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书林漫步

  《悲惨世界》续作《珂赛特》读后感
谢素台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的续集《珂赛特》1995年7月在美国一出版,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美英一次就发行了10万册。同时,中国、法国、意大利、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日本、韩国、印尼等十多个国家都买下了它的翻译出版权。
近年来,为名著作续集的事例不少,然而成功的并不多。但是,当去年春天第一次拿到这部书稿时,我却忍不住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小说所展现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都使我不能不感叹《珂赛特》确实是一部堪与《悲惨世界》媲美的杰作。
《珂赛特》和《悲惨世界》一样,像一幅宏伟的画卷,像一部动人的史诗。《悲惨世界》描写了拿破仑垮台以后波旁王朝复辟、法国工人起义的那段历史。《珂赛特》则描写了巴黎“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到路易·拿破仑夺权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那段历史。
这两部作品都深刻地描写了法国当时剧烈的社会矛盾,展现了法国历史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叙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在街垒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珂赛特》这部作品切入处是,冉阿让无意中发现了珂赛特的爱情秘密,不顾个人安危,救出身负重伤的马吕斯,但冉阿让在马吕斯和珂赛特结婚以后,却遭到马吕斯的误解和伤害。《珂赛特》随之展开了马吕斯和珂赛特满怀革命热情,不畏强暴,以犀利的文笔,英勇地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反对背弃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倒行逆施篡权称帝的路易·拿破仑的斗争故事。
马吕斯为了实现共和主义理想,被罚款六七十次,坐牢十多次,搞得倾家荡产,成了密探追捕的对象。但他坚定地与劳动人民一起游行示威,投入街垒,进行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斗争,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生死不明。
珂赛特与马吕斯一道,以犀利的笔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在街垒斗争遭到残酷镇压以后,她沦为贫民,隐藏在贫民窟,乔装打扮,改名换姓。她在亲人离散、温饱不足、密探追捕的情况下,靠着下层人民的掩护与支援,依然用她那支锐不可当的笔,与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作者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既有坚信共和理想、为之奋斗终生的印刷工们,在劫难中一直冲锋陷阵、终于成为坚强共和主义者的街头流浪儿,也有富于正义感、善于和敌人周旋的旧货商,清高却富于正义感的画家,还有虽处社会底层却不肯卖友求荣的妓女等等,他们的故事动人心魄,令人回肠荡气!
同时,那些密探、歹徒、政客等反面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珂赛特》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华盛顿大学研究员劳拉·卡尔帕金,她凭着对法国历史、风俗研究的深厚功力创作的这部力作,深刻、真实、惊心动魄而又感人至深。(《珂赛特》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社会广角

  “疯牛”危机笼罩英伦
李文政
英国疯牛症危机已持续近两个月时间。英国社会上下为解决危机做出了种种努力,国内牛肉市场也初露某种复苏迹象,但疯牛症毕竟是冷酷的现实,它引起了焦躁、忧虑和灰心丧气,在英国人的心头留下了难以拂去的阴影。
约翰自杀了
首先遭到疯牛症打击的是英国牛农。在听英格兰东部地区林肯郡农场主协会主席门罗先生的介绍时,感觉到的是浓重的悲剧色彩。林肯郡以农牧业为主,共有养牛场8000余个,其中不少是养牛百头上下的中小型养牛场。它们本小利微,最难经受市场的震荡。4月中旬一位名叫约翰的养牛主自杀了。
他的妻子去年死于癌症。约翰为支付债务,年初刚把妻子经管的羊群卖掉,疯牛症危机就发生了。肉牛市场关闭了将近一个月,约翰没能卖出一头牛,资金周转立即陷入困境。养牛业前景如此暗淡,对所有牛农的压力都很大,对约翰更是如此。至于压折约翰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人们现在无法知道,但疯牛症的确给他带来沉重的经济困难和心理负荷。门罗先生说,约翰不是最后一个在这场危机中自杀的养牛人。据他所知,还有第二人。笔者试图向英国农场主协会了解大致情况,怎奈人们守口如瓶。他们称,没有司法当局的结论,他们难以揣摩死者的自杀动机。
门罗先生用“灰心丧气”、“焦虑不安”甚至“绝望”一类字眼来形容牛农的心态。牛肉不能出口,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只有原来的70%,销售额不到原来的80%。广大牛农担心,就是屠宰计划实施之后,养牛业也很难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牛农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他估计,今年英国牛农的平均收入至少降低20%。他叹息再三:英国农民由于农牧场经营费用日涨,就是没有疯牛症危机,自杀率已经高居英国各行业第二位,每周一人,这场危机更如雪上加霜!
