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决策出效益
——福建莆田市副市长杨鹏飞访谈录
本报记者江宝章
杨鹏飞,43岁,农民子弟,师专毕业,雅好文学。当过村记工员、大队支书、区委副书记、团地委书记等职。1990年后任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区长,现任莆田市副市长兼涵江区委书记。
涵江这地方奇特,历史上曾是福建四大名镇之一。30年代,上海、厦门被日军封锁,涵江一度成为福建对外贸易重镇,行商坐贾,百货云集,有“小上海”之誉;但后来却衰落了。1984年涵江建区,可直到1990年,涵江的国民生产总值才2亿多元,全部家当只有两家百来号人且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而商业也早已失去往昔作为沿海南北货物集散地的风采。这与涵江地处福建经济主动脉——福厦线中部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涵江要急起直追、后来居上,首先要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涵江的经济结构难以大规模发展公有制经济,政府拿不出钱,就是向银行贷款也找不到一家有资格担保的企业。在认清这个现实以后,1992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制定了多项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几年间民营企业就冒出了数千家,其中几百家已有相当规模,并形成了鞋革、电子、服装、玩具、鳗鱼养殖等五大地方支柱产业,而政府却没有投一分钱,经济一下子就活了。
涵江的优势是它在历史上形成的商业地位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涵江的小商店如雨后春笋。这些小商业在给涵江经济带来生机的同时,也暴露了管理混乱、经营难上档次、规模等问题。根据市场和经营者的要求,去年我们因势利导,在福厦线旁建起了一座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这座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的批发城,政府不拨一分钱,银行不贷一分款,1.3亿元资金全部由个体户、私营企业者和联合体集资建设。300多家客商迁入商城,形成了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商品批发中心,营业额比零散经营翻了一番,商家高兴,政府也满意。
决策出效益。涵江这几年如果照搬条条框框,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政府也拿不出那样大的发展资金。当然,正确的决策来自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唯书、只唯实,做到这一点很难,却很重要。去年,涵江的民营经济产值已近50亿元,经济总量比“八五”初期翻了3番多。16公里长的二环水泥路的建成,使涵江的面积从建区时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6平方公里,一座新兴的城市已经挣脱了古镇的旧壳,出现在美丽的湄州湾畔。(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热爱生命
本报记者汪波
她叫于海波,今年26岁,身高仅86厘米,体重只有10多公斤。
海波住在长春市同志街14号楼的第7层。在她和奶奶居住的不足8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一张大床占去了一半的空间。大床上放着电话、收录机、台灯、记事本和笔,小小书架里摆着《老人与海》等书籍,被褥上方挂着一支风铃。
在秋雨飘过的日子里
1970年一个飘着秋雨的早晨,海波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后的第三天,医生诊断她患有先天性脆骨症,患这种病稍不留意就会骨折。出生12天的海波得了感冒,医生刚一拉她的胳膊就发生了骨折……海波记忆最深的是8岁时,自己在婴儿车中被小伙伴推翻,造成左臂粉碎性骨折。一次次的骨折,使小海波的下肢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肌肉萎缩,脊椎严重侧弯。医生曾预言:“这孩子顶多能活到十二三岁。”
“看着外边玩耍的伙伴,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背着书包去上学,我心里就难受,感到寂寞,感到我与别人不一样。每当我哭的时候,爸爸、妈妈也都流泪。后来,妈妈拿着字典,开始教我认字。我学会了拼音,学会了借助字典自学。”长大了的海波不再哭泣了。她坐在小板凳上,用两只胳膊支撑着身体,左右挪动着走出房间去和小伙伴玩耍。她学会了自理,学会了照顾90岁高龄的奶奶。她用头顶着奶奶的后背帮她起床,她还学会了裁剪、刺绣、织毛衣。她说,别的女孩儿会的我也要会。
爸爸为她订了十几种报刊,给她借来买来了很多书。海波被书中广阔的天地吸引住了,她更深切地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这位盲聋哑的女作家比,我是幸运的,我还有一双可看世界的眼睛。她能与自己的命运抗争,我为什么不能呢?”
