桥
易呈学
我家村上的后背有条小港,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后背港,港上面古人用方石垒成了一座弧形的小桥,叫作卷门桥,桥上面拱顶上正中有个九九见方的孔洞,称为桥洞。
小时候听祖母说,这座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当时乡间建石拱桥合龙时必须要选一位美丽漂亮的童姑祭桥,以保石拱桥千秋万代不倒塌。在石拱桥即将合龙的前三天,村里的族长选择了一名年仅九岁的聪明伶俐的哑巴童姑祭桥。就在石拱桥合龙的头一天夜晚,乖巧的哑巴童姑,偷偷遛出了大门,孤身一人站在荒郊野外,用无声的语言向父母祝愿、诀别。她去了她该去的地方……石拱桥合龙的那天,没有童姑祭桥,故而留下那么一个九九见方的孔洞无法合龙,九九取其谐音久久之意,以保石拱桥久久常在……
石拱桥约有八米的跨度,三米宽,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桥下是一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水,常年不歇的小港,行人过桥则有飘飘欲仙之致。记得年少时,每到夏秋时节,这条小港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经常同村上的几个牧童放牛、砍柴、读书、摘莲蓬回来,就在这石拱桥下的港里泡上一阵,洗个冷水澡,打一阵水仗,钻几个水葫芦,把小港的水搅得天翻地覆。然后再摸到石缝里、树蔸下捉几条小鱼,逮上几个虾子、螃蟹回去向家里人报功,以此来逃避大人的责骂和讨取他们的欢心。
十三岁那年,我在乡办小学读完了六年级,考取了县级中学,就要离开这个小山村,远去一百多里外的县城学习和生活。这天早上母亲忙碌了几个小时,鸡叫头遍就起来为我检点行装、炒米、做饭、煮茶蛋……五更时分我和爸爸就吃完了早饭,父亲挑上行李,我拎上一个炒米袋,茶蛋袋,背上一个小水壶。当我拎起这些食物袋时,心里扑通扑通跳:家里并不富裕,妈妈和弟妹在家里吃红薯稀饭,我一个人带这么多好吃的不亏心吗?于是,面带笑容推托说:妈妈,我第一次出远门,步行一百多里,带许多东西怕吃不消,这些炒米和茶蛋留些下来给你们吃吧……话音未落,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崽啊!出远门多带点吃的好,常言道:富路穷家啊……
东方刚刚破晓,我和爸爸第一次踏上了远征的路程。村上的父老乡亲和平时在一块放牛、砍柴、上学的伙伴们都伴随母亲一道送我到后背港的石拱桥上,从他们那张张笑脸可以看出对我的情和爱,希望和关怀。在挥手分别时只见母亲用手慢慢地挪动腰间的围裙轻轻地往上一拉,擦去了脸上的泪水……我迅速地回过头来同爸爸大踏步地朝前走,但是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模糊了……
屈指一数,离开家乡那个小山村已经三十几年了,但是我家后背港那个石拱桥在我记忆中永远不可磨灭,每次回家过这桥时总得驻足沉思片刻。远望四方:山还是那些山,桥还是这座桥,港还是那条港,水还是从上往下流。它那憨朴厚实的身躯弓着腰匍匐在小港上几百年了,从不喊苦喊累,它那紫褐色的面孔久经风霜布满了皱纹,装满了世世代代的甜酸苦辣的往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它把我背出这个小山村。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靠×吃×之说
陆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说本意是好的。充分利用一地资源的不同优势,从实际出发,求得发展致富,许多地方在这方面作出了成效。不过,世间的事是复杂的,凡事有正必有负,不宜过分、过头、过偏、过急,不然好事亦会变成坏事。如一说“靠山吃山”,有的滥砍山林,一说“靠水吃水”,有的便滥捕鱼类。此类种种“吃”,吃的是眼前的“甜味”,带来了长远的“苦水”,使子孙后代无什么可“吃”,悲夫!
曾见一条新闻(实为奇闻),竟然有“靠蟋蟀吃蟋蟀”的,谁也没有想到祖辈靠种地为生的山东宁阳、兖州、邹县一带的人,靠家门口的“土特产”蟋蟀拔起“穷根”。每年有近百万人从上海等地大城市涌到那里购买蟋蟀。据当地估计,仅上海买主每年来此吃住行买的花销至少三亿元。那儿收购蟋蟀的市场很兴旺。八月开始,各家各户几乎全体出动,老小上阵捕蟋蟀,每年每户平均收入二千元以上。谁也不顾毁了土地误了农时,践踏庄稼也少有人管。买蟋蟀何用,竟是赌博。如今蟋蟀豪赌风气很盛,有的赢输达数十万元之巨。明末福王称帝,马士英入相,清兵临江,犹以斗蟋蟀为乐,称其为蟋蟀相公。老话说玩物丧志,此仅个人之志,蟋蟀赌风则是丧众人之志,丧农民之志。农业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基础。为蟋蟀去毁田,毁庄稼,舍本求末,其害不堪设想。


第12版(副刊)
专栏:

闪光年华(版画)顾培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