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全国山水画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山水画研讨会最近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山水画画家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山水画创作现状的评估,山水画艺术语言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结合自己在创作实践中的探索,进行了讨论。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读《军营三字经》
杨闻宇
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我们光辉灿烂的文化长廊里,凡是典范性、指导性的著作,人们便誉之为“经”。
《军营三字经》(兰州军区政治部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虽然只有8004字,因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和部队的建设为依据,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地作了严谨的、简洁的概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得这一袖珍式的小册子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里不胫而走,备受欢迎,成为千百万革命军人立身做人的准则,道德行为的规范,人们盛赞这是部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扛鼎之作。
本书的重大特色是把人民军队置之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辽阔背景之上,摄取民族文化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精萃与精华,尤其注重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革命军队近70年建军历程中逐渐形成、日臻完善的优良传统,有针对性地比较、琢磨、慎重筛选,以塑造新型人格为追求,从中提炼出了与当代军人职能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中华,史文明,我军队,传统丰”。战士们自五湖四海来到了绿色军营里,人民依然是战士的母亲,不管从戎服役有怎样的特殊性,在道德建构上,天经地义,战士们吸吮的只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性的乳汁和养分。为了在道德体系中超越泥古不化的简单思维,为了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进一步强调知行统一,全书总体上划分为七篇,七篇文字以传统美德作源渊,以我党我军的前辈英烈为楷模,从文化建设的链条上显示出了子弟兵与广大劳动人民天然合一的、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世界建军史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集团的重大特色。
旧瓶装新酒。《军营三字经》大幅度地弘扬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主旋律,在对青年战士进行诱导之际,立足军营,正视社会人生,没有回避近些年军人成分相应复杂化的现状,而是直捷地、尖锐地针对着军营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相继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展示了新的尺度和目标。内中的《警戒篇》旗帜鲜明地分为10个小节:凶为兽,抢为匪,贪为罪,奸为痞,偷为贼,赌为祸,奢为败,逃为耻,醉为鬼,卜为骗。高屋建瓴,一字千钧,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意味及道德重构的崭新的整合趋向。军队是战斗营垒,《军营三字经》的字里行间梳理了中西新潮,改造和发展了对军队建设有所裨益的成分,以军人的眼光决定了特有的文化视角,从历史文化意义上对传统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取舍和扬弃。
只因革命军队的天职是激浊扬清,培养教育自己的战士,必然要从善恶真伪的本根部位入手起步。本书的“序言”里说得好:“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前贤留下了无数昭示人生的动人故事,造就出了众多堪称楷模的英杰。”古往今来,汗牛充栋的书本教材着重于以朴素的爱国之情、民族自尊施行正面诱导,而民间生活里的日常教诲中却时时掺有警策性的训诫。无妨这样比喻,众多的从历史风云中站立起来的正面形象像山川地理那样导引着河水的方向与流程,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反面人物、反面教员又像坚固的堤坝那样,对流水的走向有着不容低估的制约效用和防范功能。为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为了拓宽官兵们的精神范畴,为了从最新的角度深刻理解本民族的历史,《军营三字经》从中国人民长期而艰苦的革命生涯中广取典型,旁征博引,对当代青年人进行多侧面的提示与鞭策,同时,也特别注意了传统教育中的另一个方面,“单相思,当克制,黄克功,人叹息”。“王宝森,腐败极,贪财色,终自毙”。
这本袖珍式的小册子不避讳政治生活上的严峻的、原则性的问题,敢于除弊,敢于力挽狂澜,为军人的立身立德树起了严格的、高洁的新尺度,充分显示了革命军旅无往而不胜,在道德领域也足以进行跨越的强劲魄力。
博取古今诗文之长,化雅为俗,删繁就简,文字齐整,深入浅出,《军营三字经》最大限度地贴近广大官兵现有的文化根底,借鉴了传统蒙学文化循循善诱、易读易懂的宣传形式。“愈想赢,愈眼红,筑债台,恶念生”;“若贪杯,必生忧,觥筹错,祸不休”。赌博、酗酒,危害至深,这里采取口语化的方式,阐述得颇见分寸。“遍天涯,有芳草,莫徇情,勿烦恼”;“惜人生,争春晖,蓦回首,不言悔”。释疑解惑,语重心长,这是兄长、朋友式的疏导与点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生活的底蕴始终是温暖亲切的,春风和煦的。
建军70年了,可以无愧地说,《军营三字经》的问世,是精神文明建设结在军营里的一大硕果,是部队思想文化建设之林中发出的第一支响箭,是塑造军旅之魂的一柄熠熠闪光的刻刀,是军人道德史上所翻开的富有创造性的新篇章。用长远的目光从部队建设方面衡量,其价值不在那些卷帙浩繁的名著典籍之下。


