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利亚反恐怖取得成果
新华社阿尔及尔8月5日电(记者王敬诚)阿尔及利亚总理乌叶海亚今天对报界说,阿尔及利亚打击恐怖活动已取得显著成果。
乌叶海亚在他担任总理7个月以来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说:“阿尔及利亚已经挫败了破坏国家稳定的企图,目前正在致力于消灭恐怖团伙的残余。”针对近两周来阿尔及利亚一些城市出现的爆炸和暗杀案件回升现象,乌叶海亚说,阿尔及利亚还“必须对恐怖团伙制造的罪恶行径保持高度的警惕”。
近两年来,阿尔及利亚政府持续不断地打击恐怖活动,逮捕了大量制造暴力、暗杀事件的恐怖分子。今年以来,阿政府又采取分化恐怖团伙的政策,对放弃恐怖活动向政府投诚者实行宽大政策,使反恐怖斗争不断取得战果,阿社会治安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好转。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非法武装袭击格罗兹尼
本报莫斯科8月6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今天早晨,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进入格罗兹尼对几个目标发动了武装袭击。据报道,参加行动的武装分子约有200—300名。他们首先袭击了铁路货运站,然后在格罗兹尼中央市场一带以及共和国政府、内务部等办公楼附近与俄联邦部队交火。
据联邦部队方面说,车臣非法武装的这次袭击是车臣分立主义分子首领扬达尔比耶夫下令进行的,他们的目标是占领格罗兹尼市中心的车臣政府大楼。
俄联邦部队和车臣共和国内务部的部队立即予以反击,在战斗中动用了直升机和炮兵,但没有增派部队进入车臣首府。到中午时,联邦部队方面宣布已控制格罗兹尼局势,但直到下午3时战斗还在进行。
在战斗中,双方均有伤亡。据报道,俄联邦部队的两架直升机被击落。
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今天还袭击了格罗兹尼以东15公里的阿尔贡以及格罗兹尼以东40公里的车臣第二大城市古德梅斯。非法武装分子宣称占领了古德梅斯。
今天早晨,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与正在格罗兹尼的俄联邦谈判代表团团长米哈依洛夫通了电话。米哈依洛夫向总理报告了格罗兹尼形势。米哈依洛夫说,他现在明白车臣分立主义分子总参谋长马斯哈多夫为何拖延恢复谈判了,因为这时他们正在为大规模挑衅做准备。
俄联邦部队司令部指出,当俄联邦代表团负责人正在格罗兹尼时,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对格罗兹尼发动进攻,目的是为了破坏谈判。车臣元首新闻秘书马尔塔戈夫也认为,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这一行动是为了在叶利钦总统就职仪式前破坏和平解决车臣问题的进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总理与外长又生龃龉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6日电(记者支林飞)据以色列新闻媒介今天披露,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外长利维的关系再度紧张,近日双方甚至中断了正常的工作联系。
据报道,内塔尼亚胡最近拒绝向利维通报有关外交事务。以外交部官员说,这两位领导人自本月初以来就没有碰过面。利维4日还主动提出取消上周的例行周日会晤。
这是以色列新政府6月份成立以来以总理与外长间第二次关系紧张。7月初,利维曾在内阁会议上公开要挟内塔尼亚胡任命老资格的利库德成员沙龙为内阁部长,内塔尼亚胡对此耿耿于怀。
内塔尼亚胡与利维的分歧由来已久。自内塔尼亚胡在1993年击败利维等党内元老当选为利库德主席以来,两人关系一直不睦。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战乱与恐怖之城
——喀布尔纪行之三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吴迎春
我们下榻的洲际旅馆,十多层高,是喀布尔最好的宾馆。但在多年的炮火下,很多地方毁坏,窗户玻璃破碎,有的用塑料布遮盖。旅馆内苍蝇成群,缺水、缺电,记者晚上只好找来蜡烛凑合。
喀布尔坐落在海拔1900米的谷地上。喀布尔河从市中心潺潺流过,将全城一分为二。南岸为老城,北岸新城有皇宫、官邸、高级住宅以及商业区。但喀布尔已不复当年秀丽的风采,战争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城南的梅旺德大街曾是主要的商业大街,二至四层的建筑有两公里多长,繁华异常,有“喀布尔王府井”之称,但现在已不复存在,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坐落在城西的喀布尔大学曾是打派仗的基地,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全部被毁,如重建至少要花5000万美元。总统府、总理府、外交部和国防部等经常遭炮击,损坏严重。很多民宅被炸塌,市民无栖身之地,就连外交公寓和使馆亦不得幸免。据说,喀布尔市内埋有不少地雷,死伤事件时有发生。市内有60%以上的房屋被毁,迄今有4.5万人死于内战战火,被称为“毁灭和死亡之城”。