让父亲感到骄傲的女儿
看书、学习。海波的精神世界在书中得到了新生。“我抄字典,搬《辞海》,看名著,想人生。不再看窗外的小鸟和飘飞的云了。我又增强了生活的勇气。”
海波想写作,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她不顾亲友的劝阻,报名参加了四川函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班的学习。1992年,又参加了吉林省成人自学考试。
于是,艰辛的努力开始了。她无法去辅导班,不能迈开双腿去求师。她只能从床上的小书架取下书,再挪到小木箱旁,一点点地啃那些厚厚的书;用10公斤的躯体,拉着5公斤的《辞海》在床上辗转反侧;从早晨5点拧开那只小台灯,一直学到星星爬上窗前,有时要学到凌晨3点多钟。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夜晚,不知多少次地抱着书本睡在了小木箱旁。海波双眼红了,鼻梁上多了一副近视眼镜。
1992年4月15日,海波由姨妈抱着,第一次来到了自学考试的考场。在考场门口,海波和姨妈被工作人员拦住了:“考试不准带小孩!”
当工作人员得知这被抱着的“小孩儿”就是考生时,非常感动。
焦急,等待。然而,海波等来的却是令她心碎的3个字:不及格。
海波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可她敢于面对这个事实。她将镶有自己照片的小镜框拿来,写下了“于海波”3个字,然后,把镜框倒着挂在墙上。海波指着镜框说:“于海波,你什么时候考试过关了,什么时候再把你的名字正过来。”
得知分数的那天晚上,爸爸亲自炒了几个菜,让海波陪他喝酒。海波说:“我才考了五十几分,心里难过,哪还有心喝酒!”爸爸说:“孩子,爸爸和你想的不一样。别人上了十几年学才进考场。你一天学没上过,就能与他们一起参加考试,你得的每一分都是凭意志争来的。有你这样的女儿,爸爸感到骄傲。”海波深情地望着父亲,泪水夺眶而出。
今天,海波已拿到四川函大的毕业证书和吉林省自学考试的两科结业证书,并被评为吉林省自学优秀考生。现在,她又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与长春教育学院联合开办的心理学专业的学习。
通过“心语热线”播撒的爱
海波19岁那年,父亲为她安置了信箱。海波可以以笔会友,以文谈心,由此结识了很多没见过面的朋友。1994年,家里又安装了电话。爸爸说:“有了电话,女儿就能跟朋友通电话,更开心了。”
电话、来信给海波打开了新的世界。通过电话,海波参与了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她说理想,谈人生。终于有一天,她被邀请到广播电台作嘉宾主持人……
当海波被抱进直播间时,在场的编辑们大吃一惊,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个身残女子的内心世界竟是那么丰富,对人生的感悟是那么深厚。
海波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不少人向她探讨人生的真谛,倾吐心中的不悦和苦闷。
“我的生命还能发出热来。”一个新的想法在海波的头脑中形成:“我要为社会尽力,要用学来的知识回报生活。”
从去年5月8日起,当人们拨通8940368号码时,电话里就会传来甜甜的声音:“我是心语热线,您需要我的帮助吗?”海波的“心语热线”开通了。半年多的时间里,海波在她那8平方米的小天地接了2000多个电话。失意、失恋、惆怅、苦闷的人,不断地拨通心语热线,海波都以她的真情,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化解着人们心中的疑团。
心语热线曾帮助一位在大学失身的女生心理上早日康复;使一位在狱中的青年克服自卑,读完了法律专业课;还为一位患癌症的11岁女孩募捐……创办心语热线后,海波又增设了心语信箱,为那些不愿在电话里叙说的人提供帮助。
在记者面前,海波声音甜润,读起了一位脑瘫患者写给她的诗:昨日的烦忧让它随风飘散,今日的快乐让我们互相传送。当朝阳再度从东方慢慢升起,让我们共同迎接一个崭新的黎明……(附图片)
正在主持“心语热线”的海波。 连相如摄
海波让姨妈抱着,第一次走进了大学的考场。 连相如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风雨三十载日日送真情
李杰齐悦
郑州至香港755次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已安全行驶了33年。它载去的不仅仅是农副产品,更是祖国人民对港澳同胞的一片深情。
