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由科技书评的八股腔说开来
王一方
一般说来,科技书评的面孔大多醇厚温谦,透出为文者“费厄泼赖”的修养和“与人为善”的胸襟。不过,做评论、写文章毕竟不应完全等同于人际关系,必须时时温良恭俭让,非弄成刀切豆腐面面光不可。环顾科学风云际会的昨日和今日,技术领域此消彼长的因袭与革新,“赛先生”寨前从来就是狼烟四起,群雄纷争,充满着古今新旧的精神厮杀与各路豪杰间的心智肉搏……为何到了书评天地里却熄了篝火,藏了剑戟,读不到太多的危机与挑战,实在令人惶惑不安。
平心而论,这类文字尚不乏谨严之风、畅达之辞,一曰科学性,二曰先进性,三曰系统性,四曰实用性,五述作者功德……外加几条不痛不痒的“微瑕”,补在文尾以示公允,然后笔锋一转,照例以“瑕不掩瑜”而落幕。然而,这些文字大多缺乏原创性冲动与思想火花。八股腔的背后,是批评者价值的贫乏及学风的空疏。
其实,就科技书评而言,科学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养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里,人们披荆斩棘的思想利剑便是“科学精神”。这是人们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范,它活的灵魂就是怀疑意识与批评意识。用科学精神来冲刷人类文化,会发现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从真理到公理都需要与时共进。“赛先生”的白刃还时常解剖自身,将自己推入思想的火山口,不断反思科学的历程与思潮的起落。因此,如果要指出八股式科技书评的弱点,科学精神的匮乏恐怕是致命的硬伤。要补上这一课,还应该从科学史的温习与科学哲学的探讨入手。


第10版(文化)
专栏:

20年风餐露宿,终于再现可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第三大建筑奇迹
  再现千里栈道的人
贾连友
一条强壮的汉子,身背画夹,风餐露宿,凭着艺术家特有的激情和毅力,跋涉在秦岭巴山的崇山峻岭之间。经过长达20年的探索,终于把早已从人类视野中消失的千里栈道,被茅以升称为可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第三大建筑奇迹,形象逼真地再现于宽1米、长200米的画卷上。
70年代初,张维铮从北京来到陕西汉中。当火车飞驰于绵延起伏的秦巴山间,他惊讶地发现了悬崖绝壁间的残垣断柱。那是先民们早于万里长城完成的大规模土木建筑,中国古代穿越秦巴大山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古栈道。它始于春秋战国,盛于秦汉唐宋。尽管沧海桑田、兵毁火焚,这一古代奇观几乎消失殆尽,但依然闪现着不曾泯灭的恢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张维铮对栈道遗迹早有所闻,在以后几年中,他翻阅了大量有关栈道的史料,从考古、文化、民俗、建筑、交通等方面潜心研究,萌生了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考证和描绘这段古老文明的念头。非常理解他的妻子拿出了家里省吃俭用积攒的全部积蓄,为张维铮添置了绘画工具及照相机、望远镜、帐篷等野外用具。
1979年秋,他踏上了远行考察的征程,选择的第一条道就是李白吟叹过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金牛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徒步考察蜿蜒于秦巴大山间的7条栈道。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深山险壑,他常在岩洞或树杈上过夜。在傥骆道,他与一头凶猛的野猪相遇,幸亏是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水;在米仓道,他从枯朽的木桥上坠下去,深冬刺骨的河水把他一直冲卷到50多米外的一块大石头下,才被人搭救,至今落下两腿风湿性疼痛;在褒斜道,他双手抠着悬崖在绝壁上困了3个小时,爬过100多米险段,而脚下是深不可测的峡谷……为了一个个实物考证,他常常自己掏钱雇上一名向导,山上山下盘旋几天甚至几十天,走访几十人甚至上百人。
一次次远行考察,一次次回到仅有四平方米的狭窄画室里,他的画卷也随之一节节地向前延伸。张维铮融会西洋画写实与中国画写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出千里栈道的历史原貌:汉褒斜道上,长长的栈道支架一头入山腹,一头立于水中,铺板搭盖形成的一间间栈阁相通相连,沿河谷,顺山势,游龙一般伸向山谷尽头——这种被称为“立柱支撑”式栈道低而平缓。为免遭洪水冲袭,唐时栈道大多高悬山腰,且由木梁换为石梁,形成“千梁无柱”式栈道。至宋时,古人用火药开山劈道,栈道由高降低,大多修成了土石栈道。
画卷再现的当年风土人情也饶有兴味:唐代的文川道上,吐蕃族向唐皇进贡的长长的牦牛队驮着各种贡品一路而来,行人纷纷让道;高低起伏的栈道集镇上,穿着紫袍的王宫大臣坐着滑竿、软轿,接受当地穿绿袍的地方小官的迎送;酒楼、茶馆生意兴隆;商店里,黄发碧眼的欧洲商人正挑选蜀锦;栈道下的山崖上,有工匠在雕刻佛像……
在汉中召开的国际石门栈道研讨会上,当中外专家学者目睹了他的部分栈道画卷后,惊讶地赞叹他拯救了一段日渐消失的古代文明。(附图片)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探访录

