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转型时期的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朱华友鲍洪俊
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海口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转型时期的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加速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学者们指出,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没有银行的商业化,中央银行通过市场调节货币,通过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就缺乏微观基础。没有银行的商业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就缺乏最重要的条件,国有银行对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就难以解决。没有银行的商业化,也不可能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以实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商业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体系的建立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不尽快建立起中国商业银行体制,就难以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的宏观调控也缺乏坚实的基础。同时,商业银行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极大。目前,我国国内储蓄近70%来自个人,而个人储蓄90%通过银行集中与分配,如果银行不能有效地运用社会资金,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关于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
学者们认为,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既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问题,也是企业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形成不良资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也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政府的行政干预等方面的结果。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需要与企业的资本重组、产权重组结合起来进行。
有些学者指出,从中国专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债权债务现状出发,需要由政府组织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和过渡性的债务托管机构,一揽子负责经营、管理和处置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该机构要力争在3—5年内完成其历史使命。
有些学者提出,企业债务的解决与资本的重组,应根据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如特大型基础工业企业,拨改贷部分应改为政府投资,同时发行政府债券,向这类企业注资,偿还银行债务,企业的股权则由国家控股机构持有;对于国家需要控股的支柱行业的大型企业,可由控股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发行可转换债券,偿还企业所欠银行贷款,持有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在可转换债券转为股票后,就成为企业的股东;一般竞争性国有企业则可由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市场进行产权与债务重组,为此,需要培育与发展资本市场包括产权交易市场。
一些学者认为,国有经济债务重组是一种难度很大的制度安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既然要“付费”,就要在支付一揽子解决成本的同时,形成一种新的机制与新的制度,抓住债务重组的历史性机会,一揽子解决国有经济的深层次体制性弊端。因此,要通过制度创新,杜绝体制性债务问题的再次形成。
一些学者强调,银行不良债权与政策性业务有关。目前,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对于专业银行商业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应当量化专业银行的社会义务,逐步减少这种义务。
三、关于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产权制度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银行分支机构按行政系统设置的组织体系不适应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把专业银行分解组建为全国性的大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同时新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但是,有的学者担心区域性银行不利于抵制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有的学者认为,改变专业银行行政化的组织体系很重要,目前有的银行已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撤并一些按行政区域设置的没有经济效益的机构。
与会学者提出,转变经营机制是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方面,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明晰产权,除少数大型商业银行保持国有独资银行外,多数商业银行可改造为公有制为主的多元化产权主体共同出资的股份制银行。国有独资银行也应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总之,要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还要改变专业银行现行一级法人制,实行多级法人制。在加快进行“体制内”国有专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应当着眼于体制外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发展。
四、关于商业银行改革与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学者们认为,政府职能不转变,不消除政府对银行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预,专业银行要转变成商业银行是很困难的。同时,要把目前由银行承担的财政职能,通过财政改革逐步由政府承担起来。
中央银行转换职能,建立起适应市场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增强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持货币稳定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学者们提到改革利率扭曲,是商业银行经营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分步骤进行,但目前存贷款利差小,加上保值贴补而引起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商业化经营是困难的。
一些学者认为,就银行现状而言,内部管理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银行商业化关键是改革计划管理模式,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改革贷款模式,实行资产风险管理;注重经营效益,建立成本费用约束机制。要给予商业银行较多的竞争,只有增加竞争才能提高效率。为此,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学者论坛)
王文学在《皇天后土与现代农业》一文中指出:农村改革以来,尽管农民商品交换活动日益活跃,但多数地区仍停留在街市交易水平,仍停留在“出卖资源、出卖原料”的初始交易阶段。近几年来,我们确立了农民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是,一部分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小富即安的思想又有所抬头。另一部分农民对商品交换还很不熟悉,适应市场的能力还十分脆弱。他们往往是根据上一年得到的信息安排当年生产,有的甚至“跟着感觉走”,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获得了准确的信息,如果没有社会化合作和中介组织,不善于全面分析和正确运用信息,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旦在较大程度上产生趋同行为,就难免造成农副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剧烈波动,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甚至脱销断档,使农民蒙受损失,增加了农民所应承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我们认为,应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如何引导?一定要定位准确。①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发展农村商品社会服务体系。在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粮棉等大宗国家急需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突破口,也是农村实现专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应紧紧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这个重点,因地制宜,组建多种多样的农民专业协会,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②扶植龙头企业,牵好繁荣农村市场的“牛鼻子”。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是当前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牛鼻子”。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科学的信息分析系统和规范化信息发布制度,帮助农民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③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抓名优产品。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后,有关部门应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间接调控市场,引导生产和消费。在健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制过程中,要立足培育农民的名牌意识,提倡发展名优产品,使这些产品更加畅销,远近驰名。
(摘自《人民论坛》1996年1月号)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做到四“结合”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而且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拥有初、中、高不同层次,并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体系。但从培训到就业,从内部到外部,从观念到实践还没有形成协调配套行之有效的动力机制和导向体系。这就有必要围绕以下四个“结合”多做文章。