“国菜”掉价了
英国的萨科利斯烹饪公司,经营在各企业和学校建立的百余家连锁食堂。该公司一位经理露丝女士介绍了英国人对牛肉那种战战兢兢的消费心理。她主管一家烟草公司的食堂,共有30余人用餐。平时每周需牛肉20磅左右。疯牛症一来,进餐者们立即提出:“我们可不想疯,应把牛肉立即从菜谱上勾掉!”就这样,食堂4周时间没有供应牛肉菜。最近,只卖过一次烤牛肉。有人愿意吃,有人是违心地跟着吃。露丝说,一位高级经理请客,给别人上牛肉,自己却要火鸡。她说,牛肉是英国的“国菜”,关系到英国人的自尊和自信,也是英国人得以称“约翰牛”的原由。一两年内,恐怕牛肉难以恢复以前的“光荣地位”。不过,这家食堂还是打算每月卖一次烤牛肉,慢慢地恢复人们吃牛肉的兴趣。她埋怨英国政府和新闻媒体大惊小怪,无事生非。她估计,英国会从新西兰和阿根廷进口更多的便宜牛肉。
记者“爱国”了
整个社会在关注疯牛症。伦敦城一所商学院把如何推销英国牛肉列入学生研讨课程。教授出的题目是:牛肉销量下降,冷库存满牛排。公司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不想改变经营的产品。公司经理怎么办?一学生的答案是:采取“和解性战略”,……讲堂里的招数,恐怕一时用不到市场上去,但人们至少可以感受到疯牛症影响之深刻和社会对此重视的程度。
英国新闻界的反应也许是有趣的。疯牛症危机之初,报章连篇累牍,几乎搅得周天寒彻。自从欧盟做出禁止英国出口牛肉的决议之后,英国报刊开始“自律”,积极宣扬英国政府的立场和牛农的要求。最近,人们在德国总理访英期间,看到了英国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在英德两国领导人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疯牛症是英国新闻界关心的首要问题。第一位英国记者抢先提问道:德国总理在唐宁街用午餐是否吃了英国牛肉,德国是否准备对英国牛肉解禁。而第二个英国记者的提问更有几分咄咄逼人:“你既然吃了英国牛肉,你是否觉得安全、很香、很好吃?!”笔者注意到,德国总理脸都涨红了,英国首相则微微低下头。科尔足足有五六秒钟没能讲出话来。科尔的回答人们也许都知道了:他不是英国牛肉的推销经理,也许人们不应该期待他用各种动听的口号进入推销市场。现在,德国总理的访问已经成为过去,疯牛症依然纠缠着英国人。那位自杀的牛农和最近一位15岁女孩患克—雅氏脑症的消息,再次如浓重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非洲朋友莫纳桑
何金才
贝中友协会长莫纳桑先生前些日子来信说,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的消息,已经传遍非洲大陆,他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对江泽民主席访非感到由衷的高兴,当作一大喜讯在亲友中传播。
莫纳桑先生年届六旬,曾担任贝宁国家通讯社社长和贝宁记者协会主席。60年代初,他曾随黑非学联代表团访问中国,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他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称中国是“第二故乡”。
我同莫纳桑先生相识于1976年7月,当时贝宁总统克雷库第一次访华,他是随团记者。1989年至1993年,我在驻贝宁使馆工作期间,我们成了朋友。莫纳桑先生热情豪爽,朴实敦厚,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家客厅的墙上挂着周恩来总理的画像,装饰柜里陈列着中国的瓷器、刺绣、贝雕等工艺品,书架上摆满法文版的中国书籍。我第一次去他寓所时,他兴冲冲地拿出珍藏的《访华留影》相册,一边翻看,一边给我讲解:第一张是毛泽东主席接见黑非学联代表团时的合影,第二张是周恩来总理1964年访问马里时的照片。莫纳桑先生自豪地说,这一张是他专程从贝宁赶到马里现场拍摄的。
莫纳桑写过大量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70年代,他还撰写了《社会主义中国》一书。1993年莫纳桑访华后,为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变化所激动。他对我说:“改革开放使中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了,北京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几乎不认识了。”他表示一定要为增进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做点事情。他参与筹建了贝中友协,并担任会长。
莫纳桑在来信中还说,江泽民主席访问非洲是周恩来总理访非30多年后的又一次历史性访问。他将像上次那样,专程去马里现场拍摄江泽民主席访问的镜头。
端详着莫纳桑先生的来信,我深感中非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江泽民主席访非之际,不揣冒昧,示拙作一首,以志贺:
和平发展是潮流,
花红五月访非洲。
友谊之路风和煦,
万里云天一轻鸥。
五洲风云纵变幻,
长江尼罗永握手。
今日并肩跨世纪,
共谱新篇凯歌奏。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诗图配

  失业者的“帽子”
张勇
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好转,但失业依然严重。一些国家实施旨在促进再就业的培训计划。然而,许多人经过培训仍找不到工作,只得继续接受培训。
“盛世”无计逃厄运,
博士加入失业军。
闲坐家中吃救济,
不如接受再培训。
念罢销售读经营,
学完理发练烹饪,
赢得学帽好几顶,
压得脖梗直抽筋。
可叹上岗仍无望,
胸中难免生疑云:
莫非帽子还不够,
继续培训度几春?
