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工作者手记

  寻找绿洲
黄橙
人的生命中有一种本能的渴望,既寻找物质的丰裕,也寻找精神的乐土。寻找生命的绿洲,永远是人类的主题。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我尤为强烈地体会到一切追寻都是为了心灵的绿洲。
大约在700多年前,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两兄弟由于在群众中的声望很高而遭国王的迫害,于是他们便率数十志同者,牵了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手抄《古兰经》,向东方寻找生命的乐园。茫茫沙漠淹没了他们跋涉的足印,皑皑雪峰冷却了他们艰辛的汗水,可是循化终于为他们展现了清流纵横、沃野绵亘的绿洲。他们测量了这里的水土都与所带的故乡水土重量相同,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已无需考证。总之,他们焚烧了驿动的帐篷,用黄土砌起了庭院和温暖的家。
在循化最繁华的街子镇附近,有一座与撒拉族一样古老的清真大寺,里面珍藏着那本从中亚带来的手抄《古兰经》,据说全世界像这样历史悠久的《古兰经》手抄本仅有三册。在街子清真大寺对面有两座伊斯兰教风格的坟墓,这就是撒拉族始祖尕勒莽和阿合莽两兄弟的长眠之处。离此几十步之遥有一骆驼泉,传说当年从中亚牵来的白骆驼就在这里化为石头,从而使主人更加确信这里就是他们千辛万苦寻找的绿洲。如今骆驼泉已有了围墙,成了一处旅游景点。我们去时,铁门紧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管钥匙的,可惜他的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锈蚀的锁,我忽然有一种感觉,撒拉族的后代们似已不满足于祖先为他们寻找的绿洲了,他们要亲自去寻找自己更大的绿洲。
在循化县城,友人请我到当地最有名的阿不都酒家。这是典型的撒拉族风格的庭院,平顶式的四合院,房屋门面都雕有各种花纹图案并涂以清漆,颇为雅致。院子中间种植着紫斑牡丹等花卉,一株小树上还挂着鸟笼。酒桌上摆满了馓子、油香、馍馍等面食,这是撒拉族人最喜欢的主食,当然还少不了牛羊肉拉面。酒家老板是本地人,他说:原来盖这栋房子时是按旅馆设计的,可是由于循化交通不便,外来客人不多,所以才改作酒家。一些同行嫌当地生意不好做,而远走西宁、兰州、深圳等地创业去了。他还说,在厦门也有几家撒拉人开的清真餐馆,这倒让我感到新鲜。
从青海回到厦门,我细心探访才发现中山路两个小巷、公园南路、禾祥西路都有画着星月、写着阿拉伯文的墨绿色旗帜飘扬着,那都是近两年悄然兴起的清真餐馆。望着舞动双臂灵巧地拉面的小伙子,我感到特别亲切。不问也知道,他们从遥远的西北来,就像他们的祖先从中亚来一样,都是为了寻找生命中的绿洲。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京城盛吹“傣家风”
本报记者崔士鑫
近年来,京城悄悄刮起了一股“傣家风”。傣王宫大酒家、西双版纳酒家、傣家村大酒楼、双味傣家寨等傣家风味的酒家纷纷开业。身穿多彩长裙的傣家姑娘、头系彩巾口吹芦笙的傣家小伙子,在席间舞乐伴餐,抛香包、挂花环、泼吉祥水等少数民族风情,着实使京城人感到好奇。以“傣家风”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菜系的进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傣家村寨到京城
在北京朝外关东店一条比较偏僻的街道里,青竹镶壁、米酒飘香的傣家村大酒楼,每天都迎来熙熙攘攘的顾客。竹筒烤腊肉、竹筒干巴菌、竹筒酸笋石沸鱼等“傣味儿”十足的竹筒菜;由傣家小伙子用刀劈开的香喷喷的竹筒饭;还有盛在竹筒中的傣家米酒,令宾客胃口大开。胆大的顾客还可点上一条活蛇,让傣家人在桌前当场宰杀,然后他会请你喝绛红的蛇血酒、碧绿的蛇胆酒——均是将蛇血、蛇胆汁当场滴入酒中而成。席中更有傣家姑娘唱起悠扬的民族歌曲,几曲终了又给所有的宾客腕上系一条代表吉祥的红绳,一边送上祝福的话语;更有载歌载舞的傣家女郎,将腰间的香包送给每一桌上她们“钟情”的客人,然后,有幸得到“定情”香包的顾客被邀请与傣家男女青年一起,伴着芦笙欢快的音乐,跳起傣族舞蹈,酒宴达到了高潮……
如此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酒家在京城已有多处,提供的菜肴也不仅仅有竹筒系列,还有傣家的汽锅系列,坛制、烧烤系列等上百种风味独特的菜肴。它们为了保持地道的边寨风味,几乎全部蔬菜、配料、用具都从云南当地运到北京,甚至有的酒家室内装修用的藤条都是从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砍来的。歌舞演员也是从云南瑞丽等地招来的傣族、景颇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他们举手投足无不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浓郁、清新的边寨之风,仿佛傣家村寨搬到了京城。
“傣家风”吹动了京城的餐饮旅游业
令京城人眼界大开的不只是傣家酒楼带来的傣家风情,随着苗寨酒家等少数民族酒家的陆续开业,少数民族菜系俨然已有在京城占有一角江山之势。尤其是在旅游餐饮业中,这类酒家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果笼统地论及少数民族菜系的饭店酒家,这类酒家北京很早就已大量存在了,如朝鲜族的冷面馆、蒙古族的锡林郭勒餐厅、新疆维吾尔族的新疆餐厅等等。就少数民族菜系来说,最有名的当然是清真菜了,尤其是涮肉,更是北京清真菜中爆、烤、涮三绝中的拿手好戏,早已为京城的食客们所熟知。
