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关键是确保了投入
——苏州市农业连续十一年丰收纪事
沈石声
1996年,苏州市粮棉油又是一个丰收年。继夏熟三麦亩产首次达到300公斤、油菜亩产首次平143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后,秋熟水稻亩产也首次达到582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到12月15日为止,全市已收购皮棉68.4万担,平均亩产105公斤,也超过了历史上亩产104公斤的最高纪录。
这是该市自1985年以来,连续第11年喜获丰收。
1996年粮棉油首次全面达到和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当家”作物水稻,1985年的亩均产量是410公斤,到1990年突破500公斤,1995年突破550公斤,1996年又比上年增长5%。360万亩晚粳稻连续6年亩产超500公斤,至今世界上还没有记载。
全市粮食年均总产量由“七五”期间的26亿公斤增长到“八五”期间的26.5亿公斤,“九五”头一年的1996年,又达到27.95亿公斤,而这一切是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的。
不久前,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十多位领导人在苏州视察期间,了解到苏州农业的情况后高兴地说,原先很担心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看了苏州的事实后,确实放心了。
      钱花在提高抗灾能力上
和所有产业的发展规律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苏州农业连年丰收的根本保证是强有力的投入。连续11年稳产高产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农业生产是露天作业,受自然的影响显著。旧社会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解放以后,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七八十年代,苏州农业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气候变得越来越异常的情况下,大体上保持了“两年增,两年减,一年平”的水平,呈“螺旋式”发展态势。
那么,从1985年开始,苏州的气候是否年年都是风调雨顺呢?恰恰相反,这11年中的天灾也是“超历史”的反常。
分析11年丰收的原因,是投入增加的结果,尤其是直接提高抗灾能力的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仅从苏州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1983年起至1996年止的13年中,全市农业投入超过了30亿元,年均达到2.3亿元。“七五”期间年均为1亿多元,90年代开始年年上升,由2亿、3亿、4亿到5亿元,1995年达到5.6亿元。1996年仍保持上年水平。其中用于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的约占一半左右。
原来“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阳澄淀泖地区,硬是建成了738个千亩以上的大联圩以及相应的排灌站和5800公里圩堤、2800座圩区三闸,使这近百万亩低洼灾区成了苏州的米粮仓。
与此同时,市里还年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使全市90%的耕地成了“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闸、站、桥、涵、堤全面配套,洪、涝、旱、渍、潮综合治理”的旱涝保收田,其中永久性的高标准吨粮田达到60万亩,还复垦了耕地10万亩。
高标准的水利、农田工程,构成了苏州农业连年丰收的厚实基础。进入90年代以来,苏州六年四遇不同程度的洪涝(其中一年为百年未遇),一遇六十年罕见大旱,都在工程的作用下化险为夷。去年又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长期梅雨和百年来未遇的长江高潮位,全市沿江所有水闸灵活调度,30多万千瓦灌排动力投入运行,实现了安全度汛。据统计,1996年汛期水利工程直接减免经济损失23亿元,确保了连续第11年的丰收。
在如此高标准的工程面前,兴风作浪的“老天爷”也徒呼奈何。
      农耕技术上的“革命”
这还是几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市委一位“老三届”出身的秘书打电话问市农业局长:你们材料上写每年每亩粮田花工28个,是不是前面漏掉1字?局长明确告诉他没有漏,是28个工,不是128个工。去年已减到18个工。
也难怪这位秘书,当年他插队时,一年到头做得昏天黑地,那时的稻麦年亩均用工是124个。近些年,农业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原先的种稻“三弯腰”问题,现在基本解决了。从机插秧,到人抛秧,现在发展到机抛秧,去年已达10万亩,今年将大面积推开。原先的拔稗拔草耥稻,现在全不搞了,有草只需除草剂。原先的镰刀割稻,如今可由收割机替代,1996年全市机收割达41万亩之多。原先的麦子秋播用工亩均达15个,占到麦子用工总量的1/3。现在只要两个工就种上了麦,开始是免耕麦,现在是稻田套播麦,既延长了水稻生长期,使其充分灌浆,又确保了麦子季节。
这些农业耕作技术上的改革,是苏州市、县(市)、乡(镇)、村四级农科网在实践中总结、科研中提高、应用中推广的结果,也是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技术及农机投入占到农业总投入的30—40%。除了正式编制的国家农技员外,张家港市率先使全市450多名民办农技员全部吃上“皇粮”,把他们的工资等费用纳入乡(镇)财政,并办妥了养老保险。全市其它县(市)紧紧跟上,这笔开支每年达数千万元,这支队伍既是新农技农艺的研究探索者,又是得力推广者。
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市农作物的良种更换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尤其可喜的是从单纯的推广外地品种发展到自己能培育新品了:目前种植的水稻当家品种太湖粳2号是常熟农科所与太湖地区农科所共同培育的;棉花当家品种苏棉8号就是太仓市棉花原种场培育的。过去的氮、磷、钾三种肥料,如今是“三合一”的复合肥料,使用简单效率高,各县(市)都建了新型复合肥厂,农药及植保机械也均已更新换代。
