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公关策划之道》述要
于嘉
由翟向东主编的《公关策划之道》近日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了1995年全国公关界众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公关策划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分七编分别论述了公关策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企业公关策划、CI策划以及若干公关策划实例,可以说是1995年公关策划研究的结晶。这些论文从国情出发,为公关策划定位,强调了公关策划是构建公关工程的蓝图,是统率公关实务的灵魂,是决定公关活动成败的关键,开展公关活动不可不重视公关策划。为适应形势的要求和公关向策划型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公关策划的水平,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带动整个公关事业的健康发展。公关策划者和广大读者可从本书受到启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公关策划本领。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略论领导权威
李纪恒
古往今来,权威对领导者、领导机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实施统御的必备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就强调了权威的重要性,即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动。(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51—554页)社会需要权威,才能实现稳定、统一,领导需要权威,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指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和维护领导权威,领导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走出对权威认识的误区
在新旧体制更换交替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新矛盾。领导权威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权威的认识和运用也出现了种种误区。如有的领导打官腔,摆官架,动辄训人,以为“威风”就是威信,有权就可以有威;有的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以为权势就是权威等。这是对权威的曲解。权威只能是靠领导者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所作的贡献来树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权威,走出“权威”的误区,对于提高领导水平,规范领导行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权威的建立,既不能靠上级封,也不能靠权力压,只能靠诚心诚意地、尽心竭力地为人民谋利益,这样,才能使领导权威真正地逐步树立起来。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求真务实、为民办事,则是新时期群众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工作实践的迫切希望。人民群众心里有杆“秤”:你妥善处理群众利益关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信服你,你就会有威信;你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解决问题不痛不痒,群众就会对你嗤之以鼻,你就不会有威信。因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时刻注意理顺群众利益关系,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早在3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特别强调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他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群众的利益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等等。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一是要采取疏导方针,有理、有利、有节地做好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避免和防止矛盾激化。二是要以科学分析的态度,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切实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三是要增加政治、社会生活的透明度,通过舆论宣传、对话座谈、参政议政等措施,广开进言渠道,实行双向沟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脚踏实地,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并形成制度,坚持下去。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在这方面,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把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群众的所思所想作为办好实事的基本点,这是办好实事的前提;把国家建设的需要与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办好实事的着眼点,这是办好实事的关键;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一起来,作为办好实事的出发点,这是办好实事的重要条件;把群众的支持,各方面的配合作为办好实事的动力点,这是办好实事的重要基础;把落实一套过硬的措施,加强检查督促作为办好实事的注重点,这是办好实事的根本保证。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措施得当,就能够建立起政通人和、鱼水情深的党群、干群关系,领导权威就会在这种关系中不断得到升华。
二、领导权威来自领导自身的素质水准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建立领导权威,既要重视外部条件的影响和推动,更要重视内部因素——自身素质的锤炼和提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通过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靠坚强的党性、人格的力量、高尚的品德去建立权威。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要求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领导干部应以此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要牢记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建立领导权威的根本所在和首要前提。如果一事当前,先考虑自己,在触及个人利益问题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势必影响自己的威信。人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往往通过领导者的素质水准来认识评价我们的党和领导干部。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严以律己,还是把职权当特权,图谋私利,这是领导者思想境界高低的分水岭,也是一个实际的考验。要经受得住这个考验,首要的问题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年轻干部,更要到艰苦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和考验。艰苦环境有利于改造世界观,有利于培养艰苦奋斗、顽强进取的精神和作风。只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鞠躬尽瘁为人民,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领导权威才会逐步树立起来。
领导干部既要统揽全局,又要心系群众。所谓统揽全局,就是要具有开阔的眼界,熟悉国情,了解世界,在各项工作中能够以大局为重,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所谓心系群众,就是要掌握群众脉搏,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向群众学习,真正做到心系百姓千万家,安危冷暖心上挂。建立领导权威,既要有统揽全局的大将风度,又要有心系群众的爱民之心,像周总理那样既悉心照顾每一棵小树,又时时看见大片森林。这就要经常到基层去调查了解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扎扎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别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这样,党的威信和领导的权威就会在群众中树立起来。