在阿富汗有个说法,谁控制了喀布尔谁就夺得了政权。1992年4月,前政权倒台后,游击队掌权,70多个派别分别占领喀布尔。喀布尔城外东部和南部基本为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党所控制,西部为统一党和伊斯兰联盟分别占领,拉巴尼和马苏德为首的伊斯兰促进会则控制了北部和部分市区。各派互相对峙,他们之间的激战和火并不断。统一党和伊斯兰联盟争夺对喀布尔西部的控制权,伊斯兰党同伊斯兰促进会也争夺喀布尔的控制权。由于马苏德当时收编了前政权中实力强大的乌兹别克族民兵,在争夺战中略占上风,希克马蒂亚尔的队伍几次进攻喀布尔城区,但都被击退。希氏恼羞成怒,下令不停炮击喀布尔城。梅旺德商业大街基本毁于1992年下半年的激战,城西很多建筑毁于统一党和伊斯兰联盟的争夺战。
斗转星移,新兴学生武装塔利班在阿富汗崛起,击败希克马蒂亚尔等派别,成为阿战场上的主角。而拉巴尼总统用铁和火统一了喀布尔,自去年10月起,塔利班包围封锁喀布尔,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喀布尔再遭劫难。被毁的建筑、房屋以及大片的坟场,似乎在诉说自己的辛酸故事,控诉战争带来的不幸。
喀布尔市内耸立的梅旺德战役纪念碑和独立纪念碑是这座城市英雄历史的再现,它告诉人们当年喀布尔人是如何抗击侵略者的。在近代史上,喀布尔曾爆发三次抗英战争,在1919年第三次抗英战争中,喀布尔人取得彻底胜利,全歼英军2万多人,阿富汗从此获得独立。可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也未能免遭内战炮火破坏。那些为独立献身的英雄们如果九泉有知,不知将作何感想。(本报喀布尔电)(附图片)
毁于战火的喀布尔市内建筑。本报记者吴迎春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瑞典首相应邀访美
将商讨波海地区安全等问题
本报斯德哥尔摩8月6日电记者章念生报道: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瑞典首相约兰·佩尔松5日开始访问美国,将与美国领导人商讨波罗的海地区安全与合作、北约东扩、美国在波黑作用、瑞典在联合国安理会地位等问题。
据美国一位官员称,克林顿邀请佩尔松访美,是因为美国认为瑞典在波罗的海安全合作等问题上“能起建设性的积极作用”,美国希望通过此次会晤,在波罗的海地区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机制。
在离瑞赴美前一个半小时,佩尔松会见了来访的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梅里,并在此前设法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两国领导人取得了联系并交换了意见。波罗的海三国申请加入北约,但因俄罗斯的强烈反对而受阻。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强化制裁伊朗利比亚 国际社会谴责达马托法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5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总统克林顿5日签署一项旨在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法案(达马托法案),表示要对在这两个国家投资的外国公司予以惩罚。
克林顿在白宫签署这项法案时说,“美国必须进行这一制裁行动”,为此他将不顾忌西方盟国的反对。克林顿说,这一法律的实施将使伊朗和利比亚“没有资金来资助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根据这项由国会提出并通过的法律,美国总统将对在一年中向伊朗和利比亚的能源部门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的外国公司施行惩罚。惩罚措施共有六条,总统可从中选用两条来对付向这两个国家投资的外国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强化制裁古巴的类似法律已遭到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盟国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克林顿为此不得不暂缓执行该法律的部分条款。
据新华社德黑兰8月6日电(记者陈铭)伊朗政府5日晚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达马托法案作出反应,称美国的决定和行动只会孤立美国自己。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罕默迪说,美国对伊朗的间接制裁违反有关自由贸易的国际准则,与当今国际现实背道而驰。
这位发言人指出,美国这样做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国际社会,美国对伊朗、利比亚和古巴采取进一步制裁的法律是对有关国家正常关系和利益的践踏。
本报布鲁塞尔8月6日电记者魏崴报道:欧盟委员会两天来对达马托法案连续作出强烈反应。
8月5日当天,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利昂·布里坦发表声明说,欧盟虽然也反对恐怖主义,但是,“我们不认为达马托法案是正确的方向。”他还说,美国这么做“破坏了盟国之间的团结,而这种团结对于有效地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是非常必要的。欧盟已经说过,如果达马托法案危害它的权利与利益,欧盟将奋起保卫之”。
8月6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的委员赫里斯托斯·帕普齐斯也发表声明说,他对美国该法案深为关注,因为欧盟国家所需的石油80%依赖进口,其中20%是由伊朗和利比亚提供的。而美国的石油消费的一半是靠自己,它的石油也主要不是从伊朗和利比亚进口。
本报波恩8月5日电记者刘华新报道:德国经济部长雷克斯罗特今天发表讲话,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达马托法案提出批评。
