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电脑与生活》征文启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作为信息时代的宠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视为现代生活的伴侣。为此,本版将开辟《电脑与生活》专栏。在这个小小栏目里,让我们互通电脑发展的最新信息;交流实用的电脑常识;畅谈电脑给社会带来的方便与局限,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与烦忧,甚至给我们的观念带来的变化。
来稿字数须在千字左右。通讯地址:北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科技园地》收;邮政编码:100733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与科学家对话

  有电子,还有反电子。有质子,还有反质子。有氢原子,最近又在实验室中首次合成了反氢原子。我们拥有一个地球,那么——
还有一个反地球吗?
——唐孝威院士谈寻找宇宙反物质
王直华
记者:新年伊始,传来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利用氙原子和反质子碰撞产生了反氢原子,这是否有意义?
唐孝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这次实验,产生了由反质子与反电子组成的反氢原子。它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造出反原子,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电子携带的是负电荷,而反电子带的是正电荷,所以,早期科学家便把反电子这种粒子命名为正电子了。
唐: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们不止一次地谈到反电子、反质子,它们都被称为反粒子。反粒子是相对粒子而言的,那么粒子又是什么呢?
大家知道,在本世纪初,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快这种看法就站不住脚了:1911年科学家发现,原子里面还有个“核”(原子核);1932年又发现了中子,原子核里还有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这时,人们才弄清楚,原子又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后来,人们把原子层次以下的粒子,如光子、电子、中微子、质子、中子,还有以后发现的许许多多“小家伙”,统统称为粒子。
很奇妙的是,现已证明,所有的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正电子是1932年在实验中发现的,反质子是1955年发现的。
记者:在性质上,反粒子与粒子有哪些不同呢?
唐:反粒子与粒子这一对兄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它们质量相同,寿命也相同,等等。同时,“反粒子”有许多同粒子相反的性质。例如,反粒子与粒子的电荷符号相反,磁矩符号也相反。
记者:粒子组成物质,反粒子组成反物质。说到反物质,我想起1990年国外地球物理学家在研讨如何对付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时,曾有人提出,发射反物质去“轰击”小行星,反物质便与小行星的物质发生湮灭,小行星顷刻消失,从而使地球和人类无虞。
唐:的确,反粒子与粒子,或者反物质与物质,它们碰到一起时会湮灭掉。但是这里的湮灭,并不是把什么都消灭了。湮灭,会产生其他的正反粒子对,同时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正反粒子湮灭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还要大得多。如果有什么人要设计湮灭小行星的方案,千万要注意,湮灭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可别把地球“烤”焦呀!
记者:既然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那么,可以推论所有的物质都有反物质。
唐:是的。理论上认为,任何物质都有与之对应的反物质。它们是完全对称的。一部分科学家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平时见到的都是物质,没有见到反物质?我们的地球是物质,按照“完全对称”的道理,应该有个“反地球”。寻找这些反物质,就成为当今许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大课题。
(作者系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造就未来
——美国“2061计划”介绍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普专题组
在哈雷彗星飞临地球的时候,美国一项雄心勃勃的国家计划也宣告开始了,这就是以这颗彗星再度光顾地球的时间(2061年)命名的计划——2061计划。参与此项计划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们在3年后的1988年就拿出了他们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着眼于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报告。去年年底美国科学基金会会长尼尔·雷因博士又宣布《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正式出台。究竟是什么使美国人如此重视科普呢?
第二次受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居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经济发展深受其惠,美国的一些最成功的企业都是与新颖的科学技术有关,像IBM、AT&T、波音和柯达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但是到了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导地位有江河日下之势。
一些美国人不禁想起了1957年,当年的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空。美国举国上下都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危机,于是把人财物大量地投入到了科技上,终于在1969年使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那一次似乎是由于美国的疏忽一不小心而让苏联赶了过去,可这一次呢?