港澳市民日常消费的猪、牛、羊、鸡肉、鸡蛋和蔬菜、水果等鲜活商品,绝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
港澳市场有着特殊的供求规律和特殊的要求。一是喜赶早市,喜爱购买“鲜活生猛”产品;二是地盘小,人口多,地租和仓储费高,市场容量又有一定限度,所以供应鲜活易腐商品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必须随到随卖,不留或少留库存;三是节日多,有中国传统节日,还有西方的节日,不同的节日畅销的不同鲜活商品,如端午节畅销活猪和北京填鸭,中秋节畅销大闸蟹。因此,向港澳供应鲜活商品,就必须符合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要求。
鲜活商品最初是按普通货物运往香港的,发车、停车、到达都不定时,当时从郑州到广州,有时需要走10天。长途、长时间的运输导致货物在途中损失严重,活猪、家禽、活鱼的死亡率都较高。
60年代初,国家正值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很快铁道部和外贸部提出组织和开行供港澳快运货物列车的想法和方案,很快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和批准。
1962年12月11日,第一列755次快运直达列车从郑州北站鸣笛出发,每天与在深圳北站编发的过轨活口专列衔接运输,直达香港九龙的何文田车站,由香港五丰行负责总代理、总经销。
这样一来,从郑州运港货物,缩短为67小时;活禽活畜在途死亡率也明显下降;供港的鸡、羊、牛、猪总量分别增加了几倍到几十倍。1961年供港活猪37.9万头,现在已增加到每年近百万头,极大地丰富了港澳市民的“菜篮子”。
香港五丰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贺月芳先生说:“向港澳供应鲜活冷冻商品,快运列车对适量、均衡供货起到了调控作用。这样以天为计算单位的稳定供应已长达33年,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33年一路绿灯,即使遭遇到“文革”动乱、华中水灾、桥梁断裂、隧道塌方等人祸天灾,快运列车也一直坚持开行,从无间断。
为了保证鲜活商品质优量足,外贸部门从“源头”抓起,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引导组织农民多养良种畜禽,并投入大量资金稳定收购,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目前,仅河南省就有11个供港活猪基地县、100多个现代化瘦肉型养猪场。
快运列车的始发地郑州,无论车皮多么紧张,业务多么繁忙,郑州铁路分局都坚持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进货装车,优先取送,优先挂运的原则,以开行率、正点率、挂送率作为考核指标,加强快运货车的组织工作。同时,分局领导每季召开经济分析会都将755次快运货车的组织开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在会上研究,并积极组织货源。
755次快运列车集中运行在京广铁路干线上,在这样的区段组织开行一趟供港快运货车,就要占用两趟普通货车的能力,仅此一项,郑州铁路分局每年就等于向港澳“捐资”(损失收入)1000多万元。
此外,郑州铁路分局还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运输条件,在管内沿途加设了活口上水站和冷藏车加冰站,保证了快运货车的安全畅通。(附图片)
在郑州北站集结待发的755次快运货车。 齐悦 文勇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都市一景

  海口绽开斗笠“花”
本报记者鲍洪俊文/摄影
葱茏花木中,8万只斗笠涂红抹金,或密织排列,或叠合高悬,组合成喜、寿、福、鼠、鱼等100多个吉祥图案,其中1.6万只斗笠组成一个硕大的金“囍”。元宵节前后,海口金牛岭公园的山水草木都在斗笠的镶嵌中,变成吉祥灵气的艺术品,让人看不厌、游不够。
“看看斗笠艺术去!”连日来,成千上万的海口市民携妇将雏直奔金牛公园而来。60多岁的符德昌老人,面对一件件斗笠艺术品,仍将信将疑,直到凑到斗笠前瞧一瞧,摸一摸,才叹服得点头赞许。他说:“以前只听说天津、南京等地用红伞制作的大地走红艺术,用斗笠制作大地艺术还是头一回呀!”