雷克斯罗特说,欧盟将不会接受美国通过这项法律在本国领土之外行使贸易制裁,就像不接受不久前美国禁止与古巴做生意的赫—伯法一样。他说,尽管德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一样担心恐怖主义、原教旨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得到扩散,但是美国对外国在某些国家投资的公司威胁进行制裁是“错误的方法”。
本报巴黎8月6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外交部发言人5日表示,法国不会对达马托法案可能给法国利益造成的损失“忍气吞声”。他说,这个法案不但违背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精神,而且还带有“治外法权”的性质,它对世界贸易的安全与发展极为不利。
据新华社巴西利亚8月5日电巴西外长兰普雷亚5日在此间强调,巴西政府决不接受美国引用达马托法案,对在利比亚和伊朗投资的外国公司进行报复的威胁。他指出,巴西政府历来遵循国际法规来处理与它国的关系,决不接受任何国家域外立法的做法。他说,巴西不能接受超越国境的法律。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否认计划逮捕卡拉季奇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6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麦柯里昨天对新闻界说,尽管美国认为必须将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送交海牙国际法庭,但并未制定任何采取单方面行动将二人逮捕的计划。麦柯里表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有关报道“纯属臆造”。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4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文章,详细报道了美国准备派特种部队前往波黑塞控区首府帕莱逮捕卡拉季奇的计划。文章说,克林顿总统亲自批准了这一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伊关系更趋紧张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安国章
继7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制裁伊朗的法案后,美国军事当局近日又命令驻扎海湾的美国官兵处于最高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来自伊朗方面的“恐怖性进攻”。此间舆论认为,这是今年6月驻沙特美军遭炸弹爆炸和7月美国环球航空公司飞机爆炸事件后,美国作出的最强烈反应。它不仅使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也给海湾局势蒙上阴影。
据报道,美国怀疑上述两起爆炸事件与伊朗有关。美国防部长佩里公开声明说,“伊朗是爆炸案的主要怀疑对象。”他还披露说,“美国情报机构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伊朗将对美国发起新的恐怖性进攻。”为此,五角大楼已命令在海湾的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另外,美国政府还指责伊朗针对美国在加紧训练恐怖主义分子。
面对美国的恐吓和军事威胁,伊朗政府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应。伊朗政府发表声明,坚决否认美国的指责,指出“伊朗既不支持国际恐怖行动,更没在境内训练任何恐怖分子”,同时伊朗政府要求其部队做好一切迎击美国对伊朗可能发动的任何规模的进攻。伊朗领袖哈梅内伊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霸权国家,它对伊朗指责的目的是要毁坏伊朗的声誉,在国际上进一步孤立伊朗,最终推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还呼吁穆斯林产油国不要向美国销售石油,以抵制美国的中东政策。
美伊两国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早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就产生根本的分歧。伊朗指责美国到处伸手,搞霸权主义,试图独家控制全球;美国指控伊朗支持国际恐怖活动,破坏和打击美国的利益,并将其列入了从事恐怖活动的国家名单,重点进行打击。去年5月,美国又以伊朗“发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极力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决定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禁止美国人或公司以及美国名下的外国公司与伊朗进行一切贸易活动,停止对伊朗进行投资,从而使紧张的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今年2月,美国对伊朗在海湾加强军事力量和部署新的导弹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海湾地区石油运输通道的严重威胁,于是命令美驻海湾部队做好打击伊朗的全面战略部署。随后,美国又以保护中东国家安全为由,决定在中东建立以伊朗为主要打击目标的反弹道导弹“保护伞”。针对美国的威胁,伊朗政府在海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并多次发表声明揭露说,美国一再制造伊朗“威胁论”是为促使海湾国家“购买美国的武器,并为强化其在海湾的军事存在寻找借口,以达到长期控制海湾的目的”。