(漫画原载英国《经济学家》)(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走进非洲农家小院
温宪
非洲大陆的夕阳景色像迅即变幻的七彩调色板,令我神怡。车行至距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北郊约40公里,窗外出现了星罗棋布的一片片原始风韵的黑人圆顶草屋。蓦地,一幢粉刷成天蓝色的平房闯入眼帘,房前的一排破铁桶内,栽培着各样鲜花。它在圆顶草屋群中显得别具一格。
我停下车来打量这处院落,一位黑人少女上前搭讪:“这是我奶奶家。”“我能进去看看么?”“当然能!”少女跳着叫着向一位在收拾晒晾衣物的黑人妇女通报,那位妇女转身疾步回屋。一位打着赤脚坐在屋边搓玉米粒的男子对不速之客的到来却显得平静。这位身着一套红色工作服的男子便是本院主人塔非尼卡。刚刚跑进屋中的妇女此时又出来了。她头上多了一条花头巾,身上披了一件花坎肩,还忙不迭地整理着胸前的花结,然后又手忙脚乱套上一只表盘极大的电子手表。她就是塔非尼卡的妻子。
模样憨厚的塔非尼卡63岁,妻子较他年轻10岁。自1965年以来,塔非尼卡一家就在这里居住。主人在距此百余公里以外一座矿上当司机,每周回家一次:星期五下午回来,星期天下午就又赶去上班。妻子除了在家中操持农活外,还饲养着4牛3羊3驴3鸡。“每逢周末回来,我都帮着妻子干点农活,”塔非尼卡指着脚下的一堆玉米棒说。“我也常到矿上帮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饭,”妻子说,“我把他照顾得很好”。一月700津元收入的塔非尼卡说,现在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50年代时我的月收入是2元钱,相当于一个英镑,那时买条短裤只要两毛钱,现在花20元也买不了。”塔非尼卡夫妇育有5男5女,老大37岁,最小的才11岁;另有13个孙辈子女。谈起这一大堆孩子,这对夫妻一肚子苦辣酸甜。“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想让他们有头脑,有理智,教会他们怎样生活,”塔非尼卡说,“孩子们一般长到25岁就结婚。可一旦有了自己的家,就不管我们了。儿女们有时回来给我们拿点钱,但那也就是供零花,别指望拿它养老”。
好在家里还有9公顷农田。说起种田,塔非尼卡的妻子忽然起身离去,随后捧来几个硬皮大本,一看竟是她家“1993年至2000年农事记录与规划”。那上面按年份分门别类将树如何栽、粮如何种、田如何改造、牲口如何买进卖出等记录得整整齐齐,既有文字又有图表。塔非尼卡说,上过7年学的妻子比他的文化水平高,这帐本和规划都出自她的手笔。翻看着这几本大帐,我一下醒悟了为什么从外表一看这家的日子就比其他人家红火得多。
塔非尼卡打着赤脚带着我四处走了一圈。今年的雨水不错,大田内一茬玉米已熟透待收,另一茬又茁壮地长了起来。田边错落着芒果、桔子和香蕉树,田内间种着土豆、西红柿等蔬菜。田头一口辘轳井,主人说所有权属于他,但谁来打水都行。三辆又旧又破的拖拉机横在田头,主人说“虽不中看但照样干活”。小院内除住房外,工具屋、车库、储藏室一应俱全。最有趣的是那座“洗澡间”,那是一个用水泥砌就、外表粗糙的露天小屋。一般的浴室是男女有别,这座分为两部分的洗澡间一边标明“双亲”,另一边写着“孩子”,分明是以辈份划分。其实,洗澡间只是在墙面上有一放置香皂的凹处。“我们是拎水到这儿来洗澡。”塔非尼卡解释说。
进得屋来,收拾得很干净的客厅内挂满彩条,已露出一圈破絮的沙发对面是一架“巨人牌”22厘米黑白电视机和一台四波段收音外带双卡录音机的音响设备。墙上醒目处挂着一张“津巴布韦种子公司1986年奖状”和“1982年种田能手证书”,这都是塔非尼卡妻子的光荣历史。屋内一角搭拉着几根没有灯泡的电线,主人说,这里至今没有通电,估计今年可以盼来光明。
塔非尼卡的妻子又忽然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捧来一张用透明塑料袋包着的旧照片。“这是我们1957年的结婚照,”塔非尼卡又是那样憨憨地一笑。照片上的他西装革履,不到20岁的新娘则一脸羞涩。“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的姐姐家,”塔非尼卡追忆着他们的浪漫史,“自打那以后,我就穷追不舍……”
