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安徽九千农艺师下乡科技承包
据新华社合肥4月9日电(钞文、陈飒)开春以来,安徽省几十个地市县的9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纷纷下乡驻点承包农田,投入了春季农业的热潮。
为了让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尽早尽快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安徽省决定组织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农艺师等科技人员下乡驻点承包农田,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推动全省科技兴农工作。
安徽省农业部门的负责人说,参加承包的高中初级农技人员在承包期内必须吃住在基层,对所包农田进行技术指导。作物生长期间,要按作物生长阶段开展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化学除草等多方面的技术指导。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平凡岗位建伟业
——记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宏彦
本报记者陈兴贵
说起他的岗位来,再平凡不过了。他和成千上万名普通的橡胶工人一样,经常穿行在层林叠翠的万顷胶园,关心的是每一片、每一棵胶树的发育成长。不同的是,他心里在不断琢磨我国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建立伟业。这是一位熟悉王宏彦的职工对他们的场长、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宏彦的介绍。
王宏彦,典型的广东人的脸庞,讲一口略带南音的普通话。高高的个子,着西装、结领带,举止文雅,颇有学者风度;身板结实,目光睿智,充满激情,一接触,便给人留下精明强干的印象。他虽然已年过50,但浑身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1966年,他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毕业,1968年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从此和橡胶林结下不解之缘。他学的橡胶栽培专业,到农场三分场当主管橡胶生产的技术员。半间土房安营扎寨,每天从这片胶林跑到那片胶林,从这个山头爬到那个山头。在整整11个年头里,他负责的分场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在全农场的11个分场中是最棒的。
“要把生命浓缩”,是他的名言。他担任副场长、场长以后,工作的时间表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一天当成两天用。他和科技人员、农垦职工一起,打破了“北纬17度以北为植胶禁区”的论断,把橡胶大面积种植向北推进了5度以上,在世界橡胶种植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一等奖;橡胶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之后,他们再接再厉,又创造了大面积高产、亩产、株产的世界水平。他既作为领导者、组织者,又作为专家、科技攻关的直接参与者,做出了双重的贡献。
推广农业科技,向胶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耐心细致,要能吃苦,肯于奉献,还要耐得寂寞。在茫茫的胶林,他坚持了10多年。他球打得好,歌唱得好,能玩多种乐器;他性格开朗,爱好多样,在多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然而,这些他都无暇顾及。他深知科技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身心全用到了科技推广上。在橡胶栽培的实践中,他创造性地领导制订和主持实施了一整套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健全科技网络,强化生产科技系统化、规范化;推广点灯割胶技术,防雨帽割胶应用技术,螯合稀土钼、乙烯利复方剂应用技术;橡胶树矿质营养诊断指导施肥、产胶动态分析指导割胶生产、第二代胶园综合先进技术等10多项,其综合增产效益达20%。1995年实现利税比1990年增加279.8%,职工收入增长112.3%,超过“八五”计划35%。
他常开玩笑说,命运似乎非让他干橡胶不可。他生在广东惠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惠州一中有名的高材生,数学尤其好。正当他准备在数学王国里大干一场的时候,由于历史的原因,却被录取到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本来专业是学橡胶加工的,学校又将他们集体转学橡胶栽培。面对如此变化,他把“学业不由己,报国心不变”作为座右铭,奋斗不息。如今的景洪农场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橡胶农场,而且已发展成为集农、林、工、商、运输、建筑、旅游、服务多种经营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他和他的同事和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是幸运的,是个成功者。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被授予“中国经营管理大师”的称号,他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几十个,国家和人民给了他丰厚的报偿。
凭着他的成功和才干,他有很多升迁调动的机会,然而,他却一一放弃或婉言谢绝了。他更喜欢把双脚踩在胶林的热土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建伟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明新风吹故乡

  箭穿村的“富脑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王恬
如今的农村开始富起来了,有的村子富得简直让城里人眼馋。今年寒假回皖东南老家探亲,广德县有个叫箭穿的村子就令我惊叹不已。
时值冬日,田野还没有绿色,却见三三两两色泽清雅的小楼点缀其中,为江南故乡平添几分生机。我顺便造访了几个农户,真是眼界大开,室内摆设一点不亚于城里人,彩电、冰箱等几大件多是名牌货,有的家中还自设卡拉OK厅,一叠子影碟从民歌、流行歌曲到戏曲,应有尽有。不过,比电器更惹眼的还是那一个个做工讲究的书橱。我好奇地看了看这些农家藏书,有文学名著,有政治学习读物,也有消遣性杂志,但更多的还是科技书籍。