此间舆论还指出,目前美伊紧张关系再度升级,除因两国对外政策存在原则分歧外,还因为美国大选的需要。以色列新政府上台后执行强硬的中东政策,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扩大,而美国国内又存在一股支持以色列的强大政治势力犹太人集团,克林顿总统为争取连任必须取悦犹太人,而对伊朗采取新的强硬措施。
目前,美国情报机构已绘制了伊朗在境内训练“国际恐怖分子”四个主要基地的地图。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美国已将上述位置图交给美国驻海湾部队的指挥部,美国部队有可能对这些基地进行突发性轰炸。国际社会和海湾国家正以不安的心情注视着美伊关系的发展。
(本报阿布扎比8月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将减少伊科边境观察员
由于财政困难,联合国将于明年四月之前把它在科威特和伊拉克边境的军事观察员人数减少百分之二十。联合国伊科边境观察团部队司令杰安·桑蒂洛少将五日晚说,联合国目前在三千六百平方公里的伊科边境非军事区的二百四十五名军事观察员将减少到一百九十五名,但联合国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因此而削弱,部署在该地区的由七百七十五名官兵组成的孟加拉国机械化步兵营仍将维持原来的人数。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林坚持由沙特调解巴卡争端
巴林代理埃米尔(国家元首)哈马德·本·伊萨五日重申,巴林坚持主张由沙特出面调解巴林与卡塔尔之间的领土争端。巴林与卡塔尔一直在哈瓦尔岛问题上存在领土争端,为此,卡塔尔将这一争端提交海牙国际法院。但巴林认为这一分歧是阿拉伯内部的问题,应在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范围内由沙特调解解决。


第6版(国际)
专栏:

危地马拉政府和游击队再次和谈
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游击队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五日在墨西哥城再次举行和谈。双方将继续就巩固政权和军队在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谈判。此外,双方还将讨论游击队加入危国内政治生活以及双方实现停火等问题。危地马拉是目前拉美唯一存在内战的国家。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争已使这个国家十多万人丧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支持德禁止使用地雷的建议
科威特五日表示支持德国关于禁止生产、使用反步兵地雷以及挖除埋设在全球各地的地雷的建议。德国外长金克尔七月十八日曾经提出建议,呼吁各国通过外交活动限制生产、出口和使用反步兵地雷。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地雷造成的人员伤亡达两万多人。目前,已经有六十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关于禁止生产和出口地雷的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说希伯伦撤军日期未定
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五日说,以色列目前还没有确定从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撤军的日期。莫迪凯在以色列中部的巴库姆军事基地对新闻界说,以色列政府将在自己最后确定细节后,才能把撤军计划交给巴勒斯坦方面,那时,以色列才会开始从希伯伦撤军。莫迪凯是在有报道说以色列已决定本月底开始从希伯伦撤军后说这番话的。(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法阿关系开始解冻
本报驻法国记者杨汝生
法国外长德沙雷特于8月1日至2日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两天短暂访问。这是自1993年以来法国外长对阿尔及利亚的第一次造访,也是去年10月法阿爆发外交危机之后两国间的最高层接触。德沙雷特结束访问后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此间舆论认为,法外长访阿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法国和阿尔及利亚近年来关系陷入低潮。自1991年以来,法国害怕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进入法国,所以在阿内部冲突爆发后就采取了支持阿政府遏制阿伊斯兰武装集团的政策。结果,法国侨民成为袭击的主要目标,迄今已有40人被暗杀。其中,1994年12月阿恐怖分子劫持法航班机和去年夏秋法国连续发生的炸弹爆炸事件,在法国引起强烈震动。法国指责阿政府对暴力恐怖活动遏制不力。去年10月,原拟定在联合国50周年庆典期间举行的两国首脑会晤又突然取消,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去年11月的阿总统大选中,泽鲁阿勒当选,希拉克曾致电祝贺。但两国的分歧仍不断出现,法国以安全为由,欲将阿航班机改降戴高乐机场,遭到阿尔及利亚的反对;在给阿尔及利亚公民发放入境签证上,法国的限制增多,招来阿方的强烈不满。