  人与环境交融经济社会齐翼
——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者谈可持续发展观
本期探访专家:邓楠甘师俊迟计张家源杨书武赵建军
徐俊樊平
本报记者杨武军
编者按:1986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23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江苏省常州市、无锡县华庄镇等地开展了一项旨在通过科技进步引导与促进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示范试点工作。1992年,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建立一批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4年,中国政府宣布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验区成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地。时至今日,国家级实验区已有22个,省级实验区40多个。
在长达10年的实验区工作中,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他们的想法会给读者一定启示。
人类发展的新境界
邓楠(国家科委副主任):可持续发展是近些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种战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西方发展模式的否定,是人类经过惨痛的教训、经过痛苦思考后做出的共同选择。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等,这些与工业化同时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已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威胁。这就迫使我们重新选择发展道路。其实,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今天重温恩格斯这段话,不能不使我们更加佩服革命导师的远见卓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体现。用一句古老的中国哲学概念来表述,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应该是一种很高的追求了。差不多我们每一个实验区,都把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幸福作为最终目标来追求,突破了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不同的成效。
甘师俊(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国家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作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基地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也写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国家行动方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国家意志转化为有效的地方行动。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资源环境差异很大,需要探索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不同类型的地方行动模式。我们从国情出发,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使我们的发展更有理性,更有后劲。相对于不顾资源环境而只顾经济增长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更文明的发展。
樊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以往发展模式的弊端在于单纯追求GNP、GDP的增长,巨大的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污染环境将企业成本转嫁给社会,二是滥采滥用资源,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这其中有技术手段问题,也涉及社会机制,其中社会结构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的使用规则。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科技引导和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从技术进步和资源使用规则两个方面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有别于以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赵建军(江苏省常州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办公室主任):社会经济发展应该以人为本,这是常州市从几十年发展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常州曾经长期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1986年常州GDP比1978年翻了近一番。然而,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却暴露出一些问题,人口素质相对不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形成高密度工业污染源,城市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生活废弃物日益增多,不能提供有效社会保障等,这些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对如此压力,1986年常州主动争取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科教文卫和环境保护项目,兴建了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中心、图书馆、影视城,完善了三级卫生预防保健网络,城市向分散组团式布局结构和绿色敞开式空间方向发展,产业向科技型转化,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良好的社会综合环境为常州引来了大量资金,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1985年至1995年,常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2.8%,高出以前10多个百分点。
天人合一善待环境
邓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点不能动摇,但同时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观。可持续发展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使人民群众在得到眼前实惠的同时,保证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现在有些地方为了寻求经济发展,已经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是不足取的。有些地方城镇规模起来了,绿地没有了。淮河沿岸有那么多污染工厂,当时对这样的后果不是没有预见,但就是没有及时有力制止,现在不得不下令关闭。有的小煤窑破坏性、掠夺性开采,乱挖矿脉,塌陷进水,酿成重大伤亡事故,为什么不能合理协调和有效控制呢?中国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但市场行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约束破坏公共资源(如环境)的企业行为。不能把可持续发展仅仅理解成为政府投资办公益事业,单纯保护资源环境。我们搞实验区就是为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力图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各种形式的良性循环。我们实验区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探索建立这种良性循环的途径。首先在整体上要使我们这个社区是良性循环的,要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相协调,求得本社区小系统内部的优化。在选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时,就要开始考虑到良性循环。选择这个产业会消耗多少能源,会排放多少废物?能源从什么地方来?废物往哪里去?能不能把废物变成有用的物质?也就是资源能不能再生,循环利用?如一部分成为工业的原料,一部分成为农业的肥料,同时又能产生新的消费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从综合角度来看也就是要建立起这么一个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体系。根据这个思想,我们准备选择一、两个实验区进行“最小排放社区”的实验。
徐俊(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助理调研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可持续发展简单地等同于保护资源环境,有的甚至认为保护环境一定影响经济发展。其实经济应算大帐,比如说,目前有相当多的小造纸厂,就一个厂来说,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它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水源,所付出的成本要远大于其所获得的收益,只不过它将这种成本转嫁给别人罢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不对环境产生破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是符合我国资源人均量少、生态脆弱这一国情的。
好市长的标准是什么
徐俊:从世界范围看,政府应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力量。
目前有相当部分地方领导不是不知道社会发展对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不是不知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但往往还是牺牲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去追逐眼前的经济增长。这除了经济发展本身的压力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我们目前的干部考核、地区评优工作中,仍将经济指标,尤其是产值指标作为评判的主要尺度,直接助长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如果不改变目前这种做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履将十分艰难。
杨书武(中共黑龙江省肇东市委副书记):从地方实际工作来看,目前干部考核、地区评优指标偏重于经济发展,只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少量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环境、资源等均无考核。这可能导致基层领导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急功近利出政绩。今后,应逐步建立全面的、综合的考评指标体系,并确立科学严密的考核标准。
仅有技术是不够的
迟计(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处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引入是必要的,但仅有新技术是不够的。比如处理垃圾,我国已研究出一些十分有效的新技术,但是有的地方垃圾随意堆置,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混放,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这种垃圾污染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垃圾管理机制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把科学技术的应用同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的完善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对于那些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通过使应用技术的主体和社会都从不同方面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使这些技术的推广能够从资金等方面得到保障。
张家源(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还有赖于社会较高水平的精神文明的支持。因为不仅支持社会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较高智力水平,而且要维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也需要人们建立相应的道德观念,如有节制地利用资源的观念,把发展限制在自然承受力范围之内的观念,为后代人留下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观念,建立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地区与地区间和谐、理智的关系的观念等。因此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附图片)
赵建军
邓楠
徐俊
甘师俊
樊平
迟计