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是建立领导权威对领导者素质的内在要求。人格力量是建立领导权威的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才可以孚众望、树威信。因此,领导干部要躬身做官,挺腰做人。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是内在联系的。具体说来,就是一要敢于实践,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胆略和气魄。二要实事求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按客观规律办事,观察事物,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办事要有科学态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办实事。三要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锻炼综合性的能力,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有了真才实学才能有威信。为此,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掌握辩证法,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力求在工作中避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遇事不要停留在朴素的感情上,而是把理性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加以提炼上升,摸索和掌握事物规律性的东西,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四要克己奉公,律身以俭。公生明,廉生威,实生信。做到廉洁勤政,视廉洁为富有,以奉献为光荣。这不但是事业的需要,也是人格的追求。领导干部决不能靠耍权术、仗权势来提高威信,而要靠人格的力量,即模范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周围,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五要关心干部和群众,与人为善,具有一种容人、容言、容事的宽阔胸怀。在与群众相处时,要和颜悦色,大度融融,宽以待人,热情诚恳,给人以安全感、信任感、追求感、必胜感、使命感,使群众感到同你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进步,从而充分调动其创造性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只有勤政务实创伟业,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能建立起真正的领导权威。不过,躬身做官并不是要求领导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这个“官”,就其品格、行为规范、思想境界而言,当然要比一般人高。领导者必须具有共产党人特有的崇高道德境界和精神风貌,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政治家的要求来严格锤炼,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立场坚定、革命意志坚强、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工作能力强的领导人才,做到既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影响和带领广大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流通领域理论研究的有益尝试
——《供销合作社与市场经济》评介
李清
周秀德著的《供销合作社与市场经济》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国务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陈俊生题词、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作序。该书是江苏省供销社近几年来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为全面地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供销合作社如何改革、发展、壮大的专著。
该书作为有关流通领域的经济理论专著,它没有空泛地偏重于宏观理论的研究,而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之间这个层次,对供销合作社整个系统的经济运行规律进行探讨。尤为可贵的是,面对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事业究竟应该如何生存、发展这一重大命题,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之处,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解答。作者认为,供销合作社要生存,要发展,要成为真正有实力的为农服务组织,就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体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流通领域新体制;彻底改变政府部门式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企业化的领导管理体制。在指导思想上,要从为纯农业服务转向全方位为农服务;在经营方式上从计划分配型转向纵合横联型;在经营阵地上,从当地小市场转向国内外大市场。要把供销合作社建成背靠广阔农村,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开展国内外大贸易,发展大流通,服务大生产,组织结构集团化、资产结构股份化、经营结构立体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分配制度多样化、用人制度动态化、为农服务系列化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特大型的综合商社式的企业集团。这些论述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见识。作者在著述中,注意了贴近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国情、省情、社情的特色,注意了对供销社历史发展沿革的承继关系,也注意了吸取国外经济合作社一些有益经验。该书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这段重要时期的历史总结,为全国供销合作社事业的生存、发展做了一些探索。该书始终把供销社的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由于作者长期亲临改革实践第一线,这些理论上的探索都有较丰富的实践基础,使全书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且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城市管理现代化初探
郭先锋
内容提要: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重视城市管理,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已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它应将相关主管部门有机结合成整体,既能完整地行使各自的职责,又能统一协调行动,发挥强有力的联合效能,行使高效的协调功能和指挥权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其发展规模、速度、等级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水平,深刻地改变着城市自身的功能,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日益增多的新问题、新压力,而我国城市管理的理论研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却是一片空白,这是不正常的。世界性的科技进步、计算机应用的全面推广,为城市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如果城市管理工作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一、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城市各项建设不断发展,而城市管理及其体制明显滞后,有的城市管理工作仍为行业范围所局限,也受到行业内部利益、权限的牵制;有的城市管理因涉及许多行政主管部门,常发生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总之,我国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习惯性地运用行政手段,在这分散指挥、互不联系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城管自身的工作效率,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城市作为多种功能的载体的负担骤然加剧,“脏、乱、差”是其不堪重负的具体反应。城市中心的转移、扩大,使城市功能的发挥很不均衡,新老市区相差悬殊,但都同样存在功能不完善、效益低等问题,“交通不畅、行路难”等也是司空见惯的。城市功能的迅速开发、人口的急剧增加,暴露出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历年欠帐所积下的隐患。而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某些单位和个人淡化义务和责任,把建设、保护、维护等等推给社会,对负荷过重的城市基础设施,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城建法规不健全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后挫力。具体执行中的工作人员有时甚至找不到行政司法的依据,这种状况难免挫伤城管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时甚至助长了违章、违法现象。