但是“傣家风”所代表的少数民族新的菜系的进京,并不仅仅意味着京城人面前又多了几十种、上百种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它给京城餐饮业及旅游业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顾客在此不只是在吃,他也可以看,可以听,可以亲身去体味边寨风情。许多来此就餐的顾客都是看中了这一点。
在傣家村大酒楼就餐的一位中年机关干部说,他一直对生活在边寨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很感兴趣,不亚于对西双版纳密林和百里滇池风光的向往,但却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这个酒楼把“原汁原味”的边寨生活搬到了京城,也让长年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尝了一回鲜”。有3位在此就餐的女士居然也点了一条活蛇,而且敢把蛇血酒一饮而尽,然后乘兴加入了舞蹈队踢踏了一回,高兴得连说“有趣”。一位曾在傣王宫大酒家就餐的某领导同志曾说过:在这里吃饭是一种享受,无论是饭菜还是歌舞都是文化。能够把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和其他艺术结合起来,无疑是餐饮旅游业的一个新动向。
光顾这类酒家的有不少是“老外”。据一位导游介绍,外国人对到这类酒家吃饭,比到一般的餐馆更有兴趣,在此,他们对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体验更为具体深刻了。当然,傣家的姑娘们也愿意把香包丢给每个桌上的“金发情郎”,让他们有机会下场共舞,体会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
“傣家风”的启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种民族风情、风俗文化对大城市居民和外国来华人员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作为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烹饪,无疑是民族风情的一个重要载体,这类酒家的纷纷进京,增加了北京这个旅游城市的民族特色。
各少数民族菜系诞生于一方水土,形成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美味佳肴。各民族的特异独有风味食品比比皆是,如傣族、壮族至今仍食的“蚁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抓饭”,藏族的“糌粑”,赫哲族的“稍鲁”(烤鱼),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米肠子”,朝鲜族的“狗肉汤”,土家族的“团馓”等等。
但饮食的特色是静态的,与那些富有特色的菜肴相比,更为吸引人的是与烹饪相结合的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尤其是那些“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更受城市居民和外国旅游者的喜爱,这是“傣家风”得以吹起、少数民族酒家风行京城现象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爱好旅游是现代人的一大特点。据有关人士对各国旅游者出游动机的调查,体验“异国情调”、“异域风情”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动机,其比例远远超过观光、购物等旅游目的。对那些足难出户、长住于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居民来说,体验“异域风情”,更是许多人心中的渴望。因此,能在品味富有“异域”特色的美味佳肴之际,更置身于富有“异域”特色的氛围之中,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中,都不缺少酿造这种氛围的“特定用具”。最典型的自然是民族节日。民族节日少不了载歌载舞,是民族艺术、民族风情集中体现的时刻。更有趣的是,这些民族节日几乎都是与饮食相结合的,甚至可以说,不少民族风味菜是发源于民间、因民族节日的需要而被提炼出来的。如藏族的“雪顿节”,讲究吃“酸奶子”;苗族的“跳花节”,要吃黄谷酒和粽子,“姐妹节”则有特制的“姐妹饭”;壮族的“牛王节”要吃“乌饭”;瑶族的“干巴节”有“野味干巴”;还有克尔克孜族新年的“诺劳孜饭”,赫哲族过春节时的“吐火宴”等等。这些民族节日及其特色饮食,无疑是开发旅游餐饮业的重要资源。
这些少数民族酒家在京城开办,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对京城老百姓来说,实现了不出北京,“游”遍、吃遍全国的梦想。看来“傣家风”、“苗家风”、“壮家风”等等,都会在京城吹起来。(附图片)
迎宾的芦笙吹起来,迎宾的歌儿唱起来。
美味之外,傣族舞蹈也同样吸引着外宾。你看他学得多认真!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侗族腊味制品走俏国际市场
