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衡水成为冀东南新粮仓
本报讯曾是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的衡水现已成为冀东南新崛起的粮仓:全区粮食生产在连续8年大丰收后,去年又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达到26亿公斤,比1994年增加17.8%,1982年实行大包干以来,全区共向国家贡献粮食21.5亿公斤,人均贡献在全省位居第一。
近十年来,该地区始终保证在1100万亩可用土地上,占1/3比例的“肥田”种植粮食作物,为保证粮食稳产、高产,该地区加大农业投入,狠抓了以水利和农业机械化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从1982年以来,全区共投资20多亿元,水浇地面积增加到551.63万亩。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粮、棉、油等农作物的耕与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杨淑强王平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盼耕牛保险下乡
由于化肥、农药的普遍使用和气体鼠药的推广应用,致使当前有些农村时常发生耕牛暴亡现象,据在该县西高、高井两村调查发现,近两年来,耕牛暴病暴亡现象每年每村都在10头左右,一农户说他饲养的2头耕牛在不到一小时内突然染病暴亡,损失惨重。
耕牛是当地农民的“半拉家产”,耕牛暴亡或被盗,不仅增加了刚刚告别温饱的农民经济负担,也挫伤了农民发展养殖业、丰富城乡“菜篮子”的积极性,更破坏了农民饲养耕牛的安全感,农民们说,要是能有“耕牛保险”就好了。为此建议和盼望各级政府和保险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和开展为农民送温暖的“耕牛保险”工作。安徽省太和县农调队邱永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老红军傅兴贵献出2万棵树
本报讯最近,湖北省麻城市离休老红军、党的十四大代表傅兴贵,给家乡乘马岗乡傅家垸村党支部书记写信,愿意将自己亲手栽下的2万多棵树无偿献给集体。
傅兴贵今年83岁,在战争年代,他曾身经百战,两次荣立二等功,被部队评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傅兴贵在家乡不顾年老体弱,每天扛着锄头,在学校周围、院前屋后、责任山上植树造林。有时站着挖坑不行,他就跪着挖,因身体吃不消昏倒在山上,苏醒过来后继续坚持干。每年大年初一他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家人上山植树。经过傅兴贵近20年的艰苦努力,他家20亩责任山上已树木参天,活木蓄积量价值达20多万元。(王锡林丁福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北京调整蔬菜生产布局
本报讯北京市蔬菜生产布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京郊的蔬菜有80%种植在远郊县区,调市商品蔬菜远郊占70%以上。
80年代初期,北京远郊调市商品菜田4万亩左右,不足全市调市菜田的15%;再加上种菜技术落后,产量较低,所产蔬菜除自销外,调市量有限,不足调市蔬菜总量的10%。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四周的扩散,近郊大量菜田被占用,菜田劳动力也因向其它行业转移,严重不足。据此,1986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稳定提高近郊,大力发展远郊,充分利用外埠优势”的蔬菜生产方针,对菜田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远郊调市商品菜田基地的建设。据统计,远郊调市商品菜田面积现已达50多万亩。(高启臣)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新乡百余打工仔回乡办厂
本报讯去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100多名在外地城市做工的农民有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技术和致富信息后,不恋城市的繁华和舒适的条件,纷纷回家乡农村办厂。
长垣县原来是常年吃救济的贫困县。去年,该县农民创办企业200多个,许多企业的创办者是在外地打工致富的农民。该县张三寨乡农民张军安,原来在城里帮人做卫生材料,去年,他回到家乡同本地农民采用股份合作形式,投资1200万元,建成一个建材厂。(廖海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借东风
——贫困户王玉林造屋记
方群
不久前,一件喜事在江苏滨海县坎北乡朱浦村传开了:贫困户王玉林盖新屋了!许多人不相信,赶着去瞧,原来的旧屋——一间牛棚已不见踪影,扶贫工作组干部许正林举着照相机,惋惜地说:“想留张照片的,来不及了!”
朱浦村是滨海县贫困村之一,1993年,盐城市人事局挂钩扶贫,办了不少实事。1995年4月,人事局的许正林和孔庆华住村蹲点,当来到第二村民小组王玉林家时,看到的情景是:一家5口人挤在一间原生产队的牛棚里,屋顶草烂了,泥墙一半倒了,一半用树棍撑着。王玉林已50多岁,妻子郁步萍双目失明。
过了一段时间,许正林、孔庆华又来到王玉林家,说:“请示上级同意了,支持你2000元钱盖新屋,专款专用,上梁时给。”夜里,夫妻俩商量开了。王玉林说:“如今砌两间砖瓦房,少说也得万八千的,2000元哪够?专款专用,不造屋钱又没了,哪天才能攒这么多?”郁步萍愁得哭起来。
第二天,王玉林到个体户王兆林家打工,整天愁眉不展。王兆林问:“有什么难事别闷着,我给你参谋参谋。”王玉林诉说原委,王兆林想了一下说:“你先把牛棚拆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些事就要逼着上!”临走,掏出500元钱,说:“这也必须专款专用!”
