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动职工学习全国先进经验
邯钢各项工作再创新水平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记者江世杰报道:“全国学邯钢,邯钢怎样了?”正在出席全国钢铁生产经营暨学邯钢经验交流会的邯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汉章说:上半年,我们发动职工深入开展“邯钢学全国,指标上台阶、创一流”活动,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钢、铁、商品坯材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3%、16.1%、13.1%;产品成本同口径降低2.87%;实现利税4.74亿元,其中利润3.06亿元,在全国10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位居前列,各项经济指标都上了新台阶。
今年以来,邯钢与全国各钢铁企业一样,面临钢材市场持续疲软,煤、电、油、运全面涨价的困难局面,全年增支减收因素高达3.5亿元,约影响成本升高10%。然而,他们早在年初就做好了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决心把全国学邯钢的强大声势,既当作压力又变成动力,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各项工作再创新水平。
邯钢瞄准全国先进水平,分系统、按工序确定的学、赶对象分别是:炼铁利用系数学首钢,入炉焦比学宝(山)钢,休风率学马(鞍山)钢,风温、喷煤粉学梅(山)冶(金公司),炼钢日历作业率学安(阳)钢,钢铁料消耗学宝钢,炉龄学武(汉)钢,轧钢合格率、成材率学唐(山)钢,作业率学安钢,烧结品位学本(溪)钢,利用系数学太(原)钢,作业率学首钢,焦炭灰分学宝钢,硫分学安钢。
“邯钢学全国,指标上台阶、创一流”活动取得了切实效果:炼铁高炉利用系数由去年的1.89提高到2.03,入炉焦比由500千克降到466千克,高炉喷煤比上年提高40千克,炼钢转炉日历作业率由54.73%提高到60.57%,炉龄由1371炉提高到1517炉,钢铁料消耗降到1100千克以下,轧钢成材率由90.41%提高到92.08%,机时产量由48.62吨提高到54.25吨,例如400/250轧机的成材率、作业率,已由去年位居全国第十二位和第二位,分别跃升为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保加利亚议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张荣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议长布拉戈韦斯特·森多夫率领的保加利亚议会代表团。
乔石对森多夫议长一行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保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中国全国人大同保加利亚议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多夫说,他对有机会访华感到非常高兴。保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加利亚人民非常尊重中国人民,非常钦佩发展中的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保加利亚愿进一步密切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森多夫说,代表团虽然是由不同派别的代表组成的,但在发展保中友好关系方面是一致的。他还表示,希望保中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乔石对保加利亚议会各党派在发展中保关系方面意见一致感到非常高兴,并对此表示感谢。他说,中保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是扎实的。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同包括保加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关系。他表示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中保贸易关系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会不断得到发展。乔石说,中保两国都是农业国,都有条件把农业搞得更好。两国农业的发展,也会推动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
森多夫还强调,保加利亚政府一直把中国看成是不可分割的,一直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乔石对此表示赞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今天下午同森多夫议长一行进行了工作会谈。宾主就加强中国全国人大与保加利亚议会的交往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保加利亚客人是应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干部是面旗帜
本报评论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抱什么态度?中国人民解放军阿里军分区政委丁德福以其扎根藏西北边陲25年的不平凡的事迹,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阿里地处祖国西藏边陲,是孔繁森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海拔45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被人称作“躺着就是奉献”的“永冻层”、“生命禁区”。但是,那里的国土,是祖国神圣的国土;那里的人民,是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国土需要保卫,人民需要幸福,需要过上好日子。为此,丁德福抱着“只要不倒下去,就要一直干到底”的决心,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民族团结作出突出的贡献,创造了汉族干部在阿里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丁德福的事迹使我们看到,干部是面旗帜。干部是好样的,群众肯定也是好样的,“强将手下无弱兵”。对干部的决定性作用,丁德福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腰不弯,群众就能挺起胸膛跟着走。”他坚持“摆在桌面上办事,挺起脊梁骨做官。”他当干部,当得很苦很累,几乎牺牲掉性命。但他当得很有志气,很有价值,还很有感情。他对驻地官兵、藏族同胞满怀深情厚谊,甚至不惜为之献出鲜血。这是他有很高威信,有很强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比之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是应该问心有愧的。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干部的素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他要求广大干部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积极投身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要到实践中去,包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这一条很重要。如果不投身于生机勃勃的实践,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就很难造就高素质的干部。古人所谓宰相起于郡州,猛将发于戍卒,也就是这个意思。丁德福的成长,是从基层,从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干出了成绩,干出了荣誉,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爱戴。我们的干部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星红旗在亚特兰大上空飘扬
