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析捞一把的“理由”
米博华
长江动力集团的总经理于志安卷巨款外逃,蚌埠卷烟厂的厂长李邦福巨额受贿进了班房。两案结局,人们拭目以待,但其中的是非,发人深省。正像我们可以从先进典型学到经验和精神一样,也可以通过反面典型,得到警示,以防微杜渐。
于志安和李邦福在当地可谓声名空前,在全国名气也不小。他们走向反面,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他们不愿明言但又挥之不去的看似有理实乃无理的“理由”:我贡献不小,辛苦不少,但得到不多;假如不是国有企业领导而是私企的老板,以目前的经营业绩,也许可以发大财。诚如李邦福在班房里自供:越想到快退了,就越着急捞一把。
李邦福的想法颇具代表性。类似的被这种“假如”所导致的不平衡而烧得欲望难捺,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的人,恐怕不只于志安、李邦福两人。
假如终究是假如。就于志安、李邦福而言,脱离了国有企业这个具体背景而谈个人利益、个人贡献,那是不现实的。
于志安、李邦福为企业发展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倘若把这些成就据为己有,甚至和私营企业老板作简单对比,并以此估算自己的收益,就大错而特错了。
他们分别都经营着巨额资产,但这些资产是人民所有,没有一砖一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很明显,如果没有国家的巨额投入和长期积累,于志安、李邦福们的经营业绩又从何谈起?不是投资者,不承担投资风险,却要分享当老板的利益,这大概在资本主义国家也行不通。“捞一把”的错误就在于,他们以为凭自己的那些业绩,就可以也应该把国有企业资产增值的部分统统归功于己,甚至划在自己的名下。“假如当私企老板就能发大财”。有了这个“假如”,他们便有理由变国有资产的经营者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了。前提错了,这道理能成立吗?
我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支撑我们国家的命脉,因而政府对国有经济的支持是巨大的;有些条件堪称得天独厚。我们也不妨作个假设,如果于志安、李邦福不是国有企业的领导而是个体户老板,以他们个人力量和资产信用作抵,能够获得巨额贷款吗?能够获得那么雄厚的物质技术保障吗?能够获得那么不容置疑的信誉吗?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优越条件恐怕远远不只这些。于志安和李邦福如果当私企老板,会不会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发横财,会不会出现另外一种结局,暂且撇开不说,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所取得的经营业绩以及获得的个人荣誉,应该归功于国家和人民给他们提供了舞台,包括广大职工的献身和努力。不讲这些,只讲我赚了多少多少钱,甚至要和国家分红利,这未免把自己的作用看得太重太神了吧。
这样说,并不是忽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在不少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和经营业绩相比确实不够相称。如何把企业经营业绩和企业领导人的利益进一步挂起钩来,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是我们应该注意并逐步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和于志安、李邦福们的“捞一把”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对于大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对于广大的职工群众,我们切不可低估了他们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觉悟和热情,低估了他们为实现跨世纪工程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的创造力量。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按说,于志安和李邦福都应该晓得上述一些属于经营ABC的道理。然而他们被利益所惑,被业绩所累,竟至于昏昏然不辨东西。他们的教训实在值得更多的人记取——不只是和于志安、李邦福有相似经历、相似地位和相似客观环境的人们。


第4版(要闻)
专栏:

斯里兰卡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记者归通昌、王南报道:正在此间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钱德里卡·班达拉奈克·库马拉通加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就这次访华取得的成果、斯里兰卡国内形势以及斯里兰卡的内外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谈到这次访问取得的成果时,库马拉通加夫人说,她和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访问非常成功。刚刚签订的中国向斯里兰卡提供援助的两项协定,标志着两国开始建立更稳固、更持久的经济合作关系,两国经贸合作有着光明的前景。
她说,斯中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长期以来,两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现在两国都实行市场经济,这为两国加强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她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去斯里兰卡投资。
在谈到斯里兰卡国内局势时,库马拉通加夫人说,斯政府军对泰米尔猛虎组织发动的军事攻势取得了成功。斯政府为实现民族和解提出的广泛权力下放的政策得到了包括广大泰米尔族人在内的斯人民的拥护。她对斯里兰卡种族冲突的最终解决充满信心。


