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关注社会讴歌时代
江苏省作协作家凤章
这两年,我深入生活的时间比较多。我感到,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嬗变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作家,不到沸腾的生活里去,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于是,我奔波于大江南北,深入工厂、农村、工地、乡镇企业,看到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情和极具光彩的各种人物,深受鼓舞和教育。尤其1995年6月,我深入到3年前曾去过的江苏省张家港市采访时,更是被那里发生的惊人的变化吸引住了。这个在苏南地区曾经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县级市,竟成为一座完全崭新的洁美、文明、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港城。这里没有拉客的路边店;没有常见的污言秽语、斗殴打架;连一般城乡很难禁的赌博也几乎绝迹;发案率极低。张家港市有一条从城区到港口的33公里长的张杨公路,路上有两条由盛开的鲜花组成的绿岛带,那丛丛鲜花美丽诱人,却没有一个人去擅自采摘。城区街上不仅无吐痰扔纸屑果皮的,连抽烟也禁了。到过新加坡的人说,这儿像新加坡;也有人说像瑞典。夜晚步行街霓虹灯辉耀闪烁,市面繁华,人们又称它为小香港。张家港市经济发展也惊人。这个小小的县级市,有座设备第一流、产品第一流、管理第一流、效益第一流的钢铁厂,年产钢竟达百万吨,一个牡丹汽车集团,可生产旅行面包车5万辆。张家港还建有:一个全国最大的毛条生产基地——欧洲精纺城;一个全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一个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苗桥羊毛衫商城。它还拥有全国500家最大的乡镇企业中的47家……张家港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交相辉映,实在了不起。
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张家港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出现如此辉煌的奇迹,主要是他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凭着“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干出来的。我感到,这十六个字的张家港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那种坚韧不拔、顽强拚搏、不甘落后的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什么是时代精神?我认为在一个时代里最能代表人民愿望的一种精神,便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国家要富强,要争先,要昂首屹立于世界发达国家之林。张家港精神正是反映了我国12亿人民的心声,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感受,我满怀激情地写了《张家港人》,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和时代精神。
像张家港出现的这样的奇迹,在我们国家的许许多多地方,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正在不断地涌现。多姿多彩令人振奋不已的沸腾的生活,坐在书斋里是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时代正向作家发出强烈的呼唤:到生活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编后
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繁荣创作,是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作协工作会和全国六个创作中心创作座谈会的热门话题。我们特约请部分与会同志撰写了这组文章以飨读者。
我们正面临着如火如荼的历史变革,12亿人民正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为作家和创作铺展了无比广阔的天地。生活呼唤着作家走出“沙龙”,游出身边生活的浅水;文学呼唤着作家走向大众,游向社会生活的海洋。
作家的一个光荣的使命,就是做人民和时代的书记员。一切有志气、有出息的文学家都应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都应该潜下海去,看看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从中认识社会、积累素材、汲取营养、获得动力。人民期待着自己的文学家挥起如椽巨笔,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以利泽当代、功润后人。让我们珍惜宝贵的历史机遇,迎接文学园地中又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吧。
本版摄影:李战吉 阎瑜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为文艺家营造一片绿林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创作中心主任车吉心
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去反映火热的生活,去反映崭新的时代。这是今天一切有出息、有作为,立志献身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共同愿望和实际行动。
文学家、艺术家要走出去,走下去,磨练自己,熟悉生活,繁荣创作,那么作为宣传文化部门,如何把作家艺术家这种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好、发挥好?如何把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热情、激情引导好、保护好?这是责无旁贷的当务之急。