中国奥运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
本报亚特兰大七月十六日电记者陈昭、刘小明报道:今天中午十一点半,五星红旗在亚特兰大市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奥林匹克村冉冉升起,中国奥运代表团升旗仪式在此举行。
出席仪式的有伍绍祖、袁伟民、徐寅生以及一百多名中国运动员,其中有世界冠军邓亚萍、乔红、叶钊颖等。
升旗仪式上,运动员村村长致辞,欢迎中国代表团入村,并向副团长袁伟民赠送一条挂毯。袁伟民代表中国代表团致答辞,表示中国代表团将在奥运村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并向村长回赠了一个印有五星红旗的银盘。
中国驻美特命全权大使李道豫、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邱胜云、全美华人协会亚特兰大分会主席李秀兰女士等出席了升旗仪式。(附图片)
七月十六日,参加第二十六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新华社记者刘宇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忠诚党的事业的好干部——丁德福
本报记者翟启运新华社记者胥金章
新华社通讯员张应银樊增民
人民心中的那架天平,总是向一心为他们谋利益的人倾斜。你奉献的越多,他们就爱你爱得越深。
1994年7月9日,在藏西北阿里高原工作了25个春秋的阿里军分区政委丁德福,因身体极度不适,不得不告别雪域下山了。尽管事先没有张扬,但他离开的那天早晨,看到的是:从分区大院到狮泉河街道两边,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部队官兵和藏族同胞。藏胞争相与他拥抱,向他敬献哈达。有的唱起了送行的藏歌,有的敬上青稞酒……不足1公里的路程,他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
阿里给老丁留下了什么?他告别的步伐为何如此沉重迟缓?
老丁给阿里留下了什么?人们对他为何这般的依恋?
“党把阿里这块国土交给我们,我们有责任在这里创出辉煌业绩”
丁德福1964年从陇原大地入伍来到美丽富饶的伊犁河畔。1970年,他刚提升为排长不久,就主动申请赴阿里风雪高原戍守边防,一干就是25年。在这里工作这么长时间的汉族干部,只有他一人。他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人甘为她的安危和发展付出代价。党把阿里这块国土交给我们,我们有责任在这里创造出辉煌业绩。
丁德福刚上高原时,边防没房、没电、没路,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他在排长、边防连指导员岗位上干了10年,执勤巡逻、军事训练等样样工作走在前面,年年出色完成守防任务。
80年代初期,为了彻底改善阿里官兵几十年来住地窝子、风餐露宿的艰苦条件,军委、总部拨出巨款,用以建设、完善边防的战备、生活等配套设施。当时,丁德福在札达县武装部当政委,把主要精力放在营建施工上。施工队还没有上山,他就带领大家挖地基、备石料,在河滩上搬石运沙,累得吐了血。施工中,他每天十五六个小时干在工地上,晚上还硬撑着起来检查施工质量。施工由地方工程队承包,他跟承包人说,边防工程,质量第一,检测不合格,就得重来。
阿里自古不产菜,官兵们吃菜得从两三千里外运去,中间隔着一座海拔高达6000多米的昆仑山,由于气候严寒,交通不便,很难吃到新鲜蔬菜。阿里官兵的许多高原疾病都是因长年吃不到新鲜蔬菜而引发的。丁德福发誓,一定要在阿里高原种出菜来。
一天,丁德福在武装部后院的断墙根朝阳处,看到了一块塑料布下长着几根绿草。他抑制不住一阵激动:能长出草,肯定也能长出菜。他开出了3块方桌大的一片地,撒上菠菜籽,盖上塑料布。10天后,绿芽冒出了地面。他浇水、施肥、松土,小苗长成了嫩菜。他请来驻地县上的领导和周围藏族牧民,把一棵棵菠菜拔出来,送给每人一小把。在场的人双手接过,金贵地抱在怀里。接着,小白菜、萝卜、辣椒、茄子、西红柿、芹菜,都在丁德福的简易温棚里安了家。他又发动官兵修建简易塑料大棚,从海拔4300米的军分区所在地狮泉河镇一直建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达巴、菠林等边防连。如今,阿里军分区温室每年产菜200吨以上。
“环境再险恶,只要领导干部腰不弯,群众就会挺起胸膛跟着走”凡到过阿里的人都知道那里自然环境的险恶。
一年春天,丁德福领队护送200名新兵上山。汽车刚上库地大坂,突然上百立方米的积雪从山顶倾泻下来。他组织大家清除积雪,疏通道路。刚上车,一块四棱见方的冰块贴着他的车屁股砸了下来,地面被砸下去一个大坑。车队开出红柳滩,正值冰雪消融河水暴涨,雪水淹没了路面,12辆卡车进不得退不得,桌面大小的冰块直冲了过来,若不及时撤出,将有车翻人亡的危险。
丁德福跳进齐腰深的冰河中,为汽车引路。一个小时过去了,他被冻得脸色铁青。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的下身被冻得麻木了,已不知道冰冷。看着冰河中的政委,新兵们跳下车,手拉着手要去探路。丁德福命令道:“谁也不准下水!我是老昆仑了,我熟悉这河段里的地形,一定能把大家安全带过冰河。”就这样,在100多米宽的冰河里,丁德福往返几趟,在冰水中浸泡了8个小时,把车辆和200名新战友安全带到河对岸。
类似这样的经历,丁德福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有年中秋节,会餐的饭菜刚摆上桌,丁德福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边境出现异常情况,他立即带队前往处理。他们骑马一气跑了400公里,直达海拔6542米的某高地。此时,不要说人,就连马也累得毛孔渗汗,鼻孔出血,四肢打抖,死活不肯前进。很少被高山病击倒的丁德福病倒了,一天拉肚子十几次。他躺在帐篷里昏死过去。丁德福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途中,他给战士们说:“我如果昏过去,你们不要慌,就把我放到有太阳的地方晒,我相信高原的太阳能治好我的病。”大家按他的吩咐用皮大衣抬着他,放在有太阳的地方,一刻不离地守在他的身边。3天过去了,他还是昏迷不醒,大家以为他不行了,伤心得眼泪一串串往下掉。没想到,到了第4天,他睁开了眼睛,张开了嘴巴。他风趣地说:“我讲过,阿里高原的太阳能治好我的病,你们眼见为实,信了吧!”
丁德福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的病神奇般地好了。两天以后,他又开始奔波在边防线上。
由于无数次地与死神和病魔打交道,丁德福对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每次从留守处的家里去阿里,或是执行艰险任务前,他都要悄悄写一张纸条放在抽屉里,留下作为领导干部对部队工作的交待,留下作为丈夫、父亲对妻子儿女的嘱托。一次,女儿冬梅无意间见到纸条,她惊呆了,一头扑在爸爸的怀里,哭喊着说:“爸爸,求求您,再也不要上山了,我们就是回老家种地,也比在阿里做官强。”丁德福帮女儿擦着眼泪说:“好孩子,不行啊。爸爸是党员,是领导,即使牺牲在高原,那也是光荣的,但要是丢了一寸国土,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啊!”
“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让群众从自己的行动中感知党的温暖”
