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与高榷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工业思维
邱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撑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而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拘泥于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对农村工业,以及与农业资源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注意不够,农业生产不能通过后续的流通和加工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将工业思维引入农村经济工作,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生产在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走向了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了市场农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促使农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使农业增值越来越多地依靠二、三产业,依靠农村各产业间的互补和协调,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调整指导农村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用工业思维来审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用工业思维来寻找农村经济全面高效发展的出路。综观工业化国家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工业化程度越高,对农业的发展越有利。发展农业并不排斥工业,而是越来越依赖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在农业中逐步引入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进而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过程。我国农业经历了为工业积累资金和自身发展阶段,正在走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有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行动,使农业从生产供给和市场引导两个方面得到工业的支持,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因此,所谓用工业思维来思考农业,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思想,打破小农意识和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更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观念。
事实上,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转变的历史时期,市场农业的发展需要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配置,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工业的强有力支撑。同时,现代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的结合,除农村工业外,就农业自身发展来说,也需要用工业的思维来认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也需要用工业的管理方式提高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水平。
2.解决农业发展亟需的物质、技术和资金问题需要工业思维。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其主要原因是,过去往往单纯从种植业尤其是粮棉油的种植来看待农业,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开来了,农产品增值的收益回不到农业中去。如果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运销、综合利用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业思维引入农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同时,依托农村和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如利用农业资源加工转化增值的加工业等,农业完全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在解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发展农业一方面需要国家和农民个人增加投入,另一方面更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这是已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同时,把工业思维引入农业,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还可以使人们把农产品生产看作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使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质量标准按工业要求来进行,从而走向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也更有利于农业积累;同时,加工业需要对农产品原料基地进行建设,也能增加对农业的直接投入。这样,农业生产就能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
3.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集约化经营需要工业思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4.4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3.3亿人,占75%;从事第二产业5456万人,占12.4%;从事第三产业5544万人,占12.6%。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将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现在起就要有思想准备。近几年,农民以“民工潮”的形式大批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促进这些地区及劳动力流出地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给许多大城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社会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便捷的就业空间,农民可以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社会成本小,体制障碍也少,也减轻了城市压力。缺少劳动力转移条件的产粮区,农民对土地依附性很大,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迟缓。农村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村工业。这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
4.推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工业思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从事非农产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农村日益城镇化的过程。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多采取集中发展大城市工业吸纳人口的办法,一般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人口转移方式。沿海一些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浪潮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了农村工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证明了在农村走星罗棋布的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切实可行。农村工业化使小城镇向现代工业经济体制转化,使农村小城镇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场现代革命,打破了农村以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为标志的农业社会结构。我国发展农村工业,特别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型工业,以及相关产业,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工业小区,为中国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可能。如果全国现有的几万个小城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上述目标,关键要解决现代化所需的农业积累和现代化排斥劳动力这两大难题。解决的途径在于农村工业化。