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读书札记

  构建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读《第三产业经济学》
张卓元
李江帆荣获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的《第三产业经济学》这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完成的一本比较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第三产业经济理论的优秀学术著作。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很多亟须研究的新课题。该书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构筑起一个逻辑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新体系。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第三产业经济学。然而,第三产业研究在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理论文献;第三产业分支部门庞杂繁多,经济现象扑朔迷离。怎样确定研究起点和研究主线,构思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成为理论探索中的难点。作者清醒地运用科学抽象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焦点集中在反映第三产业经济关系的主体和本质的经济现象——服务产品上,以此确定研究的起点和主线,循着服务产品“四环节”的运动展开分析,这就抓住了构建结构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体系的关键。在这一体系中,非实物产品理论构成学科的理论基石;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服务生产理论使第三产业经济学向深度拓展;从服务产品理论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的服务“四环节”构成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主体。它以其独特的研究主线和内在逻辑性,既区别于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又不同于以物质财富在“非生产领域”的运动为研究主线的“非生产领域经济学”,还不同于没有确定研究主线、没有建立理论体系的专题式服务业经济学。研究起点、研究主线构思合理是《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新意所在。
面对当代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的现实,该书以严谨的态度将政治经济学应用于第三产业领域,探讨、概括和解释现代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问题,补充、丰富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细致地论证和说明了作为劳动成果的服务产品的特点,而服务产品是当代社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对象确立服务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分配和服务消费观,从而丰富了社会产品及其再生产“四环节”理论。它阐明了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存在及其性质,分析了服务劳动的运动性与凝结性、具体性与抽象性、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对服务价值实体的决定作用,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范围从第一、二产业扩大到第三产业,丰富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原理。此外,它将服务产品划分为服务型生产资料和服务消费品两大类,分归第一、二部类增设的B副类中,解决了三大产业理论与再生产理论的兼容问题,并通过增设软化系数,建立三大产业再生产平衡公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两大部类理论、再生产理论和积累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理论假设。该书对不少在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被舍去了、而今却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第三产业问题,给予了必要的研究和补充;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明显不合时宜的观点或论述,则实事求是地作出适当的修正。这有助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当代的进一步运用。
第三产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隐藏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该书透过纷繁复杂的第三产业经济现象,从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两个角度,系统地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规律。一是揭示三大产业的共有经济规律在第三产业起作用的条件及其特殊表现形式。不仅论证了人们通常认为仅仅存在于第一、二产业的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供求规律等是三大产业的共有经济规律,而且分析了它们在第三产业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如服务产品的创新性使创新型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由最先生产这种使用价值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服务产品的非贮存性使服务生产要素的适度闲置时间构成制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其非实物性使人们往往将第三产业所分配的非实物产品误以为是工农业产品;等等。二是揭示了第三产业的特有经济规律。例如,第三产业形成规律分析了第三产业形成的标志、条件、时间和途径;第三产业价格变动规律论证了非自动化的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上升较快的走势;第三产业比重增大规律不仅通过定性分析阐明服务需求上升律和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使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而且通过定量分析建立第三产业就业方程,揭示了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增大的趋势;第三产业分配规律系统探讨了第三产业内不同分配方式的特点、第三产业分配水平、制约因素及变动机制;第三产业消费规律则在定性、定量分析基础上揭示了服务消费比重上升的客观必然性。这些清新的论点很有见地,为第三产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卢继传
内容提要:当今,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生产,才能有效地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后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拥有自然资源未必拥有优势,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它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拥有人才才能拥有真正的优势。只有把握住关于知识在生产财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增长理论,才能解释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最先形成的农业经济是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劳动经济;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资源经济;而目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必将引起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一种新型经济正在崛起,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智力经济。换言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持续地推动经济不断增长。
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