一、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既要受教育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市场规律的支配,这两者之间如何很好地磨合,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为此,要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一致的新观念。如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观念,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观念,职业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法制的观念,质量和效益的观念等。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既要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又要紧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既要强化拳头专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优势和名牌效应,又要积极开发紧缺的短线专业,调整供过于求的专业,淘汰过时落后的专业,从而使专业结构所决定的人才结构与本地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基本一致。
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毕业后所到的岗位对他所要求的素质、所需要的能力来改革教学方法、安排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接收和推广新技术的能力,为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多方的考验和挑选打下基础。
应认识到,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保障。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法纪观念、效益观念以及开拓进取精神。并为之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进入市场之前即拥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政府统筹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发动社会力量办学是现阶段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渠道。社会的参与,特别是经济部门的参与,还可以使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在办学力量社会化的同时,也要强化政府行为,进行宏观调控,统筹管理,以避免出现混乱、无序状态。因此,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尽快达到国家提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三级分流比例,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框架,使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结构、布局能够基本适应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计划、劳动、人事、教育部门要分工负责,通力合作,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逐步做到:企事业单位招工招干及从事技术性强的生产经营工作者,必须经过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各单位招聘人员应先从专业对口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在对口专业合格毕业生尚未全部录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另行从社会上招聘。
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应加强管理、整顿秩序,建立严格的办学审批制度和考核制度。对不合要求的学校要限期整改。为避免人、财、物的浪费,各地区应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协调机构,以便把招生、专业设置纳入计划,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
三、教书育人与校办产业相结合
教书育人与校办产业的结合通常称之为“产教结合”。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办学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而且最主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自办产业,为学生实习提供条件,使教学和实践及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的确立;促进智能合一有用人才的培养。况且,学校有了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既可改善办学条件,又可提高教工的福利待遇,缓解职教经费不足的矛盾。
农科教统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搞好科教兴农,必须发挥农村职业中学的“龙(农)头作用”。产教结合把教育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职业中学通过产教结合,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和致富能手;另一方面,校办产业结合当地实际,选准项目,融科研、示范、创收、服务于一体,成了本地经济建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要做好“产教结合”,应当遵循如下三个原则:(1)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坚定以教学为主,以产促教的信念。(2)注重效益的原则。一是要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产业在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方面的作用,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声誉和地位;二是注重经济效益,要善于经营,科学管理。(3)面向市场的原则。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或决策者,不仅要有教育家的头脑,而且要有企业家的卓识,既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懂得生产经营规律,要善于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学校的优势、教学的要求,审慎地捕捉战机。
四、“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有着比普通学校更特别的要求。从教学设施、实验场所、实习基地到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规范性的标准。各级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增添设备、改建校舍、扩大场地;同时,要突出把搞好以下“五个一工程”摆到“软件”建设的议事日程:
要认真制订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的要求,使教学大纲真正成为完成职教教学任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有力的“指挥棒”。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与专业教学需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并据此配备一套合乎时代要求、合乎本专业、工种要求的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先进适用的教材,使职业中学培养人才与推荐、使用人才更好地接轨。要摸索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打破“满堂灌”的弊端,注意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切实提高职业中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下大气力培养和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教学考核办法。要评教、也要评学,这既要进行理论性考核,也要进行实践性考核;既要对在校生进行评价,也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有许多规律需要研究,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做好“结合”这篇文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新思考
——《企业技术进步及其测度》评介
炳南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5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现代化,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技进步。”十四届五中全会更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如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定量测度企业技术进步的方法?由师萍、张其凯著,西北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企业技术进步及其测度》一书,对此作了较为深刻而广泛的探讨。
该书融理论性、学术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一体,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技术进步的理论涵义,技术进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技术进步定量测度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其目的在于将技术进步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对企业进行定期考核,从政策上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本书还对如何预测地区、部门、企业技术进步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介绍。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企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设计”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历时三载完成。该书既有对技术进步历史的回顾、对技术进步现状的分析,也有对未来技术进步状况的预测与展望;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进步成果,又凝聚着作者对我国技术进步所作的新的有益探索与思考。
该书比较深刻地阐述了技术进步的科学内涵、技术进步的表现、测度时所用的模型、西方各国对技术进步定量测度的理论和方法等,并从优化资源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结构性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作者用大量篇幅,向读者介绍了自己推导的企业技术进步最新测度模型。