王玉林揣着钱到砖瓦厂买砖,一起去的村干部找厂长嘀咕一阵,厂长决定给优惠价。水泥、石子、黄沙,赊欠人家的。夫妇俩一个推,一个拖,汗水洒一路,零零落落一个多月,才把各种材料运到门口。
村民组长王玉华把全组人召集起来,说:“今儿开个现场办公会,王玉林盖新屋,资金缺口很大,虽说扶贫工作组住村里,可要办的实事很多,修电站,建幼儿园,办广播,处处要钱,不能全指望!”一会儿,全组50户人家,凑了4000元。一个叫王正的外地木匠,也给200元。娘亲舅亲,姑亲姨亲,有送钱的,有送粮的,还有送菜的。王玉林一笔笔记了帐,一共8000多元。
一组组长刘必华,召集几个泥瓦匠,不要工钱,承包这项扶贫工程。
上梁那一天,许正林、孔庆华早早来帮助干活,中午12时整,第一块楼板上顶,瓦工师傅朗声喊喜话:“天上金鸡叫,地上凤凰啼,八仙云端过,正在上梁时。”鞭炮声响过,许正林递给王玉林一个红包,那是2000元建房专款。
郁步萍又哭了:“我想睁眼看一看啊!”她记得很清楚:工作组干部已上门15趟了。
王玉林住进新屋。平顶两间,按楼房要求打的基础。朋友们说:“你住上新屋,多亏工作组和大家帮忙的东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产品市场波动透析⑤

  前几年养蟹“热”时,十四万亩水面被抢包一空。谁知连续两年亏本,“蟹富梦化为泡影——
当涂养蟹因何亏本
吴黎明
安徽省当涂县所产“中华绒螯蟹”是蟹中珍品,历史上曾作过贡品,有“蟹中之王”之称。随着“食蟹族”的日益壮大和螃蟹身价的抬高,该县出现了一股养蟹热,14万亩天然可养水面被抢包一空之后,一些农民便开挖粮田,最高峰时,全县养蟹总面积达到25万亩。然而,连续两年亏损,使蟹农们的“蟹富梦”化为泡影,他们发出无奈的慨叹:养蟹到底怎么啦?

90年代初,该县开始大面积人工放养螃蟹。与此同时,蟹市行情也逐年坚挺起来。到了1993年达到高峰。开挖一亩农田养蟹,一季(10个月)下来,可获利润一万元。凡养蟹户,少则收入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当时,流行开来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
1994年,该县出现了一股空前的养蟹热,螃蟹年总产量达14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消费热相应冷却,当年的蟹价只能卖到上年的一半。而当初蟹农购进的蟹苗价却都是上年的10倍。因此,当年全县的养蟹户中有70%亏了本。
1995年,亏了本的蟹农或为了扳本,或出于资金被套,或根据“跌后是涨”的市场原理,追加资金,继续投养。到了年初,蟹苗由于万户争购,愈加货俏价高起来。从当地的水质、气候、地理条件看,此地最适宜选用长江口的蟹苗,辽河水系、浙江水系、闽江水系的螃蟹在这儿饲养,因为气候环境难以适应,成活率低。但毕竟“僧多粥少”(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养蟹热”)。一些不法蟹商见蟹苗已形成卖方市场,就干起了鱼目混珠、掺杂使假的勾当。事后发现,全县投放的20万公斤幼蟹中,有70%不是长江苗。蟹苗的质劣和混杂,直接影响了蟹农的收入,使蟹农们再次尝到苦果:
——马桥乡蟹农陶德刚和另4位农民投资12.6万元购买蟹苗,在承包的200亩水面里放养,没想到因螃蟹死亡率过高,回捕率竟下到5%,只收回了4.9万元。
——新丰乡集体与农民结成106股,投入360万元,在5000亩水面放养了蟹苗100万只,回捕率不到10%,亏损近百万元。
——大陇乡李木林等4人在30多亩的水面里放养蟹苗125公斤,只回捕成蟹215公斤,两者之比是1∶1.6,而正常产量应该是1∶10。

导致两次“蟹变”的深层次原因到底何在?
