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王修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遇到的一个新问题。
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历史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既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总之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把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便形成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在我党历史上,群众路线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对此贡献最大的当数毛泽东和邓小平。早在建党之初,毛泽东就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尤其重视农民群众的工作。延安时期,他亲自制定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他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把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作为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提倡“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革除领导制度的弊端,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关键环节,指出“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根据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写进了新党章。我党70多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党的事业就遭挫折,受损失。
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群众路线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法宝。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决定它永远不会过时。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它,和平建设时期需要它,计划经济条件下需要它,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要它。
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群众路线
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工人群众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政企分开,保证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同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统一的,不矛盾的。”要办好现代企业,必须依靠工人群众。广大工人群众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对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劳动力、特别是各类人才向最能发挥作用的部位流动,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所谓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就是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外市场相互衔接,促进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大跨度优化配置。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可以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这是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其根本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因为,它既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是“共同贫穷”的做法,有利于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可有效地避免两极分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五,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对于群众路线,不仅有巨大的相容性,而且有现实需要的紧迫性。从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现实看,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正在热切呼唤党的群众路线。第一,市场主体的多元性、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矛盾纷呈,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种状况比起计划经济时期要复杂得多。这就要求各级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信息,作出科学决策。第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主要特点是竞争。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各级干部对他们加强指导,及时提供信息、技术、购销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增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三,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原则,这无疑会对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易于助长唯利是图等消极倾向。为了抑制这种负面效应,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风尚。
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
无数事实说明,干部的素质不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就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各级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能否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那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境界。提高干部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就其世界观、方法论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系统论观点,正确处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与工作路线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互为前提、互相补充,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工作路线是实现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手段和保证。我们必须把群众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并贯彻落实,任何偏颇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二,坚持唯物史观,强化群众观点。群众观点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群众观点主要是指群众创造历史、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的观点,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吸取营养的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观点,教育引导群众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观点等。坚持和强化群众观点,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民为本,勤政为民,造福人民;就要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行动的准则,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就要充分发扬民主,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就要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总结他们的经验。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转变工作作风。多做扎实的工作,多办好事实事,多给群众以实惠,力戒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一个地解决实际问题,防止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抓两头,带中间,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第四,坚持两点论,做到两手抓。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做群众“尾巴”,迁就那些消极情绪和落后意识;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胡家祥周景堂汤庭芬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讲了12个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首要的重大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盘棋中三枚关键的棋子,“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者关系,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其它各种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要适时、适度,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有利于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总揽全局”的,我们应该从全局来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内涵。