在这间充满融融夕阳的小屋内,我们都笑了。(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禁烟漫话
高爱民
今年5月31日将是第九个“世界无烟日”。5月15日开始,中国首都北京将开始在公共场所禁烟。
说起烟草在文明世界的普遍传播,如果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把烟草带回西班牙算起,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人类反对吸烟的历史,也已有近400年。
最早打起了反吸烟旗帜的是英国。1604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公布了他的名著《杜绝烟草》。他在文章中斥责烟草说:“其物可恨,其味可憎,既坏人肺,又伤人脑”。并讥笑吸烟者“终日置身于臭气熏天,烟雾腾腾空气中,如同掉进了地狱般的无底深渊。”随后他向全国公布了毁烟田、取缔烟草公司等禁烟令。有一国会议员因发表“烟草来自天国”的反对言论,受到了充军之罚。
后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有一段惩罚吸烟客的趣事:她让吸烟的人全身挺直,头在里足在外地躺在空壁炉里,使烟雾顺烟囱吹向屋外。令吸烟者好不难堪。
1636年,瑞士也颁布了严厉的禁烟令,对吸烟者实行鞭笞、火烙和流放等处罚。
俄国沙皇统治时期,亦曾有严字当头的禁烟令,对吸烟、私藏烟草、贩卖烟草者有拷打、流放、苦役、割鼻和死刑之规定。但这个规定后来被彼得大帝带头破坏了。他到荷兰游山玩水,烟不离嘴,吞云吐雾。他回国后,禁令风吹雾散,烟风很快死灰复燃。
希腊教会的禁烟令更为严酷,对违禁人,初犯者鞭打,重犯者判极刑。
朝鲜1640年规定的禁烟令,对私藏烟叶者判入狱服刑。
本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在荷兰召开了第一次“全球反烟工程大会”。世界各国的“戒烟”运动以文明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支持。据报道,颁布禁烟法的国家已扩大到100多个。
20多年前,新加坡采取了对香烟征收重税等禁烟措施,新加坡烟民比例从1972年的23%降到1992年的13.5%。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带头向自己20年吸烟史宣战,成为有资格在本国宣传反对吸烟的总理。现在,新加坡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基本都禁止吸烟,违者将罚款500至5000新元(310—3100美元),直至坐牢。不久前,新加坡又推出一项新法,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吸烟或携带香烟,也禁止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烟和其它烟草制品,对违者罚款1万新元(6200美元)。
法国1992年秋颁布了禁止在酒吧间、小餐馆和啤酒店吸香烟和雪茄的法律。去年法国和巴黎3个机构借“世界无烟日”,动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戒烟,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着特别责任”。为此,还设立了一项“无烟医院奖”。
德国越来越多的旅店门口挂上了“禁止吸烟”的牌子;柏林市44%顾客希望在餐馆禁烟,起码设吸烟区。德国铁路服务公司经理达格玛·哈泽说:“我们的顾客接受了禁烟,提出抱怨的人很少。”
美国禁烟趣事频传:洛杉矶从1993年8月起,饭馆已禁止吸烟;克林顿入主白宫不久,宣布了白宫“禁烟令”;现今美国又开始兴起新的时尚——“无烟家庭”。
挪威政府则公布了一项奖励条例:给不吸烟在职人员每年增加三天假期。有关人士说,这种奖励无疑是公平的。第一,测试表明,不吸烟者每周至少可多干一小时工作,第二,这也是对“被动吸烟”者身体健康损害的一种补偿。