不止一位蟹农这样抱怨说,县内至今尚未建成一家育苗场,蟹苗都是从外地购进,且90%以上由养殖户自行采购。由于绝大多数蟹农缺乏鉴别技术,往往受骗上当,购进的幼蟹价高质次或混杂,成活率低,这是最关键的原因。
缺乏龙头性的经营组织。县内尚未出现一家业务覆盖全县的经营实体,螃蟹仍由千家万户自行销售,购蟹苗时相互抬价,销成蟹时相互压价,相互竞争,自相残杀。
缺乏深加工能力。螃蟹是活口,一旦数日销不出去,就会死亡。活口销售直接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将一部分螃蟹加工成蟹粉、醉蟹等成品销售,无疑会提高市场变化的承受力。该县薛津镇办了一家醉蟹厂,利用传统工艺加工醉蟹销售,蟹农养蟹亏本,他们加工螃蟹却照样赚钱,只可惜尚未形成气候,年生产能力只有上千罐。还有人认为,养蟹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风险较大,应有相应的扶持措施。例如,关于水面承包基数问题。前几年,由于养蟹高效益的驱动,出现了一股水面争包热,以至每亩每年的承包费达到1500元左右,最高的超过了3000元。还有投放资金利率过高问题,蟹农的生产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借贷,一般月息3—5分。合理确定水面承包基数,加大产业信贷投入,已成为蟹农的迫切要求。以上几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围绕养蟹,组织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一条产业链,将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广阔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如此,养蟹将会是另一个局面。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临淮养蟹为何赚钱
潘承凡
螃蟹为食中极品,肉质鲜美,吃法独特,每当秋风起,菊花黄,不少人就食指大动,呼朋邀友,把酒持螯,以解一年之怀想。这几年口袋鼓了,生活富裕了,吃蟹者多了,螃蟹自然成了市场宠物。
螃蟹饱城里人口腹,也富乡下的农家。原先在河湖港汊横行无忌的野生螃蟹,被农民弟兄捉到自家池塘里,饲养上市。种一年田,按农民现在的户均承包亩数计,顶多收入几千元;可是养螃蟹,则往往以万元计。
螃蟹来钱快,但有一个致命的制约因素:蟹苗告竭。据权威人士说:长江口的天然蟹苗只能满足全国饲养需求的20%。这80%的缺口,便是各方人士大展身手的天地。1994、1995年安徽当涂蟹农接连亏本,可一江之隔的江苏泗洪临淮镇,螃蟹却接连丰收,年产125万公斤螃蟹,不仅满产满销,而且还卖出了好价钱。面对同样的大市场,一个赔钱,一个赚钱,差别就在于蟹苗。
临淮镇党政领导在发展螃蟹生产方面,就抓得很准。他们每年派出大量人员到长江口搜购天然蟹苗,据说50%的天然蟹苗掌握在他们手中。此外,他们还在长江口办了一个大型育苗场,向全镇蟹农供应人工蟹苗。蟹农所需蟹苗,全部由政府包办了,所以该镇从来未出现过假种劣种坑农现象。我们在临淮时正好碰到一个贩子兜售不适合此地饲养的蟹苗,我们悄悄地问镇党委书记陈静:这种人你们管不管?陈书记坦然地说:不用管,老百姓相信政府的蟹苗,不会上他们的当。陈书记的态度使我们感叹良久,临淮镇政府靠的是优质的服务、优良的品种,打垮了兜售不良蟹苗的商贩,而不是靠他们本可以很方便使用的行政权力。可见,临淮镇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唯一的螃蟹养殖之乡是不无道理的。
在临淮,陈静反复向我们强调:养蟹能否赚钱,关键是蟹苗。像当涂这样闻名全国的蟹乡,至今没有一家像样的育种场,听凭商贩售假卖劣,实在是说不过去。商场如战场,打这样的无把握、无准备之仗,不输才怪呢!此外,要发育产销组织,建设批发销售市场,包括沟通外销渠道,这些同样也是临淮养蟹成功的经验之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农家那棵“摇钱树”
王元武
在去年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四川省邻水县的纽荷尔、奈维林娜、清家脐橙获得金奖,大山岛、白柳脐橙双双获得银奖。
笔者来到邻水乡村采访,听到不少村干部、果农说:“栽上一棵柑桔树,就有了一棵‘摇钱树’。”
“摇钱树”是如何“摇”出来的呢?那是1974年初,当时的县委书记梁树成在听取省果品生产会议汇报后,把柑桔当作“给群众办件像样的事”,决定发展村办柑桔园。
1978年,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到大巴山选点时,县委派兴仁区委书记雷志远专程前去邀请,主动介绍邻水县土壤、气候情况。专家考察论证后,决定将刚从地中海引进的哈姆林甜橙在兴仁区建园试点,县委书记王宗旭拍手赞成。