因为,农村工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务农人员耕地占有份额,为实现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农村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所需的技术、装备等要素投入提供支持,从而可以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通过农村工业企业的建设,使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思想深入农村,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带来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工业化变革。发展农村工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走向,是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的一次大规模的产业革命,将给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历史性的变革。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和实现小康第二步战略目标,必将以农业工业化为核心内容。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不难断言,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将是90年代后期以及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飞跃的必由之路,指导农村经济工作,需要一场新的思想解放。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高秀昌
最近,中原宋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在河南省濮阳市召开“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和韩国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研讨会,并提交60多篇论文。会议围绕“发扬宋学传统,推进现代文明”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不少有益的见解。现将研讨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1.宋学的涵义及其历史评价。关于宋学的涵义,一种意见认为,所谓宋学,有三种涵义:一是以儒学为核心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不同于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传统;二是经学史上的宋学,这是宋学的本义;三是哲学史上的宋明理学,也称新儒学。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宋学指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它囊括了宋代整个社会的文明成果;狭义宋学则指宋代以哲学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体系。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宋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横断层面看,包括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史学等多方面;从纵向的历史发展线索看,既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发展到11世纪初期、顺应时势而兴起的一种新思潮,又是一种跨时代的新的文化模式。
对于宋学的历史评价,有的学者指出,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成熟,由它所完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化系统,使元、明、清三代没有再发生大的文化危机。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也与宋代文化整合有关。有的学者着重分析了宋学所建构的社会发展观,认为宋学十分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力求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性理念,以增强社会的活力,追求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是宋学社会发展观的最高原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观的精华之所在。有的学者强调,宋学是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多元哲学与文化的综合创新。尤其是它把传统儒学提到哲理化与思辨化的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对人类理智的发展与提高人类的精神素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宋学的现代价值。有的学者以朱熹为例,指出朱熹汇纳群流,吸收、消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建构了适合时代需要的文化价值体系。它可以启迪我们在现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西方文化衔接起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的学者着重阐发了宋代“心学”的现代意义,认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认知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止崇拜超自然力量的宗教狂热,正视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倡导良好的道德行为,遏制人的道德行为不良倾向。还有的学者从东亚地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强调宋学中的理性精神将对本地区的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的贡献。
3.进一步开展宋学研究。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必须将宋学研究推向深入,并且对于如何深入开展宋学研究提出了意见。有的学者建议:第一,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宋学所包括的领域很广,儒家的文学艺术理论以及科学技术思想也应属于儒学史范围。就此而言,至今尚未出现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儒学发展全貌的著作。应当补上这个空白。第二,从北宋到明末清初的儒学大师所阐发的儒学思想,无不走明经求义的道路。研究宋以来的儒学史,如果脱离此时期的经学史,可以说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尚未出现一部有分量的宋明经学史著作,也应补上这一空白。韩国学者则强调,如何把宋学精神用现代理念给以新的解释,是当代宋学专家和学者们面临的课题。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活动简述
董光璧
一九九三年以来,经国内外学界同仁积极筹备,国际性的民办学术研究机构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不久前在北京成立。它隶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其宗旨是团结海内外易学、哲学和科学界同仁,弘扬东方易学优秀传统,探讨易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途径,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其成员包括中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日、韩等国家的著名学者。
为推动易学研究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伯崑等一些专家学者共同倡议设立国际易学研究基金。海峡两岸学者和企业家积极捐资,作为第一批基金列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不久前,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了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并向朱高正、林深靖、李永芬等捐赠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牌。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已出版了院刊《国际易学研究》和《易学基础教程》等著作。为深入开展易学研究和探讨易学与各门科学相结合的途径,该院还制定了研究规划,其研究范围包括原典注释和阐发、历代易学名著整理和评介、易学思维方式探讨、易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易学建设、易学与当代科技、易学与人文等。即将启动的有易学原理、《周易》经传集释和《周易》英译三项,并与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一起探讨易学与计算机发展、易学与管理学和医易理论重探。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保护与开发
