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小毕加索”在罗马尼亚
梁晓华
3月29日,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在总统府接待了一位10岁的小姑娘,带她参观总统府,并一同进餐,陪伴她近5个小时。这位小姑娘就是有“小毕加索”之称的美籍罗马尼亚小画家阿列克桑德拉·内奇达。
阿列克桑德拉一头金发,束小辫,一对碧蓝的大眼,闪烁着调皮,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尼亚小姑娘(见左下图)。她同伊利埃斯库总统是“老相识”。阿列克桑德拉向总统赠送了自己的作品专集,并邀请总统去参观她的画展。3月27日至30日,她的25幅画作第一次来到罗马尼亚展出。这些画作是在巴黎展出后直接运到布加勒斯特的。她的欧洲巡回展从伦敦开始,经海牙、罗马、巴黎、日内瓦,布加勒斯特是最后一站。
阿列克桑德拉3月25日抵达布加勒斯特奥托佩尼国际机场时,被新闻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她奶奶对记者说:“我去美国看儿子一家时,小丫头求我把家乡的井水带去。她还对我说:‘我连家乡的草都想念。’”老人说到这里,眼里已充满激动的泪花。她在罗马尼亚停留5天,比在其它欧洲大都市呆的时间都长,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回家。她还要在妈妈陪伴下看望爷爷奶奶。
阿列克桑德拉1985年8月6日生在罗马尼亚,2岁时随母亲移居美国,与在洛杉矶的画家父亲团聚。据她奶奶说,孙女的绘画才能是来自于她和儿子的遗传。她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喜欢娃娃,从小就喜欢彩色铅笔,爱在书本、墙壁上涂鸦。阿列克桑德拉8岁开始举办个人画展。先在洛杉矶,然后是纽约的艺术画廊。由于她的绘画接近立体派和表现主义风格,因此艺术评论家都叫她“小毕加索”。她的画卖到近10万美元一幅。这次在欧洲的巡回展出,每一处都取得了轰动效应,在布加勒斯特更是非同凡响。许多人乘地铁,冒着小雨,来看画展。我专门去看了她的画展。“小毕加索”果然名不虚传。她的画作无论是表现人物、动物还是建筑物,都使用夸张的象征手法,很像毕加索的风格。她的画面幅巨大,用色与构图协调、老练,很难想象是个10岁女孩的作品。
在画展开幕式前的记者招待会上,阿列克桑德拉说话也不像小学5年级的学生:“我不是毕加索。我的画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我只是阿列克桑德拉·内奇达。我当然喜欢不同的风格,包括马蒂斯、毕加索和莫奈。但他们只是激发我的灵感。我不想抄袭别人。我要使用自己的技巧和构思。”谈到她回国的印象时,阿列克桑德拉说:“祖国的接待令我非常感动。罗马尼亚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她也是我的生命。”(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非洲维纳斯”的世纪悲剧
温宪
1月31日,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那天中午的气温相当高。南非政府艺术、文化、科学和技术部长恩古巴内在会客室内,向正在访问的法国合作部长亚各斯·古德弗恩庄重地提出:“请贵国还回非洲维纳斯!”
会谈后,恩古巴内向新闻界透露说,法国部长给予了积极的反应,称法国政界权势人物对此表示同情,但有最终发言权的是地位独立的法国科学界。恩古巴内部长反唇道,“非洲维纳斯”的遗体决非只是一具科学标本。他发誓将继续同法国科学界交涉,以争取早日“结束这一反映了我们历史悲剧的一章”。

维纳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怎样会与遥远的南非有瓜葛呢?
