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不讲政治就会迷失方向
王茂林
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我党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提出的一项严格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讲政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国内的敌对势力与他们遥相呼应,李登辉要搞“台独”,如果我们不讲政治,不警惕不斗争,听之任之,党和国家确实存在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干部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因而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从湖南的实际情况看,有的领导干部不注意认真学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领导干部近几年来由于不讲政治,不注意加强党性锻炼,不注意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严重违法乱纪,腐化堕落,蜕化变质;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紧,结果经济工作也没有搞上去;有的领导干部搞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政治纪律淡化,令不行、禁不止;有的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之上,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高度重视。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是由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肩负重任。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政治素养,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没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就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就会有负于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讲政治,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讲政治,必须坚决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自觉维护全党和全国的工作大局,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部门,都只是全国这个棋盘中的一枚棋子,任何一枚棋子的走动,都必须服从全国这盘棋的整体需要,积极主动地为走活全国一盘棋服务。
讲政治,必须始终注意改造世界观,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能不能坚定地站在时代的前列,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能不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守党的纪律,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并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依据。
讲政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检验每个领导班子、每个领导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领导水平高与低的一条重要标准。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始终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在集中精力抓经济的同时,必须认真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使精神文明建设变软为硬,化虚为实,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讲政治归结到一点,也是最根本一点,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要想在复杂的斗争中不迷失政治方向,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固好“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治国之本,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9版(理论)
专栏:

  讲政治一定要身体力行
李伯勇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要求,这是新时期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措施,对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一要求,并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努力身体力行。
讲政治,最根本的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党中央的领导是正确的,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最大的政治。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会其精神实质,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树立全局观念,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全党服从中央。那种口头上执行,行动上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不执行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任何强调部门或地区特殊,而不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行为,都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最终也会影响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对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予以警惕,认真加以克服。
讲政治,最重要的是要立足大局做好本职工作。讲政治不是空洞抽象的,是和具体的工作紧密相连的。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每项工作又都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内容,都与大局有关。劳动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促进劳动者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加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开展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工作做好了,就能对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促进作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向劳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制度,深化各项劳动制度改革;实行集约化经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职业培训。同时,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有些企业亏损,有的企业被兼并和破产,必须解决好这些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为此,劳动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树立为国分忧的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这是讲政治在劳动部门最具体、最现实的体现。劳动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深入开展学习、团结、勤政、廉政活动,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努力为广大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服好务。
讲政治,最核心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党的干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主流是好的,保持了毛主席所教导的务必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但不容否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些人不注意改造世界观,不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的现象有所滋长,有的还很严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必须把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认真抓下去。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一靠管理,二靠教育,最核心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每一个干部都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捞取私利的资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越多越光荣,以权谋私一丝一毫也可耻。要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反腐败斗争,领导干部负有重要的责任,一定要把本单位的反腐败斗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同时,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搞特殊化。要增强党性锻炼,注重党性修养,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我们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国人民去努力奋斗。讲政治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靠保证。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于峰侯以信张建军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这是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正确方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这条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动摇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这首先取决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首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才能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其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只有在强大的公有制经济面前,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持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性质。再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壮大了,才能够有力量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有制经济在税收、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所谓占优势,是指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总额在数量上不能低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总和;在质量上较非公有制经济更加先进,更具有发展潜力。
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是指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如能源、交通、电力、邮电、基础原材料、金融,等等。这些产业都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其中,有的产业又有天然的垄断性。比如要组成跨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大电网,就必须由国有经济来控制。金融业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如果国有经济不控制起来,一旦发生经济问题,就难以对付。所以,在这些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是指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带动和影响的领域,因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占了支配地位,不仅能够保证国有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能够通过它们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然,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凭借行政力量,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活力,给其他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制约其他经济成分的运营方式,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第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就是说,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低下、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旧的体制还在发挥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可以而且应该搞活的,对此我们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集体经济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然,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在小商品流通、小修理等行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适当少些,这也是由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为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大型国有企业,对于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得到实质性进展;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0.22%,但资产却占37%,实现利润占78.39%,年度上交的利税总额接近国家财政收入的1/3,并且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骨干产业。抓住了这个关键的少数,就抓住了国有经济的大头,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大头,这对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有中小企业虽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但数量大、涉及面广。据统计,国有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国有企业的九成,职工占六成。对这些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放活。抓好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对于搞活地、市、县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集中精力和财力抓好国有大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改组改造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下功夫练内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造就一支有权威、有能力、素质高的
现代企业家队伍。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我国既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既有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有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落后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决定了所有制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多种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也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共同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我国的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令法规的轨道上运行的,因而,它在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拓宽就业门路,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但是,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开发、经营,注意适度消费,积极扩大再生产;对外资企业要引导投向,拓宽生产合作领域,并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教育,防止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甚至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经营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监督和依法管理,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活动纳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保护其合法经营、合法权益,调节其过高收入,取缔其非法收入和违法活动,还要依法保护雇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9版(理论)
专栏:

  讲政治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
顾秀莲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的严格要求,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语重心长,内涵深刻。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级干部能否达到“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执政党的建设。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和肩负的责任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政治水平,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化学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讲政治,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要注意政治。这些年来,化学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治。比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出发,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了化学工业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化学工业在“八五”期间总体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从政治上着眼,深刻认识到12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始终坚持把发展农用化学品的生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安排项目以至实际工作中,优先予以安排,使去年化肥、农药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氮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部党组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组织全行业学习《邓小平文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各级党员干部的头脑,狠抓党组织建设和廉政勤政建设,并制定了《关于加强化工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同时,加强了对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化工系统“八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保证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部党组制定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加强和培养选拔化工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见》,有力地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化学工业的改革和生产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几年来,化工部党组加强了一班人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部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增强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保证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政令在化工行业的畅通;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强化了党内监督,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去年,我们在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学理论学党章的“双学”活动,切实解决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增强了党建意识和群众观点。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全会精神,特别是组织司局长集中时间学习江泽民同志两个重要讲话,领会讲话的深刻含义,把大家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在制定化工“九五”计划的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九五”化工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这些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发挥政治优势,对于加快化学工业的改革发展,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也使我们对当前中央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首先是对我们高级干部讲的,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是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抓好落实。特别是要把化工部机关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成政治强、业务通、作风硬的领导集体,坚持把领导干部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发挥政治的优势,保证化工“九五”计划的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