本报讯春节前夕,香港大利食品集团公司从芷江侗族自治县火车西站向香港九龙火车站发出了两个车皮的腊味肉食制品。至此,该县已向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供应腊味制品500多万公斤,为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增收2400多万元。这是该县近两年大力开发侗乡腊味食品、开拓海外市场所产生的巨大效益。
芷江地处湖南省西南边境地区,侗胞好吃腊味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前几年,少数侗胞将冬季制作的腊味食品推向市场后,深受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小饭店宾馆的欢迎。外地人到芷江吃到侗乡腊味品以后,还携带回家,使之在长沙、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受到青睐,一些宾馆饭店先后派人前来采购腊味食品。
1994年元旦,香港大利食品集团公司总裁何中兴在深圳阳光大酒店吃到芷江腊味,甚感兴趣,并通过在深圳的芷江籍人士购得几斤腊肉带回香港,商界朋友品尝以后,纷纷向何先生订货。春节过后,他就专程到芷江采购,因无专业生产厂家,通过民间经纪人仅购得1000多公斤腊肉,但很快被抢购一空。
从此,他每年专程来芷江3至5趟采购腊味品,并把市场扩展到其他地区和国家。由于民间腊味品制作受气候限制,民间经纪人便在冬季到来之前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大量生产,形成收购、宰杀、切片、腌制、熏烤、销售“一条龙”。部分经纪人还租借食品加工企业的冻库,进行反季生产,因而一年四季都有腊味品投入市场。
过去,腊味制品仅限于猪肉等少数品种,现在发展到用牛、羊、家禽、野味等肉食腌制,达20多个品种。1994年冬,该县食品加工企业开始腊味食品规模生产,加快了开发步伐,扩大了市场范围。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增收1100多万元。 (彭凤炎)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甘肃省第一个农村“电话村”在肃南草原建成
本报讯去年底,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祁文藏族乡堡子滩村热热闹闹,牧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堡子滩村建成甘肃省第一个农村“电话村”。
堡子滩村坐落在祁连山脚下,是去年建成的藏族牧民定居村落,全村有牧民35户,年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已成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小康示范村。富裕起来的堡子滩藏族牧民群众住进宽敞舒适的新居,他们也渴望走出草原和游牧的闭塞,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今年,当他们得知肃南邮电局要在祁丰区邮电支局引进先进的程控交换机的消息后,牧民群众装电话的热情很高,他们积极筹措资金4万多元,支持邮电部门把电缆架进村里。28户装了电话的牧民家里响起了清脆悦耳的电话铃声。堡子滩“电话村”的建成,使世世代代以游牧为主的藏族牧民群众坐在家里就可以和全国各地联系,广泛了解致富信息,拓宽致富路子。(李国泰)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今日“金花”
近年来,随着云南大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两千余人,一大批“金花”(白族姑娘)经过培训加入旅游行业,她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以热情纯朴的导游风格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她们机敏俏皮的应答与表述以及周到的导游服务受到中外游客的赞誉。
图为海外旅行社的“金花”导游在引导游客玩“击石回音”。 赵锐明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裕固族人歌儿多
刘书春
在河西走廊的祁连深山里,生活着一个仅有1.2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是一个憨厚好客、纯朴善良、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歌声,歌的旋律或高亢悠长,或委婉动听,就像那辽阔的千里草原和祁连山上的皑皑白雪,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每当客人来临,他们首先是载歌载舞,敬献哈达;然后是迎进帐篷,敬献美酒。他们唱道:
“姑娘们手捧洁白的哈达,小伙子端上热腾腾的酥油茶。亲人啊,亲人啊,请您把我们的心意收下。”
“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面、奶茶、手抓肉,今天吃个够。啊,朋友,请您尝尝,请您尝尝,这酒甜美,这酒醇厚。在这美丽的草原共度春秋,在这富饶的草原共度春秋。”
听着这动人的歌声,品着这醇厚的美酒,喝着这热腾腾的酥油茶,吃着这香喷喷的手抓肉,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久别重逢会挚友、多年在外回家中的幸福感!