焦玉良在《保护与开发》一文中指出: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开发土地,就是延伸我们的生命线。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保护耕地显得尤其重要。但保护毕竟只是一个方面,还必须同时重视土地开发工作。值得高兴的是,国务院为此专门作出了开发“四荒”的决定。开发“四荒”,变“四荒”为“四宝”,利国利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占用一些耕地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加快开发荒地。否则光占用不开垦,或者仅仅立足于保护,耕地的保有量也会逐年减少,我们的生存将面临困境。到本世纪末,要解决目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广大农村人口温饱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四荒”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贫困人口要脱贫,关键还是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变资源优势为资金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保护耕地和开发“四荒”的各项政策,现有的耕地会得到有效保护,荒地不荒的时日也不会太远,贫困人口定能看到脱贫的希望与现实。
(摘自1996年8月14日《中国经济导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我国吃饭与土地问题的战略思路
王文学
内容提要: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当今世界的奇迹,下个世纪中国人民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为此,要坚持以土为本,实施“保护、开发、提高”的基本对策,大力提高现有耕地生产力,不断培育新的粮食生产增长点,还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经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节约土地,并不断拓展土地资源利用空间,努力探索科学配套的土地管理机制。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已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之一。西方一些学者预测,2030年我国将发生“粮食危机”,进而提出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对此,我们必须作出认真回答,并采取正确的对策,科学地管理土地,培育新的粮食生产增长点。
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前景
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粮食危机”论,主要依据是中国未来将面临两大难题,即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耕地生产能力下降。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的潜力。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前景看,下一个世纪,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成为当今世界奇迹,这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定会找到一条更加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土地生产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据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课题组的调查和有关部门测算,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结构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增长速度会随之下降,2040年可望实现人口零增长。以此推测,2030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5.3亿人(见《’95中国粮食问题大讨论》,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5页)。据国家最新土地调查结果,我国现有耕地20亿亩,工业化的进程势必要占用一些耕地,但只要加大土地复垦的力度,耕地面积可望实现占用与补偿的动态平衡。到2030年,仅按粮食耕地面积70%计算,我国复种指数可由现在155%提高到160%,其粮食播种面积可大大超过20亿亩;同时,通过增加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粮食生产可望持续增长。
应当看到,解决我国未来粮食供需矛盾,还有许多资源潜势和有利条件。一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农业后备资源,土地开发复垦的潜力还很大;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肉、蛋、奶、果等副食品的需求量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将会增加,人均口粮消费将相应减少。目前导致粮食供求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饲料用粮增加(已占粮食总量的1/4至1/3),而且大多是粮食喂养,饲料报酬率低。今后,如果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改变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同时大力发展草地牧业,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其它副产品,发展草食动物,将从另一个方面减轻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三是我国节约粮食的潜力也很大。仅播种一项,如果实行精量播种,按目前125亿公斤粮食作物种子计算,则可节约50亿公斤左右;四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从机制上保证了农民必然会首先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如发生粮食短缺,农民会依据市场信号,自觉地采取措施,增加粮食生产,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加上我们通过国际市场进行适时适量的余缺调剂,完全能够实现粮食的供需平衡。
当然,对我国21世纪的吃饭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要达到5000亿公斤。这就是说,今后5年要增产500亿公斤,每年平均增产100亿公斤。但是,“七五”以来,每年平均增产粮食只有50亿公斤,可见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使实现了这一目标,但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粮食也只有380公斤,仍是紧平衡,还低于1984年的水平。从今后一个时期看,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我国耕地人均占有量比较低,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2;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更为严重的是,在资源数量急剧减少的同时,资源质量也在日益下降,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壤退化、沙化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无障碍因子的耕地仅占15.3%,中低产田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3以上(见《农业环境与协调发展》,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第16页)。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使大量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可见,稳定耕地面积,提高土壤肥力,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实施土地“保护、开发、提高”的基本对策
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必须在切实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坚持以土为本,实施“保护、开发、提高”三管齐下的方针,即把保护现有耕地作为基本国策,把新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作为突破性战略,同时实施“土壤肥力再造工程”,不断培育新的粮食生产增长点,大力提高现有耕地生产力。
巨大的人口压力,决定了我国的土地承载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临界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把现有的耕地作为生命田,切实加以保护。同时,要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我国宜农荒地约5亿亩左右,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有1.25亿亩(见《中国土地管理总览》,法律出版社,第128页)。针对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大都集中于边远地区的实际,应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异地开发。又据估算,全国工矿业毁损废弃以及由于污染等损毁废弃土地约1亿亩,其复垦的潜力很大。不过,目前我国复垦率还很低,加拿大等国均达到50%以上,英国高达78%。对于我国来说,如果把现有1亿亩废弃土地的复垦率由5%提高到50%,即能增加可利用土地5000万亩左右,其中1/3作为耕地,可增加耕地1500万亩(同上,第648页),其潜力可见一斑。
我国非耕地资源相对充裕,特别是占国土面积70%的山区,有20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目前,通过发展经济林、木材林、畜牧业,不少贫困地区农民开始走向富裕。今后,我们应进一步把发展林、果、牧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精心培育以林、果、牧为主的新兴主导产业,走产业化综合开发的道路。
