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海地总统为政变死难者碑揭幕
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五日在太子港表示,二月七日将举行的国家权力交接意味着正义与和平将在海地永远存在。即将卸任的阿里斯蒂德是在军事政变期间死难者纪念碑的揭幕典礼上作上述表示的。这座刚落成的纪念碑位于国民宫(总统府)前的广场上。据统计,在塞德拉斯发动军事政变时及其统治的三年时间里,大约有五千名海地人惨遭杀害。(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增进了解推动合作朱镕基抵德国访问
新华社德累斯顿2月6日电(记者胡旭东)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6日在德累斯顿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中国有着良好的关系,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和加深,中国对此感到高兴和满意。
朱镕基在抵达德累斯顿机场后发表的书面讲话中表示,他很高兴有机会到德国访问,亲自了解德国人民在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他说:“我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朱镕基是在结束对南美三国的访问之后,于6日上午乘专机抵达德累斯顿、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7天的正式访问的。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夫妇、德国萨克森州经济和劳动部长舒默夫妇、德国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克洛伊泽尔公使夫妇等到机场迎接。
同机到达的还有朱镕基的夫人劳安、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忠禹、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叶青、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项怀诚等。(附图片)
2月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乘专机抵达德累斯顿机场,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朱镕基在机场受到德国萨克森州经济和劳动部长舒默(右)等人的欢迎。新华社记者郭勇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解执委会会议决定
近期召开全国委员会会议
本报阿里什(埃及)2月6日电本报记者刘水明、新华社记者刘顺、孟新报道:为期两天的巴解执委会会议今天上午在此间结束。会议决定在近期召开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并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着手研究筹备事宜。
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说,这次会议讨论了许多重要和突出的政治、组织问题。会议对巴勒斯坦首次立法选举的成功表示高度赞赏。会议认为,选举表达了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巴勒斯坦国家机构的愿望。
会议讨论了巴解组织和即将组建的巴勒斯坦立法和执行机构的关系,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在强调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领土内外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的作用这一框架内,制定相关的组织措施。
会议详细深入地研究了以色列继续在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扩建定居点的问题。巴解执委会警告这是违反和平协议的行为,要求以色列尊重和履行诺言,立即停止这种行动。巴解执委会强调,以色列必须按照巴以达成的协议,全部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巴解执委会还讨论了过渡阶段巴以和平协议的实施情况,呼吁不应迟于今年5月初开始最终地位的谈判。
巴解执委会会议是昨天晚间在这里开始举行的,巴解执委会18名成员中有11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表的公报没有提及关于修改《巴勒斯坦国民宪章》一事。
阿拉法特主席今天上午在会议结束后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巴解执委会会议非常重要,它对于制定巴解的未来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阿拉法特指出,下阶段巴以和平的主要任务,就是忠实、确切地完成实施巴以关于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巴自治的协议,并开始最终地位的谈判,同以色列讨论耶路撒冷问题、定居点问题、难民问题和边界问题。(附图片)
2月5日,巴解执委会在埃及边境城市阿里什举行重要会议,讨论召集全国委员会会议和组成自治政府等事宜。这次会议由阿拉法特主席主持。新华社记者郑卫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本报快讯
波黑政府6日宣布,政府方面5日扣押了8名塞族人,其中两名是军人。波黑政府宣称这8个人是战争罪犯。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6日访问大马士革,会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时表示,即使以色列大选提前进行,美国也不希望叙以和谈停顿。
美国联邦法院6日要求克林顿总统在下月以白水案证人身分提供证词。一般认为,克林顿将会以录像带提供证词。
美国第三大电信公司斯普林特公司6日宣布了其分立计划,将把无线电话业务分离出去另组公司。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呼吁解决海湾战后问题
据新华社开罗2月5日电阿拉伯联盟今天在这里发表声明,重申对伊拉克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表示深切关注,并再次呼吁解决海湾战争遗留下来的所有重大问题,恢复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与和解。
阿盟秘书处发表的声明说,阿盟将密切关注伊拉克代表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定于本月6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会谈,并希望双方通过这一会谈就伊拉克“以石油换食品”问题达成一致。