每当客人离开,他们又用歌声和美酒,用深情和友谊将您挽留。他们唱道:
“远方的客人请您不要走,深情的草原将您留,闪光的银碗高高举,请喝一杯青稞酒。”
“草原的人民好客又憨厚,草原的景色您看不够,深情和友谊胜美酒,像那祁连青松永长久。”
听着这深情的歌声,看着这真诚的笑脸,喝着这香甜的青稞酒,望着这辽阔的大草原,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酸楚感!
裕固族人以畜牧业为主,他们那劳动的歌声尤为感人。
驼户人唱道:
“哎,驼户人乐,哎,驼户人哟爱唱歌;歌声好比海子水,流在心头起漩涡。
“哎,驼户人乐,哎,千里跋涉情趣多;走时汗热住时冷,春夏秋冬一天过。
“哎,驼户人乐,哎,一捧雪水解饥渴;三块青石支大锅,一路笑声一路歌。
“哎,驼户人乐,哎,驼户人心里歌儿多;驮来盐巴驮来煤,驮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牧羊人唱道:
“连绵高山一座座,山间流水滚滚过;打响鞭儿歌声起哟,幽谷回声群山乐。
“雪白的羊群像云朵,云浪滚滚满山坡;我在云端唱山歌,山歌越唱羊越多。”
裕固族人的情歌更是情深意切、撩人心扉:
“你是朵芳香的山花,开放在草原上;我若是只蝴蝶,日夜绕你飞翔。
“你是株柔嫩的河柳,生长在溪流旁;我若是只百灵鸟,永远在你枝头歌唱。
“你是位多情的姑娘,牧羊在草原上;我若是匹骏马,每天都去看你一趟。”
裕固族人热爱领袖热爱党,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们唱道:
“没有淙淙的山间小溪,怎能有滔滔的江河万里。没有毛主席的远见卓识,怎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松柏怎能常青四季。没有英明伟大的共产党,裕固族人怎能扬眉吐气!”
“雪白的天鹅离不开清泉,金色的马驹儿离不开草滩。党的民族政策好哟,我们的前程光辉灿烂!”
“雄鹰飞舞在高高的雪山,歌声传遍了千里草原。我们生活在祖国的乐园,裕固人迎来了美好的春天!”
裕固族人的歌儿还很多很多。我想:裕固族人歌儿多,是因为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幸福的新生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桂平市唱好工业重头戏
本报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是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壮、瑶、苗族人口近10万人,位于广西浔州平原上的黔、郁、浔三江交汇处,北回归线由此而过,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1994年5月建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凭着超前的意识,及时拿出了抓住机遇发展工业的建设蓝图,带领着全市153万人紧锣密鼓地唱起了这台戏。
桂平糖厂是广西的第二大糖厂。他们凭着玉桂牌白砂糖对消费者的真心实意,从北京的轻工博览会上捧回了两块金牌。水泥厂经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生产能力由88000吨提高到100万吨。民营企业源安堂制药厂的肤阴洁药物系列蜚声海内外;桂平建筑装潢材料厂的黛玉星光蓝花岗岩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第一石”。1992年桂平还没有一家三资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家。现在,桂平市已有大小、性质不同的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以制糖、水泥为支柱,以建材、纺织、机械、矿产、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冯秀铨)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艺苑

  为黎锦之花添异彩
——介绍黎族艺术家林开耀
朱开宁朱少川
林开耀,1960年出生于海南省保亭县什玲镇的黎寨。他从小酷爱画画,放牛在“山兰”园里,也折下树枝在地下作画。十多岁的他创作了版画《采药》,并发表于《美术》杂志,不久他创作的年画也参加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继后,他陆续创作了版画《文化室来了新图书》,国画《上街去》等一批画也分别参与全国和省级画展并获奖。1993年创作版画《黎家丰收图》,该画在黑白的技法运用中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从1990年起,他有不少作品先后送赴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和港台展出收藏,为黎族争得了荣誉。
1990年,林开耀自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来到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刚到那里,便深入黎村苗寨抢救和征集民间织锦资料,对黎锦进行设计创作和整理研究。他在继承和发展了黎锦传统的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创作出一件件富有时代风貌和民族本土特色的黎锦壁挂、窗帘、挂包、服装和旅游纪念品,深受顾客欢迎,产品远销国外。1993年他创作的《黎族风情图》的大幅黎锦壁挂,使黎锦创制有了新的突破。作品把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用传统艺术形式反映着时代新的风貌,画面热烈、气势宏大、织工精巧。他还集中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同高昌合作撰写了《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的论文,填补了这方面的论著空白,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去年底,国家民委给林开耀颁发了“民族优秀艺术家”奖状。(附图片)
左图为林开耀设计的黎锦壁挂《黎族风情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