第12版(副刊)
专栏:习水杯文艺短论征文

  艺术岂能“炒”得?
杜焕常
不知从什么年代起,艺术也同某些商品一样,成了一些人“炒”的对象。
××刚演唱了一两首流行歌曲,就被捧为“歌唱家”。××刚发表了几首让人读不懂的诗(也许永远不会有人读懂),就被吹成领导什么潮流的“著名诗人”。××电视剧还没开拍,就组织一帮人开始评论,说什么将会产生如何大的影响。一本书还没有写完,就有一伙人争相为其鼓吹,说成是什么“划时代的作品”,是“×××第二”……
不过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对那些被炒得红红火火的东西,往往并不买帐,因为它名不副实,且倒人的胃口。
炒艺术的实质是在炒人,目的是双方受益。也有人真的得到了好处,如有的人把名炒响了,有的人把口袋炒鼓了,也有的是名利双收。可社会却受到了欺骗。
大家知道,搞艺术也实在不容易。真正的艺术不能像某些花草,一朝繁荣,转瞬即终,它应该是具有较长久的价值。真正的艺术家,应勇于为自己的艺术而奉献一切。
古今中外,没有哪位正直的艺术家或哪种真正的艺术是靠炒而永恒的,更没有提前就炒红的。相反,有些艺术家和作品在当时并没太引起社会的注意,倒是几十年几百年以后被人们所公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艺术,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艺术家的地位及其劳动成果的优劣,也应由众多的群众去评论,仅靠几个“铁哥们”瞎吹一阵子是不能成为定论的。
艺术家不是掮客,也不是商人。当然,掮客和商人也成不了艺术家,尽管现在是商品经济的时代。艺术应该有自身的价值,艺术家应该有自身的追求。艺术家所追求的不能是虚名带来的特殊权利,而应该是自身劳动成果的艺术价值。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该有失落感,要为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品而矢志不移,切不可不加分析地赶潮流。纵观历史,那些一时很走红的东西未必是长久的。
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不可强求一律。艺术对人们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只凭找些人写几篇雷同的夸耀文章,人们不会轻易接受。“横看成岭侧成峰”,面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正常的。
我并不反对文艺评论,包括对历史的和现代的作品。但这种评论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如果人为地去“硬炒”,如同炒菜炒饭,火力太猛也可能“糊锅”的。
(作者单位:山东莱芜市委)


第12版(副刊)
专栏:

  怀念冬季
方兢
二十几年前一个严寒的冬季,3万北京中学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个偏远寂静的小山村里,踏上了他们的人生旅程。
十几岁的孩子,远别了父母亲人,靠着自己稚嫩的双肩,担起了过于沉重的生活。高原上清新而古老的风吹着。他们带着热情,带着希望,带着理想,也带着无奈,在这块古朴厚重的黄土地上,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告别了首都北京,告别了现代文明,却在小小山村里真正认识了中国。这块厚厚的黄土地,沉积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善良淳朴的陕北人,用金子般的小米,用绣满风沙的羊皮袄,用苍凉幽远的信天游,给了他们亲人般的照护。
曾经追求过,曾经向往过,曾经狂热过,曾经迷惘过,曾经悲伤过……没有什么故事能够讲完当年的经历,没有什么语言可以描述当年的心境,没有什么音乐可以表达如此复杂的情感,你只有去读这块沉默的、古老的黄土地,那上面洒遍了新鲜的汗水,还有年轻的热血和晶莹的泪滴。
他们平凡,但不平常。平凡,如千千万万陕北汉子、陕北女子一样,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不平常,是他们丢失了都市生活的优裕,带着对现代文明的眷恋,承受着贫乏到极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而在他们独特的感受中,苦难更加苦难,沉重更加沉重。但他们承受了,也由此在苦难中体验到了真实的生活,从困境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把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题目留给历史学家吧。历史已经过去,也许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北京中学生,不要再遭受这样的苦楚,不要在十几岁的小小年纪付出了太多太多原本不该付出的。然而,不幸中也有万幸,他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恰恰就是生活的磨难,以及磨难所铸就的性格。
3万北京知识青年,无论是谁,当年都有过共同的遭遇,今天也都有着同样的回忆。
二十几载风雨人生路,当年的中学生已过不惑之年。他们当中,尽管出了作家、艺术家、编辑、记者、医生、科学家、教授、军官、企业家、政府官员,但更多的是各行各业中的普通一员。无论做什么,他们都像陕北农民一样,是那么平凡又平常。他们多数人早已离开了这块黄土地,四处漂泊,最后又回到了熟悉而陌生的北京。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心永远在高原,因为他们的根,生在黄土地。
也许有人像回故乡一样,一次又一次重返黄土地;也许有人再也不能看一眼那小山村和朝夕相处过的乡亲们;也许有人永远不愿意想起那一件件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不管回忆起来是欣慰、是甜蜜、还是辛酸、是苦涩,陕北的黄土地,注定是令他们一生一世梦魂牵绕的地方。因为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里。还有,新鲜的汗水,年轻的热血和晶莹的泪滴;或许,还有长眠在那里的朋友和亲人……


第12版(副刊)
专栏:

岁朝春色(中国画)何水法
何水法是浙江美院高级画师,中国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一九八○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勤于绘事几十年,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作工笔花鸟画勾勒缜密、设色清丽,写意则翰墨淋漓、气势豪放。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还应邀赴欧美、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海内外、日本国际美协、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等收藏。


第12版(副刊)
专栏:

(剪纸)马纯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