今天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应该说与过去时代大不相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为作家艺术家创造了许多新生活、新场景、新人物,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同时,也为作家艺术家走下去带来了新情况、新矛盾、新困难,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比如:当前深入生活采取哪种方式效果最好?深入到哪个地方收获最大?时间多长最宜?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期间的思想、生活由谁来管理?经费由谁负担等等。只有客观地正视这些问题,正确地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作家艺术家卓有成效地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山东作家艺术家的光荣传统,老一代文艺家在与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中曾经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培养教育了几代人。今天,许多青年作家艺术家正沿着这条成功之路不停顿地走下去。几年来,我们首先在工作思路上,把组织、服务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作为培养人才、繁荣创作的三个基本功来抓。即深入生活的基本功、读书学习的基本功、写作水平的基本功。通过长期不懈地工作,努力夯实繁荣文艺的基础工程。其二是在政策上,把服务作家深入生活作为繁荣文艺创作的根本措施予以引导和支持。制定了《山东省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意见》,建立了固定的生活基地,分别设立了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基金,为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出精品力作,创造了物质生活保证。其三是在深入生活的形式上,坚持因人制宜、讲求实效,不搞行政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主要方式有四种:(一)组织作家艺术家到县乡镇和工厂企业中挂职,在参与领导和决策的实践中,从宏观上熟悉把握生活,增长才干。(二)根据作家艺术家创作题材的需要,深入到一个或几个地方或单位,较长时间蹲下去,做调查,交朋友,深挖生活。(三)为作家艺术家建立固定的生活基地。(四)分期分批地组织有条件的作家艺术家,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企业、学校、军营等地参观采风,让作家艺术家广泛接触新事物,开阔眼界,激发创作热情,增加创作素材。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形式是可取的,效果是好的。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在呼唤着广大的作家艺术家,各级党组织在为广大的文艺家走向人民、创作精品,创造着日益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为他们营造着一片片翠绿宜人的林子。我们坚信,肩负着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作家艺术家,一定会在这片绿林中,歌唱出最新最美的时代最强音。(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遵从规律贴近人民
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焦祖尧
山西作家有深入生活的传统。当年赵树理、马烽等一批作家,都曾较长时间在基层挂职,参与一定的工作,写出了一批深受读者欢迎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许多年过去了,这些作品并没有被读者忘记,证明它们是有生命力的。
“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如果是否定那种违反艺术规律,用作品去图解政策,直接为某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主张和倾向,强调作家应该按文学的自身规律来创作,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回到“自身”后,只在“自身”里打转转,淡化甚至割断了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那么创作的真正繁荣就要打问号了。
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复杂和严峻,变化的深刻也是前所未有的。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在艰苦创业,拚搏奋斗。我们在前进中要不断甩掉身上沉重的历史包袱,抖落身上的历史灰尘;而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观念的变化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使得我们前进的脚步沉重而又艰难。我们在艰难中行进。人民的意志、愿望、情绪和要求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作家面对今天的中国现实,能不能倾听到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唤,决定了他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出能帮助读者去认识急遽变革的现实生活,鼓舞人们勇往直前地去建设自己新生活的优秀作品。深入生活就是深入人心,贴近生活就是贴近民心;作家的创作思想、心态和情绪,在沸腾的生活中也会得到调整。
深入生活当然可以根据作家的具体情况和意愿,采取多种形式,把深和广结合起来,把微观的生活放在宏观的大背景上(包括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来研究,不一定只蹲在一处;还应该把生活和读书结合起来。文字的书能使作家对现实生活认识感受得更深刻,生活这部书能使作家对文字的书理解得更透彻,反过来就能更深地认识和理解生活。读好文字和生活这两部书,是加强作家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从而写出优秀作品的根本途径,这已为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实践所证明。无论用哪种文学样式,写哪类题材,这一点应该是共同的。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如果不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科学地去观照和研究历史生活,恐怕也难以写出有深刻见地、形象丰满的作品来的。真正的创作永远是一种发现,发现总是客观作用于主观、主观再作用于客观的作家生命体验的结果。巴金老人说:“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是否可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本身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呢?(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永远探求不尽的大山
