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产品市场波动透析⑨

  向产棉600万担进军!雄心勃勃
库存积压200万担……忧心忡忡
调销难中话棉花
——来自湖南棉产区的调查
李志林李志勇
棉花压库揪人心
4月中旬,正是棉花播种育苗的季节。连绵的低温阴雨揪紧了农民的心,而棉花调销缓慢,压库严重,在棉产区的各级干部、棉花经营者心中,更形成了一团困惑难解的“结”。
棉花是湖南的主要产业之一,主要棉区分布于洞庭湖区。近几年来,国务院逐年提高棉花收购价格,湖南省也制定了扩棉兴棉的具体措施,兑现各项奖励政策,加上棉花购销活跃,调动了广大棉农植棉的积极性。1995年,全省植棉超过300万亩,比1993年增加40万亩。尽管夏季严重的洪涝灾害使22万亩棉田减收,棉花总产仍达447万担。目前已收购皮棉330万担。在政策和价格的刺激下,各主产棉县将棉花当作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加大投入,改善水利设施,提高科技含量,使棉花的生产环境大为改观,提高了棉花产量。地势低洼、水害严重的安乡县,近4年投入棉花排灌设施改造的资金达5000万元,使全县70%的棉田达到排灌分流的较高标准。去年该县棉花扩种到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收购量达到创纪录的53万担。产量在湖南排首位的华容县,几年中投入数千万元,主攻单产,全县在1995年亩产皮棉跨过百公斤大关。
正当湖南上上下下雄心勃勃推动植棉向400万亩、600万担跨跃之时,全省棉花调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压库十分严重。笔者在华容、南县、安乡采访看到,仓库里打成包、堆成垛,露天存放的棉花占满了空坪隙地。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见不到一辆前来调棉的汽车。到4月中旬,湖南调销棉花仅122万担,库存达200多万担,比上年同期增加库存100多万担,增幅近110%。负责政策性经销棉花的各级棉麻公司,面对棉花滞销压库的状况忧心如焚。华容县棉麻公司到1996年3月底,收购皮棉51.3万担。省计委曾下达两期调棉计划共为20752吨,执行情况很不理想。第一期仅完成55%,第二期成了一纸空文,一两未销。春节后,华容县派出两个促销小组,跑了省内外的49家纺织厂,仍是无功而返。
调销难原因何在
据笔者调查,造成棉花调销难的主要原因是全国性纺织市场转入疲软状态。纺织品出口受阻,影响纺织企业的开工。1995年国家在大幅度提高棉花收购价格的同时,取消了财政补贴,使纺织业原棉成本每吨提高较多,企业难以承受。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失去竞争力而亏损停产。在目前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后,进口棉数量的严重失控,也给国内棉花调销带来巨大冲击。湖南省纺织行业产值今年3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40.87%,而且产成品大量积压,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纺织行业不景气,无法贷款,无钱调棉。
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笔者在湖南主产棉产区采访看到,棉花调销难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出来:
一是棉花经营状况告急。据统计,湖南省目前积压棉花200万担,占用资金20多亿元,棉花经营单位每月共需支付积压棉花的资金利息高达2000万元,平均每天的利息负担近70万元。华容、安乡、澧县、南县等产棉大县尤为突出。华容县棉麻公司,1至3月支付利息达1480万元。安乡县从去年新棉上市起至3月底,已支付利息3200万元。棉麻公司作为国家规定的专一购销单位,棉花已成为舍不下也抛不掉的“烫手的山芋”。因为效益不好,主要棉区的棉麻公司已全面亏损。
二是农民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棉花虽然是起步产业,但主产棉区近几年来,得益于中央大幅度调整棉花价格的政策,农民30%以上的纯收入来自棉花,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大大加快。棉花调销突然出现严重困难,许多农民对棉花生产抱着观望的心态,对今年到底种什么仍没有拿稳。华容县主产棉区有48%的农民尚未购棉花备耕肥,已经购肥的农民买的数量比往年也明显减少。特别是国家今年提高定购粮价,不少农民认为种棉生长期长,自然风险大,投入高,价格也不合算,而愿意改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主产棉区县乡各级领导对此更是忧心忡忡。棉花是这些县的财政支柱,棉花生产、购销、初加工、深加工等,每年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这些县财政支出的1/3以上。棉花生产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棉农和干部职工的“饭碗”。特别是经过几年的调整,产棉区的产业结构已趋于合理。安乡、华容等县为了建设高产棉区,不仅投入巨资改造棉田,还在棉花科技推广、农民培训、防病治虫、棉花服务体系、初加工、深加工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如果再调过头去改种粮食或其他作物,势必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目前,湖南主产棉区各级领导热切期望棉花调销难的局面能在短期内迅速缓解,而不要出现“棉花多了砍、少了赶”的恶性循环,避免棉花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许多基层干部说:我们现在下去发动农民种棉,担心得很。如果今年棉花登场,要是真的卖不出去,不仅让农民经济上受损失,挫伤的更是农民的心。
(湖南日报供稿)
(附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赶紧研究对策
夏子
这篇来自湖南棉产区的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很重要,也很有代表性。最近一段时间,本报也陆续收到了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的读者来信,反映棉花压库、棉农不知所措等类似的情况。这类问题的普遍发生,应该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棉花,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棉产区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全国1000多万纺织工人的生计,各级的财政收入及国家的出口创汇额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棉纺织品。因此,对棉花及棉制品的生产、流通、加工、出口,国家一向非常重视。