18世纪末,很可能是在80年代,一个名为萨蒂吉·巴特曼的女婴降生在南非东开普地区土著的奎纳(QUENA)黑人部落家庭。“奎纳”这一名词在各国教科书上难以找到,但可以看到“霍屯督人”的称谓,这是对奎纳人含有贬义、一直延续至今的变称。
多数土著黑人妇女青春期时便发育得极为丰满。而少女巴特曼发育得更是非同一般。她的两胯比上身宽出许多,臀部格外突出。1810年,一位欧洲来的医生威廉·敦洛普偶然遇到巴特曼时,被她的特殊体形惊呆了,同时也打起了无本万利的小算盘。这位白人医生引诱她去欧洲,说通过向欧洲人展示她的身体,她肯定会赚大钱。不知深浅的巴特曼在不断鼓动下,最终同意来到英国。
巴特曼被送到一个马戏团。如获至宝的马戏团班主在伦敦市内到处贴出了“展览活人”的广告,极力夸张巴特曼的体态如何特别。巴特曼先被放在伦敦市区一所大楼内做赤身裸体的公开展览,然后被拉到伦敦街头做巡回展出。据记载,巴特曼被“赤裸裸地放在一个2英尺的高台上,像野兽一样被一名驯兽者牵引着,并随着驯兽者‘走’、‘站’、‘坐’等命令做出各种动作。”展览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观众。在这个以绅士风度著称的帝国国都内,不少人在展览面前急不可待地撕下了那副一脸庄重的虚伪面具,狂热、歧视和猥亵的邪恶气氛弥漫了整个“雾都”。

在伦敦街头被展示了4年之后,巴特曼被带到了巴黎,转卖给了一个专门做野兽表演的“流动马戏团”。展览轰动巴黎的大街小巷,甚至波及到了戏剧界。有人据此编导了一部名为“霍屯督人的维纳斯”的所谓喜剧。剧中,自认为种族优越的先生们将他们对土著黑人的歧视和憎恶表现得极为露骨。
邪恶的兴奋不仅仅是小市民的专利,巴黎上流社会也对一个黑人妇女的人体毫不掩饰地表示了浓厚兴趣。在数次沙龙舞会上,赤裸着的巴特曼被送上高台,台下除了达官贵族先生们贪婪的目光外,便是衣着华丽的贵妇人们争相发出的一片唏嘘。有时,他们让巴特曼身着一些羽毛,隐喻着她不过只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原始蛮物。
在贵族观众中,有一位极为显赫的人物,他便是法国最高统治者拿破仑的医务主任乔治·库维尔。这位被捧为社会人类学研究权威的先生透过镜片从各种角度打量着巴特曼。然后,又数次同其他同行一起对巴特曼进行研究。巴特曼的人体一时成为巴黎人类科学界最时髦的课题,有关论文连篇累牍地刊载在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上。文章各异,但结论却千篇一律:只有欧洲白人才是最优越的种族。库维尔先生更是摆出一槌定音的权威架势,声言巴特曼的体形表明这正是人类进化进程研究中曾经缺失的中间环节,“这是类人动物中最高级、现代人类中最低级的一类生物”。
一阵鼓噪之后,便是无情的遗弃。巴特曼不再令人感到新奇,沦为了巴黎街头的一名妓女。面对所有的耻辱,巴特曼学会了以酗酒冲淡一切。1815年,巴特曼死于一种“发炎和出疹的疾病”,人们猜测那其实是梅毒病发作。她的尸体被送给了库维尔医生。他先将尸体制成一具石膏模型,然后对尸体进行了解剖。他将巴特曼的大脑和生殖器分别装在实验室用的药瓶中,然后送到巴黎的人类博物馆中公开展览。这一展览持续了漫长的150余年。只是在10年前,她的遗体才不再向公众展出,但仍作为专有财产保管在这家博物馆内。

时光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巴特曼的故乡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世道变了,尘封了一个多世纪的巴特曼的故事引起了一位南非学者的格外关注和思考。这位叫做曼塞尔·尤泊哈姆的学者痛感巴特曼的身世是历史上南非乃至整个非洲黑人种族耻辱的写照。经过一番研究,他断言土著的奎纳是南非人的祖先之一。奎纳人曾和南非其他种类的黑人甚至与一部分白人都有过血缘的融合。南非总统曼德拉本人就或多或少具有奎纳人的血缘。
曼塞尔率先提出并发起了“还回非洲维纳斯”的运动。他说,领回巴特曼的遗体是为了恢复她生前一直被剥夺的作人尊严,并有助于重新认识南非土著黑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这位学者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对土著人历史的研究及重新评价正方兴未艾。加拿大、澳大利亚乃至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都在从事本国土著人历史的研究和考证。联合国还发起了“土著人十年”的运动。但在南非,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足。“还回非洲维纳斯”的运动有助于警醒世人。
南非电影制片人纳汉也加入了这一运动的行列。他正在以巴特曼的身世为题材酝酿拍片。纳汉说,这部电影将重现这个年轻黑人妇女的经历。去年12月,南非政府艺术、文化、科学和技术部长恩古巴内正式表示支持这一运动。他说,“南非重返国际社会标志着治愈创伤、重建民族尊严和人道主义进程的开始。如果萨蒂吉·巴特曼的遗体仍然被保留在那个博物馆内,这个进程就不会结束。”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走进历史
——巴基斯坦散记
罗洛
1995年12月,笔者到巴基斯坦参加国际作家与知识分子会议。有近百个国家的作家和学者参加,4天的会议日程排得很满。然而,东道主巴基斯坦文学院仍然安排了半天时间,邀请与会者参观塔克西拉博物馆和塔克西拉旧城遗址。
博物馆中收藏有从远古到近代的各种文物,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为数众多、栩栩如生的石雕佛像。塔克西拉旧城在1000多年前还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城市,但早已毁于战火,而今只留下断壁残柱,一片废墟。然而,从中仍可辨认出一些佛寺的残迹。