德沙雷特是抱着排解障碍、恢复并发展法阿关系的目的前往阿尔及尔的。他向泽鲁阿勒递交了希拉克总统的信函,转达了法国希望重新启动法阿关系的政治意愿,表示两国今后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各个领域开展“密切和认真的对话与合作”。德沙雷特还说,巴黎将鼓励和帮助法国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到阿投资。两国外长还就外交、经济和领事方面的双边接触作出某些安排。两国经济部长将在不久后举行会晤,为签订一个新的贷款议定书进行准备。法国外长还要求阿尔及利亚在保护法国侨民的安全和制止非法移民方面采取措施。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两国首脑会晤一事,虽然未作出具体安排,但已为这种会晤“开辟了道路”。
促使法国着手改善同阿尔及利亚关系的因素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有着传统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尽管近年两国关系趋冷,法国仍然是阿尔及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是希拉克执政后奉行灵活、务实和全方位的外交,相继推出了新的非洲政策和中东政策,并先后访问了突尼斯、摩洛哥和埃及等国,对阿尔及利亚这个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近邻再也不能采取“无动于衷”的政策。三是同阿合法政府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符合法国在马格里布地区的利益。四是同去年10月相比,法国面临的来自阿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威胁和压力明显变小。
德沙雷特的访问起到了重新启动两国关系的作用。德沙雷特刚刚离开阿尔及尔不久,又一位法国神父遭到暗杀。据认为,这是伊斯兰极端组织对这种“靠拢”所作的第一个反应。法国外长事后重申,法国同阿尔及利亚发展“稳定、友好”关系的愿望是不能阻挡的。
(本报巴黎8月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庆祝中土建交25周年
  我大使举行招待会
新华社安卡拉8月5日电(记者郑金发)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吴克明今晚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土耳其建交25周年。
吴克明在招待会上宣读了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给土耳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奇莱尔的贺电。
钱其琛在贺电中说:“中土建交25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互访和各种友好往来不断增加,合作领域逐步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进一步加深。我们对25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
贺电说:“我们愿与土方共同努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构筑两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将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奇莱尔也发来了贺电,庆祝土中建交25周年。土耳其的三名国务部长、一些议员以及150名土耳其来宾参加了今晚的招待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各界要求严惩全斗焕卢泰愚
本报汉城8月6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汉城地方法院第417号法庭昨天举行“决心公判”,汉城地方检察院金相喜部长检察官宣读了判处全斗焕死刑、卢泰愚无期徒刑的量刑方案后,韩国各界今天纷纷表示,任何违民意的“政变、叛乱决不会逃脱法律的惩罚”。
韩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东亚日报》在社论中说,全斗焕、卢泰愚一伙曾把历史推向了黑暗的深渊,必须对他们严惩。
韩国《中央日报》在社论中说,对全斗焕、卢泰愚一伙的量刑,证明通过军事政变而产生的非法政权,即使“成功”,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全斗焕、卢泰愚在执政期间大搞腐败,必定会受到严惩。这对于制止国内外掌权者的腐败,不能不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韩国执政党新韩国党发表评论说,要匡正历史必须以法制为基础。
在野党国民会议发言人认为,事必归正,这是所有被害者的胜利。不少政治家还认为,这是韩国建立面向未来新政治的转折点。光州的社会团体在集会上说,“歪曲的历史今天终于被画上一个句号”。
根据韩国的法律程序,“决心公判”提出量刑方案后,还要经过“宣告公判”以及大法院核准等一系列程序。据此间舆论推测,对全斗焕、卢泰愚等人的最终判决还需时日。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4日,索马里全国联盟推选艾迪德的儿子为“索马里总统”。图为31岁的侯赛因·艾迪德向他的支持者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