屈指算来,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肥药及新农机等等,不下七八十种新套套,不要说“老三届”,连“老种田”都有点手足无措了。
全市科技对增产的贡献份额已由“七五”期间的30%多增加到目前的53.4%,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超过8个和15个百分点。
      建立和健全投入机制
苏州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体经济唱主角,集体投入占总投入的53.1%,农户投入占24.5%,各级财政投入占22.4%。
更主要的是,苏州农业逐步建立和逐步健全了科学的投入机制。1986年,苏州市在全省首家创建了农业发展基金制度,以后逐渐完善健全,形成了两大块基金。一块是按国家财政、税收、有关专项基金等七个方面的资金筹集成农业发展基金。一块是在乡镇企业、使用农民工的国有、大集体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农户等七个方面中,按政策规定筹集成农业合作发展基金,有效地完善了投入机制,规范了以工建农制度,强化了农民自我积累意识,确保了农业稳产高产。除了水利、科技、农机化等成功的建设外,农业投入还推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3332个村基本上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共有农机、管水、植保等专业服务人员达5万人之多。
苏州独出心裁地建立了农业领导工程,所有市委常委、正副市长以及人大、政协中分管农业的领导共16位,每人蹲点包干1个丰产方,共3.26万亩,并郑重其事地签了合同书。不论是分管党务纪检的、政法治安的、科教文卫的、财政金融的、城建交通的、工业商业的、外贸外事的等等,都有责任关心农业,熟悉农业。上行下效,各地也建了县(市)级丰产方65个、6.83万亩,乡(镇)级丰产方268个、14.47万亩。
各级党政领导真正确立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观念,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再加上确保投入落到实处的科学机制,苏州的农业能不连年丰收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农产品名牌效益有多大?看——
八千亩“徐庄大葱”抵上一个中型企业
刘振青贾志远高峰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农民惊喜地尝到农产品创名牌的甜头,他们开发的“徐庄大葱”出生两岁便闯京下卫占领山西,每天以100吨的速度运向四面八方。去年发往各地的大葱就可装满三列车!为农民增加纯收入1200万元。
这个镇的徐庄村种植大葱有很长的历史,产品深受当地人喜爱。但由于多年来技术上没有进步,品位没有提高,在外没名声,始终没创出自己的牌子,一直效益不高,惨淡经营。前两年大葱贱到几分钱一斤,农民进城卖一天大葱却换不了一顿饭钱。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镇党委、政府在教训中猛省:农产品不创名牌就没有高效益。为此,镇政府组织农民开始了创名牌大葱的拼搏——
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大葱质量品位和产量。镇政府成立了蔬菜生产技术服务部,高薪聘请了两名蔬菜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区、镇技术人员全部下村包地块落实技术措施。组织农民淘汰了落后品种,选育、推广了优良品种。在种植模式上,采取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法,改善大葱的品质。开创了葱、麦一体化种植形式,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通过采取多种新技术,培育出的大葱白长、脆嫩,辣度适中,口味微甜,产量也成倍增长,产品品质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有了俏女儿就要大招亲。镇政府选派两名副乡级干部组织人员专抓产品宣传和推销。他们以“徐庄大葱”作为产品的统一命名,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大中城市做广告,发放宣传资料,向批发商发产品介绍信,邀请批发商前来参观考察。“徐庄大葱”终于以质优价廉的俏模样被各路“婆婆”相中,前来“迎亲”的越来越多。为了保住名牌,镇政府教育农民像保护饭碗一样保护名牌,使掺杂使假的行为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镇政府还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对民间经纪人统一管理,凭证上岗,严禁坑害客商和农民的现象发生。
质量的提高、形象的树立,使“徐庄大葱”逐渐身价高涨,1996年开始走红四面八方。全镇8000亩大葱供不应求。一些农民还采用科学贮存方法待春节前增值销售。创出名牌就如同抱上了金娃娃,每亩大葱,除去成本,纯收入高达1500元,比过去提高了3倍多。村民们高兴地说:“俺村这8000亩‘徐庄大葱’,抵得上城里一个中型企业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记者来信

  特区农田不应荒
新华社记者师海波
近年来,特区一些地方农田丢荒现象严重。不少县、乡干部和农民也不时呼吁:特区农田不应丢,重商轻农倾向要纠正。
不久前,记者在海南省琼山市农村采访时了解到,这个市农村丢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全市近三年来丢荒田有一千五百八十一公顷,占农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六点四九。
据分析,造成丢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粮效益低下,农民厌耕;农民劳动力负担过重,被迫丢荒。有些村农田过多,农民种不过来;水利设施失修无法种。