目前,智力经济的趋势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已比较明显了。这是因为今天已进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群为基础,朝着综合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它们都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可以称之为智力产业。因此,真正或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诸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等。如今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要靠技术创新创造出来,这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其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19世纪末,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年)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之一。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提高蓝领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该理论提出要按科学方法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日工作量,实行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在实行泰罗制管理后,西方国家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主降低了成本。按照泰罗制的规定,每10名工人有9人干体力活,互相配合,在制造业、农业、矿业和运输业中进行生产劳动。结果,从事产品制作和搬运的工人的生产率以3—4%的历史性的年率上升。在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农业中提高得更快。但是,今天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从事产品制作或搬运工作的人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已大为降低。有人预计到2010年,他们的比重只会占到1/10左右。不难想见,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经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仅仅依靠体力劳动来提高生产率的历史将成为过去,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生产,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地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体现经济进步最好的标志是劳动人口的平均生产率。据有关资料,从1889年到1937年,美国劳动人口的平均生产率年增长率为1.9%,情况最好的一段时期为3%。1973年以后降到了0.9%,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1950年,日本的劳动力的平均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5%。法国和德国也只相当于美国的35%。现在,日本的这一生产率已达到美国的75%,而法国、德国达到了85%。最近10年中,日本和欧洲的生产增长率也都高于美国,即日本为36.5%,欧洲国家平均为20%,而美国仅为10%。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因素,其中日本和欧洲国家从美国人那里借来了一把成功的钥匙:悄悄地从美国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技术专利,从而能够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体制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可见,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把钥匙。显然,今后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的生产率,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开发智力资源,把知识应用到生产上,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早在80年代,西方学者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出版的《大趋势》和斯托尼尔出版的《信息财富》等著作中,都强调根据新技术革命具有信息化的显著特征,世界将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斯托尼尔如此说:“信息已经超过土地、劳动和资本成为现代生产体系中的投入物。信息减少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的需要。它大批地创造新的产业。它本身就能出售,而且它是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一个领域——知识行业的原材料。”(《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北大出版社,第317页)
自然资源优势的终结
今天,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科学技术这些高科技群及其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技术与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设在地球的任何一处,甚至可以设置在宇宙空间。谁有效地组织调动人的智力从事研究开发这些高科技及其产业,它们也就将在谁那儿落根生芽。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推动经济增长已出现了明显端倪,且日趋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决定性的力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不但使它的功能迅速增加,而且其体积不断微型化,同时,它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提高产品种类和质量,有效地降低能耗、材耗。生物工程的发展使得不少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世纪”或“生物学世纪”。届时,农牧业的产量将大幅度地提高,质量也有很大的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低效益的局面。精细陶瓷、碳纤维和各种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可逐渐减少各种金属的使用。依靠高科技促进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事实表明,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拥有人才才能拥有真正的优势,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强有力的优势地位。
事实还将不断证明,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知识提供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今天,拥有自然资源未必能致富,自然资源贫乏未必是致富的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能拥有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能获得多少知识优势,而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各国管理决策部门在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做得怎么样。
在美、日、欧洲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许多世界著名的企业就是依靠知识优势,包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企业普遍拥有科研机构、智囊团体,重视培养人才和科研,保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他们认为,应把科研视为明天的产品,投资于科研就是投资于未来,投资于新产品。实际上,凡是顺利实现扩大生产或经济增长的不论哪个行业或企业,都是由于用知识和信息对自身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知识、技术含量而做到这一点的。
现在,传统产业越来越无力同高技术产业竞争。今天,我们只有把握住关于知识在生产财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增长理论,才能解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趋势,才能解释技术创新所起的重大作用;也只有这样一项理论才能解释为什么科技领域里的产品新来者,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里的产品新来者,能够几乎在一夜之间席卷世界市场,把其他竞争对手拒之于世界市场之外。
怎样理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早在50年代以前,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曾提出一种经济增长的理论,它说明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所有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增长。这个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和产出三者的关系是:第一,资本和劳动力翻番,则产出翻番;第二,增资不增人,或增人不增资,则产出增长递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过去数十年中,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增资快于增人,投资收益却并未递减。在近30年里,新古典派理论不能完满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无法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多年来,经过许多经济学家不断努力研究探索,汇合成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即知识是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只考虑两个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力。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罗默发表一篇有权威性的论文,把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他提出,生产要素有4项: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可按专利权数量衡量)。他强调,在信息时代,科技是组成生产因素之一,而且是一个重要因素。故该理论可称为科技优先的“新增长理论”。