陕西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熙
10年前,当我来到位于秦岭腹地、林区面积占到90%的太白县,兼职县委副书记深入生活的时候,正是风雪迷漫的严冬。我住进县委后院的小平房,一夜间的山林风涛震荡着我,如同抛入惊涛骇浪之中。就是在这风搅雪的日子,地质队同县上领导要一起深入距县城200多里的太白河乡考察论证开发金矿。我同他们一起乘车沿褒斜古道山路顶风冒雪前往。当夜在乡政府小屋,围着火炉,热烈地论证了一个通宵。屋外是白雪皑皑,屋内炉火熊熊,热气腾腾,我强烈地感受到如临当年王汶石所作《风雪之夜》的情景。沸腾火热的建设者的生活却包藏在这寂静风雪的大山中。几年之后,当我站在沟掌的松林坡上,俯瞰那高楼林立、工棚栉比、矿车呼啸奔驰的双王金矿矿区,得知它以年产4万两黄金贡献于国家建设时,我不禁又一次受到震撼。我感叹道:山乡虽僻远,太白有真金。
兼职生活10年,我走遍全县3000平方公里的林区、河域、古道、山镇,在11个乡镇的主要山村同乡、村干部一起工作,同群众一起生活。我在太白河、红崖河、湑水河、杨家河、黄牛河,直至人们很少能进入的、全是竹林茅路的牛尾河,同割漆的、伐木的,背板的、割扫帚的、放蜂的、挖药的及众多普通山民广泛交往,建立深厚感情,我便深切地感受到,太白有真金,太白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而人类生活的领域,对于我这个文弱作家来说,是永远探求不尽的大山。
作家不仅要不断丰富并开拓自己生活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尽力完成人生的深刻体验。多年来,我选择了四五个乡镇和山村,一家一户地调查走访,尽力体验山民的境遇和普通生活,增强真切感受。我的一部以反映山区当代青年男女的躁动、奋搏和理想追求的长篇小说《女儿河》出版后,读者至今不断来信。我没有为这部小说而兴奋,我为中国广大山区人们的生活和创造能为社会关注而欣慰。
《女儿河》之后,我决定长期在太白山区生活。这包容着黄河、长江两大水域,又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太白独特地域,强烈地吸引了我。那每一块山石,每一棵老树,每一条流水和荒沟,只要你像地质队员那么深探不息,都可以说是一部神秘壮美的历史。我逐渐积累了30多万字的笔记,又深入湑水流域,了解当年红四方面军、红25军及王震部队在二郎坝等地创建红区的情况,前后历时6年,3次易稿,创作了50万字的长篇小说《狼坝》。《狼坝》出版了,尽管也留下了几多缺憾,但同样地,我仍因让世人了解了底层山民在新旧更替年代的动荡生活和我们民族那段特殊历史而欣慰。
如今,当读者朋友谈及《爱与梦》、《女儿河》、《血原》(《绿血》)、《狼坝》等4部长篇的创作时,我只能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是个笨人,只想在寂寞的山径跋涉。我相信作家在生活的底层沉得有多深,作品就有多重。对于从事文学这种诚实的劳动的人来说,不会有别的选择。(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创作要上去,
作家要下去”
广东省作协主席陈国凯
巴金先生有句名言:“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我深然此说。
作家深入生活,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
说是老话题,是我们一直强调作家要深入生活,要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说是新话题,是作家深入生活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和实际问题。近年来好像要不要深入生活似乎也成了问题。
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大业波澜壮阔。短短几年时间,千里新城出现在广东大地上。“珠三角”创造的经济奇迹,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精神的写照,勤劳智慧的结晶。尽管在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中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一些污泥浊水,但时代的基调是昂扬的,主旋律是明快的。这千变万化的生活是困坐书斋想象不出来的。时代呼唤作家高扬时代精神,去深入反映改革开放年代的伟大生活和复杂的斗争。我想,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重视深入生活,积极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是广东作家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广东的一些专业作家依然认真走着这条路,到农村进工厂下基层,创作了一批富于时代精神的好作品。作家程贤章多年坚持在贫困山区挂职,写出了多部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生活的长篇小说并获好评。女作家何卓琼在广东大亚湾核电厂创业之初,就自觉离开生活舒适的广州,到核电厂挂职,和创业者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呼吸着大中国的气息,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创作情感。她正以此精心写作一部长篇小说……
为了对人民的事业和对作家们负责,广东作协最近进一步动员文学院专业作家下去挂职深入生活。路向是下基层——到山区去,到工厂矿山去,到大建设项目的工地上去。要求作家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过去一提深入生活,就往往想到下去当什么“官”。似乎“官”当得越大些越能出大作品。这是一个误解。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情况:作家下去挂职当了不算小的官,配备了汽车、手提电话等等。几年过去了,生活改善了,却写不出像样的作品来。有的人甚至可能经不起商品经济的诱惑做生意去了。作家为了什么去深入生活?恐怕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至于挂什么职,则按作家的具体情况而定。现实生活跟过去不同了,作家深入生活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细致地解决好。