第4版(要闻)
专栏:

尼泊尔王国首相离开深圳回国
新华社深圳4月23日电(记者何广怀)尼泊尔王国首相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和夫人一行今天上午结束了对深圳的访问离开这里回国。
德乌帕首相一行是昨天抵达深圳的。当天,深圳市市长李子彬会见宴请了德乌帕首相一行,并向他们介绍了深圳的发展情况。
德乌帕首相在深圳参观了康佳电子公司、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和深圳博物馆的深圳发展成就展览。他说,深圳的成功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价值。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评八国核安全首脑会议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于海生)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这里表示赞成有关国家采取负责态度切实加强核安全及对放射性废物和核材料的妥善处理。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他对八国核安全首脑会议有何评论以及对俄罗斯在该会议上提出的九点建议持何态度时,沈国放说,“我们注意到了莫斯科八国核安全首脑会议及俄罗斯在会议上提出的九点建议的有关报道。我们赞成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切实加强核安全及对放射性废物和核材料的妥善处理和处置。”
他强调,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核安全、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及核材料的管理和实物保护,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材料走私活动,并已加入了有关国际公约。


第4版(要闻)
专栏:

  华北电力职工艺术作品在京展出
李鹏为展览题词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罗海岩)为繁荣华北电力系统文化艺术,展示近30万电力职工的精神风貌,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今天在北京举办华北电力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李鹏总理为此欣然题词:“繁荣企业文化艺术,提高电网职工精神文明。”
据悉,此次展览是华北电力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一部分。共展出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200多件,来自华北电力系统各条战线,许多作品是经过华北各省、市、区电力部门推荐的当地电力职工的获奖作品。社会书画界一些著名书画家也为之题词、作画。
此次展出结束后,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夜访温县农技夜校
本报记者李杰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是继山东桓台之后,长江以北建成的第二个吨粮县。
阳春三月,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记者来到了温县。第一感觉是,吨粮县名不虚传,到处小麦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碧浪翻滚。
县委书记姚待献介绍说,温县1990年就已实现了吨粮县的目标。为了实现稳产高产,县里决定加大科技投入,让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从1991年起,全县249个行政村,村村都办起了农民技术夜校,几年来从未间断,而且越办越红火。
县农委主任史保国说,现在温县县里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技站,村有夜校,组有农民技术员。农民技术夜校已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主渠道。
3月26日晚8时,我们来到了距县城20公里的杨垒乡前杨垒村农民技术夜校。夜校已经开始授课。只见3间大教室里,听课的农民坐得整整齐齐,县农业局植保站农艺师孙冠庆正在深入浅出地给农民讲授小麦拔节期间的一系列管理知识和应注意事项。
课间,我们与农民聊天时问:“农民技术夜校有作用吗?”一个农民说,只要来学就有用,用了就赚钱。青年农民储殿清告诉我们,他以前对科技种田一窍不通。这两年来,他坚持上农民技术夜校,场场不漏。通过学习,掌握了小麦种植的科技知识。他家种的6亩小麦,原来亩产仅300公斤,去年亩产500多公斤。
晚9时10分,我们又驱车来到杨垒乡的北孟村。在村农民技术夜校,农艺师、乡农办赵主任正给农民讲授“小麦拔节期的识别和白粉病的防治”。“怎么这里也是讲授小麦拔节期的管理?”记者问。史保国主任解释说,全县各个村农民技术夜校的课程,都由县里统一安排,每月一到两次,授什么课、讲什么内容,是根据农时季节安排的。当然,每个夜校也可以根据各村的需要安排其它内容。现在正是小麦拔节季节,所以要讲讲有关管理技术。
我们问坐在旁边的中年妇女史秀英,为什么也来上夜校?她笑笑告诉我们,她丈夫是乡水利站站长,工作忙,家里几亩责任田全由她一人来种。原来种田施肥也不少,忙得不可开交,可产量总是上不去。这几年她常来听课,按科学方法种田,家里的几亩小麦,肥料没多上,水也没多浇,产量却上来了,去年亩产超过500公斤。
晚10时,我们到了洋云镇洋云村农民技术夜校。教室里也坐得满满的,男女老少都有,听课都非常认真。经介绍我们知道,镇党委书记张爱华和镇长也在听课之列。
我们与张爱华开玩笑:“这里是农民技术夜校,你怎么也来听课呢?”她答得很利索:“这几年我们镇农业稳产高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而其中农民技术夜校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和镇长来听课,目的就是学习掌握一些农业技术知识,便于指导全镇的农业生产。”
看罢3个农民技术夜校已是晚上11时。返回的路上,我想得很多。按自然条件、土质,温县并不比别的县市好,但能实现吨粮县的目标,关键是他们对千家万户的农民狠抓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次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强调