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改革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革新,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改革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实行开放引进大量外国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注入活力。17年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通过改革取得的;要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譬如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与后劲,经济效益差;国家宏观调控乏力,经济总量和结构失衡,农业、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严重滞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社会分配不公,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等等。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利益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要适时、适度,每一项具体措施推出的时间、范围都必须考虑到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发展,又有利于稳定。国内外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又要有利于稳定,首先应该分阶段进行,波浪式的向前推进。有的国家实行急剧的改革措施,有的甚至实行“休克疗法”,导致社会剧烈动荡,继而引起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根本制度遭到颠覆性的破坏,使改革走向了歧途。其次要协调进行。改革是全面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与政治体制、社会文化体制的改革协调进行。再次是要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大业,是体制的创新。一种新的体制要富有生命力,先要通过点上的试验,成功了,全面推广,失败了,改掉重来。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我国的改革经历了从农村的局部到整个农村,从农村到城市,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社会、科教文化体制全面改革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中央相继出台了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方案。随着这些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无疑将会为我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新的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下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改革既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又要特别注重社会的承受能力,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推进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今后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及各类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等的全面进步和提升。发展理论已出现半个世纪,但在二战后至五六十年代,西方曾长期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出现了增长热,许多人以为只要财富增加了,蛋糕做大了,其它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单纯的经济增长虽然带来了产值、收入的增长和就业增加,但由于没有注意发展是整体的发展,只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人口膨胀、贫富悬殊、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因而我们要引为鉴戒。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地树立起整体发展的新观念。我们讲发展,是指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当然,经济发展是最基本的,但单纯强调这一方面、轻视或者忽视其他方面,就会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发展的需要决定着改革的内容,发展的进展决定着改革的步骤。改革要随着发展适时适度地进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旧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剧烈冲突,而内在地提出了改革要求的时候,我们不积极地进行改革,就会拖发展的后腿,引起人们的不满;当社会生产力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具备改革条件的时候而匆忙进行改革,则只能是超前的、无效的改革,于发展无补,于稳定有害。
在一般情况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偏废的,但我们在具体的某一阶段分析形势、制定政策时,则要有侧重点。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各种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对平衡、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甚至相互掣肘的情况下,应该把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从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综合国力,这样解决其它矛盾就有了条件,稳定就有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是关键环节,是要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克服困难也要靠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十多年改革开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时,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面,又要注意“发展”这个关键环节,要“咬”住发展不放松。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今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要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如何认识稳定,对正确理解和处理三者关系具有关键的意义。从全面的观点来看,稳定是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全面稳定。政治稳定是指政权的巩固,政治活动的有序化,政治领导集团的团结稳固,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等等;社会稳定是指社会秩序正常,人民生活安定,遵纪守法,社会风气良好等等;经济稳定是指经济增长持续、健康、波动小、周期平稳,振幅不是大起大落,它包括物价稳定,信贷稳定,股市稳定,需求稳定,结构合理,增长速度均衡,财政收支平衡。经济稳定是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改革的必要环境。因此,对稳定的理解,我们同样也应该把握它的全面性;同时,还应该把握它的相对性。
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稳定。稳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利益格局变动较大,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可能会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出来,不稳定因素时消时长,因而保持稳定在当前一个时期显得十分重要。没有稳定的环境,人民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势必下降,不利于深化改革;没有稳定的环境,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势必下降,不利于我国更充分地利用外资。总之,“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辩证地认识到,改革和发展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只能通过改革和发展来逐步加以解决和消除。我们在认识稳定的重要性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不能将稳定与改革和发展对立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由于取向不同,可以有如下三种不同的情形:一是重发展,轻稳定,其结果是发展不能持久,到一定阶段引起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混乱;二是重稳定而轻发展,由于经济停滞或发展缓慢,失去实现稳定的物质基础,加之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各种发展信息不断扩散,引起人们需求增长,需求同供给之间产生尖锐矛盾,最终同样会导致社会不协调或者混乱;三是改革、发展和稳定兼顾并进,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很显然,我们应当把改革、发展和稳定辩证统一起来,坚持三者兼顾并进。
第二,要注意绝对的、消极的稳定与相对的、积极的稳定的区别。对待稳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困难的稳定(这种稳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是被动对待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种是相对的、积极的稳定,在实际发展进程某一阶段的初期,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呈协调状态,由于改革措施的出台,既带来了发展,又可能产生某些新问题,使三者的关系变得不协调了。对此,可以边发展、边改革、边调整,达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以后再实行重点调整,重新达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者协调。这样的稳定,是积极的稳定,相对的稳定。实行积极稳定,要反对过分求稳怕乱,不要因为怕出乱子而束缚手脚,能发展的不发展,该出台的改革措施不敢出台,以致失去发展的机遇。实行积极稳定,要善于捕捉机遇。机遇是社会客观形势中有利于发展的因素、方面及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转化的关节点,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就能跨上新的台阶。在低谷阶段应该休整、调整,蓄势待发。等到时机成熟,就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冒”,敢“闯”,敢“试”。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捕捉“机遇”。实现积极稳定,还要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预测。乱有乱源,从乱源发展到乱子有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洞察先机,充分估计不稳定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的时间,预先制定防范措施,适时加以排除。