该书运用所设计的模型和指标,对经济系统(地区、部门、企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取资料翔实、分析具体、强调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测度结果具有可比性。这样,就为各级领导、各部门分析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和进行科技决策提供了一条切实可靠的技术路线和途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金冲及等学者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他们指出:(一)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也曾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特权,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良,因此,这条路走不通。(二)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原因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朝皇帝,而是因为革命不彻底。(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运动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没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无数革命者的流血牺牲,特别是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也就根本谈不上中国今天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四)笼统地特别是不顾客观历史事实主观地宣称“改良比革命好”、“要改良不要革命”,不仅是简单化,而且是历史唯心主义。
(摘自3月12日《光明日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实践观念的伦理学评析
杨长虹
内容提要:实践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负效应,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指导人类实践活动观念的误导。诸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念,是导致实践负效应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合理的实践观念,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以往人类实践活动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践活动所造成的一系列负效应,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指导人类实践活动观念的误导,这应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
功利主义的实践观念评析
从伦理学角度看,功利主义的观念是导致实践负效应的前提。一旦缺乏伦理约束,人类实践活动就必然会出现盲动。所谓功利主义的观念,就是主张在考虑行动后果时,所考虑的是行动可预期的直接后果,而不是那些未来的后果。这就是说,它注重的是直接利益,而不顾人类长远的利益。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实践活动造成的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如果只考虑眼前功利,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必然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从而破坏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失调;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集团化,如果各个集团在追求被认为是自己集团的利益时,毫不犹豫地不惜牺牲另一个集团的利益。换言之,如果集团间不是奉行正当合理的竞争原则,势必影响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因此,功利主义实践观念在国家功利主义和个人功利主义两个方面加剧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众所周知,国家功利主义的极端形式,在历史上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面目出现,破坏性极大。在当代,国家功利主义与区域性利益集团主体相结合,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格局继续分化,在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根本无法实现国际社会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更不会有公平、平等竞争,这必然造成纷纭复杂的国际矛盾和斗争的激烈化。此外,在西方社会,个人功利主义最终蜕变为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造成现代西方生活方式走向自我、追求个人利益的趋势。难怪,现代以来,西方兴起批评功利主义的浪潮,发出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西方文化迟早会毁掉自己的警告。
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念评析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现代科技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的另一方面却被人忽视了,这就是实用主义实践观念所造成的技术滥用,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实践负效应。当代人类所面对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滥用造成的恶果。由此可见,实用主义观念是导致实践负效应的直接原因。
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念所依据的伦理观是“于我有用即善”。它把满足自己的需要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以此作为技术应用的唯一尺度去引导实践活动,就必然造成技术的滥用。因为现实中存在着不同集团主体利益的独立性,人们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对待技术应用,而很少考虑它给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虽然,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人应用它却存在着既可善用亦可恶用的伦理选择。事实也证明,技术既能给人类带来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祸。鉴于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强调:“原子核链式反应的发现,正像火柴的发明一样,不一定会导致人类的毁灭。但是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来防范它的滥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304页)二战以来,世界始终笼罩在核威胁之中,就是滥用技术直接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现代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公害。核武器竞赛的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和制约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的,现在科学知识影响人的实践只是通过它的技术应用,并且这些又构成人和人之间的社会斗争中的一个决定因素。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可以说是控制的工具,但控制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即通过具有优越的技术能力——一些人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这就是技术滥用与军备竞赛难以遏制的政治根源。
在实用主义的导向下,有人习以为常地只从实用的观点去看待自然和改造自然,结果,使人们日益注重于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需要。正如爱因斯坦批评西方社会的教育方向时所说的:“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我想得比较多的还不是技术进步使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相互体谅的窒息,这种思想习惯好像致命的严霜一样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293页)就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而言,技术应用虽然带来了物质上的巨大进步与繁荣,却没能使人获得精神和道德上的充实。其实,这种以实用主义实践观念建构起来的西方文明,使今天西方世界的人们陷入精神困境之中。
建构科学合理的实践观念
一个国家,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双重任务:既要加快发展经济,赶上时代,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既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又要注意防止技术滥用造成的负效应。这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实践观念的指导。
实践观念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考虑直接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人的物质利益,又要重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
当代,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发展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使人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的传统态度。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严重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即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范围内,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要保护生物圈,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技术应用的双重效应更加引人关注。在高科技时代,核威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还不是原子弹,而是把原子弹制造出来的技术,即技术的无节制的滥用。即使我们把现存的原子武器都销毁,它们还是可以随时被制造出来。因此,爱因斯坦忠告人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便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参阅《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73页)这就需要在实践观念中,确立技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伦理观念,既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又不致成为祸害。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践观念的局限性,就在于把实践变成了只重物化指标而缺乏人文精神的一种纯粹谋利性活动,它在实践上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会使实践主体在追逐功利和实用中失去自我反省的内在要求。当代,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已经达到高度自觉状态,实践的负效应已经逐渐唤醒人们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意识。只有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才有可能打破功利主义的狭隘眼界,从而自觉地纠正实践观念的伦理误导。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将会不断遇到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的压力,这就需要解决现代化实践的合理性问题,这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确保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必须倡导的实践观念的伦理道德标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