过去,日本宫内厅每年以天皇名义向9000名国家奖获得者赠送礼品,其中包括香烟。日本的明仁天皇、皇后美智子为创造“无烟宫殿”,已表示今后不以香烟作为馈赠礼品。
人类经过500多年漫长历史,终于取得了全球性的共识——“要健康,不要吸烟”。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将是无烟文体活动。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西利亚“建筑之父”受到挑战
吴志华
最近,巴西最高联邦法院和共和国总检察院将其两栋办公大楼的设计任务交给了巴西著名建筑设计师尼梅耶尔,这再次引发了多年争执不下的老问题:巴西利亚的主建筑,难道只能由尼梅耶尔一人来设计?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都市,它经过3年的规划和建设,于1960年4月21日落成。由于它在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有独到之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在巴西利亚建设时期,担任首都主要建筑设计师的便是尼梅耶尔。他先后设计了巴西国会大厦、总统官邸“曙光宫”、总统府“高原宫”、巴西外交部大楼“伊塔马拉蒂宫”、联邦最高法院大楼、政府各部办公大楼、国家剧院、巴西利亚展览中心、印第安人博物馆、独立纪念馆等许多建筑。他的设计具有构思大胆、线条优美、轻盈飘逸、富有寓意等特点。
这些建筑为巴西利亚市容增辉不少,同时也奠定了尼梅耶尔在国内外建筑设计行业中的地位。1992年10月8日,当时的巴西文化遗产管理局局长雅伊梅—策特尔签署第314号法令,授予尼梅耶尔对巴西利亚主干道两侧建筑设计的垄断权。根据这项法令,凡在巴西利亚城市规划图范围建设的新建筑,必须由尼梅耶尔和规划师卢西奥—科斯达递交设计图。巴西联邦政府第8666号法令还规定,凡由尼梅耶尔对巴西利亚主要建筑的设计不需招标竞争。这样,巴西利亚主要建筑的设计基本上由尼梅耶尔一人承包了。
巴西利亚建城36年来,由于法律的保护和严格的执法,尽管人口在不断增长,新建筑源源不断地涌现,但是巴西利亚城区规划基本没有被破坏。
然而,最近几年,尼梅耶尔的建筑设计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首先,业内人对尼梅耶尔的一些建筑设计提出了批评。巴西利亚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教授说,尼梅耶尔晚期的建筑一反过去轻盈飘逸的风格,仿佛成了俄罗斯笨重建筑的再现,如新建的最高联邦法院和两座商业大厦。一些建筑师批评总统官邸闷热难忍,国家剧院各演出厅不能相互沟通,自由火炬的设计花费太多等。在巴西利亚主干道上的军人教堂也是一处败笔。批评者说,我们必须为巴西利亚未来考虑,吸收更多的建筑设计人员参加首都的建设。
另外一些人则指出,由于缺乏竞争,政府为新的建筑设计花费的成本太高。1995年,联邦政府向尼梅耶尔的设计和规划事务所支付了近340万美元的设计费。仅联邦最高法院新办公楼的设计费即高达280万美元。国会大厦35年来多次维修,所有工程全部由尼梅耶尔事务所负责,仅去年对众议院配楼的改造工程,国会就支付了5.38万美元。
面对上述情况,开放巴西利亚建筑设计市场的讨论再次兴起。巴西利亚国际机场的总设计师罗伯特—帕拉达也说,尼梅耶尔应当受到尊重。不过,公共建筑的设计应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决定。这样做,除了给职业设计师平等的机会外,还能使建筑思路多样化,促使巴西利亚建筑更具美学价值。
目前,巴西政府没有对此松口,尼梅耶尔本人对其他建筑师的批评和开放市场的主张则缄默不语。(附图片)
题图为陆军司令部前的检阅台,取自军用佩剑的构思,其观礼台的天棚形似佩剑的手把,立于一旁的方尖碑似佩剑的剑身,站在台上发号令,其声如同在山谷间呐喊。下图为巴西国会大厦,中间两座办公大楼中间横一走廊,构成“H”形,在葡语中意为“人类”。旁边碗口倒扣状的建筑是参议院,表示“决策”,碗口朝天的是众议院,表示广纳群言。两组建筑均由尼梅耶尔设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