一些市、乡干部提出,首先要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要从特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丢荒问题。另外还要采取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来解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为农服务应有硬指标
张万富
最近,听到农民反映:近年来,一些乡、村干部实行岗位责任制,搞百分考核。年初立项订指标,年终打分定奖惩。内容主要是催交税费、征收粮食、抓计划生育、搞殡葬改革等。为了确保指标实现,制度“硬”得很,搞“一票否决”;措施也“硬”得很,有的还动用了“小分队”。但农用物资掺假问题、缺肥少电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少数干部以权谋私问题等等,一些干部却不怎么关心。原因很简单,反正没列入百分制考核,与奖惩无关,与职务升降无关。
农民反映的这个问题,恐怕比较普遍。笔者认为,上述几项指标理应完成。但不要忘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迫切需要乡、村干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例如,帮助他们了解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等。而真正衡量一个农村干部的政绩,不单单要看几大项工作完成得怎么样,更要看为农民服务的质和量。例如,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贯彻执行了没有?对有价值的致富信息,收集提供了没有?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帮他们解决了没有?如此等等,都是有关农村两个文明的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
笔者认为,乡、村干部在年初制订岗位责任制时,应将为农民服务的内容,作为硬指标增加进去,年终根据为农民服务的实绩,决定奖惩与升降。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也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上述几大项工作也更易于完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打开文登
——山东文登修路致富报告
□季军
      一
山东半岛东端的威海市,极像一只伸向大海的龙头;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文登市,则像是镶嵌在龙冠上的一颗明珠。驱车进文登,首先领略的是公路的风采,公路似蛛网辐射四面八方:平原路,开阔平坦,笔直流畅;山区路,蜿蜒盘旋,甚是壮观;青威高速,斜穿文登腹地百多公里……
五年前,文登的路却是另外一种模样。当时,承担了文登98%以上客货运量的公路走向不合理,网络不完善,技术等级差,没有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也仅占通车里程的10%,大多数公路晴天灰尘蔽日,雨天泥泞难行。文登产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客商不愿进来。文登葛家镇圣经山是道教全真教派发祥地,1992年开山会,邀请了200多外商,外商坐车所经之处尘土飞扬,不少外商都成了“土”人,结果是一个项目没谈成。
路,成了文登经济发展的束缚;路,成了文登人心头的暗影。
      二
在人们对路的抱怨声中,在基层当镇党委书记的孙忠林,被推上了交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这个位置,那是1992年底,圣经山山会刚刚不欢而散。
上任伊始,孙忠林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慷慨陈词,只是悄悄地带领交通局一班人,踏遍文登的山山水水,掷地有声地拿出了大打公路翻身仗,构筑“三纵三横”高等级公路的宏大规划,并向市委、政府立下军令状。孙忠林的设想、规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先后召开三次常委会,确定1994—1996年为公路建设年,并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有交通、土地、公安、电业、邮电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程指挥部,一改公路建设由交通部门唱独脚戏的旧模式,将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上升为社会行为。这些举措,为即将到来的公路大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孙忠林还不踏实,没有群众的支持,他觉得只有五成的把握。过去修路,由于宣传不够,群众不理解,至今还有农民为修路占地的事四处上访。在309国道开工前两个月,工程指挥部不顾开工前的千头万绪,专门组织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多家新闻单位,利用黄金时间为即将拉开帷幕的公路建设进行舆论开道,讲清楚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群众明白:小路小富,大路大富,快速路快富。不少人大代表还深入乡镇,召开座谈会,向群众说明修路的意义。群众往日对路的埋怨,很快变成了对路的渴望。
      三
观念变,思想通,干劲足。各乡镇党政干部和民工一开进修路工地,住旧仓库、破帐篷,吃大锅饭。埠口镇镇长于连华妻子大腿骨折,他把妻子送回娘家,自己在工地一干就是一个多月;汪疃镇妇联主任王学芬,把生病的婆婆和上学的孩子丢给丈夫,自己在工地东奔西走,喊哑了嗓子。农民群众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刚长成的果树砍了,刚搭好的大棚掀了,刚长了心的大白菜拔了,整个工程共征用土地1400亩,拆迁民房1000多间。铺集镇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得知自己的房子要拆迁,毫不犹豫地表态:“拆,没房子住俺住儿子家,保证不耽误国家大事。”
政府各部门也大力支持,市电业局、邮电、广播等部门明确表态:因修路搬迁“三杆”费用分文不取。电业局还专门发文:公路建设搬迁线杆,先搬迁后报告。
309国道建设创造出文登公路建设史上的不少新纪录:长27公里、宽24.5米的309国道,土方工程仅用了两个半月,路面铺设仅用了三个月;工程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成了工程无事故、搬迁无后患、干部无怨言、群众无上访的“四无”工程。