美国朝野都在多方寻找问题的症结和答案。教育一时成了众矢之的。人们都把美国科学素质过低归咎于中小学的教育水平低。许多美国中学缺乏一套严谨的科学教育课程。那么,科学家后继乏人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D.贝尔纳教授早在30年代就在他的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这是科学学的奠基之作)中讲了这样几个问题:①科学教育要从小开始;②科学教育要扩大教育面;③科学教育要彻底改变方法;④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贝尔纳教授的这些思想几乎原封不动地被搬进了2061计划。
让学生首先理解科学
“着眼于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是需要普及到全体美国人的。那么为什么2061计划强调将这科学的主阵地设在中小学校,这是因为,传统的科普手段有相当一部分带有颇浓的新闻性,有些又带有一定的商业性。
以电视为例,费米国家推进器研究所主任莱昂·莱德曼说:“让我们想想电视新闻怎样对待这两个事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拿破仑的卷土重来。毫无疑问关于拿破仑的消息会成为晚间新闻的节目,法拉第是没有上电视新闻资格的。然而,法拉第的发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远远超过了拿破仑。”
当然,课堂教学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譬如说:报道科技新发现和新进展,报道地震等突发性事件,她就无能为力了,而这正是某些传统科普手段如新闻媒体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美国在最近的这次自我反思中,不仅认真地检讨了他们自己,也积极地吸收了别的国家包括我们国家的一些经验。美国最近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否可以说是与这一经验有关呢?这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呼唤科普精品
陈天昌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科普出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碰到不少困难。
困难之一是科普类图书印数普遍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就青少年科普类图书来说,写作形式和内容陈旧的多,创作结构设计别致的少;选题雷同的多,新颖的少;内容肤浅的多,深刻的少。困难之二是科普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困难之三是出版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科普出版还碰到了三角债、资金短缺、纸价工价猛涨等的困扰。
那么科普图书出版怎样走出困境呢?
政府应加强对科普图书出版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可通过制订全国中长期科普图书选题规划并督促实施来实现。
提高科普图书自身的品位和价值,多出精品,应是科普出版走出困境的重点所在。40多年科普编辑生涯,使我悟出一条道理,优秀的科学家较有可能写出优秀的科普读物来。因为科学家最有条件发掘他们本专业范围科学本身的美,以及科学本身蕴涵的趣味。除了出于事业心和责任感,正是科学本身的美和科学本身蕴涵的趣味,科学家们才甘于寂寞,埋头苦干,乐在其中,为科学贡献一生。只要善于发掘,就有可能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情趣,并有审美价值的优秀科普作品来。科学家有亲身参与实验考察的实践,掌握第一手材料,所以写出的科普作品往往既具体又生动,读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其他诸如建立科普创作基金,加强优秀科普图书的评介,定期评奖,鼓励创作、编辑、出版高品位科普图书等等,都不失为繁荣科普出版的好办法。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弘扬科学精神
周光召
作为整个科学传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普及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它既包括介绍具体的科学知识,也包括普及科学方法,提倡科学态度和弘扬科学精神。
以往的科普工作,比较侧重于普及科学知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在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相比之下,在普及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态度和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则比较薄弱。鉴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我认为必须对此予以格外的重视。
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密不可分。科学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追求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弘扬科学精神不只是科学界的事情,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此举的关键则在科学界、领导干部层以及舆论界。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很值得科学家和一切从事科学活动的人们重视。那就是迷信活动和一些打着科学旗号、行违背科学之实的活动大肆泛滥。卷入这类活动的人,情况和动机各不相同,情况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所有这些活动都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
早在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分析了迷信产生的根源,称为四种“假相”:
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是人类普遍易犯的错误,原因是人们错认为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迷信者看到的只是个别现象,而忽略了大量反证的事实和现象,就信以为真,甚至执迷不悟;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爱好和天性引起的错误。天性好古,就会崇古,反之,则会轻视古代,偏爱当今;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是交往和言语中产生的错误。如不诚实,弄虚作假,相信谣言等;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是主观虚构的错误。就像舞台上的表演,与真实世界相去甚远。