加强和改进法院执行工作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记者苏宁报道: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法院执行工作,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第一次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开幕。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任建新说,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权力,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法律统一和尊严的重要手段。做好执行工作,前提是要做到裁判公正。正确的判决是执行的基础,一个案件审理好、判决好,才能执行好。执行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严格、全面、准确地执行国家的法律。在执行工作中必须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法院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好委托异地法院代为执行的工作。各级法院都要树立全局观念,无论是本地法院作出的裁判,还是外地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只要是正确的,是依照国家的法律作出的,受委托法院就有责任、有义务把案件执行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记者在本次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94%的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都设立了执行庭;最高法院去年3月成立了执行工作办公室。在人员少、任务重、装备差、干扰多的情况下,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至1995年,全国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500多万件,标的总金额近1200亿元。
任建新在讲话中要求各级法院的领导和全体审判人员,要高度重视严肃执法的问题,政治上要敏锐,思想境界要高,要敢于坚持原则,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按照宪法原则、立法精神和具体法律条款,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考虑国家的大局和人民的利益,来判断案件的是非曲直,使法院做出的裁判及时、正确、合情、合理、合法,取得良好的政治、社会效果,真正做到政治与法律的统一。建设一支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法院队伍,使广大法院工作人员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各专门法院的领导和执行庭的领导,以及中央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40余人,今天还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关于严肃执法、全面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的讲话。为期4天的会议将总结交流执行工作经验,研究当前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修改《人民法院执行规则(征求意见稿)》。


第4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接受埃塞俄比亚大使国书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埃塞俄比亚新任驻华大使亚的斯·阿莱姆·巴莱马递交的国书。
亚的斯大使是于4月18日抵达北京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闻伦理学论纲》出版研讨会强调
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贾奋勇)加强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是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这是今天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新闻伦理学论纲》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研讨会各界人士的共识。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学院联合召开的。与会者就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媒介如何发挥道德建设作用,如何加强新闻队伍的道德建设、抵制腐朽思想侵袭、发挥优良传统等问题,结合周鸿书教授新著《新闻伦理学论纲》及我国当前的新闻道德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新闻道德问题也日益为全社会所关注。周鸿书教授的《新闻伦理学论纲》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现象的学术著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对种种新闻道德现象进行了阐释,建构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中国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和新闻工作者出席了座谈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圆满结束了对马其顿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阿塞拜疆共和国、捷克共和国等五国的正式访问,于4月23日上午回到北京。
钱其琛还于19日和20日在荷兰海牙分别同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英国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和荷兰外交大臣范·米尔洛举行了会晤。


第4版(要闻)
专栏:

  《瞭望》纪念创刊15周年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瞭望》周刊今天在京举行纪念创刊15周年座谈会。《瞭望》周刊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图文并茂的编排获得读者广泛好评。
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瞭望》周刊,创立伊始就得到各级党政领导机构、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15年来,它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和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发展趋势,热情歌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呼声。在帮助国内外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促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这份“集一周于一日”的刊物,不仅在报道国内外新闻动态时客观全面,而且在新闻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意义和趋势等深入、立体报道上努力开拓。它开设的“特稿”、“中南海纪事”、“热点观察”、“时事杂谈”等专栏,在许多读者中成为了解时政信息的最佳选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王光英、程思远等领导同志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人士在发言中希望《瞭望》继续坚持党性原则,发挥周刊优势,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五届国际牡丹花会在菏泽举行
据新华社济南4月23日电(宋健君)牡丹花开今更艳,笑迎“九五”第一春。第五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22日晚在山东省菏泽市举行。
参加开幕式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山东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同志。40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新西兰、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香港、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及部分外国驻华机构官员,2万多名国内各界朋友参加了开幕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中国组委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记者吴恒权报道: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中国组委会今天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会议。组委会主席、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主持会议并讲话。组委会副主席、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就国际档案大会筹备工作情况做了报告。会议研究决定了筹备工作中的一些重要事项,部署了会前的主要工作。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将于今年9月2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国际档案大会,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期间将举办中国档案事业展览、国际档案设备用品展览等8个展览会。会后,各国代表将赴各地参观档案机构和旅游。目前,在中国组委会的领导下,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成果。国际档案理事会对中国政府对这次大会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国组委会高效率的筹备工作表示满意。
罗干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距离大会召开只有100多天的时间了,组委会办事机构和参与筹备的全体工作人员要继续努力,把各项筹备工作进一步抓紧。他要求有关省市、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组委会的工作,切实负起责任,确保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圆满成功。组委会其他成员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亚太科技界高层人士
表示中国愿加强与亚太各国和地区的合作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李希光)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出席亚太地区科技界高层人士会议代表时说,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亚太许多国家一样,要依靠科技。中国愿意加强与亚太各国和地区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李鹏在会见时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18年的历程及国家“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主要精神。他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并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面临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李鹏还针对与会代表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情况和正确处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二者关系的主要做法。
李鹏对与会代表说,你们这次会议是亚太地区民间高层科技界人士共同讨论地区科技合作的首次聚会,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李鹏表示,中国政府支持亚太各国和地区加强科技领域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和交流。
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考维尔女士在会见时说,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亚太科技界在许多领域的合作潜力很大。她希望中国在解决亚太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等会见时在座。


第4版(要闻)
专栏:

  《西藏日报》喜迎四十岁生日
本报拉萨4月22日电记者宣宇才报道:《西藏日报》今天喜迎40岁生日。
《西藏日报》有汉、藏两种文版,创刊时毛泽东主席为汉文版欣然题写报名。40年来,该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讴歌新西藏的历史性巨变和涌现的新人新事,为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浙江一读者致函本报建议
多宣传徐虎式的先进典型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本报登载徐虎的先进事迹后,收到各地群众干部来信,建议本报更多地宣传徐虎式的先进典型。现将浙江省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袁超同志的来信刊登如下:
连日来,上海徐虎的先进事迹,已经传遍祖国城乡。笔者通过学习徐虎的先进事迹,深感徐虎这位平凡中见伟大、“小人物”的好典型可敬可学。
可敬,在于徐虎是一位普通职工,干的是维修居民房屋、电线电灯和捅捅马桶的普通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而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正如人们所议论的:徐虎这人虽然普通但很高尚,工作虽然平凡但很伟大。
可学,在于徐虎是个活生生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高尚人格、敬业和奉献精神,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对我们处在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上工作和生活着的人都管用,都可以学。如果我们都能像徐虎那样,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点滴做起,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笔者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个领域应更多地发现、总结和宣传徐虎式的先进典型,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日前,成都军区某部拉练途经当年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故地四川冕宁县,当地彝族群众用传统礼节对子弟兵表示慰问。
 朱兴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