陪同我们参观的有一位年老的考古学家,他指着远处的一座大山说:在山那边,有一座叫JULIANSTUPA的佛寺,唐代的玄奘大师曾在那里讲经说法。据传说,他在那儿住了7年。
他的话引起我们的浓厚兴趣。玄奘西行求法历19年,行程5万余里,我们能寻访到他的遗迹,这是何等的幸事!不过,我对玄奘在那儿住了7年的传说,却是存疑的。
据我所知,玄奘在西行途中,约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途经犍驮罗国,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地区。塔克西拉旧城西邻白沙瓦,玄奘如到此,应在此时。但只是路过,为时不久。如果要找玄奘居住过7年的地方,那应该是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附近)的那烂陀寺,他在那里受学于高僧戒贤。传说也许是一种附会。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想去看看那座玄奘曾经居留过的古寺的。会议结束后第二天,便驱车前往。司机未到过该处,到塔克西拉后,又请了一位当地人作向导。继续西行约10余公里,转入勉可行车的林间小路。片刻后到一小河边,离车步行,过小桥至一山麓,沿山径上行,不久便见到这座久已坍毁的古寺了。
寺墙犹存,上面标有用英文写的“世界文化遗址”几个大字。寺门深锁,可见游人甚少。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引我们先看石雕。一些长约丈余的佛坛,上面雕有佛像、菩萨像和众生像。壁间有不少佛像,但大多已残破。据说最好的精品已移往博物馆了。但从留此的几座完整佛像看,形态生动,庄严祥和,仍不失为佛教雕刻中的上乘之作。
接着,沿石梯上行,至全寺最高处,乃一石坪,中有一微隆之半圆形石丘,据说这便是当年玄奘讲经处。我抬目四望,上有蓝天白云,四周是青山茂林,山麓有流水小桥。当年的宝台罗列、琼楼丘峙、青莲菡萏的盛况,已很难想象了。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但在公元七世纪,佛教和新兴的印度教都很昌盛。到公元712年阿拉伯人攻占信德和十世纪末穆斯林征服旁遮普,带来伊斯兰教文化。此后佛教日渐式微,寺院被毁,僧众星散,至今只能看到一些遗址了。在今天,这些遗址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让人们能从这里走进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不难找到足资借鉴之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科技与社会

  “无形杀手”——电磁波
张静宇
去年4月,一架从华盛顿起飞的班机升空不久,突然接到地面塔台的通知:飞机偏离航线。飞行员急忙检查机上仪表,但仪表指示一切正常,起飞程序也都是严格按规定执行的。他们请求地面航管中心核对飞行参数。结果数据仍然不符。问题出在哪儿呢?正当飞行员百思不得其解时,耳机中又传来地面控制人员的指令,机上一定有人在使用高频电子设备,请他们迅速查明情况。机组人员马上行动,果然在机舱里看到一名乘客正在摆弄他的笔记本电脑。电脑被关掉后,险情排除。事后,机长通告全体乘客,由于机上有人使用便携计算机,几百人的性命险些被断送。
这是一场因电磁波干扰,导致机上电子设备失灵的事故。国际飞行员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报告说,近来每年大约发生20起由电磁干扰造成的飞行险情,而且在已发生的空难中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原因。肇事电子设备除了电脑外,还有大哥大、对讲机、激光随身听,甚至电子游戏机等。
类似的情况在地面上也时有所闻,很多医院就深受其害。美国有关机构每年要接到上百起来自医院的投诉,说他们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经常遇到一些人在现场使用个人电子设备,导致心脏监护仪、除颤仪等关键仪器工作失常,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医生们呼吁,限制在公共场所滥用上述设备。
电子设备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干扰作用呢?无线电理论告诉我们,频率高于一定标准的电信号就具有发射能力,而新式的个人电脑其主频已达到100兆,大哥大则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这些设备发射出的电磁波有些与公用系统的设备处在同一频段上,这就必然会带来相互干扰。而多数人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杀手”。
除了干扰问题之外,电磁污染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也已被科学界所证实。科学家称之为“电子烟雾”。他们指出:电磁波能干扰人体生理节律,破坏免疫机能,引起失眠、头疼、健忘等症状。长期生活在强电磁感应环境下,例如高压线下的人,尤其是儿童,易患癌症、白血病等多种疾病。
电子烟雾虽充斥空间,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很多人直到临终,也不知道是被电子烟雾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夺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古德科夫在与电脑的一次对弈中,被电脑突然释放出的强大电流击毙。专家事后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来历不明的电磁波干扰了电脑程序,使得机器运行失常,以致酿成惨祸。另外,功率强大的电磁波有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早已不是秘密。