在大都市文人圈子中生活久了。真的下到基层,可能一下子不习惯。不过,下决心深入下去首先对作家本人有好处,有助于作家素质的提高。当然,深入下去能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取决于作家的综合素质。我还是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假之以年,也许一批真正富于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就会从他们手上诞生。(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浦东是我的常青树
上海市作协作家、浦东新区管委会调研员陈继光
我从浦东开发的初期就到浦东挂职深入生活,至今已近4年。我每天与浦东的开发者们一起上下班,亲身感受了也参与了浦东的开发开放。我到浦东深入生活,既是我本人的意愿,也是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建议与推荐。浦东新区管委会也把我当作自己人,创造条件让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活动。我已跑遍了浦东这块520平方公里的大地,深入到乡镇村与街道。在这里,我见到了100余位外国元首与首脑,200余位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还与100位浦东的老百姓交朋友,并选择了15个不同类型的家庭长期跟踪了解,以随时观察剖析他们随着浦东开发而引起的急剧变化与命运的演变。
浦东开发是面向世界的开发。世界级的重要人物在这里云集,既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反映时代的基地。因为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可以敏锐地直接感受到这个时代脉搏的跳动。面对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只是走马观花或像鸭子浮在水面上,只看到生活表层的变化,而没有看到深层的裂变,就很难把握时代的演变。只有扎扎实实长期、系统、宏观微观地去分析研究社会变革中的人情世态,节奏感加快后的动态,人际关系那种新旧交替而又掺杂的状态,中国以及世界发展的势态,才能反映出我国发展的新轨迹,时代前进的新趋向,人民提出的新要求,人物从形态到心态的新内涵。我坚持长期在浦东挂职深入生活,我越来越感到浦东开发就像一部伟大的史诗。史诗以雄伟为基调,作家则应以时代为依托。
浦东又犹如一个快速放映的录像带。我必须每天把密集的信息及时贮存,必须在每天深夜凌晨速速记下一天有意义的事。在浦东要付出许多辛劳,但又感到很充实。几年来,我已积累了150万字的记载浦东的文学日记。在报刊上已发表了30多万字的有关浦东开发开放的作品,出版了第一部《陈继光浦东日记》。在这部日记中,以纪实的形式,迅速及时地反映浦东的开发开放。《陈继光浦东日记》还将翻译成英文、德文等在国外出版。“浦东日记”本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又为我写《浦东创世纪》(暂名)这部长篇小说做了积累与准备。
坚持数年在浦东深入生活,我了解浦东开发的全过程,充分掌握着浦东开发的丰富素材。我在撰写作品时,就用不着冥思苦想或胡编杜撰,人物就活在我的眼前,事迹就活在我的心中。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活,涌向并奔向我的笔端。我感到,以时代新思想之光,文学素养之浆,照亮与浇灌改革开放这棵生活常青之树,就会结出创作的丰硕之果。
我将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继续长期地深入浦东,以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附图片)


第11版(文化时空)
专栏:

  从生活中提升“人格力量”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作家陆天明
这些年,我常常在想,一个人成了作家、特别是成了成熟的作家以后,接下来对于他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怎么保持住、并不断提升自己身上那种被理论家们称作“人格力量”的东西。“人格力量”这东西挺虚,你说它是什么?生活激情?社会良知?历史责任感?功利内驱力?还是终极关怀指向等等。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我说不清。本能的一个直觉就是,作为一个“人”(而且必得是“社会人”,不只是“生物人”、“生理人”)的亮相。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随着岁月的流逝,作家的技巧越发圆熟老到,语言越发清纯练达,知识面也越发广博丰厚,作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似乎也挺有趣的;但不知为什么,人们总觉得那里越来越缺少了些什么。他的作品再也不如他的处女作成名作那么鲜活有力那么荡人心旌,总觉得没多大意思了。没多大意思的“有趣”,就会显现一种病态的苍白。这样的“苍白”再三重复,就会让人觉得无趣。于是,方方面面你都找不出他的毛病,就是觉得缺少了一种生命的张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作家“人格力量”的减弱,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作品不再强烈地显现作家的爱憎和价值关怀,不再具有必需的“现实主义品格”(请注意,这里说的不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人”渐渐被换算成了“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便不再有什么“人”,更不要说什么“社会”和“群体”了。经验指出,发生在历史中的疏离从来都是双向的。文学疏离了社会,社会自然会疏离文学。作家人格的虚化软化,势必造成文学的虚化软化。软文学也是文学,有时也是需要的。但偌大一个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巨大变革时代之中的中国,关系着12亿人命运的一个中国,只有软文学总是不行的,也肯定是不够的。中国需要一种由作家强大的人格力量支撑的“大时代文学”、“大中国文学”。我想,这大概也是毋庸置疑、用不着争论的。
人格力量是个“综合指标”。它需要长期不断的“熔铸”、“整合”、“修正”、“充填”、“养成”。其中的核心,我想就是对人民命运的关注,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时代命运的关注。我想,脱离生活,要实现这种强烈而又长期的关注,是肯定办不到的。我要求自己不要脱离生活,要求自己下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捞一点素材,找一点感觉,同时也是为了不断地加强自己和人民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不断地调整、校正(验正)自己做人的宗旨和方法,吸取新营养,组合新质素,以此千方百计地在自己身上保持并强化那种必需的“人格力量”。我觉得这是我的一条“文学生命线”,也是我必须时刻固守的防线。(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