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改革之路》简介
武树帜
李铁映同志作序,国务院研究室、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和各地区负责同志编写的《中国改革之路》一书,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全书近400万字。
这部巨著收入了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献,以及三十多位省委书记、省长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有关企业等领导同志纵论改革的文章。该书还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法律、法规、有关决定。可谓典型荟萃,内容丰富。它既交流了各地的改革经验,又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见证。最近,李铁映同志在《中国改革之路》首发式讲话中指出:“《中国改革之路》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在改革深化之时,编辑出版这本书是一件大好事,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
该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比较全面地记载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足迹,既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新的探索问题,是一部可供借鉴的有历史价值的书籍。该书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的改革必定要成功,中华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第6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
李少军
谢龙教授主编的《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朱伯崑、张世英、熊伟、周辅成、黄枬森、朱德生、谢龙的演讲录。本书辑录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心得,主要是对举世关注的21世纪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交融以及世界文化的走向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富于启迪的见解。
这些教授的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学风。他们不拘泥于本学科原有的理论框架,不满足于本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摒弃封闭、偏狭的思维模式,立足于与其他有关学科交叉的前沿,通过古今中外、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不同思潮的比较,吸取时代精神,开拓新的理论境界。


第6版(理论)
专栏:

  推进“转变”向农业强省跨越
胡彪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坚持和贯彻这一指导方针是湖南进一步发挥农业优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与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增长方式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农业的整体素质不高,后劲不足。一是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突出表现在丘岗山地和水面开发利用不够,占全省总面积70%的丘岗山地和10%的水面,分别只取得10%和6%左右的农业产值。二是主要农产品总量比较大,但优质品率、商品率和出口创汇率都比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一些农产品因受市场制约,“卖难”现象周期性出现。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不高。整个农村经济中,种植业产值比重仍然偏大,非农产值的比重偏小,基本上还是粮猪型传统结构。农业效益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尽管湖南一些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重要地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全省水利骨干工程老化率达1/3以上,水旱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同时,全省还面临着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等突出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充分表明,湖南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步伐,关键是在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充分依靠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地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湖南的情况来看,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应继续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湖南必须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到2000年,全省力争粮食总产突破300亿公斤。与此同时,一方面搞好耕地集约经营,实行套种轮作立体布局,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复种指数;一方面把眼光投向广阔的丘岗山地和水面,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结构调整的空间。二是坚持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突出发展养殖业。湖南已经把养殖业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一个战略重点,提出在保持生猪生产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和水产,逐步形成全省又一支柱产业。三是坚持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现在,省里重点发展一批上规模的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并与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大力培育有特色的支柱产业
农业产业化把农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了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机统一。湖南要发展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必须坚持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搞出特色、大户带动”的路子。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求农林牧副渔、一二三产业,样样都要加快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所谓重点突破、搞出特色,就是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一个地方重点抓一、二个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所谓大户带动,就是要扶植一批专业大户,在种养业或加工方面搞规模经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做法上,强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立足当地实际确定主导产业或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有了较好的起步。目前,省里正在总结和推广这些地方的经验,把星星点点的名特优新产品变成批量商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搞好农业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可以解决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尖锐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支撑条件,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湖南有2亿多亩丘岗山地和2000多万亩水面,山水资源开发潜力大。省里正在组织实施丘岗山地综合开发和洞庭湖开发治理两大战略工程。如果“九五”期间在丘岗山地能建成各类商品生产基地5000万亩,就等于新增一个湖南的耕地面积,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一个新水平。通过洞庭湖开发治理,省里将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排涝、灌溉体系,真正把洞庭湖这块险地变成一块宝地。同时,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与治理紧密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同步配套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高效;坚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注重水土保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科教兴农战略
农业最终要靠科学来解决问题。湖南农业每上一个新台阶,都得益于科技进步。比如,杂交水稻的研制与推广,不仅为湖南水稻年产量上250亿公斤的台阶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进一步利用和发挥农业科技的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战略的选择。一是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实践表明,农业能不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首先取决于品种。今后应在农林牧副渔优良品种的研究、引进、开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省里正在抓紧建设“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尽快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并将在大面积推广。实施“种子工程”,应按产业化形式,扶持建设一批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组建良种研究、选育、引进、精选、加工、包装、销售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多形式、多途径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加速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的整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如何。我们要继续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各类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智力支持。
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前提和保证。湖南将继续抓住这个关键,采取符合发展生产力需要的正确政策措施,使农业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
首先,要加快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农民把土地使用权搞活,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其次,要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省里明确提出,加快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今后新发展的乡镇集体企业,基本上应按股份合作制组建,并把股份合作制逐步推向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实践证明,这是增加农业有效投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而且要积极培育农村资金、土地、劳力、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要鼓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直接参与流通,发展农村个体经销户。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兴办各种形式的开发性、专业性、综合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湖南一些地方形成的“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农户”等服务形式,是适应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社会化服务实体,现在正在大力推广。
第五,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价格的调控监督,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适当提高粮食统购价格,依法控制和减轻农民的负担;要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建立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对贫困地区的援助与扶持等政策体系;要建立强有力的农业领导体系,增加农业投入,通过引资、借资、投资、筹资等渠道,逐步提高财政、信贷、基建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援农业,共同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第6版(理论)
专栏:

  读书会——理论学习的好形式
阿龙贺学礼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层层举办常委读书会。今年的常委读书会具有如下特点:
层层召开。自治区党委带头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常委读书会,党政主要领导和部分委办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读书会。各盟市和部分旗县市也分别举办了常委读书会。从参加读书会的人数及所采取的形式看,都是历年来从未有过的,在全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一、各级党委常委读书会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和自治区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二、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从制度和内容上得到了健全和规范;三、树立起各级党委真抓实干的新形象,显示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四、各级党委常委读书会,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所负的责任,自主确定读书会的重点,提高和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务实为主。今年党委常委读书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如何提高我区财政收入和城乡人民收入水平。自治区党委常委读书会明确提出:今年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学习、大讨论,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进一步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点,为实现自治区“九五”计划和今后15年的远景奋斗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各级党委常委读书会紧紧围绕各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加快我区发展的具体建议、措施和意见,体现出浓郁的求实学风。
形成共识。各级党委常委读书会在经过深入细致的讨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了8条共识: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二是明确旗县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大头。旗县经济上不去,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就提不高。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四是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五是更新人们就业观念,拓宽城镇就业渠道。六是加强物价管理,抑制通货膨胀,坚定不移地落实物价目标管理责任制。七是建立财政激励机制,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八是全面推行干部目标管理负责制。


第6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廖晓礼侯仰德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他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普遍规律,而且指明了尽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的方向,为我们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农业。大力加强第一产业,也就是要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使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和繁荣,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雄厚基础。
我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首倡把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由重、轻、农调整为农、轻、重。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总是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首要地位。他曾强调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农业不仅要为十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而且要为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市场。加强农业也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做贡献。”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和大力加强农业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世界称奇的发展。1981—199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80%左右,“八五”期间又提高约30%,粮食总产量达到4650亿公斤,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更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增添了勃勃生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路。但是,由于人多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加上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我国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严峻的形势,搞不好就可能拖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在加强农业问题上,不容有丝毫放松。
大力加强农业,必须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粮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第一需要,实现“小康”,首先要装满家家户户的“米袋子”。“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粮食问题不可能依靠进口,必须立足国内生产。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率和“八五”时期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到2000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4900亿公斤,要力争达到5000亿公斤。这个任务相当艰巨。为此,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耕地的保护和扩大,加强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化科教兴农,加快发展农用工业,等等。这些都必须坚决落实。
大力加强农业,还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改革十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农业决不能单一生产粮食,而应当树立现代大农业观,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这既是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们已经看到,凡是市场经济较早发展、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都是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今后各地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综合开发利用非耕地农业资源,全面发展林牧副渔各业;要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
大力加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农业愈是向现代化发展,便愈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发展诸因素中,科学技术所占份额已高达70—80%,而我国只有35%。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大力加强农业,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要鼓励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为农业服务的作用;要继续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体系、流通体制和储备调节制度;要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总之,国家要尽可能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
在改革中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包括建筑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强,说明工业化的程度越高,经济越发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必将逐步优化升级,即由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新兴产业将逐步代替传统产业。任何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都伴随着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改革加快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尽快实现其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人均占有水平还不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还需要工业提供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工业发展的潜力很大,仍然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要调整结构,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提高素质和水平。”这是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的重要原则。我国工业经过80年代初期的调整,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状况已经改变,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矛盾。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比较薄弱,形成瓶颈制约。二是加工工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特别是机械电子工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三是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的力度。
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今后15年发展的重点是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在水利方面,国家要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能源建设方面,要以发展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同时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交通建设要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加快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综合体系的建设,形成若干条贯通南北向、东西向的大通道。通信方面要重点建设通信干线特别是光缆干线,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综合通信体系。其他基础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工业,重点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
二要大力振兴支柱产业。这是对我国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是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产业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的链条较长,带动力大,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波动能力。支柱产业的振兴,将带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并引起城乡结构、经济素质和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培育和振兴支柱产业,应当成为我国今后15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支柱产业的发展要确定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提高技术起点,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按照《纲要》规定的这一指导思想,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重点提高大型成套装备开发和制造水平,改进重要基础机械和基础件性能和质量;电子工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石油化工业重点开发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发展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汽车工业重点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建立起立足国内的汽车技术开发体系,实行规模经营;建筑业重点建设城乡住房和公共工程,大力开发新型建材及制品。
三要提高轻纺工业的素质。90年代之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轻纺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了从追求数量转为追求品种、花色和质量的重大变化,轻纺工业必须据此转变发展方向。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分散,布点过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名优新特产品少。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最佳规模效益。
第二产业的调整和提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存量的盘活和流动,并按照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重组;要大力培育全国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客观规律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有效益的生产部门去;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科学的政策和健全的法规引导资金、资产、资源等合理、有序流动。
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更大发展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第一、二产业外的一切社会生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部门。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够较多地吸纳劳动就业,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反过来加快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促进市场的发育。”
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证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大。据1992年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现代社会第三产业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应占45%以上,在高收入国家平均已达61%,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低收入国家平均达到3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收入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1995年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提高到33%。但相对于世界水平来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偏低,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第三产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其中,重点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服务的行业。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要继续发展。同时,第一、二产业的新发展又对第三产业提出了新要求,第三产业要与之相适应,努力有新发展。例如,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的推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服务,第三产业就要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随着工业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第三产业要积极扩展新的服务领域,如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会计服务,等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我国第三产业中的相当一部分服务业,福利型、事业型的特点至今仍很突出。这种情况已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不利于第三产业的更大发展。要通过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第三产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规范和管理,尤其要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还应注意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防止产生“泡沫经济”,防止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使其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