棉花问题又十分复杂,因为它关联几个产业、行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牵扯着各方利益。国内纺织行业对棉花的消化能力、纺织品的生产、销售、出口形势、国家棉花储备的状况、国际市场上棉花及棉制品的行情,这些变动中的因素,都对国内市场的棉花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发生着影响。
正因为棉花问题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复杂,我们既要顺应市场,顺应经济规律,又要千方百计保护生产力,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所以目前迫切需要各管一段的有关部门坐在一起,交流各自掌握的情况,认真分析形势,作出比较科学、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赶快研究对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疏通渠道,化解矛盾,并通过价格信号等引导农民安排今年的生产,尽可能减少盲目性,减少各方面的损失。
过去,棉花生产曾多次发生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之间,总得要三五年才能恢复元气。今天,我们历经市场风雨的洗礼,这样的情景不应再重现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桐柏“卖”掉三千七百处小水利
本报讯河南省桐柏县积极改革农村水利体制,明确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业主,已在全县卖掉3700多处小水利工程的使用权,回笼资金1200多万元。
桐柏县针对水利工程管理粗放、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实际情况,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和股份合作的形式,明确经营管理业主,明晰责、权、利,实现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全面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该县的水利工程灌溉能力。 (杨文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锦州卖市府大楼建防洪工程
本报讯辽西重镇锦州,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兴修水利,奋战一年使城区防洪工程达到可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设计标准,一步跃入全国高标准设防先进城市行列。
在1994年遭受特大洪灾后,锦州市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卖掉位于市区繁华地段的办公大楼,将办公地点迁往城南新区,从卖楼款中拿出500万元投资防洪工程。历经10个月苦战,锦州人没用国家一分钱,比原计划提前11天完成了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可抗击每秒7960立方米的洪水流量。(王汉文丁雪晨)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菜农编教案
孙勇
一本由农民编写的教案《蔬菜种植记实》,在湖北谷城县石花镇菜农中广为流传。教案的编写者,便是石花镇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华国清。
华国清今年40岁。自1991年起,她就利用地处镇郊优势,发展大棚蔬菜。她买回了有关书籍,并自费去河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在实践中,华国清渐渐认识到,外地的方法不能全套照搬到本地,书本上介绍的和各地实际情况往往有些差别,而一些微小差别,可能就会导致育苗失败。华国清将这些微小的差别记录下来,并聘请河南邓州市一位高级农艺师为顾问,共同探讨大棚蔬菜在本地的栽培方法。一来二去,华国清终于掌握了一套成功经验。
华国清成功了,引得乡邻们也纷纷垒墙搭棚种蔬菜。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她把菜农集中起来,办起蔬菜种植培训班,将自己整理的资料编写成教案,拿到培训班上向学员们讲授,很快使200多名学员掌握了种植技术,镇郊的石溪村也成为大棚蔬菜专业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乾县鼓励农民办水利
本报讯陕西省乾县用干旱造成粮食减产的教训教育群众,制定优惠政策激励群众,组织干部送技术上门鼓舞群众,广泛发动农民大办水利。去冬以来,全县群众共集资951.3万元,新打各类机井1169眼,修复配套机井180眼,新建抽水站5座,修复改造抽水站70座,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3万多亩。
乾县明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在审批手续上提供便利,县水利部门抽调百名技术干部下乡,帮助群众解决打井、修渠、建站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县农行和信用社拿出300多万元贷款支援群众搞井、站配套。开春后,这些水利设施在持续的干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希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沙珠玉,治沙奔富路
本报记者马应珊
沙珠玉,这片地处青海高原海南藏族自治州浩瀚沙漠中的绿洲,曾经差点从地图上消失。风沙逼迫,农田淹埋,牛羊干渴而死,不少人挥泪离乡,无路可走的人们,留下来背水一战,苦斗18年,使沙追人跑变为人进沙退。
70年代初,该乡的上卡力岗村、治乃海村的200多户农民,因受不了滚动沙丘的日夜扑打,不到两年搬迁了三次。1984年扎布达村的农民因农田的青苗被风沙淹没,一年种过三次庄稼,但最后还是被风沙吞没,当时沙子已追进了农民的家门,退逃已经没有出路了。