第10版(文化)
专栏:

  人文精神:启蒙比讨论更重要
——赏析《画说哲学》
正像本丛书作者之一何怀宏所说的:“我并不是在一个特别合适的时候写这本书的,中年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入世、从而也最世俗的时候。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写作使我的心灵又经历了一次童年。”本丛书的其他三位作者朱正琳、周国平、赵汀阳都是阅历和学力不薄的中年人,某一天凑到一块,忽发奇想,要和孩子们一起来想一些关于世界和人生的问题,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解说一些爸爸妈妈们最不耐烦或者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这就有了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画说哲学》丛书:
《爱智慧》:“孩子们都喜欢发问。有些问题问得好‘傻’,让大人们没法解答。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再仔细想想,孩子提的许多‘傻’问题,大半都与哲学问题有关。所以,我今天打定主意,一边跟你讲,一边努力回想我小时候。我记得,那时候我跟你现在一样聪明。”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上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一个姑娘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珍重生命》:“理想主义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精神的火焰。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可能都藏有或大或小的这样一点火焰,即使我们足够冷静和明智到并不会将之都付诸实践——这常常是有道理的,我们也应当珍惜它,不要完全泯灭它。并且,我们还应当学会理解和敬仰那些用理想点亮或燃尽了自己生命的人。”
《思想之剑》:“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做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因为对于哲学这种最自由的思想来说,没有哪一条路是不许走的,好的哲学与坏的哲学的区别仅仅在于是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去思想。”
既是“画说”,自然图文并茂,由赵汀阳、黄穗中、聿之绘制的精美插图让人忍俊不禁,在会意一笑中领悟了庄周梦蝶的是与非、笛卡尔的沉思、斯宾诺莎的信念、康德的忧虑,还有那把神奇的“奥卡姆剃刀”。然而,“画说”的含义似乎不止这些。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心中充沛着一种对这个世界和人生的诗意理解,字里行间诉说着如歌如画的价值境界。这几年,学界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热火朝天,本丛书作者大都躬逢其盛有所建树。但至为急迫的也许不是讨论,而是扎扎实实地在社会的新生代中推广人文教育、普及人文关怀。几位作者的选择是耐人寻味的。
(天沛)(附图片)
感谢给了我生命的空气、水和……
每个人都是能够发出自己光芒的星辰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文化百态
青工撰写厂史演义
哈尔滨制药厂青年工人孔庆祥8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本厂的发展史,在厂报编辑的帮助下,撰写出一部近10万字的中篇章回体传记文学《哈尔滨制药厂演义》。
哈尔滨制药厂经过38年奋斗,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药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抗生素类药物生产基地之一。8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孔庆祥即对这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工厂发展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郑晓波)
调频广电节目到农家
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山西省万荣县,今年又瞄准广播电视MMDS高新技术,力争实现村村调频广播电视网络化。图像清晰、音质优美的12套电视节目和调频广播节目进入281个村4000多户寻常百姓家。(丁夏生)
雕塑名家聚津门
来自中、法、美等国的19位雕刻艺术家不久前集首天津,举行为期40天的雕刻艺术比赛和学术交流。这是继威海国际雕刻比赛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国际性艺术活动。以“开拓、发展、和平”为主题,中外艺术家们研讨了城市环境科学、东西方艺术差异等话题。 (常莉)
职业技能培训新载体
由中国科协、电子工业部等中央八部委组成的全国家电维修技术培训协调指导小组从本月起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步骤,把已开展11年的家电维修技术培训由传统的面授改为远距离电视讲座。讲座的文字教材和录像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教学大纲参照劳动部等部委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而制定。行家指出:利用电视教学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最多的人受益,很有发展前途。(小虹)
散文的信息量与时代感
人说作家散文在于文笔,意境优美而文采斐然;学者散文在于学识,明事析理而涉笔成趣;那么,记者散文则属另类文字,信息量大、时代感强。
经济日报老记者王秋和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着时代的变化,由改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创造辉煌》以老到的笔法生动描绘了改革大潮中的诸多风流人物,如联想集团的创业者们。 (文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