认真研究当前城市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有两个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其一,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对省、市采取对口管理,因而传统的城管模式几乎近于单纯的城建行业管理,局限在市容市政管理上。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非常活跃,第三产业日趋兴旺发达,城市交通、人口、市场、娱乐、环境、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突出,已远远超出单纯的行业性城市管理的覆盖范围。其二,不少城市发展出现了现代化、国际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厦门、深圳、大连等等。预计至2010年,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并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目前,许多城市功能正日趋完备,不断向多种功能互补的综合性方向发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对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开放性及服务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显然,围绕城市现代化展开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国际化的全球性趋势,使得城市管理的对象、内容、范围、任务都空前繁重和扩大,必须建立适应城市现代化、国际化需要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二、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模式
由上可见,重视城市管理,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已刻不容缓。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建设不断扩大、深化的必然趋势。诚如一位市政专家指出的:城市管理是保证所有现代化城市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润滑剂,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作支撑,一个现代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从长远看,我国的多数主要城市都在有计划地分阶段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努力。而从现实分析,市场经济运转体系正渐趋成熟,外向型经济格局已逐渐明朗。这对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出了两条内在的要求:第一,新体制应是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集中统一,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第二,新体制应能最大范围地辐射城区,服务周边区域。这个城市管理新模式类似于企业集团化管理,它将相关主管部门有机地结合成整体,既能完整地行使各自的职、责、权,又能统一协调行动,发挥强有力的联合效能,行使高层次的协调功能和指挥权力。它应具备如下四个缺一不可的功能:
综合协调功能。从人口流动到内外交通运输,从信息传递反馈到商品物资流通的市场,从能源供应(包括水、电、气等)到防治污染和绿化美化环境,从各项建设的规划到综合整治。如此广泛的内容与范围,决定了当前及今后的城市管理必须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方能涵盖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方方面面。而如何对城市内各种现象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管理,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解决,使城市在生活、工作、娱乐、交通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有一个超脱行业局限、能够统筹协调各个具体行业主管部门的机构,解决各行业职能交叉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如,按工商管理条例规定,只要具备场所、资金等条件,工商部门就照章准予办理营业执照。而实行市场经济后,各城市的个体户,尤其是第三产业方面像饮食、修理业等,数目骤增,引发了占道影响交通、违章搭盖妨碍市容、不讲卫生污染环境等社会问题,这些又非工商、交通、环卫、城建等部门所能独立解决,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按城市发展及社会需要,调整各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决策规范功能。199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率显著加快,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现代化城市雏形正在形成。然而,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行为文明程度尚未跟上,在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城市管理机构应当承担起规范人们的行为,塑造城市形象的职责,引导城市居民树立文明意识。
监察执法功能。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必然是法制化的管理,而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执法是分散的,有陷入单一、分专业执法的迹象,各城市都出现了由此而产生的推诿现象。笔者认为,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必要实行“一警多能”的综合执法,即由警察统一管理城市的交通、市容、卫生、治安等诸方面。在国际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香港)均实行这种执法形式。“一警多能”的特点是: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发挥地段综合管理监督职能;避免政出多门,交叉管理;精简人员、财物;消除管理“死角”,执法权威性强。现阶段,一些城市已出现了由公安、交警、工商、城监等多个部门抽调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可以看作是向综合执法过渡的初期方式。实践也证明,综合执法队伍效率高、效果好。
城市管理是一项动态系统工程,随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诸如垃圾死角、占道摊点等。在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必然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制定阶段性综合整治办法十分必要。城管部门应该对此集中研究、制定方案,统一指挥、指导,取得专项综合整治的最佳效益。
三、现阶段城市管理的工作重心
一个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从现在起,我们只有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逐步使城管体制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才能保证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拓展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思路。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规模、功能分区及性质定位的宏观控制,属前位性管理。因此,拓展城市管理思路的深广度十分必要,它可以免去许多后期补偿性城市管理的人、财、物的投入,成倍地提高城管工作的效益。还要看到,现代城市发展已到了向信息化迈进的阶段,电子程控运转系统、监探系统的应用日益深入,必须树立科学管理城市的意识。