从1985年开始,由全乡9个村的3000多名青壮年农民组成了治沙大军,在乡党委和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各条风口、沙线摆开了治沙的战场。
春秋季节是沙珠玉的多风季,也是植树的大好季节。这个乡动员全乡男女老少7000多人一起上,配合主力军植树造林、种刺、栽柳、种固沙沙蒿。经过整整18年的艰苦努力,全乡治理和控制流沙面积31000多亩,植树11467亩。同时种草、种柠条等固沙植物10760亩,还搞出325条全长148.5公里的农田防护林带。这些5层楼高的参天白杨树,将1万多亩农田纵横封网在335个“井”字形田块中,堵住了四周的风沙,粮食亩产由过去的75公斤增长到350多公斤,总产量430多万公斤。这个多年靠贷款、吃回销粮的沙珠玉,近几年来,每年给国家交售粮食、油菜籽、蚕豆等商品粮35万多公斤,同时每年还上交菜牛、羊2000多头(只),羊毛2万多公斤,形成了以林治沙、以林养农、以农促牧的良性循环,生态综合效益也充分发挥了出来,成为全省和全国治沙造林的先进集体,受到了国务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嘉奖。
如今,站在沙山上,眺望方圆75平方公里的沙珠玉,就像沙海中的一片绿云。全乡的1200多户农家,全被淹没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和荒漠形成强烈的反差,构成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因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治沙模范乡”的称号。沙珠玉乡的乡长高兴地对记者讲,目前全乡7400多人,人均有树(不算小树苗)896棵,每棵按10元计,等于全乡每人有1万多元的存款。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神农之子

  十年只为这一天
本报记者彭俊
“我在国外会干得很好,但作用不会比在中国大。”
“从出国的那一天起,我就想着回来。我的事业在中国。”
——王韧
王韧两次回国的经历,体现了莘莘学子对故国的殷殷热爱,更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业对科技的渴望,体现了有关部门领导人对科技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了农业科技乃至中国农业的希望。
——记者
刚过不惑之年的王韧,已是两度出国留学、工作,两度回国效力了。在这跨度10年的两个抉择中,王韧显得愈来愈成熟、理性、义无反顾。
第一次抉择
1985年,在四载寒窗苦读之后,王韧获得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昆虫学系的博士学位。这时,两封来信把两个选择摆在了他面前:一封是DOW跨国公司的邀请信,一封是中国农科院请他回国工作的来信。前者意味着优越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而后者则是祖国的需要和恩师的寄托。
30岁的王韧二话没说,当年7月15日,携妻回国。动身前,王韧拿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3000美元的计算机,带回来送给所里,这是当时所里的第一台计算机。
回国埋头苦干7年之后,1992年,王韧第二次出国。这次不是去留学,而是工作;也不是做学生,而是当“领导”。去向是英国,职务是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生防所,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机构。该所主要从事利用生物方法控制害虫、害菌和害草方面的研究。它所从属的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
1992年,国际生防所机构改组,急需在全世界昆虫学及生防学界招聘一位副所长。他们特意给已在国际生防学界崭露头角的王韧寄来一份招聘书,希望他参加角逐。
王韧参加了,在60多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副所长。
第二次抉择
正当王韧在国外崭露锋芒的时候,国内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农科院调整领导班子时,很多同志推荐了尚在英国任职的王韧。
1994年8月,中国农科院给远在英国的王韧去电话,转达了农业部刘江部长希望他回国工作的意向,请他斟酌。
当时王韧在国际生防所的两年试用期已经结束,只要他愿意,可以在该所一直干到60岁。经过和妻子慎重的商量,三天内,他即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回国的决定,并在随后卖掉了价值9万英镑的房子和两辆汽车……
前途正无限
记者见到王韧时,他已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的“交椅”上坐了一个月时间。院里给他的分工是国际交流与合作。
“家里已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爱人的工作是刘江部长亲自给广电部有关领导写信落实的。8岁的男孩上着院里的小学。我可以安心工作。
“我是研究生物防治的,中国的许多害草、害虫——水葫芦、水花生、棉铃虫,都亟待人们去防治,任重道远。
“16年前,我考入中国农科院攻读硕士时,导师邱式邦院士说我是到了‘延安’。当时的生防所条件十分简陋,中国的生防事业正处在草创的‘延安时期’。这次回来,邱先生说我是又回到了‘延安’。我说我热爱这个‘延安’,愿意为她洒尽心血……”
前方是遥远的路。一路走好,王韧博士!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救救土地!
山西省长治县王坊乡李坊村上千亩良田被挖得千疮百孔。这些土地原本是李坊村群众奋战十余年肩挑手抬垫出来的,属亩产千斤的上等农田。从1992年起,一些农户发现土层下古河床的河沙能卖钱,便掘开土层卖河沙。“要想富,卖沙土,一年一个万元户”,在李坊早已是人人皆知的口头禅。仅3年多时间,上百亩农田被毁,村干部却视而不见,群众曾多次上访县、乡政府,均如泥牛入海……
侯大鹏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我们这里穷啊!”肖乾旭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明白卡”到农户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及早动手,将棉花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编写成“明白卡”,统一发放到1万多户棉农手里,深受棉农的欢迎。 崔培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