不过,电磁波还是功大于过。现代通讯、导航、广播、电视等都离不了它的贡献。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它的正负面效应,趋利避害。对电磁污染问题,今后应把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上,同时制定相应法律,强化防护措施。最后顺便说一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预防和减轻电磁波伤害大有好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布朗罹难以后
刘爱成
4月上旬的华盛顿,大地刚刚吐绿,没想到竟然又飘起了雪花。白宫和各政府大楼的门前,冷风卷着降下一半的星条旗,显得十分沉重。连日来,美国商务部长布朗一行的空难像一场意想不到的噩梦,萦绕在许多美国人的心头。
4月初,布朗率领美国10多家大企业主管到前南斯拉夫国家访问,希望能在波黑战后重建中为美国公司争取一些机会。因为世界银行准备向那里提供50亿美元的援助,用于战后建设。美国曾表示将拿出6亿美元作为这一援助计划的一部分。不过美国虽然愿意出钱,但不愿意让别人把钱赚走,于是极力让自己的公司得标。布朗此行还希望能促成克罗地亚购买美国波音客机的交易。不幸的是布朗的座机在从波黑的图兹拉飞往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途中,因降落时偏离航道,撞到附近的山上,机毁人亡。
克林顿总统夫妇在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取消了当天的所有其它活动,亲自安排处理后事。连续数日,忙于各种悼念活动。
布朗的不幸对白宫和克林顿政府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损失。首先对克林顿来说是失去了一个“最好的顾问和最能干的人”。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布朗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在当时共和党当政、布什总统威信较高的情况下,很少有人相信民主党会在总统竞选中获胜。但布朗坚信民主党一定会获胜。他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另外一名骨干,走遍全国各地,不知疲倦地工作,使民主党步调一致。共和党人在竞选中攻击民主党是一个搞大政府和多收税的政党,为此布朗和克林顿一起把他们的党塑造成一个新的温和派的形象。他为克林顿竞选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克林顿在当选后的庆功会上,第一个感谢的就是布朗。4年后的今天,布朗仍然是克林顿总统竞选连任的关键策划人物之一。
布朗的不幸对商务部更是一大损失。布朗担任商务部长后,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为开拓国际市场,推销美国产品四处奔波,被称为“旅行部长”。在任期内,他的目标是打开亚、非、拉、欧10大新市场,重点推销电力、建筑、电信等用于基本设施方面的设备。美报说,布朗在任职期间总共为美国在海外赢得价值400亿美元的生意。布朗的行动不仅证实了商务部的作用,也捍卫了商务部的存在。自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控制国会后,尤其是在政府和国会的预选战中,这个建于1903年、现有35000人的商务部一再成为共和党要取消的对象。而在执政党和政府中有较高威信的布朗则坚决反对共和党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党内和白宫的支持。布朗罹难后,商务部最悲痛。许多人痛哭流涕,泪水洗面。
布朗的逝世对广大黑人来说,更是一个损失。许多黑人对此感到震惊和难以相信,他们把布朗当作自己的骄傲。
布朗于1941年出生于华盛顿,生长在纽约。那时他的父亲在纽约黑人区——哈莱姆经营一家叫做特里萨的旅馆。这个旅馆就在阿波罗剧场的街对面,非常有名。出入特里萨的都是黑人名流:黑人音乐家、黑人作家、演员、运动员及政治人物等。在当时黑人不能进入白人旅馆的情况下,这个旅馆成了这些黑人名流的最主要去处。
布朗在这里显然受到了影响和熏陶,从小就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并满怀信心。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62年布朗在弗蒙特一个白人占多数的学院获得政治科学学位,然后又在圣约翰大学的法学院获得法学学位。作为政治基础的一部分,布朗曾服役于美国陆军,60年代他曾分别被派驻朝鲜和西德,并担任陆军上尉。
作为一个黑人,布朗热衷于民主党的事业。1989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黑人,从而活跃于美国政坛。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1996年巴黎高级春夏时装展示会推出的这套套装,因线条简洁、色调明快、款式大方而受到青睐。
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领救济金的队伍
图中“DSS”意为“社会保障部”。
(原载《泰晤士报》李文政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