在一位村民家中,我见到了村长李金锁。这位结实的中年男子透着一股机灵气,从言谈举止已看不出他是一个庄稼人。他说,这些年箭穿村确实富了,但光有物质上的富裕还不够,为此,村里实施了“富脑工程”。见我有些惊讶,李金锁笑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富脑工程’就是要抓人们的脑袋,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农民。”
听着这位村长的解释,我明白了箭穿村“富脑工程”的真正含义,富起来的农民又有了新的追求。在箭穿村,教育是很受重视的。村里的孩子从学前班到读完小学都是免费的,考取中学和中专的每人奖励1500元,考取大学的奖励3000元。李村长告诉我,如今的农民对教育可重视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箭穿村特地聘请了一位从合肥职大毕业的姑娘,教孩子们学习英语。他一脸认真地说:“如果不嫌弃我们,欢迎您毕业后来我们村工作。”
“你可别小看我们村里人!我们投资600万元新建的陶瓷无机膜工业化生产设备,你在全国找不出第二家来。这不,一过完年,我就到北京去申请国家专利!”李金锁自信地说。
是啊!确实不能小看如今的农民。从箭穿村的“富脑工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富了物质更富了精神”的巨大变化,似乎听到了亿万农民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掺铒光纤放大器研制成功
据新华社武汉4月9日电(李隽)能对光信号进行直接放大,又能大大降低光纤传输中继方式成本的掺铒光纤放大器,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获得成功,最近在武汉通过国家级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新成果具有光信号强、载波长、噪声低、节省投资等一系列优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人力物力共享投入少效益大
江苏高校兴办“地方学院”
本报南京4月9日电记者杨明方报道:东南大学近日与扬州市政府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该校将在5年内为扬州定向培养800名本科生,扬州则向该校提供1000多万元的财政支持。这是今年以来在江苏高校涌现出的第六个“地方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迅猛发展,不少经济发达市县对高层次人才“求贤若渴”,有的甚至萌发出地方办大学的念头。江苏高校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变化,不失时机地提出开办“地方学院”的想法。
今年1月10日,江苏金坛市率先决定在东南大学投资设立“金坛学院”,成为我国县市在大学里共办学院的第一个试点,被有关方面称作“金坛模式”。“金坛模式”很快赢得江苏一些经济发达县市的认同,短时间内东南大学“启东学院”、“溧阳学院”,南京大学“丹阳学院”,苏州大学“锡山学院”相继宣告成立。
这些办在大学校区内的“地方学院”实际上并非单独建制,是“虚体”而不是“实体”。学院招生根据各市专业需要纳入国家计划定向招生,由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录取。生源由各市在当年考生范围内组织,在校期间分散到各系与其他同学“同窗共读”,毕业之后则按协议回地方参加经济建设。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凌云认为,这种“混合编班”与以往的“异地办班”不同,“地方学院”的学生能充分享用重点高校的一切硬件设施和软环境,这就最大限度地使人才质量有了保证。
江苏高校兴办“地方学院”,满足了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为自身发展筹措到了大量急需资金,可谓两全其美。同时,这种模式还提供了一条经济发达市县办高等教育的全新途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6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交流会召开
本报北京4月9日讯记者艾笑报道:国家科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96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交流会,今天在北京召开。
这次国家科委和中医药主管部门首次联袂举办的科技交流会,来自全国130多家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相互交流的科技成果项目,有的是已具有成熟的工艺技术,有的已进入二期临床的新药,还有的成果解决了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工艺和技术难题等,层次高、实用性强,显示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竣工
本报讯国家计委最近委托化工部对国家染料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竣工验收。
国家染料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计委于1992年立项开始建设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染(颜)料新品种的创新工作,研究开发适合规模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杨志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96国际多媒体展即将开幕
本报讯国内规模宏大的’96国际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将于4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展览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与装备司主办,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联想集团等承办。(周清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刚一开春,河南省虞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大篷车”便奔走在田间地头,他们已跑遍全县31个乡镇的近百个自然村。图为推广中心主任秦田丰向该县孙庄村农民讲授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张贾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