“这位老者的艺术感觉是对的。”据斗笠艺术的策划人之一王军介绍,无论是用红伞装饰还是用斗笠点缀,都是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这种以大地、山川、湖泊为创作对象,追求宏观艺术效果的大地艺术,7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它将自然造化的规模气势与艺术家的创见融合成震撼人心的艺术魂魄。
他说,这次在海口展出斗笠艺术只是一次创作尝试。海南椰风蕉雨,碧海蓝天,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特别适合大地艺术创作。他们要创作出更多的大地艺术妆扮这片热土。(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新兴煤都大柳塔
胡广深孟西安
早就听说了大柳塔,但今天才见到它。面对从茫茫沙海中昂然屹立的这座新兴煤都,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柳塔本是陕北榆林地区紧靠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30来户人家,百十口人,自有人居住以来,很少有村民走出毛乌素大沙漠的深处。直到十来年前,村里的人还连汽车、电灯都没见过,视西红柿为怪物而不敢吃,过着茅庵草舍、皮袄毡毯、吞糠咽菜、黑灯瞎火的生活。因此,有人叫它“原始部落”。
改革开放改变了大柳塔人的命运。80年代初,一支庞大的地质勘探大军开进了大柳塔。随着地动山摇的钻探声,这片沉睡了亿万年的大地,传出了喜讯——以大柳塔为中心的2.3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是一个全国最大、世界罕见的大煤海,已探明储量2236亿吨,预测储量达6000—10000亿吨,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易开采,还全是精煤,是国家最需要世界最青睐的能源重化工用煤。
党中央和国务院很快作出了开发这一大煤田的决定,并将中心选在大柳塔。
大柳塔沸腾了。煤田开发总指挥部成立了,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开来了,几十亿元资金源源不断投来了,矿井、电厂、铁路、公路接二连三开工了。机声轰鸣,地动山摇,大柳塔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一座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化大煤都,迅速在荒无人烟的大柳塔沙漠中崛起。
如今的大柳塔,已今非昔比。林立的高楼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宾馆、商店、学校、医院、电视台、文体中心、市场林立,充满现代气息。白天人潮涌动,夜晚灯火辉煌。全国除台湾和西藏外,29个省市区的几万人云集大柳塔,瞄准取之不尽的乌金,圆他们的致富梦。祖祖辈辈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大柳塔人,住上了楼房,吃上了从千里之外运来的大米、白面、海味和新鲜蔬菜,穿上了时髦的西装革履,家里有了彩电、冰箱、电话。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期待着在下个世纪,年产煤达到6000万吨时,让大柳塔的光和热更好地为国家造福。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一缕

  王书学义养孤老二十年
康相先
去年10月18日,山东省陵县会王乡西角寨村87岁的孤寡老人姜秀兰去世了。村民们说:“这老太太自跟了书学两口子,真没受过委屈,比跟亲儿女过还强。”
“要我说,是老太太赶上好时候了。”王书学平静地说。
1976年,孤寡老人姜秀兰已年近70。当时,王书学家6口人,上有76岁的奶奶,卧病在床的父亲和动过两次大手术的母亲,下有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只有书学和妻子两人劳动,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就在这年秋天,王书学不顾村民的议论,说服家人,把两间北房收拾干净,把姜秀兰接到家,还为她置办了两床新被、一身棉衣。冬天,他和妻子轮流给老太太烧炕。夏天给她买衣服,买蚊帐。姜秀兰是个性格开朗、爱热闹的老人,只要四邻八乡有唱戏的,王书学就用自行车带个小拉车,拉着她和母亲去看戏。有一年冬天,王奇乡来了戏班子,王书学拉着两位老人去看戏,回来时正赶上大顶风,15里地竟走了两个多小时。姜秀兰看着书学满头大汗、棉袄都湿透了,便对书学的母亲说:“咱姊妹俩倒好,可苦了书学。”到现在王书学家还保存着他拉两位老人去看戏的照片哩。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王书学的家境有所好转。他看到姜大娘晚上常到邻居家看电视,有时很晚才回来,怕她摔着碰着,就和妻子商量想买台电视机。妻子二话没说,把钱给了他,可妻子一转身,又哭了。原来,他家刚还清为老人治病欠下的帐,忙里忙外攒下这点钱不易呀!很快,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抱回家,老太太坐在炕头上看戏,整天乐得合不上嘴,王书学的心里踏实了。
“老太太后期病得厉害,他两口子真受累了。”“别说他两口子,孩子们都挺好。”村里乡亲交口称赞。书学的孩子小,书学两口子是既要管10亩庄稼的收种,又要照顾老人,忙得不可开交。近两年儿子放秋假,就做起姜秀兰的“特别护理”,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给老人端屎端尿,晒被褥,从不怕脏。每次吃饭都是给老人先盛上,然后一家人再吃,有时等他们端起饭碗的时候,老人不是拉了就是尿了,孩子虽嘟囔两句,还是帮父母给老人换衣服,擦身子。在老人病重的几个月里,王书学一家人吃不上热饭是常有的事。
姜秀兰走了,可王书学义务赡养老人的事依然在村民中传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