我国是世界上草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之一,有47亿亩可利用草原草地,是耕地面积的2倍多。但其畜牧业产值还不足种植业产值的1/10,每公顷草地畜产品的产量仅为新西兰的1/82,美国的1/27,差距较大。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重用轻养、过度放牧、忽视草地资源的开发建设有直接关系。我国草地建设年均每公顷投资只有3—4元,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100。近几年来,西北地区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改变了过去游牧式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对草原的投入,使一大批严重退化的草场恢复了生机,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要继续增加投入,加强草地建设,合理放牧,科学管理,实现以草换肉、以草换奶、以草换皮,使草地资源可再利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我国还有2.6亿亩内陆水域和1.8亿亩浅海海域,发展水产业前景广阔。目前,内陆可养殖水面有40%没有利用起来,沿海滩涂可养殖水面没有利用率占到60%,水深15米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不到2%。这样,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可大力发展海洋农业,拓展资源利用空间,广辟新的食物来源。
当然,在努力抓好耕地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提高现有耕地生产力。没有土壤肥力的提高,就没有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其它技术措施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从现在起要把“土壤肥力再造”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这既是对土地的补偿,也是为后人造福。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长期以来,人们把旱地低产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天旱。实际上,天旱的本质是地旱。解决地旱的关键一是蓄水,二是节水。只要土壤肥力高,蓄水保墒能力强,做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一般年份的降水量基本上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旱地完全可以实现高产稳产。据有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全国如能对中低产田进行以发展节水、旱作农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的改造,亩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公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国许多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科学地间作和套种,大搞立体种植,增产潜力也很大。以全国现有可耕地20亿亩计算,全国复种指数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近2000万亩的播种面积。到2030年,我国的复种指数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播种面积1亿亩。更重要的是,要狠抓以种子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加强育种科学研究,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不断培育抗旱、早熟、高产新品种,就可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三、探索科学配套的土地管理机制
卓有成效地保证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综合配套的土地管理机制,建立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自我约束机制。我国城镇占地面积过快过大,用地结构也不尽合理,特大城市工业用地占26.6%,而日本东京工业用地规划指标仅为18%。这就要努力按照城市人口数量控制建设规模,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经营。实践证明,用强有力的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管理土地,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而且可以增加政府财源。目前,农村建设占用耕地也比较严重。扭转这一现象,必须实行有偿占用,并引入竞争机制。为此,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在土地开发方面,要根据目前各地已经创造出的不少好经验,强化土地开发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如谁占地,谁开发;谁破坏,谁复垦;没有能力开发就足额上缴造地费(复垦费),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发。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还要全面建立谁承包(购买),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尤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把农民手中资金更多地吸引到土地开发上来,吸引到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上来。对于国营林场、牧场、农场的部分耕地、林地,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区域内土地资源统筹规划,联合开发,积极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提倡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土地的开发和农村产业化开发结合起来,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还有,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因其财力所限,土地开发进展比较缓慢。对此,一方面国家应予投资倾斜,帮助地方建立资源型主导产业;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外资金和国内发达地区投资开发。这既可弥补我国耕地资源之不足,又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综上所述,认真探索科学配套管理土地,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古今美德众口传
——《中华美德贤文》评介
石森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美德贤文》,成为发行量比较大的畅销书。一本书之所以能在相当大范围内受到读者的热忱欢迎,必然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丰厚的文化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更是博大精深,光照全人类。经过历代先贤的智慧总结,传统美德化为琅琅上口的名言佳句,广为传播。人们就从这些名言佳句中不断吸取营养,学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以说,数千年来,传统美德起到了维持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作用。
时代在前进,道德修养也必须注入新的内涵。该书在对古代贤文作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的基础上,又吸收大量流传于民间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今时贤文”。如:“人生能有几回搏,莫让年华付水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等。这样,人们又能从中学到古代贤文中所缺少的关于效率、竞争、进取、拼搏等适合现代社会的美德和精神,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同时,历代贤文中,有许多如珠妙语、箴言警句,对种种不健康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了高度精练的概括,比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句子,在民间流传最广。然而,它明显地失之偏颇。于是,经过一番的改造,基本保持原来句式,既能使之科学合理,又表达了新意。上述句子,终以如下新貌保留于“贤文”之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贵知心”。另外,对一些不够准确完善的句子,也作了适当的改造,使之放出光彩。
该书的读者对象是极明确的,那就是上至干部职工,下至居民学生。历代贤文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相当大的原因是在于它讲究押韵、音律节奏,使人读来流畅上口,并且易于由口入心。“贤文”继承了传统贤文这一大优点,并十分注意吸取以往那种因标语口号引起人们逆反心理的教训,全书给人以一种春风细雨、温润宜人的感受。同时,“贤文”之后,附有30篇“导读千字文”,内容涉及爱国报国、追求真理、尊师重教、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等多方面,文章优美流畅,循循善诱,既可作为导读,又可用为中小学生作文的范文。笔者认为,要在全民之中大力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华美德贤文》是一部比较合适的读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