自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以来,联合国一直对伊拉克实行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经济制裁。去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允许伊拉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用于购买食品和药品。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地雷:波黑的隐形杀手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胡锡进
自上月19日波黑各方从交火线后撤2公里以来,多国部队的触雷事件迅速增加,已有7人被炸死,30多人受伤。地雷和战争残留的其他爆炸物已被视为多国部队在波黑的“头等威胁”。
据最保守的估计,波黑各地大约埋有300万颗地雷,覆盖全国40%—60%的广大地区。波黑几乎“人均一雷”。波黑和平协议规定,确定并清除雷区是波黑各方的义务,实际上北约军队也参加了进来,但这项庞大的工作至今还只开了个头。由于波黑战争中交火线不断变化,有些雷区现在连当地军方也搞不清楚。近来发生的各种触雷悲剧,有些就出在排雷过程中,不仅北约军人,一些当地军队的排雷人员也被炸死炸伤。此外,北约军人初到波黑,常常误入“几年中没人走过”的路,也是悲剧增加的原因。上月底,一名北约军人将一枚“拾到的爆炸物”违纪带入营房,炸死3人,炸伤多人。
在最近两周时间里,7名北约军人被炸死,几乎天天有人被炸伤,其伤亡密度甚至超过了波黑战争期间联合国部队的伤亡密度。联合国部队在波黑的3年多时间里,共死亡近200人,而且一半以上是在险峻的山路上翻车而亡,死于触雷的并不多。而现在伤亡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战争期间联合国部队的行动区域有限;如今在波黑各地开辟了4公里宽的隔离区,各方间的道路打通,交换土地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整个和平进程从“绕开雷区”变为“深入雷区”。
这期间,居民触雷死亡事件也大量出现,萨拉热窝地区尤为严重。有的居民挖地雷卖钱被炸死炸伤,但更多的是儿童进入隔离区游戏触雷被炸。当地官员说,在战争中被关在城市弹丸之地3年多的儿童,无论如何警告,都阻止不了他们“去打过仗的地方看看、玩打仗游戏”的好奇心。
北约执行和平部队司令史密斯日前说,要解决波黑的地雷问题,至少需要“10年时间”,目前,北约军队除了一再警告士兵们“多加小心”、地雷是北约军队的“最大危险”外,似乎没有什么避免触雷的更好办法。欧洲联盟2日表示,将提供78万美元的紧急援助,添置探雷器和雷区定位系统等有关仪器,专门用于排除波黑的地雷。
(本报贝尔格莱德2月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强调外交重点将转向东方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在德黑兰五日发行的《早晨》周刊上发表谈话说,根据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指示,伊朗外交政策的重点正在调整之中,逐步从西方转向东方。他说,在过去四年中,伊朗为发展与非西方国家的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与中国、俄罗斯、日本、东南亚国家、南亚次大陆国家、独联体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有了“空前的发展”。同时,韦拉亚提还说,伊朗愿与任何西方国家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拉合作意义深远大有可为
——朱镕基谈拉美三国之行的成果
本报德累斯顿2月6日电
记者刘华新报道:朱镕基副总理在结束对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的正式访问后,5日对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畅谈了这次访问拉美三国的感受。他强调指出,中国同拉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意义深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朱镕基说,访问期间,我们同拉美三国的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同时,还同政治、经济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多方面接触,参观了一些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我们亲眼看到了三国人民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的可喜成就,亲身体会到拉美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好感情和各国对加强同中国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这次访问达到了增加高层往来,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互利合作、发展全面关系的目的。
朱镕基说,拉丁美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民勤劳智慧,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大陆。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社会日益进步,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调整中持续稳步增长,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又一发展势头强劲的地区。拉美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拉美一体化事业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长足进展。拉美国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外来干涉,支持和平解决争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在世界多极化格局深入发展,人类将进入21世纪之际,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崛起,以及非洲大陆的重新振兴,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将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谈到这次访问在双边关系方面取得的成果时,朱镕基说,在这次访问中,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领导人对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都作出积极评价。