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永远绽开的花
——读《献给真纳祖国的花环》
曾克
我爱花,爱自然界的花,更爱用各种文艺形式塑造、培育的生命、生活的花,友谊的花。
去年11月尾,正是5年前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八人,访问友好邻邦巴基斯坦,带着丰厚的中巴友谊返回北京的时间。诗人纪鹏送来了他新出版的、两次访巴及十多年来他和巴各界友人交往所写的散文诗歌集:《献给真纳祖国的花环》。我的家中立即增添了浓烈的茉莉花香。5年来珍压在我书案玻璃板下面的、我从巴都伊斯兰堡夏里巴里安山公园采下的、周恩来总理亲手栽种的一片乌桕树叶,突然间翠绿发光、生气昂然,迎接“花环”。
这本诗文集,正如书名一样,是一个芳香的花环。冰心大姐题写的封面墨宝是花,著名诗人艾青,朱子奇的两篇序言是花,集内篇篇记述也都是花。
纪鹏是诗人,他的散文也显现着诗风,蕴含着诗意。这本“花环”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他的日记素材的艺术加工。1990年访巴部分,桩桩件件所写,都是我亲历和目睹的,读着它,我眼前仿佛又重现了一次访巴的生活。脑海里立即闪过巴基斯坦的一幕幕风景、人物、历史的画面。他把半个月来看不尽、游不完的这个亚洲次大陆、信都河流域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最独特最珍贵的东西都写出来了。其中最突出的是两千年以来从“丝绸之路”就开始的源远流长的中巴友谊。
写着这篇短文,我的耳际又响起巴人民群众:宾馆服务员,大篷车夫,农民跷起拇指对我喊:“中国,巴基斯坦!毛泽东,周恩来!”颈上又觉得戴上了莱莉花环!竖在书架上的“中巴友好纪念章”也花样地笑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四百大学生背后的文章
蒋元明
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目前能与洋货抗衡并且占有上风的“大件”,恐怕要首推国货名牌电冰箱了。新飞、海尔、容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单是新飞,去年生产、销售了80余万台,利税近3亿元。名牌不是吹的!
可以断言,新飞也好,海尔也罢,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成功的背后必有各自的“绝活”。
譬如新飞,1990年,两次将自己不合格的1400余台冰箱(柜)当众砸毁,直砸得有的工人心疼掉泪,大骂厂长是“败家子”。
正当新飞冰箱产销两旺、如日中天的时候,1994年下半年起,新飞又投入4亿多元年产60万台无氟冰箱生产线的建设,抢占“制高点”。无氟,就是抛弃那个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极大的氟里昂,这不仅使冰箱成为“绿色产品”,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而且还使新飞成为国内生产无氟冰箱的最大基地,并跻身于世界最大的冰箱制造商行列。
还有,干部“不上就下”,职工“岗动薪移”,尤其使人感慨的是,而今眼目下,在每年几十万大学生毕业分配问题令有关部门头疼的时候,只有5000职工的新飞一下子招聘了400大学生。而且,经过培训,全部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当工人。原来,新飞由于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加上不断的更新、创新,许多的工作已非一般的工人所能为了,非有相当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是不能胜任的。倘若不及早下手,技术工人、管理干部严重不足的危机将会爆发。
总经理刘炳银对大学生还有一番令人拍案叫绝的讲话。他坦率地说:“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不尊重学历。”他告诫年轻人,必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岗位上去,同时又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成材,才有前途。在新飞,只要是人才,二三十岁照样当总工程师、厂长、经理;不能胜任的,5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一样去“人才交流中心”。不论学历、资历,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能者上,庸者下,干什么活拿什么钱。你想,如此这般,大学生们能不欢欣鼓舞!新飞实际上已在悄悄训练一支生力军,使之成为在竞争中能够冲锋陷阵的“铁甲军”。单凭这一招儿,就够绝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年大家都在喊。可在许多单位和地方,实际上却常常犯着两个毛病。一是“一视同仁”。他那个地方,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个人儿就能混,都吃“大锅饭”,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派不上用场。二是“束之高阁”。只要拿个文凭,甭管是夜大、函大,好,“落实政策”,调离生产第一线,到科室机关,提高“待遇”,致使“前方空虚,后方臃肿”。久之,连千里马也养成懒驴了。
有道是,大志思奋进,成功需良才。“国内争第一,国际创一流。”新飞有这样的战略目标,才推动它渴望科技,渴望人才!倘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它要那么多大学生干什么?!