在某种意义上,培根的这些分析,至今也还很有启发性。
在社会变革的时期,有些人不了解发展的趋势,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或遭破产,或发横财,有一种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乏精神支柱时,他们便感于今生,期于来世,在迷信活动中寻求心理安慰。可以说,近年来国内迷信活动的泛滥,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它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某些消极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诸多因素,而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教育和加强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则是其中具有根本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们所有的科学工作者,无疑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前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为维护科学尊严、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学家鼠年析鼠
秦春
鼠年已至。提起鼠,人们会立刻想到小眼溜圆、尖嘴细尾、令人厌恶的“老鼠”。那么,老鼠到底何时起源?鼠类究竟有多少?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为鼠寻找远古祖先
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啮齿类动物化石的研究表明:距今5000万年前的东方晓鼠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鼠,当之无愧为鼠的祖先。
老鼠,属于啮齿类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上下各有一对没有牙根、终生生长、形如凿子的门齿,且不断通过啃咬东西磨牙,“啮”正是它特有的生理需要。它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颇受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的青睐。对科学家来说,鼠化石是古生物地层学上得天独厚的珍品,一颗鼠牙与一颗象牙具有同等的科学价值。
70年代,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发现的一种化石,它有一对大门牙、退化的颊齿和可能具有雏形的“啮”的机能,其状酷似啮齿类。20多年来,我国科学家经过多方研究考证,确认这种安徽古新世化石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而将它命名为东方晓鼠。科学家阐释其命名由来时说:“东方晓鼠的发现对啮齿类的起源问题犹如东方旭日,朦胧欲晓了。”这一有趣的命名和论断,引起世界上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而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就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
世界鼠类知多少
据我国科学家考证,世界上哺乳动物种类4000余种,而以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动物就占了1700余种,仅我国就有200多种。世界上每两个哺乳动物中至少有一个甚至一个半是鼠类。正如科学家所言,鼠从诞生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哺乳动物成功的顶峰。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鼠类遍布于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冻土,从沿海的茂密森林到大陆腹地的沙漠戈壁,从低于海平面150米的盆地直至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从地下或深水中直到几十米高的树冠,应有尽有。除了人们常见的家鼠“耗子”外,天上滑翔的鼯鼠、水中的河狸、草原的旱獭、田鼠、鼢鼠、松鼠等,都是庞大的鼠族成员。
据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鼠是拉丁美洲的水豚,身长1.3米、高0.5米、体重50公斤,亦有“水猪”之称。最小的鼠是非洲的巢鼠,身长5.7厘米,体重仅5克,小巧玲珑,可在麦秆上营巢而居。而目前我国最大的鼠则是发现于新疆北部的河狸,体长约1米,体重25公斤。
我国鼠害何其多
新年来临,科学家告诫人们:鼠年的欢乐吉祥应该珍惜,而猖獗的鼠害却不容忽视。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口12亿多,“鼠口”将近40亿;世界人口近50亿,“鼠口”就有100多亿。老鼠虽小,却无处不在、无恶不作。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老鼠每年糟蹋全世界1/10的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可达200亿公斤,一只老鼠一年就要吃掉9公斤粮食。至于给森林、草原带来的危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不仅如此,老鼠还是安全的隐患——堤坝打洞、造成决口;咬坏电线、引发火灾;甚至造成工厂停电、地铁停运、飞机出事等。特别是老鼠能传播57种疾病并引发鼠疫,更是致人死命。为此,人类与老鼠的斗争由来已久,愈演愈烈。
科学研究表明,老鼠之所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正在于它的繁殖快、生存能力强。一只家鼠,一年生6、7窝,一窝产7、8仔甚至多达32仔,有的当年还可繁衍子孙后代。除此之外,老鼠食性极广,诸如肥皂、纸屑、木材、各类昆虫以及电线胶皮等都可满足它的生存需要。
为制止鼠害,人们几乎穷尽其法,特别是随着各种化学药剂的发明,大面积灭鼠初见成效,但老鼠的天敌也惨遭株连。为此,科学家指出:要消灭老鼠,必须了解老鼠的进化历程、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特别是它们的天敌等等。