首先,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承认知识能够提高投资的收益,可用以说明长期的收益为什么会增长以及各国的增长率为什么会不一致。其次,新理论认为,知识是生产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像对机器投资那样对知识投资。第三,新理论承认存在良性循坏的可能性,即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正如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投资能够使科技产生大的产值,而科技能使投资产生更大的产值,换言之,对知识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久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像罗默一样,牛津大学的学者莫里斯·斯科特也认为,技术进步对了解增长是十分重要的。哈佛大学的学者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作了调查,其结果是惊人的: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不发达,人才和知识不足,而主要不是缺乏有形资本。1994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这种新增长理论的可行性将变得更加清楚。事实证实,按照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些国家的政府若能够更加认真地考虑教育投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将会使其经济社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当前,高科技的崛起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有力的论据。据预测,未来农业新增产的5/6、未来工业经济增长的70%—80%,都将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计算机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最为惊人的,信息产业的生产率近20年来提高了100万倍。有关专家预计,美国每年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可代替4000亿人的劳动,相当于美国全部人口一年工作量的2000倍。主要由于不断的技术进步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与世纪初相比,已增长约19倍。
更重要的是,当今科学技术产生了空前未有过的强大生产力,其表现如下:第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了。这就是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在19世纪,一项重要的技术产品开发,从解决理论问题到试制成功的周期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进入20世纪后,这一周期不断缩短。二次大战之后则平均9年,激光技术仅1年时间。第二,科学技术成就促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地增长。在20年代初,世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有22%是依靠采用科学技术而取得的。70年代以来,这一比例上升到60—80%。第三,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造成了丰硕的经济效益。如当代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有60%左右来自科技进步。有的发达国家更高,可达到70%左右。高科技还将使这种比例持续上升。不言而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直接的强大生产力。现实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产物,都是科技成果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产生的结果。由此可以断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软科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沈洪在《软科学漫谈》一文中指出:软科学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是以研究现代社会复杂政策问题为主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什么会产生软科学?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回顾产生软科学的社会背景。当今的社会,具有日趋复杂和多变的特点。以建设铁路为例,以前只要有土建、电气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就可动工兴建,而当今社会中利害关系错综复杂,新建铁路往往引起噪音和震动公害,受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同时,今日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影响也在不断扩大。18世纪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在英国引起产业革命,它传播到世界各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但是,从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到制成晶体管收音机,其间只有几年的时间。而且它不是首先出现在发明晶体管的故乡美国,而是诞生在日本。再者,现在人们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预测越来越困难,而且也往往大大落后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对如此变化多端的社会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某些狭隘的科技领域的专家去解决,那是十分困难的,必须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研究解决。软科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诞生的。
从企业经营来看,今后也更加需要软科学。从前,企业在革新产品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技术上的可能性,二是经济上比原来的产品成本低。但是,近些年来,企业在革新产品时只考虑这两个因素已远远不够了。除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能性以外,还需要考虑社会、政治和生态学上的容许性,即一种新产品是否被社会接受和受到欢迎。对于容许性问题,如不充分进行调查,企业就不敢贸然把新产品和新技术投入使用。对于新技术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预测,正是软科学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软科学研究的对象,大部分是比较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如公害、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城市建设、交通、福利、医疗、教育、防灾等问题。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能靠某些专家,而是要依靠集体,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软科学既然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就必然具备自己的特点。软科学的首要特点是它的直观性。有人认为,直观性和科学性是互不相容的。其实不然,在理工科中,对一个新理论进行实验求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蹴而就,而是先根据某种直观提出假设,再通过少量的实验,以取得有效数据。对软科学来说,因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问题,很难以实验的方法求证,但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提出假定,然后再进行模拟。软科学的另一特点是它属于一门边缘学科,是用以解决某一单一专门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因而必须综合运用各学科方面的知识,这就决定它必然发展成为一个边缘学科。
软科学主要是研究未来的,当然有时也要调查和研究过去。但是这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则根本不同,它是为了研究和指导未来而去研究过去的。
(摘自1996年1月28日《中国科协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美是人类探求的永恒主题
——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综述
程孟辉
建国以来,第一次由我国主办的国际美学会议——“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于不久前在深圳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深圳南山区教育局、深圳大学、北京泛亚未来教育中心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除了我国(包括港台地区)美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还有瑞典、德国、芬兰、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共70余人。中外学者就当前东西方美学研究领域中的历史与现状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切磋和对话。