他们认为,中国一贯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的强大和繁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因素。他们希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表示希望同中国加强双边关系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朱镕基说,我们赞赏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拉美国家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与台湾发展官方关系,感谢他们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表示理解、支持。他强调,应从21世纪的长远角度来看待和推进中国与拉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共同努力。
朱镕基说,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过去有着相似的遭遇,现在又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发展中拉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各国之间高层互访和接触增多,各部门、各层次友好交往频繁,经贸关系不断发展。1995年,中拉贸易总额已达61.1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30%。中拉关系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在谈到中拉经贸合作关系时,朱镕基说,大力加强中拉经贸合作是双方的共同需要和强烈愿望。中国和拉美各国经济上各有长处和特点,互补性很强,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这次访问的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三国,分别是世界著名的粮食、铜和羊毛的生产大国。拉美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业及农、林、渔业资源,其产品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长期需要的,而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物美价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拉美国家普遍受到欢迎。当务之急是共同探讨和开辟双方经贸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把合作的巨大可能性变为客观的现实。朱镕基说,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由中方企业分别与三国企业合资在当地建厂,生产拉美地区市场所需产品问题,双方均认为这是势在必行的互利措施,将有助于扩大中国与三国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朱镕基强调,中拉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都需要表现出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把经贸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造福于中拉人民。
朱镕基说,中国同拉美国家国情不同,但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适宜本国条件的经济政策。近年来,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三国都十分重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速度。他们采取了合理的财政政策,保持财政平衡,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要同拉美各国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他表示欢迎更多的拉美国家政府领导人、议员和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界人士前往中国访问,增进了解和友谊。
朱镕基最后说,中国同拉美各国的关系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时代需要双方加速推动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中国和拉美一定能够建立起长期友好、密切合作的跨世纪伙伴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提交下年度预算草案
共和党人拒绝接受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5日电(记者王振华)美国总统克林顿5日上午向国会提交了1997财政年度政府预算草案概要。
在这份草案中,克林顿提出1997财政年度政府开支总额为1.64万亿美元,比本年度的预计开支增加4.1%;预算赤字为1666亿美元,高于本年度预计的1544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克林顿在草案中还简要介绍了今后7年中平衡预算的计划。
据报道,美国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已经表示拒绝接受这一草案。
1997财政年度从今年10月1日开始。
根据美国法律,总统应于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之前向国会提交下一年度的预算草案,但是克林顿政府预计要到3月18日才能提交详细的预算草案。
1996财政年度已经过去1/4,但是美国政府和国会围绕本财政年度的预算之争仍未有结果。过去4个月来政府许多部门靠着几项临时开支法案维持运转。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腊推迟霍尔布鲁克的访问
希腊总理西米蒂斯五日说,美国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对雅典的访问“应予推迟”。但他没有说新的访问日期。美国驻希腊大使汤姆·奈尔斯上周在雅典宣布,霍尔布鲁克将于二月上旬访问希腊。美国在调解希、土最近在东爱琴海岛屿争端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希腊舆论对美国采取的中立立场持批评态度。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