科学家在呼吁灭鼠的同时也指出:要消灭鼠害,还要变害为利。科学研究表明,鼠肉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现在我国两广、福建和川藏等地仍推崇吃鼠肉。老鼠除了鼠肉可食外,还有其他的用途。“火鼠”可以晒干烧炉子,被称为“活煤炭”。麝鼠、绒鼠是珍贵的毛皮兽。小白鼠更是科学家良好的试验动物。现在,老鼠甚至还被用来预报地震、作海关检查、扫除地雷等。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担负起科普的道义责任
赵致真
编者按:一个地方电视台,在人力不足、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毅然承担起向全国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道义责任,读后令人感奋。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这是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武汉电视台的《科技之光》栏目受到国家的表彰。作者系武汉电视台台长,文章是作者在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去年5月8日,《科技之光》栏目开始通过中国教育台的卫星频道,向全国和整个亚太地区播出,到今天,已经开播九个月。节目虽然还很幼稚、粗糙,但科学毕竟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第一次有了独享的园地。
为了实现《科技之光》的开播,我们武汉电视台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一言难尽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正在全台选精拔锐,组建一支70人的《科技之光》摄制队伍,这相当于全台职工总数的1/4。其中有30多人的主力部队开到了北京。
初来北京,有人笑我们是湖北老乡到皇城根下打码头,“牛槽里多了一张马脸”,我们自己也确实没有把握。开车走北京的立交桥,感到很复杂,而全新的工作对象和内容比立交桥更复杂。我们的同志是怀着一种崇高、庄严的情绪超常工作的。有位青年请假回武汉结婚,第二天就匆匆赶回了北京。站长何涛同志的父亲病危,他因工作离不开,硬是没赶上回去见最后一面。
有人问我们怎么想到办《科技之光》这个点子的,为什么一个地方台要做全国的事?其实这不是谁灵机一动、心血来潮的结果,这是我们全台集体意志和高度共识的体现。
中国的电视这些年空前繁荣和兴旺,但我们常常怀着职业的内疚。我们痛感荧屏上科学的含量和知识的比重相对太少了。身处高科技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知识之网中,谁都难以做科学的局外人。作为传播媒介,不应该太久偏离时代的主流。
我们一方面向社会呼吁,一方面想到手里毕竟有个电视台,就在自己地盘上干起来。十年来,我们在电视科普宣传上一直是坚持不懈的。我们的科技栏目从未中断过。1985年和1986年之交,当哈雷彗星回归时,我们摄制了《欢迎你哈雷彗星》,在中央台播出了三次,并获得了当年全国科普电视一等奖。为拍摄科技史系列片《中国桥》,我们驱车三万公里,跑遍了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所有省份。1992年,我们和《少年科学画报》合作,拍摄了100集《凯丽阿姨讲科学》。当时我对凯丽说:“如果孩子们看了你的节目,能多出一个科学家,那就是你的功劳。”凯丽很感动,辞掉许多片约,一集只拿40元稿费,到武汉来讲科学。
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编部门大都是文科学生的世袭领地。许多人对现代科学十分生疏和隔膜。为改变记者队伍的知识结构,我们两次通过考试,在数、理、化、天、地、生等专业中,甄拔了几十名文理兼优的人才,成立了中国电视界最早的、最庞大的科技部。
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十余个国际组织将武汉电视台列为世界上五个致力于科普事业的电视机构,并授予本年度的儒勒·凡尔纳奖。在巴黎的颁奖会上,我曾动情地说:“中华民族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为人类贡献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那样的场合,让人特别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科普工作者是当代卓越的爱国者和精忠报国者。
我们常常和身边朋友、全国同行讨论中国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前景,既有豪情也有忧思。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后,大家都盼望中国科普工作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能出现重大转机和根本改善。
首先是怎样才能让全社会进一步真正认识科普的地位和作用。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民素质依然低下的今天,如果没有高效能的科普系统作为脚手架,整个科教兴国的大厦是难以落成的。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普无论在数量、质量、品种和手段上都有很大差距。就拿科幻片来说,国外佳作俯拾皆是,中国本来是《西游记》、《嫦娥奔月》的故乡,建国近半个世纪,竟然只出过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在国际会议上谈到这个问题,常令人不胜汗颜。
再拿科普队伍来说,我国仅电视从业人员就达十几万人,但其中姓“科”的无疑是人丁最不兴旺的家族。共计不过200人,且大有继续萎缩之势。每年我们在开科普会时一清点,北边“老张改行了”,南边“老李调走了”,大家苦涩地调侃说:“我们快成了濒危物种。”怎样才能吸引第一流的大智大慧者到电视科普舞台一展才华,并获得应有的成就感和真正的社会尊重呢?
在这里,我们想严肃提出一个简单易行、带根本性的办法,那便是立法。不能光靠号召和动员,要用法律条文、国家意志来规定电视对科普宣传应尽的义务。“斯人也,有斯责也。”这在世界上是有通例可援的。日本广播法规定:电视台必须在主频道中用15%的版面播科教节目。美国也规定将一定的播出比例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如果我们在中国电视的播出单上有以法律形式规定适当的科技节目比例,即令看成一种社会公益性质的税捐,也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一位哲人说过:“倘若世上没有火,我便是火。倘若太阳出来了,我甘愿熄灭。”《科技之光》只是一朵稍稍早开的小花。我们热切期待,科普春天的万紫千红早日来到中国。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上图:相继建成的全国和地方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目前已初步形成网络,成为培育科技幼苗的苗圃。瞧,科技中心的宣传车来了!
左下图:云南省蒙自县的科普工作队跋山涉水深入村村寨寨。
右下图:辽宁的张兴田(左)是位种韭菜的能手,十里八乡的农民都到他家学技术。
(照片由中国科协普及部提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