第12版(副刊)
专栏:“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征文

  根系生活的沃土
姚一风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我们在实施“五个一工程”文艺类作品生产的时候,正是遵循这一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原则,坚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发掘题材和主题,通过塑造新人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话剧《鸣岐书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歌舞话剧《张鸣岐》(锦州歌舞团)之所以震撼人心,之所以能够征服北京和全国的观众,之所以荣获“五个一工程”的入选作品和提名作品,就是因为选择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原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这一典型人物,组织作家、导演、演员踏着张鸣岐生活的足迹进行采访,到他的牺牲地缅怀英雄的业绩。他们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被鸣岐书记的高风亮节所感动,被他的刚直不阿所激励,被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所感染。两个剧的组创人员,在塑造英雄的光辉形象时,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导演丁尼曾独自一人沿着英雄走过的道路一路风尘,最后在张鸣岐牺牲的大凌河畔住了整整三个晚上,努力使自己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英雄,在二度创作上提早进入状态,激发灵感。导演刘喜廷在充分理解英雄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使张鸣岐的形象更富于理想,更光彩照人。这两台戏在辽宁分别演出超百场,观众达二十几万。一位家长看过之后讲给读中学的女儿听,女儿被剧情深深地打动了,连夜写了一篇文章寄给电台,广播之后,引起强烈的反响。省党代会和沈阳市党代会的代表观看了演出之后,许多人都是流着泪走出剧场的。一位将军流着泪走上台,抱着饰演张鸣岐的国家一级演员宋国锋痛哭不止。
这两台戏的成功之处,完全在于认真贯彻了党的文艺方针,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从生活中发现题材和主题。只有从生活中来的东西,才能有生命力。只有从生活中来的题材,才有艺术创造的可能,才能实现思想深刻艺术精湛。脱离生活,陷入侃艺术,以虚假的表演代替生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人民喜欢的艺术品。这是一条永远的真理。
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也有人书写文章对英雄戏进京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举动有失艺术的真谛,有悖于艺术规律,并断言这样的戏一定缺乏艺术的感染力,一定不好看,一定是没有观众的。我也断言持这样观点的人一定没有看过这样的戏,抑或是带着某种偏见看的。且不说时代需要英雄,且不说英雄是艺术的永恒的主题,也不说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艺术有责任去表现他们,单说这样的心态,就是不健全的,不完整的。艺术需要多样,也完全应该充分发挥娱乐功能,让人民在愉悦中度过闲暇的时光。但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崇高。因此,在艺术创造的时候,万万不可排除崇高,更不可嘲笑创造崇高。表现时代,表现人民,表现英雄,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道路。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宣传部)


第12版(副刊)
专栏:

  秋天树满金
——访画家问雨
石克非
问雨,中年花鸟画家。七年前,在一位画家朋友的家宴上,酒至半酣,画界的朋友大加赞扬问雨。说他在当今泥沙俱下的历史大潮中甘于寂寞,安贫乐道,苦于自己的“事业”。他本是学西画的,出版发表过不少宣传画、年画、连环画等,可近年来偏偏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十分执著,一发而不可收。
一个雨后初霁的傍晚,我和一位文学界的朋友有幸拜会了问雨先生。问他为什么将“文学”改为“问雨”?(原名张文学)他略沉一下说:“雨,飘忽哪里来,茫茫何处去?本身就是谜。艺术究竟是什么?也可说是个谜。两者均无固定程式。我们画画的无法时学法,学到法又要抛弃法。无法乃为大法……”难怪画家孙宜生教授专为他的画赋诗一首:“敢问飘忽哪里来,心潮意象倾泄时,欲知茫莽何处去,悦目赏心意会中。”
当我们走进他的画室,画案自不必说,整一面墙都是他的新作,我仿佛一下子走进了鸟语花香的世界:那浓浓的大笔大墨泼洒的荷叶,衬托得荷花更加娇艳;几笔写就的枝杈上栖满了唧唧喳喳动态各异的鸟雀;清净的水中红头金鱼在畅游……这一幅幅画中浓浓的情、深深的意感染了我,真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无意中我从画案拿起1990年他在陕西美术家画廊举办个人画展的请柬,好奇地问他,身在河北为什么跑到西安去办画展?他半开玩笑地说:“这就是你对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是西安人的‘乡党’。”
请柬上几行短文告诉我:1941年他出生在古都西安,陕西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考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做美术编辑工作。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经历了50多个春秋,学习、求知、阅世、劳动、探索、创造……现实生活与时代的风风雨雨锻炼,成就了这位已有建树的画家。
说起1990年西安办画展的事,他激动地说:“我离开西安28年,但每时每刻都在眷恋着这块土地,难忘那22个金色年华,难忘渭河里戏水,高原上割麦……思念故乡的梦没有断。”他的心绪极好,我有意把话题拉回到他那一次画展上,就问:“现在‘效应’两字在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你能谈谈画展带给你的‘效应’吗?”
问雨和善、谦逊地摆着手,看起来他不想谈个人在社会上赢得了什么“名气”。在我追问下他说:游子归乡,是为了向哺育我的故土和父老乡亲呈献一颗赤子之心,归鸿片羽,凝结着游子的心血,飘蓬数茎,渴望着故土的栽培。
问雨步入中年,阅历、学识、功力,已日臻成熟,正是“秋来树满金”的大好时节,愿他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鸟语花香问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