309国道刚通车两个月,全长46公里的初张公路又开始上马,年底就基本完成了土方工程,最终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质量,拿下了初张路,在文登大地上形成一纵一横的大十字交通格局。当年吓走外商的圣经山所在地葛家镇,现已谈成合资项目20多个,公路两旁的土地增值好几十倍。过去文登没有一个大棚,去年一下子冒出了500多个,不仅种蔬菜,还种高附加值的草莓、樱桃;农民们还养鱼、养蟹、养甲鱼,光大棚加养殖,文登农民年收入就可增加1000万元以上。
眼下,孙忠林和他的一班人又开进了相对封闭的昆嵛山区,那里草木茂盛,资源丰富,可是一到下雪天,南坡北坡山路全部中断,昆嵛山区五个乡镇经济发展大受影响。孙忠林在不同场合多次动情地说:昆嵛山因草丰林密,山高路险,当年曾掩护过抗日健儿,今天我们要打通它,让它搭上经济建设的快车。
当我们结束采访时,孙忠林正在北京跑项目、跑资金。以孙忠林的坚韧,以昆嵛山区百姓对路的渴望,以文登市上下的那股劲头,一条高等级的公路,一定会按孙忠林他们的计划,在今年攀上昆嵛山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贵报牵红线农民不再愁编辑同志:
自人民日报1996年11月18日“农村经济”版发表我写的《辣椒无处收谁解农民愁》一稿后,我先后收到来自本省及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等10多个省市电话、电报、信件40多个(封),愿帮我乡分忧解愁……
如今,我们这里青椒已上涨到每公斤1元至1.2元;鲜红椒每公斤1.4元至1.6元,数量已不多了。目前,广大辣椒户正积极晾晒小天椒及其它品种的辣椒,估计再过一个月左右,可大量上市,到时欢迎客商前来联系。
真没想到贵报能重视基层通讯员的稿件,在此代表乡亲们感谢各位编辑老师牵红线,一篇小稿,帮我乡解了大愁。 (河南鄢陵县陶城乡甄来山)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麻城农民好福气出门打工有贷款
本报讯湖北省麻城市信用联社积极配合当地党政部门开展劳务输出,实施“无烟工厂”建设,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架起致富金桥。
麻城市位于大别山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力达22万多人。为支持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该市信用联社从信息、贷款、结算等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搞好信息导航。农村信用社利用点多、面广、信息灵的优势,及时提供劳务市场信息。二是实行贷款启动。1996年头10个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共为7.5万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路费贷款860万元,投放生产、生活贷款440万元。三是坚持解汇上门。该市信用联社主动与邮政部门联系,凡是劳务人员汇款先由邮局送到基层信用社签名代收,再由社站分户造册后代送到农户手中。信用联社积极为农民服务,也赢来了滚滚储源。到1996年10月底止,全市农村信用社共从劳务收入中吸储达5600万元,占1月至10月农村信用社新增储蓄的64%。(钟红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瓜子虽小利润颇丰
新华社记者张洪河
走在河北省东光县八街村整洁的街道上,一股股沁人心脾的炒瓜子清香拂面而来。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小院,但见装着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的麻袋成堆成垛地摞满院落。
八街村是贫困县东光县的一个贫困村,全村只有500多口人。这个村有炒瓜子的传统,但是由于过去品种单一,规模小,人们没有意识到小瓜子里蕴藏着致富路。
1994年起,全村把炒瓜子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随着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由传统的人工操作发展成机械操作,品种也有了咸、甜、五香、怪味等十几个花色和口味。
别看瓜子小,可市场不小,利润颇丰。目前,全村有八成以上农户炒起了瓜子,每年加工生产能力近200吨,销往全国各地。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增加收入5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优质粉丝寻买主编辑同志:
粉丝是我乡的传统产品,它用本地产的山芋粉、绿豆为主要原料,按照严格的程序手工制作,白、细、韧是它的主要特点,下锅不糊汤,年产量几十万斤,从业人员几百人,是我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前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乡还有7.5万公斤粉丝积压,占压资金四五十万元。受此影响,去年山芋粉价格直线下跌,每公斤2.4元还无人问津,给我乡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特借贵报一角,请有意者到我乡购买粉丝,以缓解农民困难。 (安徽省潜山县后冲乡初中华中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冬修水利防患未然
1996年夏季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湖南省各地,入冬以来积极组织劳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加紧修复水毁工程,以确保1997年汛期安全。这是常德地区民工在水利建设工地上担土。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山楂穿成串轧扁卖得快
在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过去大街上用山楂制成的糖葫芦三毛钱一串还没人买。这个小伙子把自家产的山楂穿成糖葫芦串,蘸上芝麻,放在火上烤一烤,再轧成扁形的,五毛钱一串还不够卖的。栗振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