1992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在阿里守山过冬的丁德福接到分区卫生所的紧急报告:参谋杨永致胃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丁德福心里明白,此时的阿里高原正处于冰雪封山期,四周一望无际的雪域使狮泉河镇成为雪海孤岛。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有立即组织官兵献血。他带着33名官兵涌进了卫生所。
阿里高原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献金献银不献血。”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是氧的运输机,阿里高原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献血就意味着更加缺氧。丁德福对医生说:“我是O型血,先抽我的。”说着就挽起袖子,献了200毫升血。战士们见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政委都献了血,也纷纷伸出手臂。丁德福毕竟上了年纪,针头从手臂上拔出来他却双眼微闭,坐在椅子上好长时间没有站起来。医生给献血者补偿一袋奶粉,丁德福舍不得吃,留给了病床上的杨参谋。
阿里官兵的冷暖,始终放在丁德福的心上。谁家遇到难处,他总是一百二百的接济;20多年来,妻子牛银秀一针一线为他做了五六十双棉鞋,他只穿了一双,其余的全送给边防一线的战士站哨穿;官兵得了病,需要下山治疗的,他亲自派人派车送下山;上山的汽车兵有时路上误事赶不到兵站吃饭,丁政委的住所就成了汽车兵的临时接待站,他给战士们擀面条吃,最多的一天他为过往的汽车兵做了13顿饭;下山的官兵有时找住处困难,他把分给自己的一套房子让出来,当了招待所。
丁德福常说,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让群众从自己的行动中感知党的温暖,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赋予的任务。25年来,他走遍了阿里的山山水水。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牧场,都有他熟悉的藏族同胞,都留下了他为改变藏族老乡生活条件而奋斗的足迹。札达县的扎布让村和波林村由于缺水,青稞亩产只有三四十公斤,少的年份甚至绝收,多数村民的口粮不够吃。在这里训练民兵的丁德福在工作之余,背着水壶,揣着干馒头,徒步对两个村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决定引河水灌溉农田。他带领民兵苦干十多天,挖成了一条防渗引水渠,使札达县第一次有了自动灌溉的水浇地。这条引水渠建成后,青稞亩产提高到60多公斤。村民们开垦出100多亩菜地,如今,这里已发展成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的重要蔬菜基地。
“正气在身,就一定能凝聚民心”
有一句话丁德福常挂在嘴边:“领导干部应该是群众的榜样。正气在身,就一定能凝聚民心。”
199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丁德福正在叶城的家中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返回阿里。这时,叶城一个姓刘的个体户突然找上门,笑眯眯地说:“早就听说丁政委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不为别的,只想交个朋友。”说完,他放下一封信就走了。丁德福打开信封一看,只见里面是厚厚的一沓100元面值的钞票。他立即打电话叫来留守处主任,气愤地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白给人钱的傻子?他一定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今后请你们当心,千万不要上他的当!”说完,他让主任把这些钱退给那个个体户老板。
丁德福洁身自好,对家人的要求有时候近乎于苛刻。他把二儿子全刚送到海拔4500米的阿里且坎边防连当兵。丁德福的妻子随军18年,一直在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处招待所当临时工,打水、拖地、洗床单,样样都干,每月只有几十元的收入。前几年,县里给了几次就业指标,丁德福全部给了边防一线的干部家属。
丁德福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无怨无悔,但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却深感内疚和自责。大儿子丁全锐,4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家里接二连三地发电报催他回去给孩子治病。当时,他正在边境执行特殊任务,万山阻隔,什么也不知道。半年后,他带着一提包给儿子治病的药,风风火火赶回家,全锐已经瘫痪了。1995年冬天,当儿子从电视中收看了爸爸在全军爱国奉献优秀干部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后,他感到,爸爸那么艰苦,自己做儿子的,应该理解在阿里守边关的爸爸。春节时,全家吃团圆饺子,大儿子全锐给爸爸夹一个饺子喊一声爸爸,二儿子全刚不停地往爸爸的碟子里添菜,老伴在一边笑着看丁德福。丁德福幸福得落泪了。
正气凝民心。丁德福以自己的高尚精神和所创造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拥戴和领导的信任。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被兰州、新疆军区评为“老边防、老高原、老基层”先进个人、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被树立为全军爱国奉献优秀干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座谈会上强调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大事来抓
李鹏主持座谈会朱镕基丁关根邹家华等出席
●坚持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以及节约其他各种资源,农业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工业要讲质量、讲低耗、讲效益,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要协调发展;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今天下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座谈会上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座谈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和丁关根、邹家华、王丙乾、宋健、钱正英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江泽民说,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保护生态环境面临的任务很艰巨。因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而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保护好。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江泽民说,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以及节约其他各种资源,农业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工业要讲质量、讲低耗、讲效益,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要协调发展;二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是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江泽民指出,有些同志忽视环保工作,认为先把经济搞上去了再说,环境保护可暂时先放在一边。