拟裁千名工作人员
采取措施节省开支
新华社联合国2月5日电(记者高坚)主管行政与管理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康纳5日说,为了实现1996和1997两个年度预算的零增长,联合国将裁减10%的工作人员。
康纳是在向联合国财政问题高级别工作组介绍财政情况时谈到裁员问题的。这是联合国高级官员首次就此问题公开发表谈话。
去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坚持之下通过决议,要求联合国1996和1997两年的预算不得超过1994和1995两年的预算,从而实现预算的零增长。
康纳说,为了达到大会的要求,并抵消通货膨胀、工资增加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联合国秘书处必须减少开支、提高效率。秘书长加利计划通过提高效率节省2.02亿美元,通过减少服务人员节省5000万美元。这样,工作人员预计将比1994和1995年减少10%。这意味着联合国1万多名工作人员中至少有1000人将失去工作。
新华社联合国2月5日电(记者王子珍)财政拮据的联合国5日发出通知,为节省开支,联合国总部各会议室从本周开始不再供应铅笔、纸张。
这项措施每年将为联合国节省开支20万美元。
通知说,会议室内也不再散发已经预先发给各国代表团的文件和参考资料。预计这项措施每年可节省开支25万美元。
据统计,到1995年底,会员国拖欠联合国会费和维和经费达23亿美元,使联合国财政捉襟见肘。在采取措施节约开支的同时,秘书长加利多次呼吁有关国家及时、全额缴纳会费和维和经费,否则联合国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美关系新进展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吴迎春
最近,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了对外拨款的法案,其中包括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布朗修正案。
6年前,美国以巴基斯坦拥有核技术为由,宣布对巴制裁,通过了针对巴基斯坦的普雷斯勒修正案,停止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军事援助,包括冻结巴基斯坦已经付款的军事订货,巴美关系因而较长时间处于低潮。现在,美国国会通过了取消对巴制裁的布朗修正案,此间舆论认为,巴美关系中的重大障碍已经消除,两国关系出现了新的进展。
根据布朗修正案,美国将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其已经付款的3.68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雷达、鱼叉式导弹、猎户座侦察机以及武器零部件等;向巴提供军事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美国将向第3国出售巴订购的28架F—16战斗机,并把已付订款退还巴基斯坦。
布案还取消了普雷斯勒修正案中对巴基斯坦所有经济和非军事的限制,为美国公司在巴投资和发展经贸关系提供全面的保证,等等。
巴美关系的症结是核问题。过去,美国将军事、经济援助同巴基斯坦的核计划挂钩,以援助为手段压巴在核问题上让步。
其间,美国曾提出如果巴冻结其核计划,美则恢复向巴提供军事装备。因此事关乎巴民族利益,巴历届政府都没有让步。巴基斯坦一再说明其核计划的和平目的,同时批评美国在核问题上采取歧视性态度。
面对巴基斯坦的不妥协立场,美国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为,制裁不能取得预想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而美国逐渐调整了对巴政策。去年4月,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问美国,克林顿总统向她保证要解决普案对巴的限制问题,说不向巴基斯坦提供其订购的飞机又不退还订金是“不公平的”,这表明美政府要使美巴关系恢复正常。
美对巴政策的调整,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南亚政策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间外交人士分析,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一反过去对巴的重视态度,以巴拥有核技术为由对巴实行制裁,因而巴美关系有所疏远。
1993年4月,美国的新南亚政策出台,提出对巴印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政策,即在同印度发展关系的同时同巴基斯坦保持较好的关系,这将有利于美国实现其在南亚和全球的战略目标,这是美国着手调整南亚政策的开始。此后两年多,美国认识到,巴基斯坦在南亚、海湾和中亚地区起着稳定的作用。同时,美国在遏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方面也需要巴的帮助。此外,在全球维和行动、反恐怖主义以及反毒品斗争中,美国也得到巴基斯坦的积极配合。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公司同巴方签订了投资总金额达120亿美元的备忘录。美国现在取消对巴的制裁实属顺理成章。
但人们注意到,美国驻巴大使托马斯·西蒙斯说,美国国会通过布朗修正案不应看作是废除普雷斯勒修正案。由于针对巴基斯坦的普案仍然存在,因此,此间分析家认为,未来巴美关系的发展仍有可能受到普案的影响。
(本报伊斯兰堡2月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盟表示将按计划集结军队
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驻安哥拉和平进程联合委员会代表萨马库瓦四日在罗安达宣布,安盟的一点六五万军人将按照预定计划在二月八日前进驻集结点,准备接受改编。萨马库瓦还请求联合国驻安哥拉的维和代表对安盟军队的集结予以必要的后勤支援。根据安哥拉政府和安盟去年十一月达成的和平协议,双方将把各自的武装改编为统一的国家军队。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总理会见美国务卿
耶路撒冷消息: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五日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并同他就推动以色列和叙利亚和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克里斯托弗是五日早些时候抵达以色列的。此行的主要目的仍是在叙以之间进行穿梭,以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和平协议。他还将前往叙利亚和叙总统阿萨德举行会谈。以叙去年十二月恢复了和谈。目前双方已举行了三轮谈判,但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