还要建立城市管理的科学方法。实现由传统型向科学型、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突击性向制度性、由随机性向规范化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实质上是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化的过程。当区街、居委会等各级基层单位直接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市级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实施行业决策、协调、指导、监督,使城市管理既具合力又灵活开放,约束力强,权威性高,科学度大。还可以促成城管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检查、督促,以杜绝城市管理时紧时松、治而复乱的现象,促进城管服务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尤其要强调以法治理城市。未来的社会是法制化的社会,未来的城市管理也必将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转。近年来,各城市相继出台了一些城市管理法规,但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还有很多法制盲区,法律效力也不够高,也尚未配套成系列,存在不少漏洞。因此,要狠抓法规的制定与贯彻落实,真正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局面。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提高乡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首届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科学与迈向二十一世纪研讨会综述
迟树功
不久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和江阴市大阪洋呢集团在江苏省江阴市,联合主办首届“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科学与迈向21世纪”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学者、专家,主要围绕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对我国乡镇企业管理及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有关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乡镇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与管理科学化、法制化问题
有的学者指出,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4年乡镇工业总产值突破了4.2万亿大关,接近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我国乡镇企业的成功,不是靠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取得的,而是靠新的思路、新的管理、新的机制进行启动的。如在机制创新方面,创造了一种能生能死的新机制;在管理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方法,使诸如卖掉土地的资金等原始积累资金转入最初企业发展的种子资金;通过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找到了技术,从而创造出了名牌产品。有的学者概括了乡镇企业成功的共同品质,这就是干字当头;紧跟顾客(市场);灵活自主;智源开发;权威领导;软硬环境建设等。
在乡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方面,有的学者强调指出,许多乡镇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但也有部分乡镇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当前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实行全面的科学管理,加强质量、营销、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管理,要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及优质品率、资金利润率。
有的学者提出,为实现乡镇企业管理法制化这一目标,应加快乡镇企业的立法。同时,要把依法治厂(或企业)纳入乡镇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构筑以责、权、利为内容的依法管理动力机制,建立法制管理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培养法律人才。
二、关于乡镇企业的人才问题
乡镇企业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竞争,而技术竞争的关键则是人才的竞争。有的学者提出,要树立“大人才观”,大力培养、造就人才。目前,乡镇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如果停留在这种低素质上,经济效益很难保住第一次创业的优势,更谈不上赢得高效益。与会者强调,应主要靠智力开发、靠全员素质的提高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有的学者指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又主要是对人的培养和使用。我国乡镇企业迫切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只有一流素质的人才,才能创建一流的事业。这就应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决策和业务水平的乡镇企业家,造就他们具有现代企业家的特殊素质,包括竞争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具备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比较高的智慧、眼界、见识,从而具有统御全局的能力。
三、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发展战略问题
与会学者指出,产品质量是乡镇企业的生命,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质量、上档次,改进工艺,改善结构,创出一系列名、优、新、高的名牌产品。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我国乡镇企业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创新:乡镇企业家的意识要创新,主要围绕着“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策略”这一中心来建立发展观念,制定新的发展策略;加速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途径和方法要创新,要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对乡镇企业组织结构应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淘汰、改制、重组,以适应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要创新,实现保一、退二、加三(确保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同时重视发展“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乡镇企业;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要创新,应重视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及用经营管理方式来解决资金短缺困难;乡镇企业集团的管理要创新,包括集团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创新;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创新,包括开展管理创新,建立企业新的体制,采取优势转移扩散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
许多学者认为,乡镇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实行规模经营战略,走集团化道路,组建多内容、多种形式的乡镇企业集团,并形成合理的集团群体结构。尤其要重视在适合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营的领域组建集团,由分散的优势变为聚集性优势,使成员企业由“大而全”、“小而全”、“小而杂”变为“大而专”、“小而专”、“小而精”,以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并推动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之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乡镇企业还要实行区域集中发展战略,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打破过于分散、杂乱的格局。也有的学者指出,经营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乡镇企业要把在国内坐地吸引外资的单向型转变为双向交流型,即在国内继续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乡镇企业到海外去投资,实行跨国经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