到田土全部承包到户的1982年,邻水县已建起了164个柑桔园,栽培柑桔120多万株,老书记的愿望在接任者的手中一步一步变成美丽的现实。但邻水县是柑桔新区,栽培和管理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如果分散到户,定会出现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县委书记王宗旭公开表态,为了农民长远的利益,甘愿个人承担责任和风险,极力主张将柑桔园统管起来。经过讨论,县常委会作出“以场带户,成片建园;突出质量,以优取胜”的战略决策。
针对土地承包到农户的客观现实,县委采取“四统一分”的办法:统一规划改土、统一标准建园、统一购苗定植、统一经营管理的办法成片建园;树权归农户,逐棵登记;农户按树入股,按树分红;果园实行专业承包,进行公证,法律保护。
“四统一分”的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柑桔发展。10年后的今天,邻水县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的优质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中国名特优柑桔产地。已形成哈姆林甜橙、早熟温州蜜桔、脐橙、锦橙四大当家优良品种,良种率达90%,在省里评比,连年获优质果品称号。不仅早、中、晚熟品种品系构成得当,而且鲜销、加工、储藏配套。全县建有国营、乡、村、社办柑桔场1300多个,总面积72000多亩,定植柑桔720多万株,年产柑桔突破25000吨。去年,全县果场和农家小院果园销售柑桔收入3000多万元。柑桔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成功的背后既有艰辛和努力,更有决策者的智慧和远见卓识。就拿80年代中期发展脐橙来说吧。尽管脐橙被称为“柑中之王”,但由于产量低,普遍厌弃发展。当时分管柑桔生产的县委常务副书记雷志远则坚决主张成片建园。理由是:“商品生产既要看到眼前效益,更要瞄准未来市场,发展优质产品。别人不愿发展,我们经过努力把它突破了,就是我们的优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领导的决心和信心,感动了中国柑桔研究所的专家,他们在技术上给予精心指导,从剪枝、施肥、治虫、保果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栽培方法,保证了脐橙的丰产性能与优质果品质。
哈姆林甜橙在当今世界被列为最优榨汁果品,邻水县在国内最先推出产品上市,为系列开发奠定了基础。邻水柑桔以优取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走俏俄罗斯。
在采访县柑桔领导小组组长、现任县长王立祥时,他说:“县委、县政府已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科技为支撑,效益为目的的总体思路。到2000年,实现面积10万亩,定植1000万株,产果5000万公斤,产值1亿元的‘四个一’发展目标,让邻水的柑桔大批量的进入香港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为国争光。”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切实办好耕牛保险
编辑同志:
几年来,农村一些地方虽然已开办了耕牛保险,但这个险种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农民保险意识差,舍不得花钱为耕牛办保险。认为专门为耕牛办理保险划不来,不愿参加保险。一旦耕牛生病或发生意外死亡、被盗,也只好自认倒霉;二是少数人私心太重,将原来在保险公司投保的耕牛偷梁换柱、变卖或者更换成老弱病残的耕牛,以此来骗取保险金,少数兽医也从中参与“做手脚”,出具假证明,共同骗取保险金。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保险公司损失严重,致使许多保险公司放弃了这一险种。
耕牛保险在当前机械化尚未普及的农村来说,是一件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好事。因此,农村基层党政部门有责任强化农民的保险意识,正确引导农民把钱用在刀刃上。保险公司要以农民的利益为重,进一步办好耕牛保险,为农民的耕牛真正撑起“保护伞”,让农民不再担忧。广大农民群众更要增强法律意识,杜绝投机取巧、骗取国家财产的不法行为。
山东省高密市人保公司朱文贵陈宝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浙江省丽水市青年潘卫明,去年远离都市来到广西灵川县定江镇榄头村,承包一片50余亩的鱼塘搞立体养殖,共放养鱼2.5万尾,养蛋鸭2560只,年创收达17余万元。图为养殖场蛋鸭群一角。 黎德首 刘英林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龙镇农民张兆风(右一)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抗旱、抗涝、抗霜冻等优点的大垄双行覆膜玉米种植新方法,使玉米亩产提高1倍,达700公斤左右,创造了我国第三积温带玉米高产奇迹。这是张兆风在向当地农民传授经验。 新华社记者高广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