总之,我们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解,应该是全面的,对它们三者的关系也应该从整体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观全局,精心谋划,全面、正确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其它各种复杂关系,稳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大业,保证我们国家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第9版(理论)
专栏: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啜文
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作出的重大部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我国农业从总体上看还是一项弱质产业,因而转变增长方式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第一,农业的市场化构造程度低,严重影响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投入回报率的提高。这是目前影响我国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从事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太低。在过去人民公社化的行政性生产组织被打破以后,各地农村普遍实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在这种单家独户的小生产格局下,农户因受到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制约,一般很难顺利走进市场,从而农产品也就无法从产品转化成为商品。因此,在全国实行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态未形成之前,应采用一些过渡性的形式,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当然,具体到一个地方,究竟采用哪些组织形式,主要应由当地的资源分布、生产特点、农业区划、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市场化水平、农民素质等多种因素而定。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以打破旧的社区界限,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但不管建立何种联合体,作为政府切忌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去推进,也切忌以经济人的身份去包办,而应该通过宣传引导、扶持典型、排忧解难、规范管理等工作去积极推进。
第二,农业长期处于初级原料供应状态,加工程度和工业化程度低,极大地制约了整个农业价格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总的趋势是,农业生产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我国农业的工业化水平非常低,农业基本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因此在现阶段,只有大幅度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成份和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水平,才能相应提高整个农业的价格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农业投入的增长质量,使农业生产尽快地向高效益方向转变。实现农业工业化,目前靠工业反哺农业,从全国整体来看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改善农业投资结构,侧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工业。从实践来看,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快县域经济中涉农工业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在推进农业工业化上,应注意三点:一是主要依靠股份制等办法来筹集资金,使涉农工业靠自我积累向前发展;二是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向前发展。
第三,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村文化和教育的落后,直接阻碍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粗耕粗作,广种薄收,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的科技水平太低。现在,科学技术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且是今后在市场竞争中决定成败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这是今后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二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三是推广普及各项农业实用技术;四是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产品。目前在农村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主要应大力加强后三项工作。从实践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就科技抓科技,必须依靠加快商品化的步伐带动科技推广。
第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整体抗灾能力不强,严重制约农产品持续、稳定的增长。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如果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没有大的改变,大面积地发展集约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将是不可能的。由于长期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步伐普遍不大。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的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的投资主体由国家转向农民。在这种新的条件下,一是要集中利用好国家投资,二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就是搞所谓的“骨架”工程。农民的投资主要用于配套工程或后续工程。在实践中这一点绝不能忽视,不少地方,由于农民投资利用不好,配套工程或后续工程上不去,出现了不少不能收益的“半拉子”工程。
第五,农业资金的利用率低,非农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四大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其中前三家银行近几年增值都比较快,在世界百家银行中的排位都有所前移,唯独农业银行增值较慢,排位后移,这充分暴露出我国农业资金利用率的低下。在农村,不少地方由于农业资金效益较低而造成农业资金的非农化流失,以致形成农业生产的“低效益——资金缺——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粗放型状况,就必须改变农业资金使用的粗放型状况,提高农业资金的利用率。目前应十分注意改善对农业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一是把来自国家各个渠道的支农资金尽量捆起来使用,真正办大事,用于那些“翻身工程”,切忌在投放时撒“胡椒面”;二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把农民一家一户有限的、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三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农业资金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阻止农业资金外流。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最近,由邹东涛同志主编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系统》两书,同时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制度》一书,回顾和分析了世界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发展,特别是近代企业的演变和现代各国企业制度的现状与特点,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印度、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从法律的保障体系、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国有资产管理、营造企业家阶层、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企业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系统》一书,首先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环境,把现代企业制度纳入公司法、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系统之中。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宏观政策环境、中介环境、社会保障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该书内容表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文明环境系统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成长促进着文明环境系统的优化,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又依存于整个社会文明环境系统的有序发展。


返回顶部