一、关于美学内涵及其学科定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美学就作为人类对美和艺术的一种哲学思考。两百多年(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学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以至今天成了一门涵盖面极广的交叉性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美学面临着一个内涵衍变和学科重新定位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美学按其性质来说,理应属于哲学的领域,因而也应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但是,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美)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且涉及的领域又极其广泛,故美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对它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古今中外,对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和美的本质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然而,从美学科学的历史发展看,它自身一直在发展演变,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演变的特征更是日趋明显。针对这种情形,国际美学学会主席荷米伦指出,从迄今的美学现状看,美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潮流是在哲学学科中涌现出艺术哲学这一分科,它在很多方面区别于古典美学,因而许多西方当代艺术不再具有传统美学所界定的美学性质;另一个重要的潮流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美学兴趣,这种兴趣在艺术家、设计家和建筑家中得到认可,但还没有一种恰当的词语将其表达出来。有鉴于此,荷米伦认为,如果从传统意义上讲,美学是一种理论科学的话,那么,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从理论科学意义上的美学衍变出实践美学已成为一种可能。
在谈到中西方传统美学概念的差异时,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美学基本上是伦理的附庸,它没有自己的美学系统,而西方传统美学实际上主要是哲学美学,但它关于美的本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故它试图走向科学,由于它完全靠心理实证方法获得的结论又使美学成了心理学的分支。当代中国美学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引进和繁衍,它既与传统美学隔绝,又伴随西方美学陷于困境。因此,学者们认为,要使美学走出困境,让东西方美学的对话成为可能,就必须使美学找到自己合理的科学定位。这正是美学有待解决的课题。
二、关于中西美学比较
关于中西美学比较已越来越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位西方学者在谈到中国哲学对西方美学的影响时指出:通过与中国学者的深入交流,使其重新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进入中国艺术才有资格谈论艺术,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美学。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是我们这个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要素。他强调,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应当是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以及其他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哲学著作总是习惯于仅提到欧洲古代的一些哲学家,却忽视了老子的《道德经》,从而很不明智地拒绝了一种对西方美学极为重要的源泉。有的中国学者从中西方古代美学的异同论题出发,得出结论认为,在中西美学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各自既有分流,又有许多交汇点,例如“和谐美”就是一个中西美学思想交汇的典型例证。围绕着这个“交汇点”,学者们列述了中西古代“和谐美”的种种表现特征,因而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与会学者还就中国美学与康德哲学的关系、孔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比较等等论题展开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其中不乏闪光之见。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美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差异也比比皆是。发现和研究这种差异,有利于人们从这种差异现象的背后去寻找中国人与西方人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及其生成之根源。有的学者认为,中西艺术都把塑造人的美视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比较重视人的形体美,通过形体表现某种理想的观念,而中国人则比较注重人的内在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精神。中西艺术关于人的美的不同标准,都是以其各自的审美理论为基础的,而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以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的。
在如何看待中西艺术的生存背景和历史条件时,有的学者认为,中西方在各自的历史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艺术之花是各自历代祖先辛勤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既属于某个国家或民族,同时又属于整个世界,它们理应受到全人类的爱护和珍视。今天我们进行中西艺术比较,不是要比出个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而是通过比较,从中发现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人类未来的艺术创造。
三、关于审美教育
人类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审美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审美教育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教育科目,就其性质而言,它与美学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美学侧重于思辨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那末,美育则带有更大程度的实践操作性。
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山东、陕西、江苏以及台湾等地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美育工作者,分别介绍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深圳南山区外语学校的一位负责人指出:美育的概念究竟是什么?美育在儿童整体教育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在美学理论家们看来似乎是ABC的问题,可是从目前教育实践来看,教育界似乎并没有真正弄清它。与会学者强调,审美教育并不是某种形式的艺术训练,它是服务于儿童整体教育的一种教育。它通过引导教育对象对艺术和大自然中美的事物的爱和体验去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目的。一位多年从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学者认为,美育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情感教育,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对各种艺术形态及其作品和一般社会生活的了解和体验。美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找到一种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具有完善人格、优秀品质、良好道德的成功者的有效方法。因此,美育是一种终生性教育,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的各门课程比较而言,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而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它对于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美育与智育等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才能从更深层次上开拓教育,使人才得到更全面、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培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