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和有害的。世界发展中一个严重的教训,就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走了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结果造成了对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我们决不能走这样的路子。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发展。客观事实说明,那种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乱铺摊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其增长速度越快,资源浪费就越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越严重,发展的持续能力也就越低。这是不可取的。我多次讲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一点。但是千万要注意,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江泽民说,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都为我们在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确保环境的安全,必须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九五”期间,我国经济计划安排以年平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我们确定的环保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努力完成。当前必须首先加强城乡环境的管理,但最根本的是依靠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和资源生态损耗量降下来。经济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极大。要从宏观管理入手,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重要资源开发和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审议其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各行各业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加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的顺利实施。
江泽民强调,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有了较大进展,既要肯定已有的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城市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向农村地区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方面的工作要继续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环境问题已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我们愿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但是不能承诺与我国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义务。理所当然,发达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多负责任。我们坚决反对某些发达国家搞所谓“环保外交”,借环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九五”期间要有重点地安排一些环境整治项目,解决重点区域流域和各地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江泽民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环境保护问题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每年要听取环保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这要成为一项制度。应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严格把好环保关。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环境保护方面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人们素质的提高来解决。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包括环保方面的内容。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环境保护,我国的环保事业就大有希望。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事这项工作是很光荣的。希望环保战线的同志们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取更大的成绩!
江苏省省长郑斯林、安徽省省长回良玉、天津市市长张立昌、甘肃省副省长韩修国、福建省省委书记贾庆林等相继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结合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介绍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有的还汇报了治理淮河、太湖、巢湖污染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以这些重点工程为契机,抓住机遇,带动当地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把青山绿水蓝天带入21世纪。
参加座谈会的有,出席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同志,中央、国务院和解放军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座谈会开始前,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参加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全体与会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附图片)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同出席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代表座谈。图为江泽民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